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铁路汛期行车安全管理办法

铁路汛期行车安全管理办法

〔2012〕号关于印发《某某公司汛期行车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集团公司属各段、子(分)公司:现重新修订的《某某公司汛期行车安全管理办法》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〇一二年七月七日某某公司汛期行车安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做好新形势下铁路防洪工作,提高灾害气象条件下的应急响应和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减少恶劣天气对运输的干扰,确保汛期行车安全,根据有关规章、规定,结合集团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预警信息发布第二条根据中央气象台、内蒙古专业气象台的暴雨预警通知,结合降雨过程影响范围和可能发生的灾害类型,由集团公司防洪办报集团公司防洪指挥部指挥长(常务副指挥长)批准后发布。

第三章预警应急响应第四条各单位、各级防洪机构接到暴雨预警通知后必须立即启动相应应急响应,在30分钟内进入戒备状态,并严格实施以下重点措施:1.工务、运输、机务、电务、车辆、建管、房土、物资等处室接到暴雨预警通知后,立即对本系统防洪应急工作进行部署、安排,对下属站段领导到岗情况进行抽查。

工务、机务、电务部门做好添乘检查准备。

2.工务、运输、机务、电务、水电等主要行车单位接到暴雨预警通知后,主要领导必须在15分钟内赶到本单位值班室值岗,对本单位防洪应急工作做出具体部署、安排,并检查和督促下属车间值班和落实防洪应急响应相关事宜。

3.工务、电务、水电等主要行车工种现场人员于20分钟内在车间、工区集结待命,派出巡查人员按照包保区段分段巡守;相应区段的各车站立即通知两端区间运行列车的机车乘务员,对本线及周边环境加强了望,随时做好减速慢行或停车准备,及时将异常情况报告车站值班员。

4.各相关单位按照《某某公司应急处置“八固定”管理办法》内集铁办〔--〕---号文要求立即通知相关地方防洪抢险协议单位,确保抢险人员、机械处于待命状态,一旦发生断道水害,随时调用;建设单位立即通知降雨覆盖区域的施工单位听候调遣,并做好随时出动抢险的各项准备工作。

第四章防洪地点等级规定第五条Ⅰ级防洪地点:汛期可能发生灾害,严重危及行车安全的地点,如重度危岩、严重陷穴地段等。

第六条Ⅱ级防洪地点:雨中及雨后一段时间可能发生水害,危及行车安全的地点,如水冲线路、边坡坍塌地段以及存在病害的挡护设施等。

第七条Ⅲ级防洪地点:虽无明显病害,但不能排除水害发生风险的地点。

第八条对于Ⅰ级防洪地点,汛期要选派经培训合格的职工进行昼夜看守。

要制定有针对性的看守制度,绘制详细线路巡回图,设置呼叫标和防洪警示标志,配备固定电话和无线对讲机,配齐应急防护备品,按照规定进行设备检查,并用对讲机与司机进行联控。

第九条对于Ⅱ级防洪地点,要落实具体监护人和责任区段,遇大雨及以上雨情预报,看守人员要携带必要的应急防护备品和无线对讲机提前就位,对责任区段进行雨中及雨后一段时间的临时监护,一般情况下雨后临时看守2天。

第十条对于Ⅲ级防洪地点,当降雨量达到出巡警戒值后,要安排职工按照巡回图分批次不间断冒雨巡查。

同时,各工务段要制定添乘计划,遇大雨及以上雨情,雨中及雨后3天内要加强添乘检查。

第十一条加强对防洪地点动态管理。

大雨及以上雨情结束以后,要及时组织人员进行雨后设备检查,动态掌握设备变化,根据汛期设备安全风险等级,适时调整防洪地点。

同时,要积极采取措施,切实加强长大路堑、高陡边坡和落石多发区段等防洪关键处所的病害整治,严密防范滑坡、崩坍、落石等突发性地质灾害。

第五章汛期值班留守第十二条各单位要严格落实汛期干部24小时值班制度,必须保证双人双岗。

凡天气预报有降雨或预见有降雨时,工务工区要提前通知雇用巡查人员到所属工区待命。

总值班室、防洪办对有关单位值班情况进行抽查,保证防洪值班制度的落实。

第十三条遇暴雨天气,各工务段调度须加强与上游水库值班人员的联系,动态掌握向下游泄洪情况,必要时安排人员驻库警戒。

第十四条各工务工区必须留有一半以上的人员值班,并提前分配好包保区段,确保能够在10分钟内执行冒雨出巡检查和参加水害抢险,并要有一名工长或班长带班,确保在汛期突发危情时,能组织起有效的抢险力量。

第六章降雨量警戒制度第十五条集团公司雨量警戒分为出巡警戒、限速警戒、封锁警戒三个等级(各区段雨量警戒值见附件)。

1.出巡警戒。

工务部门除按规定对Ⅰ级防洪地点进行汛期看守,对Ⅱ级防洪地点进行雨中及雨后2天临时看守,对Ⅲ级防洪地点加强雨中巡查外,对其他地段也要及时进行巡查(包括添乘机车检查),确保重点地段不失控,一般地段不漏检。

一般情况下,对降雨区段雨后添乘检查不少于3天,当连续雨量30毫米及以上时,雨后对降雨区段内Ⅰ、Ⅱ、Ⅲ级防洪地点要进行一次全面检查,降雨停止后三天内,对降雨区段路基设备要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2.限速警戒。

当土体含水量趋于饱和,若再遇较强降雨,有发生山体开裂、斜坡失稳、路堑(堤)坍塌等水害的可能,应及时对列车采取限速警戒措施。

不同土质、不同环境、不同降雨特征对土体趋于饱和的连续雨量影响很大。

山体斜坡、路基边坡降雨受害反映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列车限速及取消限速的时限,由各工务段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

3.封锁警戒。

短时强降雨,发生边坡溜坍、水冲线路、泥石流等突发水害的可能性较大地段,需封锁线路进行设备检查。

封锁警戒措施一般限于地质灾害多发的山区、丘陵和路基病害多发的区段。

执行封锁警戒后,经检查确认线路具备开通条件时,可解除封锁警戒。

开通后首趟列车不能为旅客列车且速度不得大于45公里/小时,后续列车按工务提供的放行条件运行。

列车司机应加强了望,工务部门应加强巡查。

封锁警戒解除后若降雨量符合限速警戒条件时,应继续执行限速警戒。

第十六条各工务段要及时整理分析线路发生水害的成灾雨量,每次出巡检查,都要做好出巡情况登记(附件2)。

积极探索水害发生规律,通过对成灾雨量的反演,实际检验限速、封锁雨量警戒值的合理性,并适时对雨量警戒制度进行修订。

第十七条桥梁洪水限速或封锁警戒值,要综合考虑桥梁结构型式、桥墩基础状态、河面漂浮物等有关因素影响,通过水文检算确定洪水警戒水位。

第十八条铁路沿线雨情信息要直接接入列车调度台。

第七章汛期行车安全措施第十九条工务部门要动态掌握沿线降雨情况,及时向车站值班员、列车调度员通报。

当雨量超过限速警戒值或区间情况不明时,及时按预案要求提出限速或封锁线路的申请,情况紧急时要立即拦停列车。

第二十条当降雨量达到“出巡”警戒值后,工务段调度立即电话通知列车调度员,列车调度员通知相关车站值班员,车站值班员接到列车调度员的通知后,立即通知两端区间运行列车的机车乘务员加强了望,注意运行;工务段调度还要立即通知管内相关车间,由车间负责通知相关工区派出巡查小组10分钟内出动,发现危及行车的水害立即拦停列车或通知车站扣车。

同时通知就近防洪看守(巡视)点加强警戒。

第二十一条当降雨量达到“限速”警戒值后,工务段调度经核实确认后确定列车限速运行条件,并立即电话通知列车调度员,列车调度员下达区间限速调度命令,车站值班员接到调度命令后,立即向站内及两端区间运行列车的机车乘务员传达调度命令。

机车乘务员接到调度命令后,必须加强了望,按规定速度运行,及时将异常情况报告车站值班员;工务各相关工区接到通知后要立即到车站运转室办理相应区段的限速手续(按附件1区段限速值登记),登记格式统一规定为:“**站*时*分降雨量已达到限速警戒值,**站(含站内)至**站(含站内)间**km+**m至**km+**m处列车限速**km/h运行”。

并按防洪责任区段迅速派人对线路进行不间断的检查和监视,发现危及行车的水害立即拦停列车或通知车站运转室扣车。

第二十二条当降雨量达到“封锁”警戒值后,工务段调度经核实确认后立即电话通知列车调度员封锁区间,列车调度员立即向有关车站下达封锁区间的调度命令,车站值班员接到调度命令后立即封锁区间,扣停列车,对已进入区间的列车,须立即通知司机运行至安全地点停车,运行前方情况不明不得强行通过。

工务各相关工区接到通知后要立即到车站运转室办理相邻区间的封锁手续,登记格式统一规定为:“××站×时×分降雨量已达到扣车警戒值,区间线路情况不明,××站至××站间扣发列车。

并迅速派人按防洪责任区段进行不间断的巡查,加强对I级防洪看守地点的巡视检查,II级防洪地点和临时危险处所要派人监护。

区间封锁后,如需抢修或进入区间联合检查时,由工务现场抢险负责人明确水害具体地点、抢修人员和工具数量以及车地点,列车调度员要及时派出单机或轨道车,组织工务、电务、水电等有关人员快速进入区间进行联合检查,并确定放行列车条件,尽快组织恢复行车。

第二十三条当遇暴风雨灾害性天气、洪水高涨等非正常情况时,车站值班员、列车调度员、机车乘务员、工务人员要果断采取扣车、停车、拦车等措施,不得臆测放行列车和臆测行车。

1.车站值班员和列车调度员要严把“列车放行安全关”。

各车站接到机车、列车乘务员、工务人员危及行车安全的报告后,应立即扣停列车。

列车调度员要掌握每条线、每个区段的雨量警戒值和沿线实时雨量。

某个区间或某个地段达到雨量行车警戒值时或接到车站值班员、列车司机、工务部门的报告后,要立即发布调度命令指挥列车限速运行或临时停车。

2.遇暴雨天气,信号机显示距离不足200m时,车站不得向区间放行列车;车站值班员在接到机车乘务员或工务人员区间发生水害的报告后,须立即扣停列车,并通知区间运行列车司机水害具体地点;站内组织列车开行时,须经工务人员检查确认区间线路设备符合列车运行条件并签认后,方可开行。

3.机车乘务员要严把“列车运行安全关”。

机车乘务员要熟悉值乘地段防洪重点地点,掌握列车运行区段的天气预报。

遇降雨天气要高度警惕,加强安全联控,必要时可以减速慢行。

宁可错停,不可盲行,严禁臆测行车。

实施雨量限速警戒后要双司机值乘。

机车乘务员在运行中必须严格执行:六停车——水漫路肩时;河水水面距桥梁步行板不足2.5m时(停车后确认水面距梁片地面距离大于0.5m时可继续运行);洪水严重冲刷路基时;障碍物侵限时;晃车严重时;发现有拦停信号时。

两报告——发现线路水害时,立即用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向就近车站报告;发现邻线水害,立即通知邻线列车及两端站。

4.预报大雨及以上雨情,机务运用干部要对出勤机车乘务员进行传达,并按照要求进行添乘指导。

第八章汛期桥梁洪水警戒制度第二十四条距梁底净高(含雍水和浪高):圬工梁1.1m。

警戒制度是:1.列车以不高于45km/h的速度通过(由工务部门提报限速申请)。

2.各工务段安排人员进行24小时巡查,巡查人员每隔2小时向段调度汇报水位及巡查情况。

段调度及时将桥梁水情向工务处调度汇报,并向车务段、机务段值班室通报。

巡查人员必须携带防护备品。

3.各工务段线路车间主任必须赶赴现场警戒作业,准备长钩等工具及时打捞、拨开堆积的大型漂浮物,防止堵塞桥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