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陶瓷轴承球的研制
李典基
1 概述
陶瓷轴承作为“面向21世纪”的最具发展前景的新材料轴承,主要包括全陶瓷轴承和部分零件为陶瓷的混合轴承。
目前,在工业界中应用最多的为混合轴承,其滚动体采用陶瓷,套圈采用高碳铬等材质的钢制造。
西方发达国家60~70年代
就开始了陶瓷轴承的研究,现阶段开始工业化应用的主要是以氮化硅(Si
3N
4
)、碳
化硅(SiC)、氧化铝(Al
2O
3
)、氧化锆(Z
r
O
2
)等陶瓷球代替钢球为主要形式的混
合球轴承,其中以氮化硅球为主。
该产品与同样型号的钢球相比主要有以下优点:(1)氮化硅球的密度是钢球的40%,高速运转时离心力小,轴承抗疲劳破坏能力强,寿命长。
(2)滚动体的弹性模量比钢高,弹性变形小,轴承的动刚度高。
(3)热膨胀系数为钢材的1/3~1/4,随温度变化的尺寸变化量小,适用于温度变化大的场合。
(4)在润滑条件恶劣的环境中适应性强。
(5)具有耐腐蚀、无磁性、绝缘性好等特点。
(6)设计灵活性更大,因为陶瓷材料能使轴承设计者不必考虑许多参数的影响。
目前,世界各国研究陶瓷球处于领先水平的公司主要有瑞典SKF,法国圣戈班戒,日本NSK、KOYO、NTN等公司。
在国内,陶瓷混合轴承的研究较西方发达国家晚近20年。
为使这一尖端基础部件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促进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我公司已开始了高性能氮化硅陶瓷轴承球的研究,现将有关研究成果做一下简述。
2 氮化硅陶瓷球的制造
2.1 原材料的制备
原材料的状态对生产过程及产品的性质有明显的影响,精确控制原料的化学和物理性能是非常必要的。
要求原材料具有以下特性:(1)纯度高;(2)高均匀而细的颗粒;(3)有用相含量高。
针对上述要求,我们采用气相法制备氮化硅原
料。
其反应式为:3SiO
2+6C+2N
2
=Si
3
N
4
+6CO。
用该技术生产的氮化硅原料,工艺操作
较易,Si
3N
4
含量高,晶粒均匀、细小,有利于陶瓷球的制造。
2.2 配料
将配制好的微细氮化硅粉末和氧化镁(MgO)、氧化钇(Y
2O
3
)等烧结助剂粉末
混合均匀。
混合在专用配料机中进行。
配料机采用氮化硅内衬或氧化锆内衬。
工作时将加工原料和一定数量的陶瓷球放入配料机,注入无水乙醇,开动机床,混合1~2天。
2.3 干燥造粒
将混好的原料放入离心喷雾机中,加入粘合剂,反絮凝剂等配成料浆。
使料浆流到高速旋转的圆盘上进行雾化。
雾化后的小液滴在热风中迅速干燥,成为流动性
好的小球。
2.4 常压烧结
用自动成型液压机将干燥造粒好的陶瓷原料,压制成所需规格的陶瓷球。
成型压力、加压速度与保压时间根据球规格进行调整。
再对成型后的陶瓷球坯进行软磨
处理,以提高球坯质量。
常压烧结时,将球坯置于Si
3N
4
粉床上,通入N
2
气,开始
时在2000℃和0~2MPa的N
2压力下加热10~15min,然后提高N
2
气压力至7MPa。
通过该技术烧结成的氮化硅球坯致密度高。
并具有很好的抗压强度及硬度。
2.5 粗磨加工
陶瓷球的粗磨加工与钢球的硬磨加工方法相似。
但在加工时,由于材料硬度特别高且脆性大,加工时球表面易产生裂纹。
这些裂纹在运转中可引起零件失效破坏。
为防止裂纹的产生,只能进行微量磨削。
所以球的加工时间长,成本高。
影响陶瓷球加工质量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机床、工装、球坯质量及工艺参数等。
机床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结构、精度、加压方式和料盘工作质量等。
工装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砂轮硬度、粒度,刚玉种类,结合剂、组织,砂轮沟截面形状以及导轮进出口部位的几何形状、硬度、粗糙度、动态和静态性能、耐磨程度等。
球坯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材质组织、可磨削性、匀质性、强度、几何形状、批直径变动量等。
加工参数有压力、砂轮转速、冷却剂、装球量和加工时间等。
2.6 精磨加工
陶瓷球精磨加工与钢球加工原理相似,但加工陶瓷球时所需的研磨盘硬度更高。
影响精磨加工的主要因素有:磨料粒度、种类、磨粒形状、数量、强度、破碎特性及磨损特性等;研磨液的粘度、组成及物理化学特性;装球量、磨料的添加与补充、研磨时的温度、研磨压力、研磨盘的材料、盘的转速、加工球的内部组织和材料等。
2.7 陶瓷球的检测
由于陶瓷球的应用场合比较特殊,对陶瓷球的质量检查从制坯开始,各道工序都应严格控制。
对陶瓷球的检测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目测检测方法与钢球检测相似,主要是在日光灯下检查陶瓷球空洞、浅坑及其它材料缺陷等;
(2)荧光染色检查在批量生产氮化硅球时,对目测不到的微小裂纹,最经济有效的检测方法,是采用荧光染色检验。
高灵敏度的渗透剂在紫外光照射下,缺陷处绿色和黄色的荧光显示与球表面的黑色背景形成强烈反差,在低倍放大镜下,可以很容易地将有缺陷的球挑出。
(3)超声波探伤当需要严格检查产品或用户有特殊要求时,对产品采用超声波检测。
此时所检测的缺陷主要有气孔、金属夹杂物、添加剂偏析、裂纹等。
通过以上开发,陶瓷球产品达到美国ANSI/AFBMA Std.10-1989 G10级标准要求。
球直径变动量≤0.25μm,球形误差≤0.25μm,批直径变动量≤0.5μm,表面粗糙度≤Ra0.025μm,达到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具有国内领先水平。
3 陶瓷球的应用
混合陶瓷球轴承已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工业生产,现在应用最为广泛的有机床主轴用混合陶瓷球轴承。
我国近几年从国外进口的高速车床及加工中心,就常常有
这样的轴承。
在国际机床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提高机床主轴转速,已成为各国机床行业竞争的方向。
有关资料表明,当采用油气润滑,钢球轴承转速到
20000r/min时,温度急剧上升,轴承遭到破坏,只能用陶瓷轴承代替。
目前氮化硅轴承的转速已达到100000r/min以上。
此外陶瓷轴承已开始在喷气发动机、化工机械、食品机械、水下作业机械、航天器、强磁环境以及有绝缘要求的工业领域中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