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电气设计 PPT
(五)增强产业配套能力 建立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库,促进部品部件社会化生产。
《“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的解读
二、明确重点任务:
(六)推行工程总承包 “设计-采购-施工”(EPC)总承包或“设计-施工”(D-B)总承包管理模式。 政府投资工程应带头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
(七)推进建筑全装修 全装修要提供大空间灵活分隔及不同档次和风格的菜单式装修方案,满足消费者 个性化需求。
国务院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2014.3
《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2015.4
《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2016.2
《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
《国家十三五纲要》 2016.3 《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 2016.9
地方政府的扶持政策
地方政府的扶持政策
地方政府的扶持政策
地方政府的扶持政策
地方政府的扶持政策
某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某建委〔2017〕6号
(一)民用建筑工程项目 当采用混凝土结构时,单体建筑预制装配率具体要求为:总建筑
面积小于2万平方米的公共建筑项目和总建筑面积小于20万平方米 的居住建筑项目,单体建筑预制装配率应不低于20%;政府投资项 目、总建筑面积大于2万平方米(含)的公共建筑项目和总建筑面积 大于20万平方米(含)的居住建筑项目单体建筑预制装配率应不低 于30%。
《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名单》
装配式建筑对社会经济的意义
80% 节水
——很多工序都是在工厂完成的,是区别于传统泥瓦匠施工模式的 “干法造房”,大量节约施工用水。
70% 节能
——集中工业化生产,综合能耗低,建造过程节能、墙体高效保温、 门窗密闭节能、使用新能源及节能型产品。
70% 节时
——装配化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与传统建筑方式比,只需其1/2 建设周期。
(八)促进绿色发展 到2020年,绿色建材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比例达到50%以上。
(九)提高工程质量安全 重点检查连接节点施工质量、起重机械安全管理等
(十)培育产业队伍 促进建筑劳务企业转型创新发展,建设专业化的装配式建筑技术工人队伍。
《“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的解读
三、保障措施:
(十一)落实支持政策 在土地出让或划拨时,将装配式建筑作为建设条件内容。 建立装配式建筑项目库。
当采用钢结构和木结构时,单体建筑预制装配率不作具体要求。
2 基本概念
建筑工业化的定义
建筑工业化是指运用最新生产技术和管理手段,通过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 工,一体化装修和信息化管理,尽量减少施工现场工作量,避免湿作业和人力物料消耗,达 到高效建造和节能环保的目的。
标准化设计
工厂化生产
装配化施工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电基本概念 3 标准、规范介绍 4 构件的生产、运输和装配简介 5 案例一 6 案例二 7 电气设计要点总结
1 政策解读
国家政策(国家层面要求发展装配式建筑)
自党的十八大提出发展“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 代化”以来,国家多次提出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政策要求。北京、上海、 深圳等多个省市也下发了具体实施意见。2017年2月8日国务院总理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明确推广装配式建筑,加快推 行工程总承包模式,推动产业升级发展。
20% 节材
——工厂规模化生产,优化集成,最大限度减少材料损耗。
20% 节地
——更小面积实现同等功能,提高土地利用率。
绿色环保 人文关怀
——工厂制造,减少现场作业,无粉尘噪音污染;提高工业设备环保技 术水平;集中装修,无二次装修建筑垃圾污染;每百平米建设面积可减 少约五吨建筑垃圾产生;同时减少森林土地破坏;产品全部使用环保材 料,绿色健康。
再次明确,推广智能和装配式建筑 2017.2
《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
住建部 2017.3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 《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管理办法》 《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管理办法》
2017.4 《建筑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2017.11 《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名单》
二、明确重点任务:
(一)编制发展规划 重点做好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规划,合理布局产业基地,实现市场供需基本平衡。
(二)健全标准体系 支持地方、社会团体和企业编制装配式建筑相关配套标准。
(三)完善技术体系 建立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和关键技术、配套部品部件评估机制
(四)提高设计能力 推进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提高标准化部品部件的应用比例。 推进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规划、勘察、设计、生产、施工、装修、运行维护全 过程的集成应用。
健全装配式建筑六大体系: 政策体系、规划体系、标准体系、技术体系、产品体系和监管体系。
到2020年: 培育50个以上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 200个以上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 500个以上装配式建筑示范工程; 建设30个以上装配式建筑科技创新基地。 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
《“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的解读
——将在工地高强度的传统民工大部分改为在环境更好的工厂内从事机 械化生产的产业工人,施工现场只留少量技术工人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 以 互 相 讨 论下, 但要小 声点
《“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的解读
一、确定工作目标:
到2020年,全国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15%以上。其中: 重点推进地区达到20%以上; 积极推进地区达到15%以上; 鼓励推进地区达到10%以上。
(十二)创新工程管理 建立装配式建筑全过程信息追溯机制,把生产、施工、装修、运行维护等全过程 纳入信息化平台。
(十三)建立统计上报制度 按照《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规定,用装配率作为装配式建筑认定指标。
(十四)强化考核监督 住房城乡建设部每年4月底前对各地进行建筑节能与装配式建筑专项检查。
(十五)加强宣传推广
一体化装修
信息化管理
建筑工业化是一整套生产方式的变革,是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生产方式的转变,是建筑业现 代化的必然途径和发展方向。
装配式建筑只是建筑工业化的一种建造形式和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