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窦娥冤》及古代戏曲知识讲解

《窦娥冤》及古代戏曲知识讲解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元曲
散曲
小令 (一宫调一曲子) 套曲 (一宫调数曲子)

唱+演 杂剧 (散曲+“科”+“白”)
中国古典戏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 曾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清 传奇、清代花部等四种基本形式。 中国古代戏曲主要指元明清戏曲,包括 元杂剧,元散曲、明清传奇。
元杂剧简介
(2)角色行当:角色有末、旦、净、丑等。
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 主角称正旦。此外,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 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配角有副旦、 外旦、小旦等 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 特异之处的人物。如张飞、李逵。 丑:俗称“小花脸”,大抵扮演男次要人物。 此外,还有孛(bó)老(老头儿)、卜儿(老妇 人)、孤(官员)、徕儿(小厮)。
元杂剧简介
(1)结构: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完整 的故事,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
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 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 括较多的场次,类似现代戏剧的“幕”。有的杂剧 还有“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用 来说明情节,介绍人物,相当现代剧的序幕。 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 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其他角色只 有说白),分别称为“末本”或“旦本”。
考考你
在第三折中共出现多少曲牌?都属什 么宫调?“端正好”“滚绣球”“倘秀才” 是宫调名还是曲牌名?
明确:共出现10个曲牌,
都属于正宫调。 “端正好”“滚绣球”“倘 秀才”都是曲牌名。 本文一宫调十曲牌。
记住了吗?
请以第三折为例说说哪些是唱词? 哪些是科介?哪些是宾白?
明确:唱词——[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 王法,不提防遭型宪,叫声屈动地惊天。 科介——(净扮公人,鼓三通、锣三下科。 刽子磨旗、提刀,押正旦带枷上。) 宾白——下官监斩官是也。今日处决犯人, 着做公的把住巷口,休放往来人闲走。
《白兔记》
《荆钗记》 《杀狗记》
元杂剧的四大爱情剧
《拜月亭》-关汉卿 《西厢记》-王实甫
《墙头马上》-白朴 《倩女离魂》-郑光祖
中国古典十大悲剧
《窦娥冤》(元)关汉卿 《汉宫秋》(元)马致远 《赵氏孤儿》(元)纪君祥 《琵琶记》(明)高则诚 《精忠旗》(明)冯梦龙 《娇红记》(明)孟称舜 《清忠谱》(清)李玉 《长生殿》(清)洪升 《桃花扇》(清)孔尚任 《雷峰塔》(清)方成培
普天下郎君领袖
盖世界浪子班
简介作者作品
这一套散曲既反映了关汉卿经常流连于市井和青 楼的生活面貌,同时又以“风流浪子”的自夸,成为 叛逆封建社会价值系统的大胆宣言。这种人生选择固 然是特定的历史环境所致,但关汉卿的自述中充满昂 扬、诙谐的情调,较之习惯于依附政治权力的士人心 理来说,这种热爱自由的精神是非常可贵的。 当然,关汉卿不仅是一个“风流浪子”而已,他 同时又表现出对社会的强烈关怀,对于社会中弱小的 受压迫者的同情和赞颂,这和许多具有官员身份的文 人出于政治责任感所表现出的同情人民的态度有很大 不同,在这里很少有理念的成分,而更多地包含着个 人在社会中的切身感受,出自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
始人,数量超过了英国的 “戏剧之父”莎士比亚,被 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1838 年《窦娥冤》就有英译本流 传海外,1958年,世界和平 理事会把关汉卿与达·芬奇 等同列为世界文化名人。关 汉卿的戏剧语言,被称为本 色派之首。
简介作者作品
关于关汉卿的为人和个性,元人熊自得《析津 志》说他“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 风流,为一时之冠”。 对此,他本人的《南吕一枝 花·不伏老》套数中有更透彻的自白: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 珰珰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 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 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 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蹴踘、会打围、会插 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 陆。·········
—没有矛盾冲突
就没有戏剧
对 联 欣 赏
两副对联说的是哪 种艺术形式?
三五步走遍天下 六七人百万雄兵
愿听者听,愿看者看,听看自取方便 说好则好,说歹则歹,好歹只演三天
鉴赏戏曲
1、阅读鉴赏剧本的方法
(1)概括情节 (2)了解主要矛盾冲突和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 (3)把握剧本的结构 (4)分析品味人物语言 (5)把握和欣赏人物
中国十大古典喜剧
《救风尘》元·关汉卿 《西厢记》元·王实甫 《看钱奴》元·郑延玉 《墙头马上》元·白 朴 《李逵负荆》元·康进之 《中山狼》明·康 海 《绿牡丹》明·吴 濂 《幽闺记》元·施君美 《玉簪记》明·高 濂 《风筝误》清·李 渔
☆ ☆ ☆
舞台上表演的综合艺术 时间空间高度集中 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
2、鉴赏戏曲语言的方法
要以曲词为主,但又必须将之与宾白、科范 相结合,整体鉴赏。鉴赏古代戏曲语言,要注意 理解其中的古白话词语,注意了解曲词的富于抒 情性和音韵美的特点,以及常用的比喻、夸张、 用典、对偶、排比等修辞方法。
简介作者作品
关 汉 卿
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人,元 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 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一同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并居“元曲四大 家”之首。 关汉卿是我国戏剧的创
元杂剧简介
元杂剧,虽说盛行于元代,但在金朝末年就已经产生了。结 构上“一本四折一楔子”。音乐上一折一宫调。角色大致可以分 为末、旦、净、丑四类。一本一主唱。内容上:唱、科、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流行于元代 的南戏四大 奇书 《拜月亭》
元杂剧的四大悲剧
《窦娥冤》-关汉卿 《汉宫秋》-马致远
《梧桐雨》-白朴
《赵氏孤儿》-纪君祥
元杂剧简介
(3)剧本的构成: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
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 韵文。元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 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顺序都有惯例规定。 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蹈。 白是“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宾白又分以 下四种: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旁白:背 过别的人物自叙心理话;带白:唱词中的插话。 宾白是元杂剧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所谓“曲白相 生,方尽剧情之妙”,正说明这一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