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燃放烟花爆竹调查研究指导教师:组长:组员:结题时间:××城区燃放烟花爆竹的调查研究目录一、课题报告相关背景目的、意义……………………第2 页二、课题研究报告活动计划……………………………第2 页三、课题结题报告论文…………………………………第3 页四、研究性学习总结 (11)五、问卷调查及结果 (12)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1、背景说明近几年来,随着我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烟花爆竹也步入了黄金发展期。
春节期间,“爆竹声中一岁除”,为节日增添了喜庆气氛;但平时因婚丧嫁娶而频繁燃放烟花爆竹所产生的噪声已成为市民的一大烦心事,作为学生的我们也深受其害。
燃放烟花爆竹是县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之一,这一现象也日益被人们所关注,所以值得我们对其进行调查研究。
2、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通过对县城城区燃放烟花爆竹的调查以及分析了解,我们既可以了解到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状况,也可以对现代化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燃放烟花爆竹这一民俗影响人们正常生活为例),在我们的角度上提出解决措施,体现我们高中生关心社会的主人翁精神。
二、课题研究报告活动计划1.课题组分工组员一:撰写报告编写调查问卷组员二:采访相关人士问卷结果分析组员三:收集资料燃放记录组员四:整理材料记录访问内容调查问卷由小组所有成员共同发放和收集。
2.课题日程三、课题结题报告论文县城城区燃放烟花爆竹的调查报告摘要:近年来,我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烟花爆竹的使用量也大幅度提高,所产生的噪声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使人们不得不认真的思考烟花爆竹的利与弊。
本文介绍了我县城区烟花爆竹的燃放情况,分析了燃放烟花的利与弊,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
关键字:烟花爆竹县城1烟花爆竹简史烟花爆竹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记载,2000多年前我国就出现了爆竹。
那时的爆竹都是真竹,古人是焚竹发声,故名爆竹。
后来,火药开始用于爆竹,最初是将火药装入竹筒里燃放,后改进为用卷纸裹火药来燃放,爆竹也改名为“爆张”或“爆仗”。
到宋代,不仅纸制爆仗兴盛,而且烟花成为节日必需之物。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是夜禁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
”南宋宋孝宗时,元宵节夜晚在宫中一次要放烟火百余架。
到明代,藩王、权贵之家,节日也以放烟火来争奇斗胜,促使爆竹烟花规模、花样不断翻新。
2 我县烟花爆竹的现状产业现状近年来,我县烟花爆竹产业获得较大发展,各种烟花爆竹销售网点星罗棋布,而且烟花爆竹企业就有四家(四家企业分别是:县城银丰花炮厂、县城南岭花炮厂、县城烟花爆竹有限公司、县城迎宾烟花爆竹有限公司),这与人们的消费需求有密切关系。
以银丰花炮厂为例:“银丰花炮厂的前身是县城银丰鞭炮厂,2000年租赁农村合作银行的场地,投资50余万元修改厂房,吸纳几十名季节性工人,办起了一个小型的鞭炮生产企业。
产值逐年增加,由几十万元发展到百余万元。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需求的空间逐年增大,时常出现产品供不应求的局面。
至2009年,累计就地安置劳动力126人,年产值达500万元以上。
”燃放情况近年来,民众婚丧嫁娶、企事业单位各种庆典都在燃放烟花爆竹,而且烟花爆竹档次越来越高,爆声越来越大,燃放量越来越多,是广大市民目前反映最为强烈的噪声污染。
据我们做的不完全统计,仅今年7月13日上半天,城区就有八次燃放,时间总共长达20分钟。
而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就有89.55%的群众反映经常听到城区燃放烟花爆竹的声音。
鉴于这种情况,县政府曾在2009年9月30日出台《县城烟花爆竹燃放管理办法》②,但是效果并不明显。
其中:该条款考虑到了我县的实际情况,但实际效果却不令人满意。
没有婚丧嫁娶等事,人们会去燃放烟花爆竹吗?可见,限制燃放作用并不大。
3 燃放烟花爆竹的原因的分析燃放烟花爆竹作为一项民俗文化,传承近千年之久,必然有它存在的原因。
第一点,燃放烟花爆竹这一习俗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基础。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烟花爆竹是春节的节日标志物。
春节所蕴含的许多文化意义需要靠它来承载,主要有:1、辞旧迎新的意义,人们是在响彻天宇的爆竹声中进入新的一年的,爆竹声就标志着旧一年的结束、新一年的开始,没有了爆竹和它代表的意义,除夕子时不过是一个普通的时刻。
2、庆贺意义,春节古称腊祭,是庆贺过去一年的丰收、企盼来年的更好收成的节日。
最重要的节日需要用最热闹的形式来庆贺,而爆竹是制造热闹庆贺气氛的最有效手段。
3、驱邪避鬼、这是春节的一个传统文化意义,要靠爆竹来完成。
《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
”《神异经》云:“西方山中有人焉,长尺余,一足,性不畏人;犯之令人寒热,名曰山魈。
以竹着火中,哔哔有声,而山魈惊惮。
岁尾年关,中国人一方面通过祭祖祭神来祈求平安吉利,一方面通过爆竹来驱邪避鬼。
这一文化意义在传统农村还有很大影响,但在现代观念发达的城市里已经逐步淡化了。
既然爆竹在中国人心目中是春节的标志物,承载着许多春节的文化意义,那么缺了它,这些文化意义就得不到充分展现,农历初一就显得不过是一年中的普通一天。
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人觉得自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后,过年就没有“年味”了的原因。
第二点,燃放烟花爆竹这一习俗有着深厚的民族心理基础。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农业文化,农业文化是繁殖文化,它最重要的价值追求是粮食丰收、牲畜满圈、人口多产。
简言之就是:物质丰裕、人丁兴旺。
这两点都和一个热闹的气氛有关,所以中国人最爱热闹,在热闹中才能产生富足感、满意感、安全感。
从民族心理来看,中国人喜欢几世同堂的笑语欢声、庭院里的鸡鸣狗吠等等热闹场景,在一年里最重要的节日,更是要采用最热闹的方式来欢庆、谁家的气氛最热闹,就说明谁家的日子最红火。
爆竹燃放的多,虽然不能直接说明一个家庭是否真的人丁兴旺、五谷丰登,但它则可以最快最有效地制造出热闹的气氛。
3燃放烟花爆竹的利弊分析3.1烟花爆竹的好处燃放烟花爆竹有很多好处,比如刚刚说到的满足了中国人的民族心理,更是传承文化之举。
但他还有不容忽视的经济利益。
以我县银丰花炮厂为例:银丰花炮厂的前身是县城银丰鞭炮厂,2000年租赁农村合作银行的场地,投资50余万元修改厂房,吸纳几十名季节性工人,办起了一个小型的鞭炮生产企业。
产值逐年增加,由几十万元发展到百余万元。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需求的空间逐年增大,时常出现产品供不应求的局面。
至2009年,累计就地安置劳动力126人,年产值达500万元以上。
而在全国范围内,我国共有烟花爆竹生产企业数千家,所涉及的品种达十三大系列近5000多个品种,从业人员达百万之众,年产量达4500万箱,其中近40%的产品用于出口,占世界烟花爆竹销售量的一半,中国已经成为了烟花爆竹最大的生产国和出口国。
2009年春节,某地烟花爆竹热销场景3.2烟花爆竹的危害烟花爆竹虽然可以为人们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利益,但是,它所带来的危害也是不容忽视的。
这些危害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伤亡事故、环境污染、资源浪费。
伤亡事故:据统计,2004年春节期间(初一至初七),全国因烟花爆竹发生的火灾达到7117起,占全部火灾的41%。
2005年春节期间,北京市因燃放烟花爆竹致伤606人;全市因燃放烟花爆竹引发火灾350起、造成损失18311元。
大年初一,北京市因燃放烟花爆竹致伤290人(眼外伤51人、颜面躯干伤110人、烧伤13人、复合伤116人)。
接二连三的意外事故一次次的提醒着人们:在燃放烟花爆竹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然而,惨剧还是一幕幕的上演,死伤的人数也还在不断的增加。
在我们发放的问卷中,就有30.25%的人曾在放鞭炮(烟花)的时候被炸伤(或者引发火灾或者发生其它事故)。
但总体来说,只要人们注意并安全燃放,出现伤亡事故的概率会很小。
某地燃放鞭炮盛况环境污染:与伤亡事故相比,环境污染比较不容易让人注意。
但是,环境污染对人类、对地球的危害是长期的,也是巨大的。
燃放烟花爆竹对环境的污染是多方面。
首先是大气污染。
烟花爆竹的化学成分大体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氧化剂,如硝酸盐类、氯酸盐类等。
第二类是可燃物质,如硫磺、木炭、镁粉和赤磷。
会产生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气体,这些有毒有害气体是无形的“杀手”。
当硝烟弥漫时,这些气体对我们的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有一定的损害作用,对眼睛也有刺激作用。
有的则会对一些疾病的发生或发展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第三类是火焰着色物,如钡盐、锶盐、钠盐和铜盐。
焰色来源于高温下金属离子的焰色反应,如果这些重金属被人大量吸入的话,将有可能使人重金属中毒,严重的有可能至人死亡。
第四类是其他特效药物,如苦味酸钾、聚氯乙烯树脂、六氯乙烷、各种油脂和硝基化合物,这些物质又会造成有机污染。
为了增强声响效果,有的配方中还增大氯酸钾的用量。
在引发后的高温、高压条件下,爆竹中的物质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和各种金属、非金属氧化物,并产生大量的烟尘颗粒。
二氧化硫进入大气层后,氧化为硫酸,在云中形成酸雨(酸雨被称为“空中死神”),能强烈腐蚀建筑物和工业设备;酸雨可导致树木、森林死亡,湖泊中鱼虾绝迹,土壤营养遭到破坏,使作物减产或死亡。
而二氧化氮会刺激人的眼、鼻、喉和肺;另外还形成城市烟雾,影响可见度;并且会形成硝酸小液滴,也产生酸雨。
其次是噪声污染。
燃放鞭炮时不仅会造成空气污染,而且会产生噪音污染。
从资料中找到的一组数据项目数值单位(分贝)理想声音环境15—40无害声音环境60以下鞭炮声音环境100左右音。
中国和德国的几位科学家曾做过一项调查,在对1150个病例的分析中,得出了“即使是近距离接触燃放鞭炮一次,就有可能造成终生听觉损害”的结论。
可见,燃放鞭炮所发出的噪音会对我们的生理造成很大的影响。
其实,噪音不仅会损害我们的听力,还会损害人的心血管系统;它不但影响人的神经系统,使人急躁、易怒,还会影响睡眠、造成疲劳等。
而在我们的调查中,就有65.75%的人抱怨过窗外的爆竹声太吵影响到正常休息,有的人还感觉到身体的不适。
身为学生的我们也深受其害,频繁燃放烟花产生的噪声严重影响我们的学习环境。
资源浪费:燃放烟花爆竹的最后一种主要弊端是资源浪费。
在前文中,我们曾经提到的烟花爆竹给社会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据我们的调查,县城每年的烟花爆竹消费量在千万元以上。
但是,人们为什么花费如此多的钱购买鞭炮呢?我们对这个问题也作了调查,结果显示:62%的人认为放鞭炮是为了增添节日气氛,32.75%人认为燃放烟花爆竹是为了继承传统,但还有 5.4%的人认为燃放烟花爆竹是为了证明自己家里比较有钱,抱有这种想法的人虽然不多,但这部分人往往是比较有钱的人,他们为了摆阔,每年都会购买大量烟花爆竹,在我们的调查中,8.7%的人每年的烟花爆竹消费量在500元以上,有些甚至高达数千、上万元,而这些人大都抱着摆阔的思想,如此高的花费,不得不说是一种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