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传统教育
用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对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教育。
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长期斗争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世代相传的优良革命传统,这就是成千上万的革命先烈、革命前辈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的英雄业绩和革命精神,是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培育出来的党的三大作风。
这些革命传统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鼓舞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奋发图强,积极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巨大动力。
其精神实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奋斗终生。
革命传统教育的主要内容有:(1)党的三大作风教育,即教育人们要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要密切联系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关心群众疾苦,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要在党内和人民内部本着团结-批评-团结的的方针,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2)教育人们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特别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这新的形势下,我们更要发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教育人们学习革命先辈们不为名,不为利,不怕苦,不怕死,一心为革命,一心为人民的崇高品德。
(4)教育人们,特别是干部、党员,要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养成民主作风,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5)教育人们继续发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这一政治优势,结合新形势和新特点,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革命传统教育的形式很多,如作报告,组织参观、座谈,访问革命老人,谈革命回忆录,看革命历史题材的电影、戏剧,进行剧评、影评等,无论采取哪种形式,都要注意从群众的思想实际出发,讲求实效。
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可以激发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继承革命传统,为振兴中华,实现四化而献身的精神。
革命传统是指革命志士以及广大人民群众为民族解放事业英勇奋斗、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人格,是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
我们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就是要教育学生学习和发扬革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
其核心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精神,这正是我们任何时候都要弘扬的主旋律。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在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在语文教育中对小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尤其是按照“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着力点”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总体要求来进行教育,对于构建新时期社会主义青少年思想道德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