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5-2016学年高二生物中图版必修3课件1.3.2 反射活动的基本原理.ppt
2015-2016学年高二生物中图版必修3课件1.3.2 反射活动的基本原理.ppt
探究点 一
探究点 二
2.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
(1)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 (2)根据脊髓灰质内突触结构判断:图示中与“ ”相连的为传入神经, 与“ ”相连的为传出神经。 (3)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前角(膨大部分)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后 角(狭窄部分)相连的为传入神经。 (4)切断实验法: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肌肉不 收缩,而刺激向中段(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反之则 为传出神经。
一二三
四
一、反射弧的构成
1.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2.反射的基本结构是:反射弧。 3.反射弧的构成:
一二三
四
①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
②传入神经纤维:传导兴奋
③神经中枢:对传入的信息分析和综合并产生兴奋
④传出神经纤维:传导兴奋
⑤效应器:作出应答反应
一二三
四
思考感悟刺激传出神经,肌肉能收缩,这属于反射吗? 提示:这不属于反射,反射的完成需要完整的反射弧。
只有 感觉, 无效 应
探究点 一
探究点 二
【例题 1】 下图表示人体的某反 射弧模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
A.该图中,①是神经中枢,②是传 出神经纤维,③是传入神经纤维
B.刺激②时,会产生具体效应的结构是⑤ C.结构④在组成上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D.切断③,刺激②时,会产生具体效应的结构是④ 解析:依图示可知⑤为感受器,②为传入神经纤维,①为神经中枢,③为 传出神经纤维,④为效应器。综合分析只有 C 项正确。 答案:C
探究点 一
探究点 二
兴奋性突触 功能上
抑制性突触 (2)效应器中形成的突触类型。
轴突——肌肉型 轴突——腺体型
探究点 一
探究点 二
2.突触传递过程
不同部位的信号转化形式: ①突触小体:电信号→化学信号; ②突触后膜:化学信号→电信号。
探究点 一
探究点 二
3.突触传递特点 (1)单向传递:由于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内,只能由突触前 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所以神经元 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 体或树突,而不能按相反的方向传递。
探究点 一
探究点 二
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
●问题导引●
探究点 一
探究点 二
上面各图箭头表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或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其中 不正确的有哪些?
提示:A 图和 C 图,突触处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由突触前膜到突触 后膜,所以 A 图、C 图错误。
探究点 一
探究点 二
●名师精讲●
1.突触类型 (1)突触的常见类型。
功能
感受刺激,将刺激转变为兴奋 将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入神经中枢 接受兴奋,对兴奋进行整合、分析处理, 做出机体应产生何种反应的决定,以兴奋 的形式经传出神经传导至效应器,控制效 应器产生与刺激相适应的反应 将神经中枢发出的兴奋传至效应器
对内外刺激产生相应的活动
破坏 后 的影 响
既无 感觉, 也无 效应
探究点 一
探究点 二
●名师精讲●
1.“反射”完成所必备的两个条件 (1)需存在完整的反射弧——凡不经历完整反射弧所引起的反应(如肌 肉收缩)不可称为“反射”。 (2)需适宜的刺激——不仅刺激“种类”要适宜,刺激“强度”也要适宜(刺 激强度小于一定“阈值”不能引发动作电位产生,只有强度达一定阈值时方 可产生动作电位,且动作电位一旦产生就不会因刺激强度加强而增高)。
一二三
四
四、植物性神经
1.参与内脏反射的神经被称为植物性神经。 2.植物性神经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大类,它们对同一组织或 器官的作用是相反的。
探究点 一
探究点 二
反射和反射弧
●问题导引●
完成膝跳反射的结构基础是什么? 若其中某一部分受损,膝跳反射还能否完成? 提示:反射弧。若其中某一部分受损,膝跳反射则不能完成。
探究点 一
探究点 二
3.界定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
概念
特点
非
条 通过遗传 ①不经过大脑皮
件 获得,与 反 生俱有 射
层,②先天性,③终 生性,④数量有限
条 在后天生 件 活过程中 反 逐渐训练 射 形成
①经过大脑皮层;② 后天性;③可以建 立,也能消退;④数 量可以不断增加
意义
使机体初步 适应环境
使机体适应 复杂多变的 生存环境
(2)突触延搁: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要慢。这是 因为兴奋由突触前神经元末梢传到突触后神经元,需要历经神经递质的释 放、扩散以及对突触后膜作用的过程,所以需要较长的时间(约 0.5 ms),这段 时间就叫做突触延搁。
(3)对某些药物敏感:突触后膜的受体对神经递质有高度的选择性,因此, 某些药物也可以特异性地作用于突触传递过程,阻断或者加强突触的传递。
实例
眨眼、啼哭、膝跳 反射、吃东西分泌 唾液等
学习、“望梅止 渴”“画饼充饥”等
探究点 一
探究点 二
4.反射弧结构和功能
反射弧结构
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 传入神经纤维 神经中枢(脑和脊髓中功 能相同的神经元的细胞 体集中在一起共同调控 某一特定功能的结构) 传出神经纤维 效应器(运动神经末梢和 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等)
突触后膜发生兴奋或抑制
一二三
四
3.突触传递的方向 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只能由一个 神经元的轴突向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突起传递。
思考感悟兴奋在突触处传递时发生怎样的信号转换?
提示:兴奋在突触处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信号转换。
一二三
四
三、反射中枢
1.反射中枢的作用 对传入的神经冲动进行分析、归纳以及整理,是整个反射弧的核心。 2.反射弧的类型 (1)二元反射弧:是最简单的反射弧,如膝跳反射。 (2)三元反射弧:如缩手反射。 (3)大多数反射弧包含多个中间神经元,具有多个突触联系。中间神经 元越精细复杂,反射中枢对传入信号的分析综合能力就越强。
一二三
四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突触和突触传递
1.突触 (1)突触小体:神经元轴突末梢末端球状或靴状的结构。 突触小泡:位于突触小体内。 神经递质:位于突触小泡内。 (2)突触结构。
一二三
四
2.突触传递 神经冲动沿轴突传至轴突末梢
大量 Ca2+进入突触小体
突触小泡移向突触前膜
一二三
四
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
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蛋白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