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标准的
创新教学设计
学校:____________荥阳市第四初级中学_____ 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九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十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科:________________历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黑春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荥阳市教育体育局监制
2019年 4 月 12 日
课题: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备课时间:2019年4月12日
材料一欧洲人说:欧洲必须用一个声音说话。
材料二欧共体成立后,德国和法国等成员国协调了各国的经济政策,合理利用科学技术,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同时,也逐渐消除了战争留下的积怨,实现了和解,为西欧和平发展创造了条件。
材料三 1993年,“欧共体”正式易名为欧洲联盟。
1995年,奥地利、瑞典和芬兰加入联盟……至2013年止,欧盟成员国为28个。
2018年27个成员国。
(英国脱欧)
材料四欧盟各国将逐步使用单一的货币——欧元。
欧盟成员国内部人员、资本和货物可以自由流通,不同国家的人可以自由地在任何一个成员国工作、学习或居住;欧盟还力求在外交和国家安全等方面步调一致。
学生探究,归纳总结:欧共体成员国加强经济合作,并努力用一个声音在国际舞台上说话,这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欧洲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欧盟的成立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探究四阅读材料分析美国发展的原因。
材料一战后美国地位
材料二战后初期,欧洲和亚洲的许多国家都是一片战争废墟,美国制造的商品和美国的资本很快进入这些国家,刺激了美国国内经济的发展。
1945年—1969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翻了一番还多。
材料三二战后,美国加大了对教育和科学研究的经费投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涌现除了许多高科技成果。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全世界一半以上的科学发明出自美国。
同时,美国增加对高新工业的投入,使科技成果很快就能转化为生产力,从1945年到1970年的25年间,共投入175亿美元。
学生合作分析归纳总结:
战后美国发展的原因:积极拓展世界市场;应用最新科技成果;革新生产技术。
拓展延伸:从美国的经济发展中得到哪些启示?
重视科技教育,必须坚持科教兴国。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探究五观察图片、分析材料归纳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
20世纪5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简表
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比较表
国家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
9972 2041 1870 1423 1237 1006
金额(亿
美元)
材料一日本经济的发展与美国的扶持密不可分。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在亚洲发动的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都以日本为军需供应基地,日本因此大发战争财。
材料二二战后,日本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教育经费占政府行政费用的1/5左右,…… 1950-1972年,教育经费由1599亿日元增加到40244亿元,增加近25倍。
材料三 1956年日本政府在称:“今后的增长将由现代化来支撑。
”为此日本大量引进美国和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生产技术,扩大投资,扩建新企业,采用最新技术设备,迅速形成电机、电子、汽车、石油化工、合成纤维和合成树脂六大新兴工业部门……
材料四日本采取了“倾针生产方式”、“倾针减税”、“倾斜金融”等对策,即在日本政府主导下,优先发展能源和重工业。
学生讨论归纳日本发展原因:
⒈美国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
⒉美国积极扶持日本;
⒊日本政府制定恰当经济政策。
⒋重视教育,大力引进先进技术。
探究六西欧和日本战后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美国的援助、扶植;采用先进科技;重视教育;恰当的经济政策拓展延伸欧洲、美国、日本经济发展的启示?
⒈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
⒉发展科技,注重创新;
⒊重视教育,培养人才;
⒋坚持改革开放;
5.抓住机遇,加强国际经济合作。
思维拓展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制度”。
材料一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欧洲15国的失业率始终在10%左右摆动,失业者总数达2000万人左右。
在法国,年轻人失业率已接
近20%,数百万年轻人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窘境;大规模的失业必然减少福利收入,扩大福利支出,打破福利国家的平衡预算,使福利国家陷入濒于瘫痪的境地。
材料二典型的“福利国家”英国,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其社会福利开支增长了2.7倍,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4.4%上升到29.4%。
1951年至1986年,英国出现财政赤字的年份有32年,累计赤字达1209亿英镑。
材料三据统计,英国80岁以上的老人在20世纪40年代仅为75万,90年代为200万,2020年将为300万;工作人员与领取养老金人数的比例随之变化,社会保障费用的一半需支付养老金。
材料四在瑞典高福利制度下,人们工作和不工作的收入相差不到20%,所以躺在高福利“摇篮”中的瑞典人,工作积极性较低,对请假和缺勤抱轻率态度,正如瑞典人自己所言,他们创造了“两个新高”,即人的寿命最高,旷工、病假率最高。
如今,不愿就业、厌恶工作在瑞典已成为普遍关注的现象。
学生讨论总结:
失业危机;财政危机;老龄危机;观念危机等
环节四:课堂小结构建知识框架
环节五:课堂检测巩固新知
1、二战后,西欧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原因是()
①美国的援助②西欧国家发挥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
③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④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关于欧洲联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成立于1993年B.是欧洲国家的政治军事集团
C.是世界多极化格局中重要的一极
D.促进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3、通过关键词语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
关键词“20世纪末”、“经济强国”、“第二”是指()
A.美国 B.日本C.欧盟 D.俄罗斯
4、二战后日本经济告诉发展的原因中最值得我们借鉴的是( )
A.重视科技、发展教育
B.力争成为大国的军事物质供应地
设计说明:
1.理念:基于课程标准,追求目标—教学—评价的一致性,以评价驱动教学,有效落实国家课程、实现有效教学。
2.内涵:1)既定教学目标、课中学习目标及评估目标三者内容上的同一性2)教学目标、学习方法、评估工具三者本质上的同一性
3.基本程序与原则:以“教学效益”为纬线,“教师的教学哲学、智慧与能力”为经线,遵循教学评的一致性,处理好三个程序:
制定学习目标(回答:什么最值得学习)——设计课堂评价(回答:如何证明实现了目标)——选择教学策略(回答:怎样安排教学活动帮助达标)
4.构成:包括四部分:(一)学习目标的设置(二)评价任务的设计(三)教学设计(四)作业/拓展设计。
5.操作方法:
首先,确立清晰的学科目标体系。
依据制定目标的三个依据:课标在哪里?——回答:学生需要学什么?文本在哪里?——回答:学什么最有价值?学生在哪里?——回答:学生学习的起点是什么?通过一系列的目标具体化技术,制定出准确、清晰、可测量的学习目标。
其次,设计基于目标的评价任务。
明确目标之后,教师就应该设想“我用什么样的检测工具可以检测学生目标达成的程度”,了解学生已经学习到了什么,离预设的目标还有多远,以便于自己作出基于证据的教学决策。
第三,规划基于目标的教学过程。
即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落实上述的评价任务,以便于学生有更好的表现,同时也便于自己不断了解学生的目标达成情况。
这样既体现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以学定教、目标导向教学等思想,也体现了教学与评价二合一的思想。
第四,实施规划好的教学过程。
这一环节最关键的问题有三个:一是自始之终把目标当作一节课的灵魂,教学的关键行为都应指向目标的达成;二是把教的过程当作评的过程,不断了解学生学到了什么,不断作出后续基于证据的教学决策;三是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问题。
第五,布置基于目标检测的有效作业。
在设计、实施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思考作业的问题,如,布置的作业是检测什么目标的,与目标相匹配的作业是什么样的,如何反馈作业结果才能促进学生的后续学习等。
第六,撰写教学反思。
通过思考总结教学过程中的成功之处、不足之处、教学机智等,以写促思,以思促教,实现专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