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诚 信 与 立 人

诚 信 与 立 人

---------------------------------------------------------------最新资料推荐------------------------------------------------------诚信与立人诚信与立人在中国古代教育中,十分重视诚信教育。

孔子的传人曾子说过: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在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商品经济发展的时代,我们还要不要讲诚信?怎样讲诚信?怎样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1968 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安德森曾做过一项实验:将 550 个描写人的形容词列成表格,让大学生们从中选择所喜欢的品质。

结果耐人寻味,在评价最高的 8 个形容词中有 6 个与诚信有关,分别是:真诚、诚实、忠诚、真实、信得过和可靠。

笔者也仿照此实验在师生中进行了一个小调查,结果在被调查的 50 名学生中,选择所喜欢品质排列前位的分别是:①幽默 33 票;②谦虚 31 票;③真诚 29 票;④稳重、友爱、有礼貌并列 28 票;⑤热情、纯洁 24 票;⑥诚实 22 票;⑦爽朗 21 票;⑧诚恳 20 票。

在被调查的 20 名教师中,选择所喜欢品质排列前位的分别是:①真诚 17 票;②谦虚、热情并列 14 票;③稳重、勤勉并列 13 票;④诚信 11 票;⑤谦让 10 票。

1 / 9由此可以看出,即使在商品经济发展时期,诚信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喜欢待人真诚、讲信用、说真话的教师和学生,讨厌说假话的人。

但是,随着社会上不断出现的制假药、假烟、假酒、假货等恶劣事实被揭露,大家产生了困惑:社会还讲诚信吗?我讲诚信,别人不讲诚信,我不是会吃亏吗?这些社会现象,向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挑战。

我们认识到,诚信教育就是基本的人格素质教育,是对人的本质精神的塑造,是育人的基本工程。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对诚信教育的理论基础、培养途径、实施方法等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

一、师之诚信,生之榜样诚信教育的关键是教师是否具有诚信意识,是否坚信诚信的巨大力量,和教师诚信操守的榜样作用。

一个讲究诚信的教师,才能培养出讲诚信的学生。

教师要做到诚信,并善于运用榜样的力量,去做好育人工作。

教师的言行会成为学生效仿的典范,教师的人格素养越高,其榜样作用也就越强。

学生的诚信要由教师的诚信来培养,教师的一举一动影响着学生的成长。

教师的正面和负面影响都会在学生的心灵中留下烙印。

---------------------------------------------------------------最新资料推荐------------------------------------------------------ 我校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认真研究诚信与立人之间的关系,按师德要求从规范自己的言行入手,教育学生诚信,先律己,以自己的榜样作为诚信教育的重要力量。

下面仅举几例:镜头 1:班内规定 7:30 早读,学生自己看书,练口算等。

一次,一位老师晚到了 5 分钟,她首先向学生道歉。

同学们都很理解老师,说:老师您家住的远,路上车多不好走,晚到一会儿没关系!...... 听到学生这么说,这位老师想:说到做到是诚信的表现,如果我找客观原因逃避过去了,其他同学也会找出各种原因搪塞。

于是她说:同学们,今天老师迟到了,不管什么理由,总归是不应该的。

我感谢同学们的谅解,但是我也应该严格要求自己。

这样吧!你们每天必读的一条格言和一首古诗,每次都是同学轮留抄在黑板上。

明天的格言和古诗就由我来抄写吧。

这样来弥补过失,行吗?行!教室里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

放学了,教室里静悄悄的,只见这位老师一个人在默默地板书古3 / 9诗、格言......这件事过去以后,班内从未出现过迟到现象。

并且,在犯错以后,谁也不东拉西扯,替自己找借口了。

镜头 2:铃......下课的铃声清脆地响起,某班教室里响起啪、啪的击掌声,随之,教师立即停止了授课,学生们雀跃着走出教室。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学生击掌是提示老师:下课了!要把课间 10 分钟还给我们,休息是学生的权利。

这一阵掌声是师生平等的体现。

学校既然规定打铃表示学生下课休息,教师就应该履行规定,尊重学生的权利。

教师应该是学生的第一楷模,学生之立人从教师之榜样开始。

通过以上事例我们不难看出:诚信是师德的突出体现,也是育人的根本力量。

二、在课上感受诚信课堂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阵地。

课堂不仅是学习知识的天地,更是感受态度、体验情感、获得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主阵地。

我们对学生的教育不能是简单、生硬的,它要像绵绵春雨一样播洒在学生的心田,让他们自悟、自省,这样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深刻的。

(一)巧妙处理突发事件镜头 3:在社会课上,同学们正在分组进行感受中国竞赛答题活动。

---------------------------------------------------------------最新资料推荐------------------------------------------------------ B 组的一位同学看了 A 组的答案后,修改了本组原来的错误答案。

这件事谁也没有发现。

教师宣布:哪一组的答案全部正确,作为奖励,请到老师这儿来领取应该得到的分数。

(分数可以作为平时考核的一部分)各组纷纷到前边领分,轮到 B 组的同学领分时,出现了以下情形:师:你们组应该领吗?生:应该!师:好,老师相信你,你领回去吧!下课了,B 组同学跟着老师走出了教室。

师:为什么跟着我?有事吗?生:老师,我们不应该领分。

师:噢,为什么?生:因为这不是我们的真实成绩。

我们是看了别人的答案之后,才改过来的。

我们应该实事求是,比赛是重要的,诚信的人品更重要。

5 / 9总之,人格比竞赛重要!师:今天你们在人品上应该得满分,相信你们在今后的竞赛中是会取得优异成绩的。

偶发事件中包含积极的教育因素,是进行诚信教育的良好时机。

这样的偶发事件稍纵即逝,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运用教育机智,引导学生走出困境,登上新的台阶。

(二)给学生改错的机会镜头 4:健康课上教师给学生们讲预防传染病的知识,讲到水杯、手绢等不能共用或借他人的使用,随之教师检查学生带水杯、手绢的情况及手和脖子的卫生。

老师正要为同学们每人加 1 分。

突然 A 生揭发某生没带水杯,课间时借用他班同学的。

老师对该生说:你没有带水杯按规定要扣分的,但你若承认错误,就是诚实的表现。

今天老师先借你 1 分,明天你把物品带来,把 1 分再还给老师,好吗?结果可想而知,第二天学生追着教师来还分。

通过这个事例可以看出:⑴老师在指出学生错误的同时,要有意识地留给学生改错的机会。

⑵老师让学生感受到不守诚信的害处及不良影响,更能体验到讲诚信所获得的快乐。

---------------------------------------------------------------最新资料推荐------------------------------------------------------ 诚信是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的,不是依靠几次说教就能形成诚信的习惯。

违背诚信后能有弥补、纠正的机会,不断感受讲诚信所带来的愉快,就能使讲诚信的意识得到巩固。

(三)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宣武教委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作为教师的座右铭,其目的就是要求教师时时、处处、事事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

把尊重带进课堂,把鼓励带进课堂,把方法带进课堂,把创新带进课堂。

我认为在课堂中教师要以诚交心,用诚心感动学生,实现心与心的沟通,以教师的诚信鼓舞学生的诚信,以教师的诚信引动学生的诚信,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诚信教育。

三、在校园文化中体验诚信校园文化对学生具有巨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作用,是活生生的教育资源。

我们不但要重视教师的榜样教育作用,重视教材文本的教育教学作用,也要重视校园环境的育人作用。

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成长,将会给学生的一生留下不可磨灭的精神烙印。

我校虽然两次修改校训,但诚实一词始终保留着,因它是做人之根本。

每学期的国旗下讲话,都要用不同的故事、事例讲解其涵义,利7 / 9用广播、板报等形式宣传诚信,每周一学生们都要诵读校训,每天同学们进入校园第一眼看到的、首先听到的便是诚实一词。

在班队会活动中,教师们与学生一起走上社会,搞社会调查,收集资料,出版诚信小报,感受诚信;还召开《诺言》、《以诚交友朋友多》、《心事与启事》、《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等主题班会,在各种活动中体验诚信的威力,使学生懂得:诚信乃立人之本。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们以诚交心,以诚育人,以诚感人,让学生体验诚信的重要性,获得讲诚信后的快乐。

例如有的教师设立心语小信箱,把它作为彼此沟通的桥梁,并承诺:这是两个人的悄悄话,是两个人的世界。

事实证明,校园文化是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

我们虽然重视了校园文化建设,但运用的尚不充分。

我们准备使学校的每一处,每个墙面,都成为育人的环境,做到校园处处能育人。

四、家校沟通,使诚信无处不在诚信教育不是孤立的,它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整体性、融合性和渗透性。

它的实施在于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互相协同整合。

学校的诚信教育有赖于家长的配合,社会的支持。

在诚信教育中,教师们自觉地把家长引入其中,实现家校协同教育,让学生体验到诚信无处不在。

---------------------------------------------------------------最新资料推荐------------------------------------------------------ 在家长会召开前,班内不少同学心里七上八下的,不知老师会跟家长说什么?老师看出了同学们的心事,决定来个诚信互动。

教师对同学们说:你们希望老师在家长会上说些什么?同学们纷纷说:以前开家长会,老师总是向家长告状’,家长回家就斥责我们。

于是教师说:这次家长会要共同研究教育的最佳途径与方法,以使每个同学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这次家长会只求喜不求忧。

学生们个个喜笑颜开,特别是部分后进学生,更是少有的高兴。

家长会上,教师真的信守诺言,结果学生们非常愉快。

师生在信守诺言中得到了相互的信任,促进了共同的进步。

总之,教师作为铸魂之人,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社会作为孩子成长的大环境、大氛围,三者必须协同,才能以诚信立人。

愿诚信烛照人生,人生充满诚信。

讲诚信的社会,才能有利于对人的诚信培育,而有诚信的人才能造就讲诚信的社会。

9 / 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