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效果分析
摘要科学的教学设计,既是体现教育目的性、计划性、针对性和预习性所必需,又是顺利实施教学方案、调控教学过程的前提,也是确保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一批专业化的英语教师,专业化的英语教师需要专业化的教学设计。
本文将从教学设计的概念、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过程的设计、优化教学设计等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教学设计教学质量教学效果
引言
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强调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预先谋划,事前设计。
现代教学尤其注重设计,科学的教学设计,既是体现教育目的性、计划性、针对性和预习性所必需,又是顺利实施教学方案、调控教学过程的前提,也是确保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英语教学不仅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艺术,形成英语教学艺术特色的重
要因素之一就是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的概念
教学设计就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的安排,形成教学反感的过程。
布里格斯(Leslie)提出:“教学设计是分析学生需要和目标形成满足学习需要的传送系统的全过程”。
从英语教育的角度看,笔者认为,“教学设计”应包括:提出英语教学的基本理念;实施系统的专业设计程序;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研究切合实际的教学策略;确定具有操作性的教学目标;规定和发展学生学习行为的教学过程。
二、教学目标的设计
教学目标是期望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后达到的程度,是预期的教学成果,是组织、设计、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出发点。
教学目标可分为长期目标和近期目标。
长期目标被称为教育目标,这些无法在具体教学中一次性实现,而是长期努力的方向。
近期目标被称为教学目标,这一目标,主要确定一节课
教什么内容,通过那些活动方式来学习。
加涅启动有意义的学生活动;控制适度的教学内容;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激情卷教学材料的使用;设置问题,挑战学生;与学生分享教学信息;教学反思的积极应用。
在现实教学过程设计中,笔者根据所教学生的各种特点、现实生活环境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对学生的兴趣、知识基础、认识特点和智力水平等背景材料进行综合分析,作为安排学生学习活动和选择教学策略的依据,达到了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充分利用多种媒体——黑板、挂图、实物、幻灯、投影、电视、录音、视听光盘、计算机等教学媒体,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四、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教师工作的主阵地。
要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教学质量,从根本上看在于提高课堂效益。
因此,如何通过合理的组织教学过程,既保证教学的最大效果,又不造成师生的负担过重,也就是实现教学的最优化,应当是广大
教师的努力方向。
怎样才能使教学过程最优化呢?
研究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灵活性。
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优选问题应该是优化教学过程的主要步骤。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的真正本领,不在于会讲授知识,而在于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兴趣昂然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
强化信息反馈,提高教学的可控性。
教学过程,从信息论角度看,是一个有目的、有控制的信息传递过程。
学生感知、理解、记忆和运用教学内容,就是接受、处理、储存和输出教学信息。
要使教学效果的最优化,除了合理控制教学节奏,灵活选用教学方法之外,还必须强化信息反馈。
合理控制教学节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如果说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优选问题是优化教学过程的主要步骤,那么合理控制教学节奏,是教学效果优化的主要手段。
马卡连
柯说:“教育需要的不是很长时间,而是如何利用很少时间。
”因此,在课堂45分钟
的教学中,应注意选择教学的最优速度,充分利用学生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向主攻目标进取;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相互配合、相互转换的规律,形成有张有弛变而有序的教学节奏。
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说:“教学的艺术在于,把一个复杂的最终产物,分解为必须分别并按照某种顺序达到的组成部分。
教授任何一个事物,即在向终极目标前进时,一面要记住所要达到的最终形态,一面要集中力量走好每一步。
”把这一类哲学思考用在研究优化教学过程上,笔者认为:优化就是优势。
即在每个教学过程中,通过知识和技能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通过恰当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通过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合作,形成学生在基础和心理上对理解和掌握教
学内容的绝对或相对优势,从而使学生能够迅速、彻底、愉快的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并为学习新的内容开辟道路,指出途径。
五、总结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