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王次炤《艺术学基础知识》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美术编 第4章~第5章【圣才出品】

王次炤《艺术学基础知识》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美术编 第4章~第5章【圣才出品】

2.如何理解“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答:(1)“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含义
5 / 54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是唐代著名山水画家张璪提出的观点,是中国美学史上“师造 化”理论的代表性言论。意谓画家从外界景物中摄取创作素材后,还要经过分析、加工、改 造,始能作出画来。该观点是对南朝姚最的“心师造化”论的发展与深化。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中国画史上最早运用“传神”评价美术现象的是东晋画家顾恺之 B.自六法论提出后,中国古代绘画进入了理论自觉的时期 C.晚明文人画家董其昌以禅宗南北两个宗派来比喻山水画的不同风格
3 / 54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2.下列关于西方美术理论的选项正确的是( )。 A.图像学的目的是发现和解释艺术图像的象征意义 B.图像学出现在 19 世纪下半叶 C.图像学由图像志发展而来 D.现代图像学者经常把图像学与形式分析、社会学、心理学和精神分析等其他艺术史 研究方法结合起来,对美术作品进行考察 E.图像学出现在 20 世纪下半叶 【答案】ABCD 【解析】图像学一词由希腊语图像演化成的图像志发展而来,是对美术内容的历史探究, 研究绘画主题的传统、意义及与其他文化发展的联系。E 项表述错误,图像学出现在 19 世 纪下半叶,法国学者 E·马莱最早提出了图像学这一概念。图像学研究最有影响的学者是 E·帕 诺夫斯基。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 4 章 美术批评与鉴赏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画史上最早运用“传神”评价美术现象的是东晋画家( )。 A.谢赫 B.荆浩 C.顾恺之 D.朱景玄 【答案】C 【解析】中国画史上最早运用“传神”评价美术现象的是东晋画家顾恺之。顾恺之的传 神论是人物画创作实践的理论总结。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3.唐代( )在《历代名画记》中,第一次从理论上阐述了书画同源的问题。 A.张彦远 B.阎立本 C.吴道子 D.周防 【答案】A 【解析】书画同源指的是中国绘画和中国书法关系密切,两者的产生和发展,相辅相成。 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中国书法与绘画在起源上有相通之处;二是指书法与绘画在表 现形式方面,尤其是在笔墨运用上具有共同的规律性。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叙画之 源流》中最早阐述了书画同源的问题。
(2)“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哲学基础 “外师造化”明确现实是艺术的根源,强调艺术家应当师法自然,是基于坚持艺术与现 实关系的唯物论基础,带有朴素唯物主义的色彩。 (3)“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强调主客体的统一 但是仍必须看到言论对“中得心源”的强调,也就是说张璪并不否认“心”的作用,不 排除主观情感意志的融入。它从本质上讲不是再现模仿,而是更重视主体的抒情与表现,是 主体与客体、再现与表现的高度统一。这在中国美学史上是很有代表性的。
到 19 世纪仍被欧洲人认为是最美、最协调的比例。
6.“图像学”的概念最早出现在 19 世纪下半叶,由法国学者( )提出。
A.沃尔夫林
B.帕诺夫斯基
C.马莱
D.温克尔曼
【答案】C
【解析】图像学是对美术内容的历史探究,由图像志发展而来。图像学研究最有影响的
学者 E·帕诺夫斯基在《视觉艺术的意义》一书中,对图像志和图像学作了系统的阐述。
三、简答题
4 / 54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1.简述“六法论”的主要观点。 答:“六法”是中国古代美术品评的标准和重要美学原则。“六法”最早出现在南齐谢赫 的著作《画品》之中。自六法论提出后,中国古代绘画进入了理论自觉的时期。后代画家始 终把六法作为衡量绘画成败高下的标准。 (1)气韵生动 “气韵生动”或“气韵,生动是也”是指作品和作品中刻画的形象具有一种生动的气度 韵致,显得富有生命力。 (2)骨法用笔 “骨法用笔”或“骨法,用笔是也”是指骨法及与其密切相关的笔法。 (3)应物象形 “应物象形”或“应物,象形是也”是指画家的描绘要与所反映的对象形似。 (4)随类赋彩 “随类赋彩”或“随类,赋彩是也”是指着色。赋通敷、授、布,赋彩即施色。随类, 解作“随物”。“类”是指“品类”即“物”。 (5)经营位置 “经营位置”或“经营,位置是也”是指绘画的构图。经营原意是营造,建筑,谢赫借 来比喻画家作画之初的布置构图。 (6)传移模写 “传移模写”或“传移,模写是也”是指临摹作品。
5.“黄金率”最早出现于( )。
2 / 54
圣才电子书

A.古希腊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B.古罗马
C.古埃及
D.中世纪欧洲
【答案】A
【解析】黄金分割是造型艺术中的一种分割法则,又称黄金分割率,简称黄金率。它的
比值约为 1.618:1 或 1:0.618,被称为黄金比。黄金比最早是由古代希腊人发现的,直
D.书画同源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中国文字与绘画在起源上有相通之处;二是指 书法与绘画在表现形式方面,尤其是在笔墨运用上具有共同的规律性
E.晚明文人画家董其昌以道教南北两个宗派来比喻山水画的不同风格 【答案】ABCD 【解析】E 项表述错误,晚明文人画家董其昌以禅宗南北两个宗派来比喻山水画的不同 风格,在《画旨》一书中提出“南北宗论”。他极力推崇南宗为画家正统,贬斥北宗为行家 画。这一理论观念对明末、清代乃至当代的中国画创作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4.谢赫最早在其( )中提出“六法”。 A.《林泉高致》 B.《画品》 C.《论画》 D.《画叙》 【答案】B 【解析】“六法”是中国古代美术品评的标准和重要美学原则。“六法”最早出现在南齐 谢赫的著作《画品》之中。自六法论提出后,中国古代绘画进入了理论自觉的时期。后代画 家始终把六法作为衡量绘画成败高下的标准。
2.以禅宗南北两个宗派来比喻山水画的不同风格的是( )。 A.黄休复 B.米芾 C.董其昌 D.居然 【答案】C 【解析】晚明文人画家董其昌以禅宗南北两个宗派来比喻山水画的不同风格。他极力推 崇南宗为画家正统,贬斥北宗为行家画。这一理论观念对明末、清代乃至当代的中国画创作 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1 / 5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