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理健康教育常识(如何进行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以及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其重点是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常识。
⑴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从不同地区的实际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做到循序渐进,设置分阶段的具体教育内容。
小学低年级主要包括:帮助学生适应新的环境、新的集体、新的学习生活与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乐与老师、同学交往,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
小学中、高年级主要包括: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调整学习心态,提高学习兴趣与自信心,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克服厌学心理,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培养面临毕业升学的进取态度;培养集体意识,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更多的同学交往,健全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培养自主自动参与活动的能力。
初中年级主要包括:帮助学生适应中学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发展其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方法;把握升学选择的方向;了解自己,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加强自我认识,客观地评价自己,积极与同学、老师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培养对挫折的耐受能力。
高中年级主要包括:帮助学生具有适应高中学习环境的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充分开发学习的潜能,在克服困难取得成绩的学习生活中获得情感体验;在了解自己的能力、特长、兴趣和社会就业条件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职业志向,进行职业的选择和准备;正确认识自己的人际关系的状况,正确对待和异性伙伴的交往,建立对他人的积极情感反应和体验。
提高承受挫折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不同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使用,注意发挥各种方式和途径的综合作用,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①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在小学可以以游戏和活动为主,营造乐学、合群的良好氛围;初中以活动和体验为主,在做好心理品质教育的同时,要突出品格修养的教育;高中以体验和调适为主,并提倡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服务的紧密配合。
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活动课或专题讲座。
包括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知识讲座等,旨在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要注意防止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化的倾向。
②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要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心理环境。
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注重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用,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
班级、团队活动和班主任工作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③积极开通学校与家庭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
学校要指导家长转变教子观念,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以家长的理想、追求、品格和行为影响孩子。
④创设育人情境,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
目前,青少年心理和行为问题日益增多,而人的心理和行为又是密不可分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受良好心理素质的支配,同时,良好行为习惯又可内化、积淀为一定的心理素质。
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单纯的口头说教,更应该创设各种情境,在行动中促使学生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一定的心理素质。
如现在一些学生自制力差,性情暴躁,逆反心理强。
教室里有纸屑箱,他偏把纸屑往窗外丢,看见瓶罐偏要用脚去睬和踢,随意采摘践踏花草等。
曾听过这么一件事,有一个学校学生老喜欢用脚踢门,为改变这个坏毛病,学校安装了一扇玻璃门,结果玻璃门完好无损。
我们从中得到了启示,于是在校园内各个角落安放了40多个环保型的果皮箱,果皮箱天天擦得光亮如新,草地上竖起木板,写上“请爱护我们吧!”等恳请的话语,果然学生不忍心破坏,过去的坏毛病也改了。
可见,有了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能表现出最佳的行为效果。
因此,创设各种情境,通过心理认知暗示,能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⑤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在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许多学校都建立了心理咨询室,有的还配备专职的心理咨询师。
学生通过咨询、倾吐和宣泄,释放心理压力,解决心理困惑和矛盾。
据了解,咨询的学生反映出的心理问题主要有:学习压力重造成考试的自卑、抑郁、狂躁、恐惧等情绪情感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无法自制的不良行为问题,青春期困惑的问题等。
行为咨询方法的先驱者克罗姆布鲁兹指出“咨询的中心目标就是要帮助每一个当事人解决他之所以来寻求帮助的那些问题。
”学校心理咨询师要给予咨询学生温暖,指导他们自我调控,还要详细了解咨询学生的各种情况,尊重、理解学生,保护学生的隐私,做到既是学生的倾诉者,又是学生的咨询顾问,努力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我们的学生很多是需要帮助的,除了求助于心理咨询师外,学校还可以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组织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
二、心理减压(方法)1.读书。
古人曰:“腹有诗书气自华。
”当你遇到烦恼、忧愁和不快的事时,应首先学会自我解脱,去读一读或翻一翻你喜欢的书籍和杂志,分散心思,改变心态,冷静情绪,减少精神痛苦。
2.听歌。
音乐疗法是治疗心理疾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当心情沮丧、闷闷不乐时,打开唱机,听听歌曲,你不仅可享受到一种美的艺术,而且可陶冶情操,激发热情,兴奋大脑,使你从中获得生活的力量和勇气。
3.幽默。
笑是心理健康的润滑剂,它有利于驱走烦恼,消除心理疲劳。
因此,在心情焦虑时,不妨来点幽默,找点笑料,一笑解千愁。
4、赏花。
赏花是打开心灵的窗户,进行心理“按摩”的好方法。
若心烦意乱时,走到阳台上看看花,浇浇水,调整一下情绪;同时还可散步花园之中,以花为伴,观其千姿争艳,赏其万缕馨香,舒心爽气,心旷神怡,乐在其中。
5.谈心。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
”人在失意或受到挫折时,最需要朋友的关照和帮助。
此时,你可走出家门,找自己的知心朋友谈谈心,一吐心中的不快,在善意的劝导、热心的安慰下,精神的痛苦将得以消除。
6.冥想。
经常运用冥想,可以使人达到一种超越自我的精神境界,也是一种很好的放松方法。
只需5分钟的时间,就可暂时忘记工作,忘记烦恼,让自己进入一种全新的意境之中。
不妨找个清净的地方,采用舒服的姿势坐下来,专注于自己的一呼一吸。
刚开始你也许无法把注意力集中于呼吸上,会胡思乱想,不过没关系,坚持一段时间就会见成效。
7.散步。
心理学家研究证明,短短几分钟的散步有明显消除紧张的效果。
不妨每天抽出半个小时时间,找个公园或街心花园去散步。
当你放慢了平时紧张的脚步时,你会突然发现周围的景色原来如此美丽,你的心也会随之安静下来。
8、运动。
参与体育运动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减压办法。
激烈的奔跑,或者水中畅游,或者挥拍激战时,肌肉虽是紧张的,神经却是放松的,大汗淋漓过后,你会得到彻底的放松。
9.浸浴。
许多人喜欢在临睡之前泡个热水澡,放松一下紧张了一天的身体。
这确实是个好方法。
静静地躺在水中,让这种放松的感觉慢慢地流淌到手臂、肩膀直至全身。
水温宜在37℃左右,时间在15分钟左右,你还可以尝试一下中草药浴等洗浴方式。
10.旅游。
周末或者假期,可以与家人和朋友到郊外或风景区去欣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尤其是森林茂密的地区,负氧离子比城里多好几倍,是天然的氧吧,到大自然中呼吸新鲜的氧气效果比城里的“氧吧”更好。
11.写日记。
写日记是一个很好的发泄渠道。
当你有了什么心事,又不便对他人提起,或者有什么委屈和愤恨,都可以用笔记下来。
现在似乎写日记的人越来越少了,其实在写的过程中,你会感到情绪渐渐稳定下来。
12.放慢速度。
把生活中的速度放慢,吃饭的时候细细品味,开车的时候不要为堵车烦心,放下手中的工作喝一杯茶或咖啡,让自己定定神。
整个的节奏放慢下来,心情也就会舒缓一些。
13.登高远眺。
俗话说:“站得高,望得远,想得开。
”你可以爬上高楼,也可以攀登高峰。
或看日出,感受太阳喷薄而出的光和热,让清晨第一缕曙光照亮前程;或遥望星空,让那份静谧和美好替你忘忧解愁;或面对大海,让所有的悲伤和抑郁都变得微不足道。
14.上网聊天。
登录互联网,进入聊天室,向陌生人把自己内心的各种不良情绪,如苦闷、压抑、不安、愤怒、忧愁等,自由自在、毫无约束地抒发出来,喧泄出来;同时还能同其他网友交换看法,既得到别人的安慰,又理清了自己的思绪。
15.求助热线。
心绪不佳的人,可以找个可靠的心理专家,然后尽情地一吐胸怀,甚至连对最亲近的人也不愿说出的隐衷,也可以毫无顾虑地和盘托出。
在倾听心理专家开导的同时,痛快地侃上一通人生的哲理。
心理专家会像医生治病一样,一步一步把你从烦恼中解救出来。
三、保持良好心态的小技巧1.对自己要有一个恰当的认识,既不要估计过高,总是有“怀才不遇”的感叹;也不要失去自信,认为自己事事不如人。
“条条道路通罗马”,相信总有一天,会找到自己的成功之路。
2.对他人不要期望过高,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不企求别人的赞扬和尊敬;自尊自爱,不管别人怎样看我、评价我,我还是走自己的路。
3.对许多事情事先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疏导自己愤怒的情绪;对许多预料不到的事情,要保持冷静,切忌冲动和失去理智。
4.偶然也要屈服,只要不是原则问题,小事无需过分坚持。
5.为别人做些好事,生活就会更美好,更富于诗情画意。
帮助别人不仅可以忘却烦恼,还可以获得友谊。
经常听听别人有什么问题,如果来得及,就要尽力帮助,而不是置之不顾。
6.对谁都尽量笑脸相迎,与人为善,心境自然平静。
7.在一段时间内只做一件事,不要整天考虑你的学习和工作,要有松弛的时间,以减少精神负担。
也不要把自己的目标和要求定得过高,要知道许多客观事物不是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只有切合实际的目标和要求,经过努力才有达到的可能。
8.在寂寞难遣的时候,不妨去学习一门知识,一门技术,或是去参加一个有趣的培训班。
书籍和知识是伴随你度过寂寞时光的良师益友。
9.分不清自己要办的事情的轻重关系,与办错某一件具体的事情同样让人痛苦。
你有了预见性就能掌握事物变化,处于主动,减少紧张感。
你可以把要做的事情列出3张清单,一张是必须做的事,一张是将要做的事,另一张是既非必须做而自己又不想做的事。
然后就按清单行事,从最重要的事情做起,而把第三张单子上的每件事情都忘掉。
10.不要把自己看成是坏事情经常光顾的被动接受者,而应当把自己看成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完全改变自己整个生活方向的主人。
可以按你的选择去做,而你将会被别人看作是他们模仿的榜样。
11.静下心来找一找在目前或以往的某种情境下引起自己某种行为的原因,但不是对自己的失误或不足吹毛求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