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测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杨时乔,字宜迁,上饶人。
嘉靖四十四年进士。
除工部..主事。
榷税杭州,令商人自署所入,输之有司,无所预。
隆庆元年冬,上时政要务,言:“几之当慎者三,以日勤朝讲①为修德之几,亲裁章奏为出令之几,听言能断为图事之几。
”疏入,帝褒纳,中外传诵焉。
迁南京尚宝丞。
万历初,以养亲去。
服除..,复迁尚宝。
移疾归。
时乔雅无意荣进,再起再告。
阅十七年始荐起尚宝卿,四迁南京太常卿。
就迁通政使。
秩满,连章乞休,不允。
三十一年冬,召拜吏部左侍郎。
时李戴已致仕,时乔至即署部事。
绝请谒,谢交游,止宿公署,苞苴②不及门。
及大计..京朝官,首辅沈一贯欲庇其所私,惮时乔方正,将令兵部尚书萧大亨主之,次辅沈鲤不可而止。
时乔乃力锄政府私人。
帝因责诸臣朋比,令时乔策励供职。
时乔九疏引疾,竟不得请。
时中外缺官多不补,而群臣省亲养病给假,及建言诖误被谴者,充满林下,率不获召。
时乔乃备列三百余人,三疏请录用,帝卒不省。
明年大计外吏。
时乔已受事,居数日,帝忽命户部尚书赵世卿代时乔,遂中辍;盖去冬所批察疏,至是误发之也。
辅臣朱赓谓非体,立言于帝。
帝亦觉其误,即日收还。
时乔坚辞不肯任,吏科陈治则劾其怨怼无人臣礼。
有旨诘责,时乔乃再受事。
当是时,帝委时乔铨柄,又不置右侍郎,一人独理部事,铨叙..平允。
然堂陛扞格,旷官废事,日甚一日,而中朝议论方嚣,动见掣肘。
时乔官位未崇,又久不置都御史,益无以镇百僚,由是上下相凌,纪纲日紊,时乔亦多委蛇,议者谅其苦心,不甚咎也。
秉铨凡五年。
最后起故尚书孙丕扬。
未至,而时乔已卒。
箧余一敝裘,同列赙襚③以殓。
(选自《明史》,有删改)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工部是古时中央官署名称,职责是掌管营造工程、征收赋税、审定法律等事务。
B.服除指守丧期满。
守丧制度是儒家“孝道”的重要体现,其基本要求是“尽哀”。
C.大计是古时考核官吏的制度,三年举行一次,如“三岁,则大计群吏之治而诛赏之”。
D.铨叙是旧时考核官吏的制度,指有关部门按资历和政绩核定官员的等级和升贬。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神相齐王好谈相,士以相进者,接踵于朝。
有自称神相者,介艾子以见王,曰:“臣鬼谷子之高足弟,而唐举之受业师也,即臣之术可知矣。
王亦闻之乎?”王笑曰:“寡人乃今日而闻君矣,试视寡人何如?”答曰:“王勿亟也,臣相人必熟视竟日而后言,言无不中。
”于是拱立殿上以视。
俄有使者持檄入白,王色变,相者请其故,王曰:“秦围即墨三日矣,当发援兵。
”相者仰而言曰:“臣见大王天庭黑气,必主刀兵。
”王不应。
须臾,有人著械入见,王色怒,相者问其由,王曰:“此库吏盗金帛三万,是以囚之。
”相者又仰而言曰:“臣见大王地角青色,必主失财。
”王不悦,曰:“此已验之祸,请勿言。
但言寡人终身休咎何如尔。
”相者曰:“臣熟视,大王面部方正,非布衣之士。
”艾子趋而前曰:“妙哉,先生之相也!”齐王大笑,相者惭而退。
(原文有删改)(1)下列各句中,与“臣鬼谷子之高足弟,而唐举之受业师也”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A.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B.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C.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2)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①寡人乃今日而闻君矣,试视寡人何如?②艾子趋而前曰:“妙哉,先生之相也!”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晋平公为驰逐之车,龙旌象色,挂之以犀象,错之以羽芝。
车成,题金千镒,立之于殿下,令群臣得观焉。
田差三过而不一顾,平公作色大怒,问田差:“尔三过而不一顾,何为也?”田差对曰:“臣闻说天子者以天下,说诸侯者以国,说大夫者以官,说士者以事,说农夫者以食,说妇姑者以织。
桀以奢亡,纣以淫败,是以不敢顾也。
”平公曰:“善。
”乃命左右曰:“去车!”(选自刘向《说苑》,有删改)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车成,题金千镒,立之于殿下,令群臣得观焉。
(2)尔三过而不一顾,何为也?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何继筠字化龙,河南人。
周祖讨三叛,表继筠从行。
贼平,改供奉官。
广顺初,福进镇真定,署衙内都校,尝领偏师出土门,与并人战,斩首数千级,以功领钦州刺史。
契丹将高模翰率二千骑扰深、冀,以苇筏度胡卢河。
继筠与虎捷都指挥使刘诚诲率兵拒之,至武强,获老稚千馀人,模翰遁去。
俄随福进入朝,为内殿直都知。
福进卒,起复,为濮州刺史,领兵戍静安军。
契丹内侵,继筠逆击败之,改棣州刺史。
世宗征瓦桥关,命继筠以所部兵出百井道,破并人数千众。
恭帝即位,以为西北面行营都监。
建隆二年,升棣州为团练,以继筠充使。
三年,命为关南兵马都监。
乾德四年,加本州防御使。
开宝元年秋,命昭义节度李继勋等征太原,以继筠为先锋部署。
至涡河与并人遇,击走之,夺汾河桥,败其众于城下,获马五百匹,擒其将张环、石赟以献。
二年春,太祖亲征晋阳,契丹来援。
继筠时屯兵阳曲县,驿召至行在所,授以方略,命将精骑数千赴石岭关拒契丹,谓之曰:“翌日亭午,俟卿来奏捷也。
”至期,帝御北台以俟。
见一骑自北来,亟遣逆问之,乃继筠子承睿来献捷。
生擒刺史二人,获生口百馀,斩首千馀级,马七百馀匹,器甲甚众。
初,并人恃契丹为声援,及捷奏,太祖命以所获首级、铠甲示城下,并人丧气。
继筠以功拜建武军节度,判棣州。
三年,来朝,诏赐鞍马、戎仗,令戍边。
四年秋,来朝,疽发背,车驾幸其第,锡赉甚厚。
未几,卒,年五十一。
(选自《宋史》,有删改)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世宗征瓦桥关,命继筠以所部兵出百井道,破并人数千众。
(2)继筠时屯兵阳曲县,驿召至行在所,授以方略,命将精骑数千赴石岭关拒契丹。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自戒郑思肖有行,至贫至贱可以进之;无行,至富至贵不可亲之。
何也?有行之人,纲纪森然,动皆法度,不敢一毫越理犯分,恣其所行,虽贫乏不以为不足,无故与之犹不受,况妄谋乎!忠孝仁义,睦于家,蔼于乡,不以害遗于人,断无后殃。
无行之人,谲佞残妒,塞于胸间,心目所至,悉犯于理,贪涎满吻,并包之心炽然,使得时则以势劫之矣,虽死且有谋,馀孽犹毒于人,必难终以福。
匹夫有行,保身、保家、保子孙,遗善为闾里传;卿相无行,亡身、亡家、亡国、亡天下,遗臭为后世笑。
敢断之曰:无行之卿相,不若有行之匹夫。
得若人而交之,非损我者也,实益我者也。
然我或有一于此,人将拒我,如之何得若是之人而交之耶?其惧人之拒我也,莫若以所以拒于人者反拒乎吾身,庶乎可矣。
妄以言议人,则几于小人;能自检其身,则不失为君子。
终身其行斯言乎!我少也昧,惟由我父所行之涂行焉,凛凛然或恐悖之,玷于父母,愿必进于道,期为君子之归,故书以自戒。
(选自《郑思肖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行之人,纲纪森然,动皆法度。
(2)虽贫乏不以为不足,无故与之犹不受,况妄谋乎!(3)得若人而交之,非损我者也,实益我者也。
1.A【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征收赋税”是户部的职责,“审定法律”是刑部的职责。
2.(1)B(2)①我是今天才听说你啊,请试着给我相相面怎么样?②艾子快步走上前说:“先生相面,真是高妙啊!”3.(1)车做好(后),标明此车价值千金,在殿下放置,让群臣能够观赏。
(2)你多次经过这辆车旁却不看一下,为什么呢?【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
要注意得分点,第(1)题:关键词“成”“题”“观”等。
第(2)题:关键词“尔”“而”“顾”等,固定结构“何为”。
4.(1)世宗征伐瓦桥关,命令何继筠率领(自己)统领的军队从百井的道路出击,打败了并军数千人。
(2)何继筠当时在阳曲县驻兵,(太祖以)驿马传召(他)到寓所,告诉(他)计谋策略,命令(他)率领几千精锐骑兵赶赴石岭关抵御契丹。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
要注意得分点,第(1)题:关键词“以”“并”等。
第(2)题:关键词“驿”“方略”“拒”等。
5.(1)有品行的人,纲常法纪严明,一举一动都符合法令制度。
(2)即使贫困也不认为不富足,无缘无故给他东西尚且不接受,何况是用不正当手段去谋取呢!(3)得到这样的人并与他交往,不是损害我,实在是对我有好处。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解答本题时,考生应关注句中关键实词的翻译,如第(1)小题中的“行”应译为“品行”,“森”应译为“严明”,“法度”应译为“符合法令制度”;第(2)小题中的“足”应译为“富足”,“无故”应译为“无缘无故”等;第(3)小题中的“损”应译为“损害”,“益”应译为“对……有好处”等。
今日收获如何?总结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