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

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理解应用写作的特点,应用文书与文学作品的区别.【重点难点】了解应用文的历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理解应用写作的特点,明确应用文书与文学作品的区别.,了解应用文作者的修养和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提示:教材第一节与第三节自学)【所用课时】3学时【教学内容】一、应用文的涵义1、导入新课:提问,现代社会无论为人还是为事,你认为比较重要的几个能力是什么?学生讨论,教师看法,导入新课,应用写作就是这样一门让你具备应对现代生活能力的课程,它的重要性可想而知(提示:自学教材一二节,思考方向,从文章的重要性着手曹丕"经国不朽"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2、什么是应用文应用文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为处理日常公私事务而使用的文章的统称。

是具有某种惯用格式和直接实用价值的文章。

(这两条定义的着眼点)3、中国应用文的历史甲骨文(土方)最早的应用文铭文周易系辞(见教材P4)解释“上古结绳而治”《尚书》是应用文形成的标志4、应用文的分类文章应用文书文学作品(教材P4第二节第一部分)文学作品诗歌,散文,小说和影视戏剧脚本应用文 (一)公务文书(机关应用文书)(提问:文书与公文有什么区别)(见教材目录) (二)新闻文书 (三)事务文书 (四)申论 (五)调研文体 (六)新闻文书 (七)会议文书 (八)法律文书 (九)商务文书 (十)金融文书 (十一)外贸文书 (十二)科研文书(分类有异,比如公务文书新闻文体着述文体私物文书也有干脆分为公务私务两类的)二、应用文的写作特点实用性、实,实际情况实在事务。

真实,以实告人。

应用文的特点是实用,有直接的实用价值。

这应该是衡量应用文与非应用文的标准,而不应以格式作为衡量是否应用文的标准。

用,要根据它来办事的。

例如,一张条据,就是一个凭证。

一张便条,一封书信便传递了信息。

一项书面写定的规章制度,便要求有关单位按照执行。

一份报告、一份调查材料,都常常会成为机关、单位制定措施、处理问题的根据。

本质程式性、格式,所谓程式,指有大致相同或相似的布局和写法,有大体统一的文面要求等。

应用文的程式性,是其实用性在形式上的体现。

应用文的程式性不是一成不变的,相反,应用文的模式正随着时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发生着或多或少、或快或慢的变化。

时限性、应用文的写作,既然是为了解决人们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的,就必然要求有特定的时间。

问题紧迫,成文时间就得快。

公文中的急件、特急件、紧急通知、紧急指示、请示、通报以及法制应用文、科技应用文、经济应用文的写作无不是如此。

简明、单一(某大学中文系学生自告奋勇为寝室写一个《公约》,“啊亲爱的同学们,我们终于从五湖四海来到一起了,在这阳光灿烂、层林尽染的时候,我们迎着璀璨的朝霞,来到这风景秀丽的地方,我们的心情像大海里的波涛一样,久久不能平静------!调查报告开头部分要求文字不多,单刀直入,简明扼要,开门见山,不能拖泥带水。

)三、应用文写作的主旨和材料(一)应用文写作的主旨1、什么是主题:是作者在一篇文章里用材料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和写作意图.可比喻为灵魂. 这个涵义的理解要注意三点要领: 一是主题是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意图;二是主题是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和写作意图; 三是主题是通过具体材料表现出来的.与文学作品比较(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宝钗与黛玉白居易《花非花》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这首诗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表现了诗人对某一美好事物转瞬即逝抒发的悲叹惋惜之情。

那么这一美好的事物是什么,作者为什么不直说出来,也许不是一个事物,是一个美妙少女,是诗人的锦绣前程,也许只有也许,这要靠读者的想象力去补充了。

)练习先看图再从以下题目判断主旨保守和创新;规矩与个性的碰撞;遵规守矩与开拓创新张扬个性与约束自我;圆与刺的友情;圆滑世故与棱角分明;稳定中繁荣,变化中发展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各有千秋,扬长补短退一步海阔天空,人生的空间圆与11边形大战以后做一个圆2、主题的原则分析题目讲解应用文主旨的原则。

正确:正确的观点,首先在于提出的意见或主张要合乎事物本身的规律,要合乎社会的发展规律,符合党与国家的方针政策。

反之,观点再突出也是错误的,行文之后,将导致错误行为,给国家和人民造成损失。

鲜明: 每篇应用文,都有一个基本观点,它在文章中就像一面旗帜一样突出鲜明,引人醒目。

这取决于作者对客观事物是赞成还是反对,是提倡还是制止,必须是非清楚,态度鲜明。

如果一篇应用文,仅仅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番叙述,或仅仅引述来文,或重复他人意见,没有明确行文目的,那么,这篇应用文是没有观点或观点模糊的。

集中: 应用文通常是围绕一件事提出一个基本观点。

切忌“横看成岭侧成峰”,一会这,一会那,摆出几个观点,提出几种意见,杂然前陈,头绪纷乱,听之不知所云,无所适从。

篇幅短小的请示、函、批复之类的应用文,一般是请示一件事、或回答一个问题,容易集中单一,而较复杂的总结、调查报告、情况分析之类,除基本观点之外,还有从属观点。

从属观点受基本观点的统帅,围绕基本观点并为之分布于各地,主从之间关系密切,相互照应,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它们相互依存,互为一体,有如江河小溪,终归大海的关系。

这样,就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一致3 、应用文主旨的表达方法应用文明确的主旨,还须讲究表达主旨的方法。

一文一事。

片言居要。

文论家陆机在《文赋》中说“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用一两句精炼概括出主要内容,揭示主旨。

文首撮要。

设置层首、段首、条首语句。

较长的应用文,将每一层次、段落、若干条的基本内容用精炼的语言加以概括,置于层首、段首或条首,形成层首句、段首句、条首句,这样可以观点鲜明,条理清晰。

一线贯通。

主结分散或体现于一篇应用文各个部分的小标题中,起到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

(二)、应用文写作的材料1、材料的涵义材料的涵义就是作者为着某一写作目的,从生活中搜集,摄取以及写入文章之中的一系列的事实或理论观点.2、材料的作用:素材是形成主题的前提和基础. ,题材则是表现主题的支柱. ,材料还是发挥写作技巧的基因. 、3、,材料的搜集材料的搜集要"多",所谓"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平时搜集积累.临时搜集求索. 分类整理研究. 四,材料的选用选用材料,贵在一个"严"字.搜集材料,应当提倡"以十当一","多多益善";选择使用材料,则主张"以一当十",以"严"为上. ?围绕主题选用材料选用典型精当的材料选用真实新颖的材料4、对材料的要求真实真实,是指文中涉及的人和事必须确有其人,真有其事。

甚至连事情的始末细节也绝对真实可靠。

反之,信笔想当然,情况失真,数字不准确,不仅有损发文单位的信誉,也将影响办事效果。

如大跃进时的浮夸风。

某单位的工作简报上载:某领导干部一向清廉,从1990年至今十年间,共拒贿63次,款项12450元;拒贿物品42宗,计有录音机、毛料、名烟酒等共约价值5200余元;拒吃120余次。

堪为廉政建设的表率。

 所举的事实和数字令人怀疑。

既然一向清廉,为什么行贿者还会接连不断,次数竟如此之多?再说,行贿多是在暗中进行,那么多的拒贿次数和款项物品是怎样统计出来的? (二)典型 指最有代表性、最具普遍性、最生动、最能反映事物本质规律、最能代表观点,突出鲜明主旨的材料。

不能以偏概全。

  (三)新颖  (四)观点与材料要统一 否则就成了两张皮,互不联系或材料与观点割裂,这样的应用文失去了应用性,也没有指导性。

(三)应用文写作的语言1、比较两段话:啊!如果不是喋喋不休和自负竟能预先决定明智的法院的判决,而大胆和愚蠢竟能推翻已经得到证明的真理------简直很难相信,对方居然向你提出这样的文件,它们不过是在无限的仇恨和最下流的谩骂的热情下产生的,是用最卑劣的手段和最虚伪的诺言精心编织的荒诞无稽的神话------啊!在最无耻的语言、最不知节制的仇恨和最肮脏和诽谤的角逐中受孕的丑陋而发育不全的低能儿,面对公正无私、光芒四射的神圣法律,不可避免地要失魂落魄,完全彻底地暴露那愚昧无知且贪得无厌的本性。

另一段:事实,安德鲁的工作表现一种很不稳定,时好时坏,还有失职事实。

他宣称自己被诬陷事实,安扯谎,他想雇主隐瞒病情,他的奸计成功事实,他们解雇安是不知他患有艾滋病事实,安德鲁快死了,事实,安德鲁在生气,因为他的生活方式所做所谓令他命短,他要别人补偿他。

前一段是歌德当律师时的一段记录,后一段是《费城故事》中一段辩护词。

后一段话比较能够说明应用写作的语言特点2、应用写作语言的特殊性,在于a通用性的书面语体应用文以书面语为主,使用得到全社会认同的通用语体;不采用个性化语言、方言俚语以及超常规的句式和生僻字词;一般不用口头语。

为了表达的庄重、简洁,应用文中尚保留使用相当数量的文言词汇。

如“兹”、“拟”、“尚”、“悉”、“谨”、“予以”、“责成”、“业经”、“承蒙”等等所指明确的文言词语。

这些文言词语的使用,使应用文语言更具书面语特征。

b.沿用模式化词语和句式c、合理运用书面辅助语言由于应用文写作具有实用性、行业性等特点,因此在其语言体系中,经常使用书面辅助语言,以替代、补充文字语言,从而使应用文的表述更为直观、简明。

图形、表格、符号、公式等是应用文中最常见的书面辅助语言。

2、应用写作语言的要求A准确贴切这是对应用文语言的最基本也是最高的要求,有人称之为应用文语言的“第一要求”。

要实现这一要求,首先应做到概念准确、把握分寸,要认真辨析词义,精选中心词,用准限定修饰语;其次,句子要合乎语法、逻辑,数据、图示要准确无误,人名、地名、引文要准确。

篡改与窜改:篡改是用作伪的手法改动或曲解(经典、理论、政策等)。

窜改是改动(成语、文件、古书等)。

合同是契约类文书,对它改动应为窜改。

 中止与终止:未经双方同意一方不得随意中止合同。

遏止与遏制:遏止对象多指战争、暴动、洪流等来势凶猛而突然发生的重大事件。

遏制是压抑控制,使不发作,对象多是自己的情绪。

合同中有“违约责任”条款,“违约责任”常涉及到不同抗拒的自然力,自然力是不可遏止的。

起用与启用:起用是重新任用已退职或免职的官员,支配的对象一般是人物。

启用是开始使用(机关印信、设施、设备等),陈述的对象一般是某类事物。

制订与制定:制订是创制拟定。

制定是定出(法律、规程、计划等)。

终生与终身:终身,一生,多就切身之事而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