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屋面防水施工技术探讨
摘要:屋面防水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设计构造、材料选择、施工细部构造及基层处理等方面进行质量控制,哪一个环节稍有不慎则会发生渗漏将前功尽弃,如果是高水平的设计,但防水材料选择不当,施工再认真也不能满足使用需要。
因此,屋面防水工程需多方努力,严格控制,达到使用功能及耐久性要求。
本文分析了影响屋面防水质量的因素,探讨了建筑屋面防水施工技术。
关键词:建筑屋面防水影响因素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房屋建筑的防水,在整个建筑工程中是很小的一部分,因而往往会被施工管理者所忽视。
施工管理者一般对主体结构的钢筋配筋、混凝土质量等抓得比较紧,而对防水施工往往缺乏具体的指导意见。
房屋防水是一项综合工程,引起房屋渗漏的原因大多与结构设计、施工质量、使用方法和建筑材料有关,但施工质量不良是直接而重要的因素。
因此,防治渗漏,抓好防水施工质量应该是施工单位的控制重点。
房屋出现渗漏,虽然不会引起房屋倒塌等严重后果,但屋面产生滴漏、墙体渗漏发霉、卫生间滴水等问题将会严重影响房屋使用功能,给用户带来诸多不便。
而且返修不仅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还会给建筑商的信誉造成极坏的、无可挽回的影响。
我们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防水施工。
一、影响屋面防水质量的因素
1、设计质量对防水效果的影响
屋面防水工程质量设计不高, 是造成屋面渗漏的主要原因之一。
长期以来, 我国没有制订屋面防水设计规范, 应如何进行屋面防水设计, 应用何种防水材料, 有哪些具体的规定均没有明确。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207-94)的发布和实施,使设计人员有章可循, 对材料、设计、施工、维护管理等方面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通过近几年的贯彻实施, 使屋面的防水工程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 仍然存在一些具体的问题。
目前, 有相当一部分高层建筑屋面防水工程采用一道设防, 不符合《屋面工程技术规范》的要求; 有的虽采用二道设防, 但个别设计人员对新型防水材料的性能、使用范围及使用条件了解不透, 不能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情况选用防水材料; 有的在一道防水材料上进行二道热融防水, 以致造成一道材料热烤融化, 无法起到二道设防的作用。
更有甚者设计人员指明选用材料厂家, 而该厂家产品在该地区采用较少且又不充许更换; 有的屋面节点构造大部分内容陈旧, 有些图纸对节点处无标注、不明确, 造成节点处理不当; 有的高计仅考虑造型, 排水位置不合理, 造成排水不畅或排水线路过长, 使屋面个别部分长期处于积水状态以致引起渗漏。
2、施工质量对防水效果的影响
施工方面的影响因素是造成屋面渗漏的主要原因。
在施工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找平层施工。
对于作为防水工程的第一道工序的质量要求, 还没有引起施工人员的足够重视。
有的只是在砼板上作一次性抹光, 厚度不足,不设分格缝, 以致引起脱皮起砂, 空鼓开
裂。
设计时, 应将找平层作为一道防水措施来考虑。
如果采用水泥砂浆或细石砼作为找平层时, 只要施工时掺入一定量的防水材料, 如u e a 微膨胀剂, 就可使找平层具备一定的自防水功能; 防水层的施工。
有的在基层与突出屋面的连接处, 以及基层的转角处、管道的根部、没有考虑做成圆弧而形成了死角。
此处卷材易在负温时冷缩拉裂产生渗漏或留下隐患。
规范要求在屋面防水层施工时, 应先做好上述部位与之连接的圆弧。
还应做好细部节点、附加层和屋面排水比较集中部位的处理。
另外在细部构造处理时就注意卷材收头、卷材接头的处理和粘贴。
天沟、檐沟, 是雨水集中和受冲刷较多的部位, 并易积水, 排水方向多变, 是需要特别注意的部位。
坡度的设置,垂直出口, 水平出口, 水落口的细部处理, 也是不可忽略的地方。
对于阳台泛水高度的处理要引起注意, 有的在阳台处没有设置泛水高度,当阳台积水时就会从女儿墙根部渗入墙内。
按照有关规定, 阳台泛水高度不小于250mm 。
卷材收头应压入凹槽内密封, 当为砼时, 收头可用金属条钉压, 并用密封材料封固。
对于防水层的厚度, 要特别引起重视。
一定厚度防水层施工、使用过程中, 对保证屋面防水工程质量起到关键作用。
尤其是在涂膜防水屋面施工中,涂刷不均匀, 厚薄不一, 节点细部的增强层不做, 有的即使做了宽度较窄, 没有在天沟处起到加强作用。
这就要求有关人员在施工中按规范标准要求, 检查防水层的厚度, 必须满足图纸设计要求。
二、建筑屋面防水施工技术
1、提高防水设计技术
屋面防水的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1)屋面应形成连续的完全封闭的防水层;(2)防水层不会因基层开裂和接缝的移动而是防水层损坏破裂;(3)防水承受因气候条件等外部因素能够长期保持防水性能。
为了达到以上目标,应讲屋面防水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从设计、施工、维护等多个方面采取综合措施。
2、加强防水施工技术
(1)施工前的技术准备工作
屋面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应组织技术管理人员会审屋面工程图纸,掌握施工图中的细部构造及有关技术要求并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编制屋面工程的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
(2)对施工人员及施工程序的要求
屋面工程的防水必须由防水专业队伍或防水工施工,严禁没有资质等级证书的单位和非防水专业队伍或非防水工进行屋面工程的防水施工,建设单位或监理公司应认真地检查施工人员的上岗证。
施工中施工单位应按施工工序、层次进行质量的自检、自查、自纠并且做好施工记录,监理单位做好每步工序的验收工作,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层次的作业。
(3)提高屋面刚性防水质量的技术措施
刚性防水屋面的结构层宜为整体现浇,一般平屋面的排水坡度为2~3%,当坡度为2%时,宜选用材料找坡;当坡度为3%时,宜选用结构找坡。
天沟、檐沟的纵向坡度不应小于1%,沟底落差不得超
过200mm。
水落口周围直径500mm 范围内坡度不应小于5%,水落管径不应小于75mm,一根水落管的屋面最大汇水面积宜小于200m2。
当用预制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时,盖屋面板用0 号砂浆坐浆,应用
c20 的细石混凝土认真灌缝,并且灌缝的混凝土应掺微膨胀剂,每条缝均做两次灌密实,当屋面板缝宽大于40mm 时,缝内必须设置构造钢筋,板端穴缝隙应进行密封处理,初凝后,养护7 d,放水检查有无渗漏现象,如发现渗漏应用1:2 砂浆补实。
防水层及找平层施工前应严格检查基层质量,保证将基层表面的灰尘等杂物清理干净,并用水泥素浆涂刷,加强其与基层的粘结能力。
(4)提高屋面柔性防水质量的技术措施
柔性防水屋面的结构层宜为整体现浇。
铺设防水卷材的基层必须干净、干燥。
防水卷材的铺设方法有空铺法、点粘法、条粘法、机械固定法等,施工工艺主要有冷粘法、热粘法、热熔法及自粘法等。
屋面坡度小于3%时,卷材宜平行屋脊铺贴;屋面坡度在3%~15%时,卷材可平行或垂直屋脊铺贴;屋面坡度大于15%或屋面受振动时,沥青防水卷材应垂直屋脊铺贴,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可平行或垂直屋脊铺贴;上下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
对水落口、天沟、檐沟、伸出屋面的管道、阴阳角等部位,在大面积铺贴卷材前,必须作附加防水层,进行增强处理。
当采用聚氨酯涂膜作附加层时可将聚氨酯防水涂料的甲料、乙料按重量1:1.5 的比例配合,搅拌均匀,再进行均匀刮涂。
刮涂的宽度以距中心
200mm以上为宜,一般须刮涂2 遍~3 遍,涂膜总厚度以1.5mm~2mm 为宜,待涂膜完全固化后方可铺贴卷材。
每当铺完一卷卷材后,应立即用干净松软的长把滚刷从卷材的一端开始,朝横方向顺序用力滚压一遍,以彻底排除卷材与基层之间的空气,使其黏结牢固。
排除空气后,平面部位可用外包橡胶的长300mm、重30kg 的铁辊滚压,使卷材与基层粘结牢固。
垂直部位可在排除空气后用手持压辊滚压贴牢。
3、管理维护方面的防水技术
房屋投入使用后,施工单位或物业管理部门必须派专人负责屋面管理,定期检查、定期清理,发现局部缺陷及时处理。
严禁在已施工好的防水层上凿眼打孔,不得任意在屋面上堆放杂物。
每年雨季前进行检查清扫,发现问题及时维修,并做出维修保养记录。
冬季雪后应及时清扫屋面的积雪,以免雪水对屋面防水层形成冻融交替影响。
参考文献:
[1] 李大伦.对刚性防水的施工工艺探讨[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26)
[2] 沈俊玲.关于如何改善屋面防水质量的几点建议[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