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普通高中会考语文考试真题G第I卷(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l.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樵夫愀然讥诮翘首以待B.惬意地契颀长杞人忧天C.谅解靓丽晾台量体裁衣D.打擂花蕾羸弱连篇累牍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寥廓崛起责无旁贷追不及待13.绿洲和霭再接再厉老声常谈C.厮打寒暄录物启示按捺不住D.砥砺抽搐义不容词立杆见影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项是A.领导干部下基层,要轻车简从,简化接待,地方负责人不能到边界迎送。
B.在很多音乐人看来,流行音乐创作没有前车之鉴,只有创新才是征服听众的法宝。
C.作为唇齿相依的邻邦,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人民要世代友好,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D.骆承烈教授谈到儒家文化时,引经据典,如数家珍,提到的许多史料部鲜为人知。
4.下面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某权威医学杂志指出,近年来,中国有近l5%左右的人口体重超标,肥胖儿童在15年里增力加了28倍。
B.京剧演员通过各种表演技巧,来塑造各种类型的艺术形象和喜、怒、裒、乐等各种情感。
C.《舌尖上的中国》讲述了云南的卓玛和妈妈在松针下捡拾松茸、湖北嘉鱼的职业挖藕人每年只身出门7个月采挖莲藕。
D.和谐的劳动关系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劳动关系是否和谐,直接关系到经济能否繁荣,百姓能否安居乐业。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高密剪纸的艺术特色高密剪纸,是山东省高密市民间艺术“三绝”之一。
高密剪纸,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花草虫鱼、飞禽走兽和人物皆可入剪。
所剪事物,大多取材于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和戏曲故事,象征性强,造型朴实夸张,粗犷中见清秀,拙朴中藏精巧,反映出独到的民族审美观。
高密剪纸以精巧的构思见长,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且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造型稚拙粗犷而不呆板,夸张变形而不失真,简约而不单调,质朴而灵秀,令人爱不释手。
既忠实于自然,又不拘泥于自然。
有时则大胆地冲破常规,巧妙地运用独特手法,达到自己的创作目的。
如:剪纸“笼上蝈蝈”。
生活中的蝈蝈都是养在笼子里的,可高密剪纸艺人却独出心裁地将蝈蝈放了出来。
笼子玲珑剔透,蝈蝈粗犷豪放,两者浑然一体,相映成趣,充分体现了人们渴望自由、向往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
线条刚劲挺拔,金石味很浓,这是高密剪纸区别于其它剪纸品种的一个重要特征。
“八仙”是全国剪纸艺人乐于表现的重要题材。
高密剪纸“八仙”一改其它剪纸“八仙”的风格而独具特色。
那象鱼纹、网纹一样的细线组成的金石一样挺拔而又轻柔的衣饰、那神情各异的黑黑的脸膛上,那浓重的衣、飘逸的云,构成了一幅幅出神入化的画面。
高密剪纸“八仙”既不象江南剪纸“八仙”纯以轻柔的细线、手绘式的五官来表现八仙人物;也不象河北剪纸“八仙”、以块为主、大面为黑、只求整体轮廓而无细部刻划;也不象山西剪纸“八仙”有刀劈斧凿之感。
高密剪纸“八仙”有种巧夺天工、强烈醒目而又耐人寻味的美感。
高密剪纸是运用了对立统一的手法,以块与线组成黑、白、灰色调,相互衬托,对比强烈,富有韵律感。
那长长的“老鼠娶亲”队伍,看上去似一幅国画长卷,旗、牌、伞、扇、吹、打、乐、舞、笙、管、琴、箫,浩浩荡荡,好不威风。
远远看上去,对比强烈,形象分明。
值得称道的是,整个“老鼠娶亲”队伍的顺序全是按照民间习俗的结婚仪仗而排列的,这说明了民俗风情对高密剪纸风格所起的作用。
高密剪纸在形象刻划上注重夸张而不失真,有定规而不拘束,在表现形式上,运用阴剪和阳剪手法,巧用黑块和细线,善使锯齿纹和光滑面,创造了生动传神的艺术形象。
如“霸王出世”,变凶恶为善良,那凶猛的老虎,不再是虎视眈眈,而是一个充满母爱的形象,老虎温顺地侍候着刚出世的霸王,那虎仔却懂事地躲在母亲胸前,吸吮着自己母亲的乳汁。
这种变凶恶为善良的美好向往和惊人的拟人手法,正是高密剪纸在形象刻画和表现形式上的独特之处在。
5. 下列对于“高密剪纸的艺术特色”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构思精巧,有时敢于冲破常规,生活气息浓厚。
B.线条刚劲挺拔,力求整体轮廓的刻画.往往给人刀劈斧凿之感。
C.注重运用对立统一手法,相互衬托,对比强烈.富有韵律感。
D.表现形式上,运用阴剪和阳剪手法,创造生动传神的艺术形象。
6.下列对高密剪纸作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笼上蝈蝈”,充分体现了人们渴望自由、向往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
B.“八仙”,衣饰轻柔而又金石般挺拔,脸膛神情各异,两而栩栩如生。
C.“老鼠娶亲”,表明高密剪纸风格对当地民俗风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D.“霸王出世”,变凶恶为善良,采用拟人手法,体现了高密好纸的独特风格。
7.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高密剪纸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花草虫鱼、飞禽走兽和人物皆可入剪。
B.高密剪纸在内容上大多取材于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和戏曲故事,象征性强。
C.高密剪纸夸张变形而不失真,简约而不单调;既忠实于自然,又不拘泥于自然。
D.高密剪纸与江南、河北、山西剪纸表现形式上都巧妙地使用黑块与细线,对比强烈。
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庆历中,劫盗张海横行数路,将过高邮。
知军晁仲约度不能御,谕军中富民出金帛,市牛酒,使人迎劳,且厚遗之。
海悦径去,不为暴。
事闻,朝廷大怒。
时范文正公在政府,富郑公在枢府,郑公议欲诛仲约以正法,范公欲宥之,争于上前。
富公曰:“盗贼公行,守臣不能战,不能守,而使民醵钱遗之,法所当诛也;不诛,郡县无复肯守者矣。
闻高邮之民疾之,欲食其肉,不可释也。
”范公曰:“郡县兵械足以战守,遇贼不御,而又赂之,此法所当诛也。
今高邮无兵与械,虽仲约之义当勉力战守,然事有可恕,戮之恐非法意也。
小民之情,得醵出财物,而免于杀掠,理必喜之,而云欲食其肉,传者过也。
”仁宗释然从之,仲约由此免死。
既而富公愠曰:“方今患法不举,方欲举法,而多方沮之,何以整众?”范公密告之曰:“祖宗以来,未尝轻杀臣下,此盛德事,奈何欲轻坏之?且吾与公在此,同僚之间,同心者有几?虽上意亦未知所定也,而轻导人主以诛戮臣下,它日手滑,虽吾辈亦未敢自保也。
”富公终不以为然。
及二公迹不自安,范公出按陕西,富公出按河北,范公因自乞守边。
富公自河北还,及国门,不许入,未测朝廷意,比夜徬徨不能寐,遶床叹曰:“范六丈,圣人也!”8.对下面句中加点同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知军晁仲约度不能御度:估计B.海悦径去,不为暴径:走小路C.既而富公愠曰愠:生气D.范公因自乞守边乞:请求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10.对这段文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高邮知军晃仲约让富人出财帛慰劳张海而不进行抵御,朝阴廷听后大怒。
B.宋仁宗听从了范公的劝说.宽恕了晁仲约,免去了他的死罪。
C.范公劝谏宋仁宗,不轻易处死臣子,是一种美德,不能轻易损害。
D.富公从河北回京的巡遇.让他明白了范文正公以前说的话是正确的。
第II卷(共70分)注意事项:1.第II卷共三个大题,共70分。
2.第II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上规定的区域内,写在试卷上答案不得分。
四、(16分)11.阅读下而的文言短文,然后用斜线(/)给画线的部分断句。
(限3处,3分)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12.把下而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苟子《劝学》)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5小题,10分)(1)悟已往之不谏,_________,实迷途其未远.__________。
(陶渊《归去来兮辞》)(2)老当益,_________;_________,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滕工阁序》)(3)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__________,闻道有先后,_________,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5)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
乱花欲迷人眼,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6)乱石穿空,惊涛拍岸,_________。
_________,一时多少豪杰。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五、(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一17题。
丢失的乡村夏夜向善华①我一直在叩问,到底是谁丢失了孩子的乡村夏夜!②我一直这样固执地认为,乡村的夏夜是孩子的。
③我生在乡村长在乡村我也是一个孩子。
我不喜欢冬天的夜晚,天那么冷,孩子们又穿着臃肿的棉衣棉裤,人都变成球了,叫我们怎么玩;我也不喜欢春天的夜晚,天气确实暖和起来了,但稍微动一下就要出汗,孩子们干脆脱了棉衣棉裤,却弄得大人满院子追着喊,加衣,加衣!烦都烦死了,哪能玩得尽兴?④夏天就不同了,夏天的夜晚才是孩子们自己的夜晚啊!⑤夏天,孩子们嫌白日太长,夜晚又总是姗姗来迟。
你看,黄昏,乡村最后一缕炊烟都消失在茫茫夜空了,一群赤膊溜光的孩子还在溪里玩水,孩子们心里有盼头,孩子们是在等夏夜那枚月亮,月亮才不会失约呢,月亮是从山头跃进溪里的,还是先在溪水里扎了一个猛子才蹦上山头的,孩子们天天守着看着,这回却还是没看清。
孩子们把月亮溅碎了,满溪银鳞闪闪,多美的月亮花;孩子们捉月亮捧月亮,月亮叮叮咚咚唱着歌儿从指缝滑入溪里了。
夏夜的孩子就是这么弄月亮的,月亮可不会生气,孩子们嘻嘻哈哈上岸了,月亮在溪水里悠悠地一荡,又一荡,慢慢地自己复原自己,又是一脸慈祥。
⑥夜里,孩子抬着一只小小的木桶去村后山脚下,不远的山脚下蓄着一泓泉,泉里养着圆圆的凉凉的一轮月亮。
去时一只空桶晃悠悠,轻飘飘,回来却哗啦啦,沉甸甸,孩子竟然抬着月亮在走。
月亮在水桶里扮鬼脸,一会儿拧鼻子,一会儿歪嘴巴,一会儿又眯眼睛,逗得孩子们笑偏了脚下的路,一朵一朵月光就泼凉了乡村夏夜。
水桶抬到晒谷坪正中央,劳累了一天的大人你一瓢我一瓢,将月光咕咚咕咚喝下肚,孩子们心里也住进了一轮这样的月亮,亮堂堂的,甜丝丝的。
⑦夏夜,孩子们一人一把枪,油菜秆镶的,一人一顶草帽,青藤绿叶织的,这边一伙才占了高地,那边一伙却开始打扫自己的战场了,除了孩子,谁能将战争弄得这般温馨?夏夜,孩子们捉迷藏,我却怎么也找不到我的伙伴,但他们能在我的眼皮子底下藏得无影无踪,却没本事在月亮的注视下隐形,这么深邃这么神秘的乡村夏夜,哪个黑角旮旯月亮不曾关照,月光不曾探访?夏夜,我有一个专用的火柴盒,我一蹦一跳地从晒谷坪这头撵到那头,我在追我的萤火虫呢,它却提着一盏小小的灯笼飞到南瓜叶上一闪一闪,我赶也赶不上。
我打开火柴盒,月光倏地钻了进去,这意外的收获,心里不照样美美的?夏夜,我那还没开窍的小弟,要过祖母手中的大蒲扇,竟将祖父和周围的大人们一个一个扇得东倒西歪,月亮笑了,夏夜怎不乐陶陶?⑧转眼几十年,这样的情景只在我梦里出现,一幕接一幕,记忆的闸门就是关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