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经济法概论课件

国际经济法概论课件


❖ (一)反倾销实施条件
❖ 1、存在倾销 ❖ 倾销是指在正常贸易过程中,进口产品以
低于产品正常价值的出口价格,进入国外市场 进行销售的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
❖ 倾销确定的考察要素:
❖ (1)正常价值 ❖ 正常价值是指产品在一个成熟和竞争有序
的市场的推定价格和正常交易过程中的成交价 格。
❖ 正常价值确定方法: ❖ 国内价格
❖ 如果国内价格或者国内价格不具可比性, 则通过另外的两种方式确定:
❖ 第三国价格(替代国价格);
❖ 结构价格(又称推定价格)——生产成 本+费用+利润。
❖ 加拿大豪森纸浆纸业有限公司由于声称没有国内销售, 商务部依法采用该公司1997年财务报告中的相关数据, 以结构价格的方式确定其正常价值。
❖ 加拿大雄狮集团、太平洋纸业公司、阿维纳公司由于 没有全部提供国内销售情况且提供的财务资料不符合 要求,而芬利森林工业公司的答卷未提供中文本,因 此商务部决定使用现有最佳材料,即采用豪森公司的 正常价值确定上述公司的正常价值。
❖ (3)倾销幅度
❖ 倾销幅度是进口产品的出口价格与其正常价值 比较后低于后者的差额。
❖ 相关知识:微量不计
❖ 倾销幅度按照百分比表示小于2%时,一国应 当终止调查。
❖ 在上述新闻纸反倾销案件中,中国政府最终确 定各公司的倾销幅度为9%—78%不等。
❖ 2、造成损害
❖ 损害是指一国向另外一国进口产品的 倾销结果给进口国的国内产业造成实质 损害或者事实损害威胁,或者对进口国 国内产业的建立造成实质性阻碍。
❖ (2)倾销产品的价格:加拿大、韩国、美国在对 华出口新闻纸时,不断降低价格,以谋取更多市场份 额
❖ (3)倾销产品对国内产业产生的影响:中国国内相似 产品的产量急剧萎缩、销售量和销售收入下降、价格 被迫大幅度下调、相似产品库存剧增且中国国内新闻 纸产业的开工率严重不足,产业利润下降,处于严重 亏损状态,失业率和失业数量均大幅度上升,就业人 员的平均工资水平日益下降;
❖ 在上述中国提起的首次反倾销调查案件中,应诉的豪森公司、 雄师集团、太平洋纸业、阿维纳公司和韩松公司均报告了在 调查期间内向中国的出口和出口价格的相关情况。
❖ 经审查,商务部决定采用上述公司提供的数据而加拿大芬利 森林工业公司只提供了向中国出口的商业发票,未提供其他 相关证明,商务部便决定采用“现有最佳资料”来确定该公 司的出口价格。

❖ 二、反倾销措施 ❖ ·反倾销实体要件 ❖ ·反倾销程序要件 ❖ ·反倾销措施种类 ❖ ·中国反倾销立法 ❖ ·中国入世议定书中有关倾销的条款
❖ 中国新闻纸反倾销案——中国首例反倾销调查案件
❖ 1997年11月10日,代表国内新闻纸产业的吉林造纸 (集团)有限公司、广州造纸有限公司等九大新闻纸 厂向中国商务部(现商务部)提出申请,要求对来自 美国、加拿大和韩国的新闻纸进行反倾销调查。
❖ 2.贸易救济特征 ❖ ---主体具有确定性。 ❖ ---对象的针对性。 ❖ ---措施的修补性。 ❖ ---措施有限性。
❖ (二)贸易救济措施功效 ❖ 积极功效:公平贸易工具 ❖ 消极功效:贸易保护工具
❖ (三)WTO贸易救济措施的类型
❖ 1.反倾销措施:规制冲击国内产业 的倾销行为的措施。
❖ (2)1967 年关于执行关贸总协定第六 条的协议”
❖ (3)1979年关于实施关贸总协定第六条 的协议(通称“反倾销守则”)
❖ (4)实施1994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六
❖ 2、WTO保障措施立法 ❖ (1)1947年GATT第19条 ❖ 基于贸易自由化安全阀作用的考虑,基
于对经济调整需要以及非经济因素需要等 的考虑,保障措施诞生了。 ❖ (2)保障措施协定 ❖ 3.WTO反补贴立法 ❖ (2)1947年关贸总协定第16条 ❖ (3)补贴与反补贴守则 ❖ (4)补贴与反补贴协议
❖ 韩国韩松纸业有限公司的国内销售和财务报表经过实 地核查后,商务部同意采用该公司的国内销售的价格 确定其正常价值。
❖ (2)出口价格
❖ 出口价格是指正常贸易过程中一项产品从一国出口到 另一国的价格。
❖ 出口价格确定方法:
❖ 出口商将产品出售给进口商的价格。
❖ 如果价格不可靠时,则可根据进口产品首次转售给独 立买主的推定价格,或者该产品并不是转售给独立买 家,也不是以进口的条件转售,则当局可以在合理的 基础上作出决定。
❖ 2.保障措施:进口产品给国内竞争 性产品的生产者带来严重威胁而采取的 限制措施。
❖ 3.反补贴措施:抵消由于出口国政府的 出口补贴影响而冲击国内产业的措施。
❖ 通常称为“两反一保”。
❖ (四)WTO贸易救济措施立法
❖ 1、WTO反倾销立法
❖ (1)1947年关贸总协定第6条
❖ 某一成员方以倾销方式出口本国产品而 给进口国国内产业造成损害时,受损害 的进口国可以征收反倾销税来对本国产 业进行保护。
贸易救济措施
经济贸易法学院 杨旭
目录
一贸易救济措式概述 二反倾销法律制度 三反补贴法律制度 四保障措施法律制度
贸易救济概述
❖ (一) 贸易救济定义、特征
❖ 1、贸易救济定义
❖ 指在国际贸易活动过程中,当一方的贸 易权利因他方的不正当贸易行为而受到 损害或损害威胁时,依法通过一定的程 序以相应的法律措施对不正当贸易行为 予以制止并纠正,以实现其贸易利益的 行为。
❖ 商务部于1997年12月10日正式公告立案,开始反倾 销调查。
❖ 商务部于1998年7月9日,发布初裁公告:认定存在倾 销;倾销对中国新闻纸造成了实质损害,倾销与损害 之间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决定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 即提供相应的现金保证金。
❖ 商务部于 1999年6月3日商务部发布终裁公告,依法 给予肯定的裁决,并决定自裁定值日起海关将对原产 于上述三国的进口新闻纸征收反倾销税(税率分别为 9%—78%不等)。上述实施期限自定
❖ (1)倾销产品的数量; ❖ (2)倾销产品的价格; ❖ (3)倾销产品对国内产业的影响; ❖ (4)倾销产品出口国的生产能力、出口能力
和库存。
❖ 在我国提起的新闻纸反倾销调查中,认定损害就是审 查了上述事项:
❖ (1)倾销产品数量:加拿大、韩国、美国1995年 至1997年每年向中国出口被控新闻纸数量都呈递增趋 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