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沥青上面层SMA-13试验段首件总结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日1月6年2014.目录一、试验段概况。
1二、批准的目标配合比和生产配合比情况。
1三、机械设备和人员组成。
8四、沥青混合料的试拌。
9五、上面层试验段的沥青混合料拌和。
10六、上面层试验段的沥青混合料运输和摊铺。
11七、上面层试验段的沥青混合料压实方案。
12八、上面层松铺系数。
13九、施工缝处理。
13十、试验段主要技术指标检查结果。
13 十一、结论意见。
15 十二、附件。
16沥青上面层SMA-13试验段施工总结采用SMA-13进行沥青上面层的施工,我项目部非常重视,现已经按照合同要求及施工技术规范做好了开工的一切准备。
我部立足“预防为主,先导试点”的原则,通过对SMA-13沥青上面层试验段工程获得的各项技术参数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以便有效指导规模化生产,及时预防和纠正大规模施工可能产生的质量问题。
我项目部于2014年6月4日精心组织了沥青上面层试验段施工。
现对此次沥青上面层首件工程的施工作如下总结:一、试验段概况:1、试铺路段:MK9+189.5-MK9+489.5左幅,全长300m。
2、结构类型:SBS改性沥青SMA-13沥青混合料。
3、施工日期:2014年6月4日。
4、施工单位: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5、监理单位:东南交通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司。
公6、施工时天气情况:晴,气温24-30℃,风力1-2级。
二、批准的目标配合比和生产配合比情况:1、目标配合比:1.1沥青改性沥青在江 SBS改性道路石油沥青,SBS本试验段所用沥青采用优质.阴宝利公司集中工厂化改性质量技术性质试验结果见下表:SBS改性沥青技术性质试验结果序号检测项目单位规范值试验值71 0.1mm ℃,100g,5s) 1 60-80 针入度(250.86 ≥2 针入度指数PI -0.4 --38.1 ≥3 ℃,5cm/min)cm 30 延度(555 ≥92.5 4 软化点(R&B) ℃1.508 Pa.s ≤3 5 135℃)动力粘度(284.8 ≥闪点℃ 230 699.1 溶解度 99 % 7 ≥98.7 ℃)弹性恢复(25 8 ≥80 %2.0 ≤ 2.5 48h热贮存软化点差9 ℃31.032℃)15 --g/cm 密度(101.2矿料碎石使用句容茅迪石料场生产的玄武岩碎石,石质坚硬、清洁、不含风化颗粒、近立方体。
按《施工指导意见》规定进行检测,满足上面层用材料质量技术要求。
详见下表:矿料技术性质试验结果汇总序单实2.84511t/2.83922t/毛体积对密2.81933t/2.764t/4414.9压碎%514.8洛杉矶磨耗%649磨光PSV75.6针片状颗粒含8%1.0 0.075mm9 小于% 颗粒含量(水洗法)5--与沥青的粘附性等级10SMA-13沥青上面层用矿粉质量技术要求指标质量技术要求实测值2.5 ≥2.861 )表观密度(t/m30.3 <含水量(%) 1.0100 100 %0.6mm()粒度<范围99.3 )90-100 <0.15mm(%91.8 <0.075mm(%) 75-100 无团粒结块外观无团粒结块0.60 亲水系数<11.9 塑性指数4 <安定加热安定性实测记录1.3 木质素纤维采用木质素纤维,由上海能高公司生产,絮状。
掺加比例为沥青混合料总质量的0.3%。
木质素纤维技术性质要求见下表:木质纤维素技术性质要求试验项单规范试验66纤维长mm121.76灰分含%,无挥发18.30P1.07.--5.72吸油率,不小--纤维质量倍3.3986%﹤含水率 52、生产配合比:按照沥青上面层SMA-13目标配合比设计,我部同驻地试验室、中心实验室对热料仓出料稳定后取样进行了生产配合比设计,在试验段施工前组织了沥青混合料试拌。
确定试验段SMA-13生产配合比设计见下表:具体详见经理。
生产配合比报告》SMA-13部实验室的《江北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根据各仓材料筛分结果,通过计算确定各种材料用量如下:碎石(mm)材料名称沥青(油石比)矿粉1仓热料2仓热料3#热料4#仓热料仓6.0 48147比例(%)1912室内试验时沥青用量采用沥青油石比,分别为5.7%、6.0%、6.3%,共计三组,每组4个试件。
根据各种材料用量比例按照JTG F40—2004试验规程要求成型试件,经过12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对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指标进行检。
测马歇尔试验数据汇总矿料间隙稳定度沥青油石比空隙率流值毛体积相对饱和度VFA(%) 密度(%)(%)(率(%)KN)(0.1mm)16.6 31.3 4.8 10.47 71.2 5.7 2.49516.5 75.8 4.0 6.0 10.87 2.505 35.616.23.010.292.52081.538.76.3根据目标配合比,马歇尔击实功实际小于现场压实功,为保证空隙率与提高混合料抗车辙能力,综合确定沥青混合料的油石比按6.0%,混合料的毛体积相对密度为2.505。
进行配合比验证试验,试验结果汇总见下表,各项检验指标值均符合技术标准要求。
配合比验证试验结果汇总序号项目名称试验结果规范值1 4968≥/mm)3000 动态稳定度(次87.62 80残留稳定度(%)≥水稳定性83.8 3 80 )≥%冻融劈裂强度比(4 低温弯曲破坏应变(uε)――――05 80≤)mL/min渗水性(.6 0.05 ≤0.1)谢伦布沥青析漏结合料(%三、机械设备和人员组成:1、SMA-13上面层试验段使用的主要机械设备及数量:2、SMA-13上面层试验段使用的主要试验检测仪器设备及数量良良良良良良良良3、试验段的人员组成及分工职责:(组织框图附后)1)、项目经理部:设项目经理1人,副经理2人,总工程师1人。
下设6个职能部门对全线的施工生产统一管理。
项目经理部共计44人,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及主要技术骨干均由中级及以上职称的专业人员担任。
2)、沥青混合料拌和厂(后场):设厂长1人,副厂长1人,操作人员2人,上料人员12人,巡检人员8人,辅助工人12人。
双班人员配设。
3)、沥青上面层作业队(前场):设队长1人,技术管理人员6人,班长4人,辅助工人40人,机驾人员15人,维修人员4人。
双班人员配设。
4)、试验检测人员:均持证上岗。
其中5名试验人员在后场,3名试验人员在前场。
5)、测量放样:测量放样人员4人在前场进行放样和松铺系数确定。
6)、运输卸料:专职2名管理人员,分别负责前、后场的放料和卸料。
驾驶人员40名,双班人员配设。
四、沥青混合料试拌:根据沥青上面层生产配合比设计确定的各热料仓用料比例及最佳沥青用量,于2014年6月2日在沥青拌和站进行了试拌工作,以验证生产配合比设计是否适用于正常生产。
在试拌过程中,拌和机各项设置(包括除尘风门、集料加热器火门、沥.青加热温度、木质素纤维的添加等)完全模拟大规模生产。
对生产出的沥青混合料取样进行了室内试验,包括压实试验、抽提试验等,具体试验结果见附表。
由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沥青拌和机试拌的沥青混合料级配、沥青用量与生产配合比设计值比较吻合,并在规定的控制范围内。
室内试验检测结果表明,各项指标均能够满足《SMA施工指导意见》要求,生产配合比可以用于指导试铺段的施工。
五、SMA-13上面层试验段的沥青混合料拌和:1、拌和机的拌和方式:1)、拌和机型号:SPECO 4000型;2)、拌和时间:2014年6月4日8:00~9:30,累计拌和1.5小时,拌和重量350吨,平均每小时拌和233吨。
3)、每次拌和时间:木质素纤维采用纤维厂提供的专门投放设备,该设备对压缩后的纤维具有打散和均化效果,添加设备通过体积法来控制添加量,添加量的大小可通过控制风门的开放时间来控制,该设备单位送料能力为0.81公斤/秒,每锅添加12公斤,添加时间为15秒。
拌和时,向搅拌机中先加入骨料的同时,木质纤维素也进入拌锅,并开始干拌,干拌10-15秒后矿粉、沥青一次进入拌锅,8-10秒矿粉、沥青加完,同时拌和时间计时开始。
从加集料到拌和计时开始20-25秒,湿拌45-50秒,生产周期为65-70秒。
4)、拌和温度(微机显示):矿料加热温度为190-200℃,沥青加热温度为160-165℃,拌和温度为170-180℃。
车混合料,微机统计显示10、拌和数量及总量对比:试验段共拌和使用了)5.为350吨;运料车全部过磅称重累计为350吨。
经综合分析,确认此拌和机的计量装置经过南京市技术监督局检定合格后,在试验段的应用中稳定可靠。
六、SMA-13上面层试验段的沥青混合料运输和摊铺1、运输:1)、我部选择了K9+189.5~K9+489.5左幅施工段落作为试验段,运距为14KM。
2)、10辆运输车辆保温措施全部为车厢侧面采用岩棉板包封,车厢顶面采用帆布覆盖,经试验段专人检测,实测出场平均温度为177.5℃,实测到现场平均温度为175.5℃,运输过程平均温度损失为2℃。
2、摊铺:1)、摊铺机梯队作业情况:两台ABG8820摊铺机梯队作业,两机前后间隔距离控制在3-5m,两机搭接为15-25cm。
2)料车卸料方式:专人指挥料车经过转运车二次搅拌均匀打入摊铺机接料斗。
3)、摊铺温度:160-170℃。
4)、摊铺速度:2m/min。
5)、初步振捣夯实的方法和强度:两机统一采用夯锤等级为II级。
6)、熨平板预热方式和温度:采用液化气经均布的喷嘴点火燃烧预热熨平板,加热30min后达100℃以上就开始了摊铺,没有出现粘板。
7)、厚度自动控制及找平方式:前、后两台摊铺机均采用超声波平衡梁控制厚度,两台摊铺机呈梯队作业,间隔距离控制在3-5米,后一台中间搭接15-25cm。
另外,采用了游标卡尺式的钢制测钎,专人跟踪检查摊铺厚度,效果较好。
七、沥青混合料压实方案:1)、碾压温度:采用标定合格的插入式热电偶温度计,检测7个断面,每断面3个检测点。
到场175.5℃(平均)摊铺 159.1℃(平均)碾压148℃(平均)。
2)、碾压段落:在K190+430-K190+580右幅(150米分2个碾压段)使用了组合1方式)使在K190+580-K190+750右幅(170米分2个碾压段)用了组合2方式。
3)、列表说明压实方案:上面层SMA-13试验段碾压工艺说明:1、试验两种组合方式。
每台压路机前进后退为1遍,均采用1/2错轮。
2、初压时,紧跟摊铺机后静压1遍,速度为2KM/h。
3、每台压路机均在联机摊铺搭接处、中分带侧、路肩侧进行多碾压一轮宽,确保薄弱环节压实。
八、SMA-13上面层松铺系数:)测量中面层表12m、8m、5m、2m一个断面定点(距中桩10m我部通过每面高程、上面层松铺高程、上面层压实高程的方法计算松铺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