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变化
从前的破庙学校到现在的现代化校舍,从上学收学杂费书费茶水费到义务教育学段免除费,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的教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事业得到了新的更快地发展。
对于二三十年前上学时的情形,我们的老人们有深刻的印象,我们也在记忆的深处找到那些旧时的回忆,那时候上小学都是在村里边小学上的,都是那种土房子,土台子,用石块垒砌的墩子然后搭上一块块木板,就是那种台子做课桌。
有些条件好点的是解放前的地主的院落。
甚至是以前的寺庙。
我还记得自己的初中,是在一个叫汇泉寺的地方,大殿,神龛还历历在目。
当时不仅学校的办学条件差,老百姓受教育的意识也不强,按照当时的消费水平,学生上学需要缴的学杂费和教材费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那时候交钱虽然不多,但是对家庭造成的压力还是不小的,虽然现在来讲这些钱不算什么,那时候也是父辈收入的绝大多数,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与过去相比较,我们的女儿这一代要幸福得多,不仅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还享受到了国家免除学杂费和教材费的政策。
从07年开始,书费、学杂费也免了,现在基本上不收什么费用了,应该说经济压力解决掉了。
事实上,免除学杂费和教材费只是近年来国家对教育加大投入的举措之一。
在基本普及小学教育和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两基”攻坚战中,各级各类学校全部消除了危房,学生基本住进宽敞明亮的教室。
办学条件的改善解决了“进得来”的问题,为了让孩子们“学得好”,还加强了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控、加大了规范化管理的力度,强化了师资队伍建设。
随着课程改革之后,教师每年都要进行集中培训,通过培训,教师的师德得以提升,技能得以提高,办学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教育改革开放30年来,教育的变化有5个方面,办学主体的变化,办学物质条件的变化,师资条件的变化,办学质量的变化,办学思想的变化,以人素质的提高为我们教育的宗旨,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打造我们的书香校园、和谐校园、幸福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