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8.25人民解放战争课件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
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8.25人民解放战争课件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
《双 十协 定》
政协 会议
1945 年10月10 日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协定规定: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 国
和平
1建94国6 纲年领1月案10日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通过了_____ ___________等五项协议
【情境在线】下图是华君武先生在抗日战争后作的一幅 漫画,名为《磨好刀再杀》。
1948年11月 华 长江中下游以北
东野战军和中原 广大地区获得解
野战军
放
1948年11月_东__ _北__野__战__军__和华 北军区
基本解放华北全 境
影响
基本摧毁了 国民党的主 要军事力量, 为中国革命 在全国的胜 利奠定了基 础
4.七届二中全会: (1)召开:1949 年春,中共在河北平山西柏坡召开七届二 中全会。
3.结果 史料 希望国民党立即结束一党统治的局面,由国民政 府召集各党各派、各抗日部队、各地方政府、各人民 团体的代表,开国是会议,组织各抗日党派联合政府。 ——中国共产党代表林伯渠:《在国民参政会上关于国
共谈判的报告》 (1944年9月)
思考:据史料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共产党提出组织联合 政府的目的,说明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为此而进行的 努力。(历史解释) 【点拨】从画线部分关键信息“结束一党统治”“开 国是会议”分析其目的。
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①。共产党将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 章可做。
——蒋介石的谋士陶希圣
思考:据史料分析蒋介石假和谈的背景。(史料实证) 【点拨】从①中“厌战情绪”和“军队都在西南……被 动”,②中“国际形势也不允许”从国内和国际两个角 度分析。
提示:国内:人民渴望和平、厌战;国民党发动战争的战 略部署还未完成。国际: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人心思 定,美国等忙于战后重建。
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渡江战役:4 月21日,解放军发起_渡__江__战__役__,迅速突
破长江防线。
(2)南京解放:4月_2_3_日,解放军占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 京,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在大陆的统治覆灭,中华民国时
期结束。
(3)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②影响: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 结合的胜利,是_毛__泽__东__思__想__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 社会的发展方向,是20 世纪人类历史上最具影响的伟大 事件之一。
提示:目的:结束国民党专制统治,实行民主政治。努力 :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签署《双十协定》,达成和平建国 等协议;推动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史论阐释】 1.内战爆发的必然性。 (1)主要矛盾:抗战胜利后,民族矛盾下降,阶级矛盾重 新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反共反人民 的本性不会改变。
(3)国民党军队士气低落,对于是否进行战略收缩,蒋介 石举棋不定。
2.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1)客观上: ①国民党政治孤立,失去民心。 ②军队厌战,士气低落。 ③统治腐败,贪官横行。 ④美援断绝,蒋桂分裂。
(2)主观上: 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全面内战爆发后不久,毛泽 东发表谈话,在战略战术上武装了中国人民,树立起革 命必胜的信心。正确的政治原则和军事原则有效地指 导了解放战争时期全局的政治工作和军事斗争。
工作尚未完成
胜利的前夕
国民党借和谈积极 准备军事部署,为 发动内战赢得时间, 将发动战争的责任 转嫁给共产党
国民党在军事上败局 已定,企图通过缓兵 之计达到日后卷土重 来或“划江而治”内容 Fra bibliotek果重庆谈判
北平谈判
重庆谈判的焦点是 解放区政权和人民 北平谈判的焦点是革 军队的合法地位问 命是否进行到底 题
达成《双十协定》, 使国民党在政治上 陷于被动
国民党拒绝在《国内 和平协定》上签字
主题二 解放战争 【素养探究】 1.战争的过程 史料一 观察下列一组图:
(1)图一、图二、图三分别反映了什么事件。(时空观 念、历史解释) 【点拨】从图一中的信息“中原突围”和图二中的信 息“挺进大别山”、图三中信息“总统府”结合解放 战争的史实分析归纳。
2.战略反攻:1947 年6 月,_刘__伯__承__、__邓__小__平__率领晋冀鲁 豫解放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到国民党统治 的中心南京、武汉,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3.战略决战:
战役 时间、军队
结果
_辽__沈__ _战__役__
1948 年9月 东北野战军
东北全境解放
淮海 战役
平津 战役
【情境在线】下图是解放战争时期某一战略行动的示意 图
上图反映了什么战略行动? 提示: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的淮海战役。
主题一 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素养探究】 1.背景 史料 想用软的一套手法把共产党吃掉,谈何容易!可 是,国内有厌战情绪①,国际形势也不允许中国打内 战②……我们的军队都在西南,一打起来我们更被动,
提示:图一:1946年国民党全面进攻中原解放区,中原解 放军被迫突围,全面内战爆发。图二:1947年,刘邓大军 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图三 :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攻占总统府,解放南京,国民党 蒋介石集团在大陆的统治覆灭,解放战争基本结束。
史料二 毛泽东在《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中 指出:“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 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 外线大量歼敌。” (2)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军为完成作战基 本任务而采取的重大举措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②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最大限度 地孤立了国民党反动派。 ③人民的支持,成为解放战争胜利的可靠保证。
3.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 (1)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成功的根本。 (2)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唤起民众投身革命,是中国 共产党得到拥护和支持的基础。
(3)重视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的利益,是中国共产党取 得胜利的保证。 (4)根据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战略,是中国共产党立于 不败之地的关键。
上面这幅画讽刺了当时的什么现象? 提示: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打着“和平建国”旗号, 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积极准备发动内战。
二、全面内战的爆发 1.内战的爆发:1946 年6 月,国民党进攻_中__原__解__放__区__, 全面内战爆发。 2.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1946 年7—10 月, 人民解放 军歼灭国民党军约30 万人,粉碎了国民党的__全__面__进__攻_。
【情境在线】下图是1945-1949年国民党统治时期印制 的国家银行纸币。
上图对当时国统区的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提示:国民政府无限制地发行纸币导致通货膨胀,物价飞 涨、民不聊生,使国民党经济陷入崩溃。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土地改革: (1)政策:1947 年夏,在西柏坡制定《_中__国__土__地__法__大_ _纲__》。 (2)内容: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_剥__削__制__度__。 (3)影响:亿万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获得了解放。
2.实质 史料 目前与奸党谈判,乃系窥测其要求与目的,以拖延 时间……如彼不能……屈服,即以土匪清剿之。
——1945年9月20日,蒋介石给各战区司令长官密电
思考:据史料分析蒋介石发起谈判的实质目的是什么?( 史料实证) 【点拨】从画线部分关键信息“窥测其要求与目的” “拖延时间”分析。 提示:目的:摸清中国共产党的底线,同时以谈判换取准 备内战的时间。
三、国民党政权的统治危机 1.经济崩溃:表现是:_①__②__④__。(填序号) ①国民政府无限制地发行纸币 ②通货膨胀,物价飞涨 ③“以战养战” ④国民党的反动政策和官僚资本的巧 取豪夺,民不聊生
2.政治孤立:(国民党包办的“国民大会”) (1)召开:1946 年11至12 月,南京。 (2)内容:通过《_中__华__民__国__宪__法__》。 (3)评价:是国民党专制统治和蒋介石独裁的装饰品,暴 露了国民党当局坚持独裁和内战的真面目。
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
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背景: (1)抗日战争胜利后,_和__平__建__国__是中国人民的强烈愿 望。
(2)当时的中国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建国方针:
2.斗争:
事件
概况
_重__庆__ 1945 年8 月,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抵达重庆举行 _谈__判__ 和平谈判,争取和平民主
(2)内容:_①__②__③__④__。(填序号) ①毛泽东在会上提出了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基本方 针 ②指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③提出了 革命胜利后党在各方面的基本政策 ④毛泽东提醒全党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 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5.北平谈判: (1)背景:国民党在长江以北的军事力量已全线崩溃;蒋 介石宣告引退, 由李宗仁代理其总统职务。 (2)过程: 1949 年4 月,国共两党在北平举行和平谈 判。但国民党最终拒绝在双方代表达成的《_国__内__和__ _平__协__定__》上签字,谈判破裂。
思考:据史料概括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历史解释) 【点拨】从①中“蒋介石集团的腐败、昏庸、专制” 和②中“哥去前方打老蒋。妹送哥……”结合解放战 争的史实分析。 提示:国民党的统治腐败;人民群众对解放战争的支持 。
【史论阐释】 1.解放战争时期战略决战的有利条件。 (1)土地改革调动了广大农民参军参战的积极性,解放 区更加巩固。 (2)先后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并进 行战略反攻,敌我力量对比已发生重大变化。
(3)中国共产党:代表全中国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要实 现民主革命的目标,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推翻 国民党的独裁统治。 (4)国际环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行遏制共产主 义的政策,支持蒋介石政府发动内战。
2.重庆谈判和北平谈判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