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研室老师创新教研方式的思考心得

教研室老师创新教研方式的思考心得

教研室老师创新教研方式的思考心

编者按:教研室在紧张研究课改这一话题,下面我们来看看作者创作的《加强联动机制,创新教研方式》心得吧!
本学期,在教体局张荣照副局长的积极倡导下,全县22所初中的课改核心校分成了五个协作区,设联系学校,分区活动,协同“作战”,密切加强核心区的“联动”机制,激活教研氛围,创新教研模式,打造教研共同体,增进相互联络共同提高的目的。

一、第四片区课改核心校基本情况
课改核心校第四片区联系学校是万古镇初中,成员学校老爷庙乡第一初中和桑村乡第二初中。

万古镇初中现有教师74人,其中68人奋斗在一线,24个教学班,1600多名学生,一个班主任负责管理两个班级,任务虽重,但管理效果甚好。

万古镇初中分为两个学部进行管理,学部之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管理上两套人马,各有策略方法,但教学与教研又通归“一盘棋”,由教研组负责到底,形成了良性的循环机制。

万古镇初中在高效课堂的基础上,承接了理想课堂这一新教育研究课题,课改领导小组在
对学校24个班级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构筑农村理想课堂的新目标。

确定了“抓常规促高效、教科研引领理想课堂”的工作方向,成立了以校长张光辉为组长的理想课堂领导小组,开展了一系列的农村理想课堂的活动与研究。

老爷庙乡第一初中硬件建设在县农村中学一流,教室全部安装了多媒体,学校现有81名教职工,24个教学班,1400多名学生。

教师合格率100%,其中中高级教师32名,省市级骨干教师15名,省市级优质课教师16名,县级优质课教师31人,学校多次被评为市县“先进学校”。

学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和班级文化建设。

老爷庙乡第一初中积极推进高效课堂建设,成立了高效课堂领导小组,校长祝怀庆任组长,业务校长任副组长,业务主任和教研组长为成员,并制定了高效课堂建设方案和高效课堂积分办法,按照县教育局的部署有条不紊地展开工作,举办了多种高效课堂活动。

桑村乡第二初中现有教师26人,其中两名是代教,10个教学班,530多名学生。

学校在积累一定新课改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认真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进一步优化学校课改推进工作的领导和管理,以“新课标、新理念、新课堂”为研究核心,积极开展各项教育教学科研活动,促使学校教育教学科研质量不断提高。

学校虽然没有多媒体,语数英同学科教师仅仅
两人,但课改核心校协作区的建立恰恰弥补了同学科教师少无法开展教研活动的短板,这也为桑村乡第二初中注入了强心剂。

二、第四片区课改核心校教研活动的开展
第四片区课改核心校按照“3+X”的设计,选取了“观课议课、教材研读、作业优化设计和教学反思”四项。

本学期初由万古镇初中牵头共同拟定了本学期课改核心校第四片区的“教研活动路线图”。

四次大的活动每月(9—12月)一次,分别在万古镇初中与老庙乡第一初中进行,其他活动本校进行。

三所学校坚持有计划、有步骤、查落实的方法,学期初大会即宣布了课改核心校的计划,让每一个老师明白本学期的教研方向及任务,做到有的放矢。

下面是三所学校的具体做法:
(一)合理规范观课议课流程
观课议课是教学常规教研的重要一环。

万古镇学校和桑村乡第二初中举行了两轮公开课比赛,赛后及时组织听课教师评课议课,授课教师按照听课教师建议修改自己的教学设计,形成新的个案,其中万古学校还实行了微信评课。

同时桑村乡二中还要求各学科组内老师人人每月上一节组内好课。

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得教师的能力和素养得到了充实和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和教学实践逐渐摆脱了传统教学的束缚,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

老爷庙乡第一初中坚持抓好备课环节,实行集体备课,组成22个备课小组,选出22位备课组长,负责组织本组教师集体备课,导学案的编写,每备一节课,加高效课堂积分1分。

二是巡好上课环节。

每周由10位校领导轮流值班,每人一晌,检查教师上课情况,看是否使用多媒体和导学案教学,是否有小组活动,学生是否高度参与课堂等。

三是进行规范的观课议课培训,宋凤兰校长结合学校实际,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让大家初步认识到,观课的目的和方法,议课的做法和作用。

四是每个教研组推荐合适的人选,作为观课议课的对象,为大家提供一个范例。

9月30日,核心校的观课议课活动在万古镇学校举行,并且迎来了辐射乡镇——高平镇一中、二中的诸多教师前来参与。

通过观课议课,特别是议课环节对教师的触动和影响是最大的,通过“议”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增强了教师对语文教学的研究。

本次活动尚需改进的是“观察量表”的运用,如果将一节课分成四个维度——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课程性质、课堂文化,细化成不同的观察点,方能提高议课的质量。

(二)有序开展教学反思
教后反思是老庙一中的特色,多年来一直坚持这个活动,本学期万古镇初中与桑村乡二中也积极学习,开展相应活动。

一是开展反思论坛活动。

业务校长和教导主任,根据本学期高效课堂建设实施方案,和各教研组教师座谈,有步骤、有计划的设计反
思论题。

反思的问题也是大家在高效课堂建设过程中反映比较多的问题,前一周布置反思的话题,然后本周内写好反思卡,以教研组为单位收齐,交到教导处,由教导处几位领导挑选出比较有交流价值的反思卡,在反思论坛进行交流性发言。

二是全员赛课后的反思。

为了让全员赛课收到良好的效果,让每一位教师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坚持组织教师每听完一节课,都要写出自己的评价,值得借鉴的地方和引以为戒的地方是什么,以指导下一步的教学工作。

(3)观课议课后的反思。

观课议课的出发点是带着学习和发现问题的心态,“议”不是下结论、作判断,而是在“观”所得到的信息基础上和参与者展开对话、讨论和反思的过程。

让教师针对观察到的情况进行反思,从更加细微之处写出自己的切实感受。

这些活动都会在高效课堂积分中被记录下来。

万古镇学校和桑村乡第二初中则以学科备课组为单位,让老师平时加强对每节课的回顾与思考,认为感受最深的、典型的例子,及时写出来,形成课后反思,每课一反思,每周一总结。

桑村乡第二初中还针对校级、乡级或是协作区的活动(说课比赛、公开课比赛、优质课比赛、课改交流活动、协作区观课议课活动等)及时组织观课教师进行议课活动,授课教师根据大家的评课内容及时撰写自己的教学反思。

同时要求每位老师结合自己的实践,在考试过后撰写一篇有实效的质量分析。

组织实验老师将教学过程中的点滴作好记录。

一方面能让实验教师反思自己的教
学,另一方面对教材提出修改或改进意见,资料的详实记载,总结的反思提炼,为学校今后的课改推进工作指明方向。

10月24日,核心校的“教后反思”活动在老庙乡第一初中进行。

活动以三节课为例做抓手,作课教师先反思自己这节课的得与失,观课教师分成三个小组反思教学的各个环节。

最后又齐聚会议室,老庙一中业务副校长宋凤兰介绍了本校关于教后反思的一些好做法。

最后柳峰老师又强调了两点:一是反思方式。

1.是常规的教学检测;2.是可面向学生的教学效果访谈;3.是面向听课教师的教学评价反馈;4.是更需要自己对教学过程的近乎挑剔的检索与批评。

二是要反思四个问题。

1.你打算这节课让学生获得什么?即教什么?这是目标问题;2.你打算用多长时间让学生获得?这是效率问题;3.你打算让学生怎样获得?这是方法问题;4.你怎么知道学生已经达到了你的要求?这是达标问题。

(三)精心筹备教材研读
教材研读对于很多老师是很陌生的,所以教研室在胡主任的主导下制定了教材研读评分标准并下发,让各个学校在教材研读时有据可依。

万古镇学校和桑村乡第二初中在暑期便要求全体教师先以个人为单位研读课标及教材,提前把新学期的教材与课标接轨,把教材与教师相关联,要求全体教师在研读课标、教材的同时以教研组为单位准备第一轮集体备课的全册教学设计(电子稿),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