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施工

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施工


2016/1/28
12
2016/1/28
13
道路施工的重要意义和目的
理想的设计必须通过施工来实现,施工实现和检 验是非常重要的。 道路工程涉及范围广,影响因素多,灵活性较大,尤 其是一些道路的施工地点、地质结构复杂多变,设计阶段 难以尽善,施工过程中必须进一步完善。 “精心设计,精心施工”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就耗费人 力、资源和财力,以及快速、高效与安全的要求而言,施 工比设计更为重要,更为复杂。
(2) 击实试验
(3) 强度试验
(4) 确定结合料剂量
由已确定的最优级配,采用不同的水泥用量配制符合级配要求的水 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并制备试件,分别进行击实试验以得到不同水泥 用量时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并按最佳含水量和计算干密度 制备试件。试件标准养生6d并浸水24h后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最后按平均抗压强度不小于设计强度的要求确定最优级配的水泥剂 量。
水泥作为混合料中的结合料,其质量相当重要。 1、原材料的试验 ―― 主要试验项目 标号为 325 或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 盐水泥和火山灰硅酸盐水泥都可用于水泥稳定 基层。为使水泥稳定碎石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拌 和,施工时应选用初凝时间3h以上和终凝时间 (6) 有机质和硫酸盐含量试验 较长(宜在6h以上)的水泥。
层时,不超过 量塑性指数小于 50mm 12的粘性土,以便于碾压; 。颗粒组成应满足的要求
。水泥稳定类作底基层时,土的均匀系数应大 石灰稳定类:塑性指数宜为 15~20 。有机质含
2016/1/28
于 量不应超过 5,实际施工中宜大于 10﹪,硫酸盐含量不应超过 10。 0.8﹪
28
五、石灰(水泥)稳定类基(垫)层
五、石灰稳定类基(垫)层 2)施工方法 各工序的内容和要求分述如下: (2)配料和拌和: 根据施工现场及机械配置等条件,
混合料可以采用路拌法,或者中心 站集中拌和。
① 路拌法: 按结构层设计(压实)厚度、材料的配比
和各组成材料的松铺干密度,计算各种原 材料的松铺厚度和数量。混合料的松铺厚 度为压实厚度乘以松铺系数。
2016/1/28 9
2、混合料试验
通过相关试验测定混合料的物理力学指标,以 试验结果作为评定混合料质量的依据。试验项目
有:
(1)重型击实试验 (2)承载比试验(CBR值)
(3)抗压强度试验
2016/1/28
10
3、混合料组成设计步骤
半刚性基层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过程:
(1)通过前述相关试验,检验结合料、集料和土的 7d无侧限抗 各项技术指标,初步确定半刚性基层的原材料。 压强度 ( 2)确定混合料中各种原材料所占比例,制成混 合料后通过击实试验测定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路面施工
学习情境3:基层和垫层施工
工作任务一:水泥稳定类结构层施工
工作任务二:二灰稳定类结构层施工 工作任务三:石灰稳定类结构层施工 工作任务四:级配碎(砾)石结构层施工 工作任务五:填隙碎石结构层施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工作任务六:半刚性结构层和砂石类结构层施工质量检测
2016/1/28
1
路面施工
项目:无机结合料稳定类结构层基层施工方案设计 学习目标:
2、原材料质量要求 (1) 集料和土:
① 液限和塑限:
② 颗粒组成: ③ 压碎值 ④ 硫酸盐及腐殖质
(2) 无机结合料: 水泥、石灰、粉煤灰、煤渣 (3)水:
一般人、畜饮用水均可使用 【注意】:有侵蚀性的水,如海水。
2016/1/28
7
三、混合料组成设计
1、设计目的 半刚性基层混合料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
其中下承层准备、施工测量、碾压及养生
的施工方法和要求与厂拌法施工相同。
2016/1/28 26
(五)水泥稳定类基层施工应注意事项
(1)施工季节――宜在春末或夏季施工 (2)接缝及调头处的处理
( 3 )水泥稳定类混合料基层施工作业段长度的
确定。注:施工作业段长度确定应考虑哪些因素? 施工作业段长度应考虑水泥终凝 时间、延迟时间、工程质量要求、施
2016/1/28 14
道路施工总的原则要求
(1)施工准备与技术管理 ; (2)推广使用新技术,促进施工现代化 ; (3)节约用地,合理布置,防止污染 ; (4)加强安全生产,保证安全施工 ; (5)紧密协作,共同配合 ; (6)隐蔽工程 ; (7)工完场清
2016/1/28 15
四、水泥稳定类基层施工
(7) 石灰有效氧化钙和氧化镁含水量测定
(8) 水泥标号和终凝时间测定
(9) 烧失量测定,确定粉煤灰、煤渣是否适用 (10) 粉煤灰化学成分及细度试验--评定粉煤灰的质量
排出结晶水,碳酸盐分解 出CO2,硫酸盐分解出SO2, 及有机质被排出的质量损 失。一般采用950度
2016/1/28 6
二、材料质量要求
水泥稳定类基层的混合料可在拌合厂(场)
集中拌合,也可沿路拌合。
故施工方法有:
厂拌法、路拌法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水泥稳定类基层对强度 、平整度等有较高要求,应采用施工质量好、进度
快的厂拌法施工;
其它公路的水泥稳定类基层可用路拌法施工。
2016/1/28 16
四、水泥稳定类基层施工
(一)材料要求 普通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矿渣水泥或火
知道常用无机结合料稳定类结构层和砂石类结构层的类型、 特性及其应用; 知道常用无机结合料稳定类结构层和砂石类结构层的施工 工艺流程,能进行其施工质量控制; 知道无机结合料稳定类结构层和砂石类结构层施工质量检测 项目与检测方法; 会使用随机法选择路面检测位置; 会检测路面的几何尺寸。
2016/1/28
2016/1/28
33
(2)配料和拌和:
① 路拌法:
配松铺系数(又称压实系数)为材料的 压实干密度与松铺干密度的比值,随材料种 在摊铺集料前,应在下承层上洒水,使其表面湿润。用 类和施工条件而异,应事先通过试验确定。 配料后,应先用拌和机械(专用的拌和机或者多铧 平地机或其他合适的机具将原材料分层均匀摊铺在预定的 混合料松铺系数的参考值见表 15-3。 犁和旋耕机)进行干拌 2 ~ 3 遍,达到初步混合,注意不 宽度内。通常先铺土和集料,再铺石灰。土和集料过干时 要在底部留有夹层或过多破坏下承层顶面。再洒水进行 ,要均匀洒水闷料,使其含水量较混合料的最佳值略小。 湿拌,并及时检查含水量和拌和深度是否合适。混合料 闷料时间视粘土含量而定,细粒土宜闷料一夜。前一种材 的含水量不应低于最佳值,宜略大 1%~1 2% ,以补偿在 料摊铺后,宜先用6~8t两轮压路机碾压 ~2 遍,使其表面 操作过程中蒸发的水分。拌和完成后,混合料应色泽一 平整,再摊铺后一种材料。 致,没有灰条,灰团和花团,没有粗细颗粒窝,且水分 合适和均匀。
碾压。
混合料的压实厚度与压路机吨位的关系符合表 要求;
压实质量符合表规定的要求。
2016/1/28
23




关键工序
先轻后重, 先慢后快
直线段 由两侧向中间
曲线段 由弯道内到外
出现弹簧,松散, 翻松,重拌
2016/1/28
24
延迟时间
水泥稳定类混合料从加水拌 合开始到碾压完毕的时间
混合料从加水拌合开始到碾压完毕的所有作
工机械效率及气候条件等因素。
一般条件,每作业段长度以 200m
为宜。
2016/1/28 27
五、石灰稳定类基(垫)层施工要点
1)材料要求 石灰: 石灰宜采用Ⅲ级以上的生石灰粉或消石灰 土的类别和性质是影响稳定土强度的重要因素 水泥稳定类:液限不宜超过25﹪,塑性指数不 。实际使用时,应尽量缩短石灰的存放时 。各种砂砾土、砂土、粉土和粘性土均可作为 宜超过17;有机质含量不应大于2﹪,硫酸盐含 土质: 间,如需存放较长时间,应覆盖封存,妥 稳定土的材料。 量不应大于0.25﹪;有机质含量超过2﹪以及塑 善保管。 要求:土要易于粉碎,便于碾压成型。用作 水质: 性指数偏高的土必须先用石灰进行处理,才可 无有害物质的人、蓄饮用的水均可。 基层时,最大粒径不应超过 用水泥稳定。水泥稳定砂时,可在砂中掺入少 40mm;用作底基
路拌法施工流程图:
2016/1/28
31
2)施工方法 各工序的内容和要求分述如下:
(1)准备工作: 放底、清底(修筑路槽或整理下承
层)和备料。 石灰稳定土的下承层表面应平整、坚实 ① 准备下承层:
、具有规定的路拱,没有任何松散的材 料和软弱地点。
② 测量放样: 是在路基顶面或下承层恢复道路中
线,定出结构层边缘线的位置及标 土应翻松打碎,其中 15~25mm的土块不宜超过5%。 高样桩。 ③备料:集料中的超尺寸颗粒及杂物应予以剔去。一般生石灰 应在使用前7~10天充分消解完毕,每吨生石灰的用水 量约500~800kg,消解后的石灰应保持一定的含水量 (控制在35%左右),但也不能过湿成团,使施工发 32 2016/1/28 生困难。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承载比试验和抗压强度试验。
(3)根据规定的强度标准及其它要求,选择最适宜的 原材料及其混合料的组成方案。
2016/1/28
11
2、混合料组成设计具体步骤
考虑减少水泥用量可以大大提 高混合料的收缩性能,减少基 层收缩裂缝的产生,应在满足 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水 泥用量
(1) 制备混合料
(3) 拌合与摊铺 ( 4) 碾 压
(5) 养生与交通管制
2016/1/28 18
稳定土拌合设备
2016/1/28
19
拌合
2016/1/28
20
2016/1/28
21
摊铺
2016/1/28
22


碾压是基层获得强度的稳定性的关键。 摊铺整平的混合料后,立即以12T以上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