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制度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制度

家庭医生工作制度一、优化组合家庭医生服务成员,合理安排家庭医生的服务量、做到分片负责,责任到户。

二、家庭医生应根据团队内部人员的技术特长,合理分配工作和下乡时间。

三、家庭医生应定期掌握团队人员工作数量和工作质量,不断提高家庭医生的满意率和利用率。

四、记录电话访谈或咨询内容。

凡家庭医生电话随访或接受村民咨询时应及时登记在电话咨询记录本。

五、记录家庭健康档案完成和输机数量。

家庭医生应动态掌握管辖区域人户数量、完成建立档案人户数量和输机人户数量,每月将工作进度上报公共卫生科。

六、实行首诊医生负责制。

建立病人回访登记本,首诊医生必须认真填写病人住址和联系方式,及时记录回访结果。

七、回访病人原则上应上门回访。

八、在回访病人时,家庭医生应该指导病人合理就医、健康教育和康复,做到服务到家,病人满意双向转诊制度一、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系, 加强双向转诊管理,高度重视双向转诊工作,将其作为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精心谋划,合理安排,狠抓落实,由科室主任带领全科医护人员具体落实、把双向转诊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

二、双向转诊程序转入病人:接上转单后在办公室进行登记,门诊就诊者免收挂号费,实行优先就诊、检查、交费、取药;提供预约门诊检查;组织会诊;需住院者优先安排、由办公室协调处理住院事宜,安排专人送至病区。

下转病人:符合下转条件者,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填写下转单上报办公室,办公室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联系同意后,由医院安排患者附带诊断证明、辅助检查、治疗方案、预后评估及诊治医生姓名、联系电话等资料转送社区。

三、双向转诊条件1、上转条件(除急诊抢救外)①、各种损伤(工伤、交通事故、房屋倒塌、烧、烫伤等)、急性中毒(毒物、毒气、毒品等)伤情严重或较重者;②、各种原因致大出血、咯血者;③、急慢性疾病,病情较危、重者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难以实施有效救治的病例;④、诊断不明确或常规治疗无效的病例,疑难复杂病例;⑤、甲、乙、丙类传染病及其他需要住院治疗的新发传染病人;⑥、精神障碍疾病的急性发作期病例;⑦、患恶性肿瘤需要手术、化疗者;⑧、疾病诊治超出本机构核准诊疗登记科目的病例,因技术、设备限制或填他原因不能处理的病例。

2、下转条件(在向患者或家属说明转诊优惠政策,征得同意后)①、各种危重症患者经救治后病情稳定进入疗养康复期的病例;②、诊断明确,不需特殊治疗或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病患者;③、手术愈合后需要长期康复的病例;④、各种恶性肿瘤病人的晚期非手术治疗或临终关怀的病例:⑤、老年病人护理和照护⑥、心理障碍等精神疾病恢复期可以在社区进行恢复性治疗的病例;⑦、经治疗后病情稳定具有出院指征,家属要求继续康复治疗者⑧、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病人⑨、甲类及参照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乙类传染病需治愈后才能出院,其他乙类传染病人及住院治疗的新发传染病人和丙类传染病人经治疗后症状缓解或症状较轻,且接触隔离期者;肺结核病经定点诊疗医院治疗出院后实施督导管理者。

四、力加强管理与监督1、宣传: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使医务人员充分认识双向转诊工作的重大意义,明确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增强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2、加强沟通协调:全院各部门互相配合、沟通协调,作好转诊徇接工作,确保转出方、转入方及被转者三方满意。

3、开展督促检查:采取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办法,加强双问转诊工作的督促指导,及时总结经验,发现和解决同题,并将检查考核情况通报全院。

家庭医生例会制度一每周五定期举行一次例会,出席者为社区各团队负责人,根据工作需要,可邀请有关人员参加扩大会议。

二可根据需要召集临时会议或由出席成员提议、经主任召议。

根据工作的需要增加的会议需提前向各团队发出通知。

三会议由社区综合办负责会议人员的签到、会场布置及会场管理。

四例会主要内容为:各团队对所做工作的汇报和总结;拟定下一步的工作计划;重大问题的决策;困难问题的解决。

参会人员须在会议前就上述内容做好充分准备。

参会人员须认真做好会议记录,并及时向团队成员传达并落实会议精神。

五会议期间保持会场安静,通讯工具关闭或调为振动。

六会议参加者在会上要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允许持有不同观点和保留意见。

但会上一旦形成决议,无论个人同意与否,都应认真贯彻执行。

七严守会议纪律,保守会议秘密,在会议决议未公布之前,不得私自泄漏会议内容,影响决议实施。

八会议期间,由社区主任安排负责记录会议的主要内容,并做出会议笔录,整理后存档。

九参会人员不得缺席、迟到、早退。

如有特殊原因不能及时到会的,须至少提前至少1天向主任请假,并由其他人员代为出席。

十例会迟到、早退者,应予以批评。

家庭医生后续服务制度1.在胜利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领导下完成社区日常工作,对社区内居民进行健康调查、登记,建立健康档案,签订建立服务合同。

2.认真履行卫生医疗服务职责,搞好预防、保健、康复、治疗、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工作3.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卫生知识,增强居民的卫生意识和健康水平,提高社区样众的生命质量4.建立健全各类档案,面对家庭、个人提供全科医疗、全程防治、全日服务。

5.建立健全各项卫生规章制度,将社区卫生服务逐步纳入统一化、规范化管理。

6.严格执行社区卫生服务规章制度,做到服务及时,热情周到,收费合理。

家庭医生团队后续工作1.运用适宜的中西药及技术承担社区居民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防治工作。

2.落实签约内容对社区居民的各项承诺,承担重症患着院外急诊急救与转诊任务,对疑难病症患者及时会诊、转诊,建立医疗差错、事故登记制度。

3.对老年人、行动不便的慢性病人提供出诊及家庭病床等上门服务针对老年人、家庭病床的病人开展社区护理工作。

4.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活动,举办讲座,发放健康教育处方。

5.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及妇幼保健工作。

6.为辖区内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并对健康档案实行规范化、标准化的计算机管理,对慢性非传类性疾病实行分类管理。

7.开展残疾病人康复训练及指。

8.每年在辖区内进行社区普查,修订社区诊断,根据社区主要健康问题制定干预计划并组织实施。

家庭医生签约培训管理制度第一条目的为增强胜利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专业水平,提高团队服务能力和服务意识,有序开展各项培训,使培训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胜利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体医务人员。

第三条培训原则(一)全员性:培训的目的在于提高全体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全体员工都应充分认识到培训工作的重要性;(二)针对性:培训要有目的,针对实际培训需求进行;(三)计划性:培训工作要根据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并按计划严格执行;(四)全面性:内容上把基础培训、素质培训、技能培训结合起来;(五)跟踪性:培训结束后要对培训内容进行考核,考核要有结果与奖惩,要定期、及时检验、评估培训效果。

第四条培训划(一)培训需调查培训需求调查以季度开展,在一月、四月、七月、十月第一周(如遇假期顺延)完成本季度调查统计;每年12月开展次年度整体需求调查和汇总。

(二)培训计划编制在完成需求调查后,在一月、四月、七月、十月第一周(如遇假期顺延)完成本季度培训计划编制。

(三)培训计划落领导小组以季度为单位,定期对培训计计划执行情况和培训效果进行追踪,及时发现、解决问题。

第五条培训实施(一)培训周期1全员培训:l次/季度,根据当季工作安排进行设计;2.全科医疗培训:1次/月,以本部门工作技能提升学习为主。

第六条培训纪律(一)不得无故缺席,因故不能参加培训自人员应向领导小组请假,在课程未结束时无故退场,一律视为早退;(二)课堂纪律:适当作好记录;上课时不得随意走动,手机必须调至静音或者关闭状态;如有重要事项需要接听手机,请移步至培训室外(三)考核:根据培训内容进行考核第六条培训评估(一)培训效果评估:从培训目的的达成情况、医务人员对培训内容的评价等方面来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

(二)培训评估方法培训考核主要用于评估培训收益。

家庭医生岗位职责1、家庭医生在团队队长的领导下,开展居民的健康管理作。

2、积极开展为居民签约式服务工作,认真完成签约目标。

3、运用适宜技术,进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

4、为签约居民建立电子健康档案,按规范进行动态管理。

5、为诊断明确的高血压、Ⅱ型糖尿病等慢性病进行治疗、行为干预、监测和健康评估,提供定期随访、用药指导等。

6、对居家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及肢体残疾等病人提供随访和康复指导服务。

7、开展健康教育及健康咨询,落实免疫接种、妇幼保健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传染病消毒隔离指导等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任务。

8、提供日常门诊、下社区随诊等服务。

9、执行医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各项规范和制度。

10、为有需的签约服务对象提供与上级医院的双向转诊、专家预约和专家会诊服务。

家庭医生工作规范一、家庭医生文明礼仪规流1、忠于职守,尊重患者,对待服务对象一视同仁。

2、精益求精,慎言守密,不得泄露服务对象的隐私。

3、重视沟通,语言文明,使用文明用语,不讲服务忌语。

4、尊重同事,团结协作,一切以服务对象利益为重。

二、家庭医生岗位道德规范1、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诊疗常规,操作服务规范。

2、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和隐私保护权,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3、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收费。

4、遵纪守法,廉洁行医,不收受服务对象的馈赠和红包。

三、家庭医生服务规流家庭医生要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版)》十大类41项和各项诊疗常规、技术操作规范、《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及相关医疗核心制度,保证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安全。

家庭医生工作流程1、宣传:家庭医生要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家庭医生服务内容和形式,与辖区居民建立联系,向签约的居民或家庭发放家庭医生联系服务卡,充分告知并引导居民签订协议。

2、签约:接照自愿原则,家庭医生采取就诊或上门服务等方式,根据居民健康需求,与居民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书,并存放于居民健康档案中,并接有关规定保护居民的各种私,共同履行协议条款。

3、服务:按照协议约定,家庭医生落实各项服务承诺,并将服务内容详细记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工作台账,以备考评。

4、评价:冢庭医生为居民提供服务后,应及时掌握居民对服务的评价,根据居民要求不断完善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

5、总结:定期收集、上报工作动态,及时总结并整改,不断优化工作流程。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考核制度一、建立健全领导组织及督查考核机制。

二、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情况列入年度绩效考核内容,定期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进行考核。

三、每一团队的服务户数、服务质量、服务对象满意度,将作为岗位绩效考核工资分配的主要依据和聘用岗位晋级重要参考依据。

四、鼓励家庭医生多劳多得、优绩优酬,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让更多的居民享受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不断提高群众健康保障水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