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零件报废标准与修复工艺

机械零件报废标准与修复工艺

附件四机械零件报废标准与修复工艺一、备件的报废标准1、不符合国家标准和厂家图纸要求而又不能利用;2、锈蚀严重或超过有效期限,又不能修复再生;3、耗能高,且效率低,技术状况落后;4、国家规定报废,且不能利用。

5、虽然可以修复,但修复费用高。

二、一般机件(一)床身、箱体、壳体等铸件1、由于机床导轨面磨损或研伤而破坏机床精度时,应修复。

2、床身、箱体等有裂纹或漏油等缺陷,在不影响设备的强度、刚度及精度条件下,可以采用修复而不换新。

否则要更换。

3、箱体上有配合关系的孔,其几何精度(圆度误差、圆柱度误差)超过孔的本身公差时,要修复。

4、箱体上安装滚动轴承的孔,其配合精度不能超过原定的次一等级配合公差,如原孔为K7,磨损后为Js6,可不修换。

若发现轴承孔与轴承外圈有滑动痕迹或装配后轴承外圈松动者,孔径必须修复。

(二)轴类零件1.主轴修复标准:主轴支承有下列缺陷之一者,均应修复1)表面粗糙度值大于原设计一级或大于Ra0.8um以上者。

2)对于装滚动轴承的轴颈,其直径尺寸精度超过原设计要求的次一等级配合公差时,或者其圆度及圆柱度误差超过规定公差时。

3)对于装滑动轴承的轴颈,其圆度和圆柱度误差超过原定公差时。

4)主轴前后两个支承轴颈的径向圆跳动误差,或其他有配合关系的轴颈,对支承轴颈的径向圆跳动误差超过原定公差50%时。

5)在修复渗氮、碳氮共渗、渗碳淬火的主轴时,必须考虑保持主轴的硬度和一定的硬化层。

2.定心轴颈与法兰盘的配合要求:主轴前端装法兰盘的定心轴颈与法兰盘的配合要符合规定公差,不能有晃动,否则要修复轴颈,更换法兰盘。

3.主轴锥孔修复要求:主轴锥孔磨损,研伤后,可以适当修磨,但圆柱度必须符合原标准。

修磨后,其端面的位移量允许:莫氏: No.1 1.5mmNo.2 2mmNo.3 3mmNo.4 4mmNo.5 5mmNo.6 6mm对安装带扁尾锥体工具(如麻花钻头)的锥孔,修磨后应保证达到配合要求。

4、花键轴1)花键轴的花键部分,对两支承轴颈的同轴度误差超过0.05mm时,应校直。

2)花键定心直径的间隙配合降低到E8时应加修复,降低到E8,E9,应更换。

3)花键侧面对定心直径中心线的对称度误差超过GB1144-87所规定的数值50%时,应加修复。

4)非键侧定心的花键,其侧面有显著凸台而影响平稳滑动时,应修复平滑,修理后配合间隙超过0.15mm(对于键宽6~10mm)时应换新件.5、光杠1)光杠的直线度误差超过0.1mm/1000mm时,应该校直(不包括自重而引起的下垂)。

2)光杠的外径在有效长度上应该一致,其圆柱度误差超过下列数值应该修复:外径(mm)圆柱度误差(mm)Ф18 0.06Ф18~Ф30 0.07Ф30~Ф50 0.08(3)光杠的键槽宽度尺寸误差超过0.3mm者应修复。

6、丝杠、闸瓦、丝杠螺母1)长丝杠直线度误差超过0.1mm/1000mm(不包括丝杠自重量)时,应修复。

2)丝杠螺纹局部磨损,或表面粗糙度大于Ra1.6μm时,应修复。

修复后螺纹牙厚(中径的名义牙厚)减薄量不得大于下表所规定的数值。

3)当减小外径来恢复标准螺纹牙厚时,丝杆外径减小量不得大于原外径的1/20,必要时应验算其强度及刚度。

4)闸瓦与瓦胎的轴向窜动量不得超过0.05mm。

5)闸瓦的内螺纹表面粗糙度值不大于Ra1.6μm,螺纹牙厚减薄量为原螺距的10%时,应换新件。

丝杠螺纹牙厚的减薄量7、一般轴类零件与轴套1)轴类零件的间隙配合和过渡配合的轴颈与轴套配合,其精度超过原设计公差的50%,应修复。

2)修复轴类零件时,在直径上的尺寸减量一般不得超过原设计直径的1/20。

对重要零件要进行强度验算。

3)轴类零件的键槽损坏后,一般可以将键槽适当加大,最大可按键宽标准尺寸增加一级,在强度许可并能保证原结构的情况下,可在适当位置另铣一键。

4)长轴类零件的直线度误差超过0.1mm/1000mm,应校直修复。

5)轴套外径配合精度超过原设计规定,或内孔尺寸超过本段第一条规定时,应更换。

销轴与轴套间隙表见下表。

销轴与轴套间隙表(三)齿轮1、侧面间隙(齿侧隙)侧面间隙也叫安装间隙,是指一对齿轮在相互啮合的非工作表面沿法线方向的距离,此间隙的作用在于补偿由于装配或制造精度不高而在传递载荷时受温度影响的变形和弹性变形,并可在其中贮存一定的润滑油,以改善齿表面的润滑条件。

国内最小侧间隙的选取是按中心距和圆周速度查表得到的。

有时也可凭经验决定,如下表所示。

齿轮侧间隙范围值对于开式齿轮、重载齿轮和高温下工作的齿轮,侧间隙可取得大点。

2、修换标准1)齿轮经使用磨损后齿侧间隙达到齿侧间隙3~4倍时,予以更换。

2)齿轮的齿部断裂,一般均须更换。

但对于特殊齿轮,如椭圆齿轮及大模数(m>6mm)的齿轮,根据强度许可条件,可用镶齿或镶齿圈或焊接方法修复。

3)齿面磨损引起左右两侧齿形有显著不同时,应更换。

4)齿形均匀磨损,按公法线长度测量,误差数大于下列数值时,应更换。

主传动齿轮 0.10mm进给齿轮 0.15mm辅助齿轮 0.20mm5)齿面有严重凹痕进,应加更换。

6)齿面有粘着现象时,可用油石或刮刀修光。

7)齿形严重变形而左、右不对称时,必须更换。

8)滑动齿轮的倒角有严重毛刺,要将毛刺修光,磨损严重的齿幅,修理后有效长度不到原来的80%者,应换新件。

重要齿传动应进行强度验算。

9)齿轮接触面偏斜,引起严重磨损者,应找出原因,排除故障。

(四)蜗轮与蜗杆1、蜗轮、蜗杆的齿面表面粗糙度值大于Ra3.2μm的应更换2、蜗轮、蜗杆的接触偏移,其接触面积少于下列数值应更换:7级精度长度上65% 高度上60%8级精度长度上50% 高度上50%3、蜗轮或蜗杆齿面磨损,齿厚减小量减至原齿厚的80%的应更换。

4、精密蜗轮副必须按原设计要求更换。

(五)离合器1、爪式离合器的爪部有裂纹,或端面磨损大于齿高1/4者,应更换。

2、片式离合器摩擦片的平行度误差超过0.2mm,或者出现不均匀的光亮斑点时,应更换。

3、齿面接触和齿的损伤1)齿面接触斑点国内接触度等级可由表中查出,一般可用下表测算。

2)齿的损伤齿根龟裂、折断、齿面刮伤、压碎、胶合、熔点、麻点、齿根台阶、齿夹飞边、局部剥落等,应进行修理或更换。

(六)链传动链轮的许用磨损量为5mm,链条的伸长量比原带距长2%~2.5%。

(七)带传动带轮轮缘及轮辐由损坏及断裂现象应报废,在不影响精度要求,可以补焊修复。

带轮工作面的表面粗糙度大于Ra1.6μm,轮面凹凸不平时,应修复。

V型带槽底与传动带底面的间隙小于标准间隙的1/2时,应修复。

带轮(大于250㎜)的径向圆跳动误差及端面跳动误差大于0.3㎜时,应修复。

(八)联轴器。

联轴器技术标准D表示联轴器外径(九)轴承1、原始间隙滚动轴承由于使用条件、环境及工况不同,其原始间隙也不一样。

而标准的轴承原始间隙可以从样本上查到,如下表所示。

滚动轴承原始间隙一览表2、定量使用极限径向间隙的极限值为原始间隙的2~3倍,其中对于转速大于1500r/min时取2倍,小于1500r/min时取3倍。

轴向极限窜动量大于1mm时进行调整或更换。

基准安装间隙为0.25~0.40mm。

内、外圈和滚动体表面质量,如裂纹、缺损、凹坑、锈蚀、不光洁或毛刺等,应及时进行更换处理,保持器磨损超过厚度1/2,也应进行更换。

3、轴瓦1)安装间隙按下表的经验公式选取。

轴瓦安装间隙经验公式2)允许极限值国内选取极限间隙为原始安装顶间隙的3.5倍左右,日本的轴瓦磨损量极限值为油根深度的60%~70%。

轴瓦修刮或主轴修磨后的配合要求:轴瓦修刮或主轴修磨后,两者间的配合必须保持一定的调整余量,至少能维持到下次大修理(十)液压元件1.液压缸(包括气缸)1)工作油缸内表面粗糙度值大于设计要求的两个等级时,应修复。

2)缸径的圆度及圆柱度误差超过原设计要求的50%时,应修复。

2.活塞及活塞杆1)活塞,活塞杆的表面粗糙度值大于原设计要求的两个等级时,应修复。

2)活塞(不带密封环的活塞)与油缸的径向间隙超过原设计要求的50%时,应更换活塞。

3)活塞杆表面镀铬层局部剥离或纵向拉破镀层,应磨去镀层抛光重新镀铬,轻微拉伤可用油石修磨4)导向套内孔不圆度超过0.2㎜,应报废。

液压缸技术标准见下表当缸筒内表面,发现浅线状拉伤痕迹或点状伤痕时,可采用细砂纸(布)或油石修磨。

如有纵向拉伤较深痕迹,缸筒应报废。

3.液压泵、液压马达、液压阀1).齿轮泵(1)齿轮泵体内腔及齿轮工作面的表面粗糙度值大于原设计要求一个等级时,可以继续使用,高于两个等级时,应修换。

(2)齿轮泵体与齿轮外径的间隙超过原规定的100%时,应换新件。

其轴向间隙超过30%时,应加修复。

2).叶片泵(1)定子、转子及叶片的表面粗糙度值高于原设计要求的一个等级时,可以继续使用,高于两个等级时应修复或换新。

(2)叶片与转子槽配合的间隙超过原设计要求的50%时,应换新件。

(3)定子的工作表面拉毛或有棱时,应加修复。

3).柱塞泵(1)柱塞滚道、柱塞及转子柱塞孔的表面粗糙度值高于原设计要求的一个等级时,可继续使用,高于两个等级时,应修复。

(2)柱塞及柱塞孔的间隙超过原设计要求的100%时,应更换柱塞,修配柱塞孔。

5.液压阀(1)阀体及阀件的表面粗糙度值大于原设计要求两个等级时,应修复。

(2)阀体与阀杆的间隙超过原要求的50%时,应更换阀杆,对溢流阀还可适当放宽些。

6.液压油换油标准。

(1)理化指标见下表(2)外观与新油相比,油质浑浊,有色很暗,近似铁红或黑灰色,乳化变质明显,手捻有微粒存在。

试管底部杂质高度大于2㎜.三、起重运输设备1、桥式起重机1)、吊钩有下列情况之一,应报废。

(1)裂纹。

(2)危险断面磨损达原尺寸的10%。

(3)开口度比原尺寸增加15%。

(4)扭转变形超过10℃。

(5)危险断面或吊钩颈部产生塑性变形。

(6)板钩衬套磨损达原尺寸的50%,应报废衬套。

(7)板钩心轴磨损达到原尺寸5%,应报废心轴。

2)、钢丝绳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报废。

(1)起重机械钢丝绳在一个节距达到断股标准的应报废。

(2)钢丝绳中有断股者应报废。

(3)钢丝绳的钢丝磨损或腐蚀达到及超过原来钢丝直径的40%时,钢丝绳受过严重火灾或局部电火烧过时,应报废。

(4)钢丝绳压扁变形及表面起毛刺严重者应报废。

(5)钢丝绳的断丝数量不多,但断丝增加很快者应报废。

(6)钢丝绳受冲击负荷后,该钢丝绳较原来长度延长到或超过0.5%者,应报废。

3)、卷筒出现下述情况之一时,应报废。

(1)裂纹。

(2)筒壁磨损原壁厚的20%。

4)、滑轮出现下述情况之一时,应报废。

(1)裂纹。

(2)轮槽不均匀磨损达3mm.(3)轮槽壁厚磨损达原壁厚的20%。

(4)因磨损使轮槽底部直径减少量达钢丝绳直径的50%。

(5)其他损害钢丝绳缺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