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短语1.阅读下面语段,选出理解和表述有误的一项是()青春是那么美好,在这段不可复制的旅途当中,每个人都将拥有独一无二的记忆。
这段最闪亮的日子,注定会成为我们人生扉页上最珍贵的篇章。
所以,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不是用来挥霍的,只有这样,当有一天我们回首来路,和那个站在最灿烂的骄阳下曾经青春的自己告别的时候,才可能骄傲的说,谢谢你,再见!A. “青春是那么美好,在这段不可复制的故途当中,每个人都将拥有独一无二的记忆。
”这句话中“青春”是名词,“在”是介词,“的”是助词。
B. “这段最闪亮的日子,注定会成为我们人生扉页上最珍贵的篇章。
”中“最”是副词,“闪亮”和“珍贵”是形容词。
C. 结尾处“谢谢你”中的“你”是指“那个站在最灿烂的骄阳下曾经青春的自己”。
D. “独一无二”、“人生扉页”、“回首来路”三个短语的结构类型依次是补充、偏正、动宾。
【答案】 D【解析】【分析】D项,独一无二是并列短语。
故选D。
故答案为:D【点评】短语是由词和词构成的,短语可以作为句子成分;大多数短语加上一定的语调就可以成为句子。
词和词构成短语,形成一定的结构关系和短语成分。
考生平时要注意积累关于常见短语的相关知识。
2.下列语法知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 “他委屈地离开教室”中的“委屈”在句中作状语。
B. “我悲伤着你的悲伤”中的“悲伤”依次是动词和形容词。
C. “杜小康开始想家,并且日甚一日地变得迫切”,这是一个递进复句。
D. “天气晴朗”“晴朗的天”“洗衣服”“洗干净”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答案】 B【解析】【分析】本题根据平时的积累,仔细分析各个选项的知识点是否正确。
B项对语法知识判断错误。
第二个“悲伤”是名词,不是形容词。
第二个“悲伤”做第一个“悲伤”的宾语。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语文综合知识正误辨析。
答题时应注意,本题涉及句子成分、词性、复句类型、短语类型等诸多知识点,根据相关知识点辨析几个选项,要仔细推敲反复比较。
“你的悲伤”中“悲伤”做宾语,词性变为名词。
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青春,就应该像是春天里的蒲公英,即使力气单薄,藉着风力也要吹向远方。
这样,你才会知道世界不再只是一扇好看的玻璃房,才会看见眼前不再只是一堵堵心的墙。
飞翔,会让他见识到你未曾见过的东西,让他的人生半径像水一样蔓延到更宽更远。
A. “青春”是形容词,“才”是副词,“力气单薄”是偏正短语。
B. “即使力气单薄,藉着风力也要吹向远方。
”这个句子是递进关系复句。
C. “你才会知道世界不再只是一扇好看的玻璃房”中的“是”充当此句谓语成分。
D. 画线句子有语病,修改方法之一是:在“更宽更远”后添加“的地方”。
【答案】 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语法知识的综合理解运用能力。
包括短语类型辨析、词性辨析、病句辨析和复句关系、句子成分的判断。
我们要对这些语法知识熟练掌握,才能从容应对这种综合性语法题。
A.“青春,就应该像是春天里的蒲公英”中“青春”是句子的主语,所以“青春”是名词;“力气单薄”是主谓短语。
B.“即使……也……”是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所以此句是条件关系的复句。
C.“你才会知道世界不再只是一扇好看的玻璃房”中“你”是主语,“知道”是谓语,“世界不再只是一扇好看的玻璃房”是句子的宾语。
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语法知识的综合理解运用能力。
包括短语类型辨析、词性辨析、病句辨析和复句关系、句子成分的判断。
我们要对这些语法知识熟练掌握,才能从容应对这种综合性语法题。
4.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①今年正月初六,彰武县“沙泉鱼宴”在央视《舌尖上的中国3》节目播出后,触发了很多观众味蕾。
②富有地方特色的美食迅速蹿红并成为搜索的热点。
③据统计,自“沙泉鱼宴”进入公众视野以来,彰武县共接待约3万多名游客前来尝鲜。
④彰武县借助《舌尖上的中国3》播出的影响力,举办并策划了首届“沙泉鱼宴”特色美食大赛。
A. 第①句中的“今年”是名词,“触发”是动词。
B. 第②句中的“地方特色”是主谓短语,“搜索的热点”是偏正短语。
C. 第③句有语病,修改方法是:将“约”或“多”删去。
D. 第④句有语病,修改方法是:将“举办”和“策划”互换位置。
【答案】 B【解析】【分析】A项,“今年”是时间名词。
B项的表述不正确,“地方特色”是偏正短语,不是主谓短语。
C项,3句属于重复多余。
D项,4句属于语序不当。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辨析分析语文知识的正误。
答题时应注意,知识点较多,根据不同题型仔细判断辨析正误,偏正短语前面部分起到修饰限制重作用。
5.下面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精准扶贫”“一带一路”“全民阅读”“亲近自然”这四个短语依次是偏正短语、并列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
B. 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
C. “以古代丝绸之路兴盛时期的中国汉唐建筑特色为设计灵感的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如同一只展开双翅的鸿雁”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中心如同鸿雁”。
D. “想不到你瞧上去这样年轻,见识却这么老练”中,“年轻”从词性来说是个形容词。
【答案】 B【解析】【分析】B项表述不正确。
“令尊”称对方父亲的敬词,由“我们家家教很严”可知使用错误。
故答案为: B【点评】本题考查短语类型的把握,句子主干的提取,词性的辨析以及谦辞与敬辞的恰当运用。
6.下列语法知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 “成群结队”“沐浴春风”“左顾右盼”“慢慢探身”是类型各不相同的短语。
B. “暮色中,第一颗星星出现在天空中”一句的主干是“星星出现”。
C.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中“辜负”是名词。
D. “人世间的一切美好,只有通过奋斗才能实现”,这是条件关系复句。
【答案】 A【解析】【分析】A. “成群结队”和“左顾右盼”都是并列短语。
BCD判断正确。
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辨析词性、短语类型、句子成分以及复句类型的能力。
词性包括实词和虚词,实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拟声词、叹词;短语的类型有主谓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等,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掌握词性及短语的种类及其特征。
解答此题,还要掌握句子成分及各个句子成分的特征,掌握复句类型及特征,答题时要结合语境进行分析。
7.下列关于语法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从内心深处里他一直很不喜欢《非诚勿扰》《快乐大本营》《奔跑吧,兄弟》等电视节目。
”这个句子中的“从内心深处里”充当状语。
B. “阳光明媚”“差得很远”“除恶扫黑”“敬畏生命”四个短语的类型均不相同。
C. 《左传》,即《春秋左氏传》,又称《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
《左传》相传是战国时期鲁国的左丘明所作。
D. 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家乡;“长河落日圆”中的“河”指黄河;“晋太元中”的“太元”是年号;《范文正公集》中的“文正”是谥号。
【答案】 C【解析】【分析】C错误,《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所作。
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对语文知识文化常识的掌握和辨析。
答题时应注意,把各个选项对照相应相关的语文知识或文学文化常识,找到关键语句,仔细推敲斟酌句子的意思和关键词含义,然后提取最关键的核心的扣题的语句,比照辨析正误。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牢记使命”“青山绿水”“红色经典”“青春不老”分别是动宾、并列、偏正和主谓短语。
B. “你明天和我去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吗?小王。
”这句话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没有错误。
C. “邓稼先是中国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两弹元勋’。
”该句子的主干是“邓稼先是‘两弹元勋’”。
D. “新时代的青年,要想更好地报效祖国,就须在品格、能力上下工夫。
”这是假设复句。
【答案】 B【解析】【分析】ACD正确。
B.这句话是问小王的,因此,问号应在小王的后面。
“吗”后应是句中的停顿,应该用逗号。
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短语类型、句子成分、复句类型以及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短语的类型有主谓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等,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掌握词性及短语的种类及其特征。
解掌握句子成分及各个句子成分的特征,掌握复句的类型及每种类型复句的特征,除此之外,还要掌握标点符合的种类及其用法,答题时要结合语境进行分析判断。
9.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瞻仰”“豁亮”“颓唐”“诚实”词性相同。
B. “特别强烈”“空气干燥”“地势平坦”“风力很强”短语结构相同。
C. “请你好好思考一下,说说一面句子中划线的字为什么用得准确?”这个句子标点使用正确。
D. “荔枝林深处,隐隐露出一角白屋。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深处露出白屋”。
【答案】 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词性的区分,短语的结构,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以及对句子主干的划分。
根据所学的知识,逐项进行分析即可。
A项“瞻仰”是动词,其他关系是形容词。
B项“特别强烈”是偏正短语,其他各项是主谓短语。
C项问号应改为句号。
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
注意寻找句子主干时,要把宾语或宾语中心语保留在主干里。
否定句中的否定词充当状语时,要把否定词保留在主干里。
主语、谓语和宾语中心语不管哪个成分用并列短语充当时,找中心语都要把整个并列短语找出来。
遇到双宾语句时,要把两个宾语都留在主干里。
10.下列各项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该句中的“仿佛”是动词。
B. “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我听见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
”——该句使用了比喻和比拟的修辞手法。
C. “心有灵犀”是主谓短语,“浩荡离愁”是偏正短语,“留存下来”是动宾短语。
D. “枯藤老树昏鸭,小桥流水人家”是纯粹描写景物的句子,和抒情没有多大关系。
【答案】 B【解析】【分析】A“仿佛”不是动词,它是一个副词。
B“奔流似的马群”是比喻,“皮鞭滚落”属于比拟。
C“留存下来”属于动补短语,不是动宾短语。
D“枯藤老树昏鸭,小桥流水人家”不是纯粹描写景物的句子,这是融情于景,借景抒情。
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辨析词性、短语类型、修辞手法的能力以及理解诗句表达手法的能力。
词性包括实词和虚词,实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拟声词、叹词;短语的类型有主谓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等,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掌握词性及短语的种类及其特征。
解答此题,还要掌握句子成分及各个句子成分的特征,掌握修辞手法的种类及每种修辞手法的特征,答题时要结合语境进行分析。
11.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 “获得荣誉”“雄伟壮丽”“一泓泉水”这三个短语的类型依次是动宾短语、并列短语、偏正短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