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脊柱外科查体

脊柱外科查体


正面观:肩及胸是否对称 两侧髂嵴是否在同一水平线上 双下肢是否等长 肢体肌肉有否萎缩 有无窦道、隆起、丛毛或色素沉着
体格检查_视诊

侧面观:生理曲度是否正常 弯曲消失 常见于强直性脊柱炎 后凸增大 常见于骨折、结核、肿瘤 后凸减小 常见于腰椎间盘突出症 前凸增大 常见于腰椎滑脱
体格检查_触诊
定位性骨性标志
颈椎病查体
病史特点 压痛点 颈椎活动度 神经系统 特殊查体
颈椎病查体_病史特点
首 次 症 状 的 性 质 与 特 点



以感觉障碍起病,多为椎管狭窄,后路减压 以运动障碍起病,前方压迫,前路减压 腰部症状先于颈部,颈腰综合征,全面治疗 一侧肢体起病,钩椎关节不稳、骨质增生 以猝倒起病,多为椎动脉第2段受压或受刺激 躯干有束缚感,脊髓受压,需及早处理
C5 C6 C7 C8 T1

屈肘肌(肱二头肌、肱肌) 伸腕肌(桡侧伸腕长和短肌) 伸肘肌(肱三头肌) 中指屈指肌(指深屈肌) 小指外展肌(小指外展肌)
体格检查_肌力
L2 L3 L4 L5 S1

屈髋肌(髂腰肌) 伸膝肌(股四头肌) 踝背伸肌(胫前肌) 足拇长伸趾肌(长伸肌) 踝跖屈肌(腓肠肌和比目鱼肌)
脊柱外科查体 Physical Examination of the Spine
聊城市人民医院骨科 郝志伟
Spine Surgery
病史采集 体格检查 颈椎病查体 下腰痛查体 参考文献
病史采集
一般情况、病史 现病史 疼痛特点
病史采集_一般情况、病史
一般情况
年龄、性别、职业、籍贯等
深反射、浅反射、病理反射
自主神经
皮肤毛发指甲、皮肤划痕试验
体格检查_神经系统
感觉功能的关键点
神经定位
运动功能的关键肌
体格检查_肌张力
减低:下运动神经元、肌源性病变 增高: 锥体束病变

痉挛性(折刀):上肢屈肌、下肢伸肌↑
锥体外系病变
伸屈肌↑:铅管样不伴震颤、伴震颤为齿轮样
体格检查_肌力
颈椎病查体_病史特点
症 状 的 演 变 程 序 与 特 点




以双下肢肌力障碍起病,并迅速向躯干及上肢进 展及伴有感觉障碍,提示脊髓受压的同时,脊髓 中央动脉亦受累 由上肢肌力障碍向下肢进展者,多为沟动脉受压 或脊髓实质病变 症状错综复杂,且伴有交感神经症状者,与椎动 脉受累有关 病程中无感觉障碍与体征,可能不是颈椎病,应 首先怀疑是肌萎缩侧索硬化征
体格检查_感觉
T1 T2 T3 T4 T5 T6 T7

肘前窝的内侧面 腋窝的顶部 锁骨中线和第3 肋间 锁骨中线和第4 肋间(乳线) 锁骨中线和第5 肋间(T4 - T6 的中点) 锁骨中线和第6 肋间(剑突水平) 锁骨中线和第7 肋间(T6 - T8 的中点)
体格检查_感觉

体格检查_动诊和量诊
颈椎活动范围 腰椎活动范围
体格检查_颈椎活动范围
前屈、后伸 左、右侧屈 左、右旋转

45° 45° 60°
体格检查_腰椎活动范围
前屈 后伸 左、右侧屈 左、右旋转

45° 20° 30° 30°
体格检查_神经系统
肌张力 肌力 感觉(----、∨∨∨∨、∽∽∽∽) 反射

下腰痛查体_神经根体征

直腿抬高试验 阳性率为90%以上 屈颈试验 坐位,双下肢伸直 向前屈颈出现下肢放 射性痛为阳性

下腰痛查体_神经根体征

感觉障碍 运动障碍 反射改变
包括痛觉、触觉、温度觉 严重者伴有相应肌肉萎缩 反射减退或消失
参考文献
Reference:
1.脊柱外科学_2013 2.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_ASIA2011 3.脊柱四肢影像图解_2011 4.外科学_2010 5.临床诊断学_2010
体格检查_反射

深反射 肱二头肌反射 (C5-6,肌皮神经) 肱三头肌反射 (C6-7,桡神经) 桡反射 (C5-6,桡神经)
体格检查_反射
膝腱反射 跟腱反射
(L2-4,股神经) (S1-2,胫神经)
体格检查_反射
霍夫曼征阳性颈髓病变 髌阵挛 踝阵挛 见于锥体束病变
体格检查_反射

病理反射 巴宾斯基征
下腰痛查体_病史特点
腰 痛 与 诊 断 的 关 系

夜间疼痛更剧,非用杜冷丁无法入睡,多 提示椎管内或脊柱肿瘤 休息后疼痛减轻,多与外伤及劳损有关 黎明前腰痛复现或加剧,多系增生性脊柱 炎 无任何原因突然腰痛,应注意转移性肿瘤



间隙性跛行,考虑椎管狭窄
下腰痛查体_腰部及脊柱体征

脊柱侧弯-间盘在神经根内侧,侧弯凸向健侧, 反之凸向患侧 腰椎曲度-前凸减小或消失或后凸 脊柱活动受限-前屈、后伸、侧弯、旋转 压痛点-棘旁有压痛伴放射痛(61.5%) 有压痛无放射痛(38.5%)
身体两侧各自10个肌节中的关键肌 检查顺序为从上而下 分为6个等级评定
0 1 2 3 4 5 无肌力收缩,完全瘫痪 有轻度肌肉收缩无关节运动 不抗引力有完全运动幅度(2-2+) 抗引力有完全运动幅度(3-3+) 抗引力抗中度阻力有完全运动幅度 抗引力抗最大阻力有完全运动幅度
体格检查_肌力
病史
现病史、外伤史、既往史、家族史等
病史采集_现病史

疼痛
外伤;病变对邻近神经的刺激与压迫,
多为持续性,活动后加剧

运动功能障碍
感觉功能障碍
神经定位体征
病史采集_疼痛特点
疼痛明显,夜间更剧 腰痛,卧床后缓解 颈痛,徒手牵引后缓解 颈痛,徒手牵引后加剧 恶性肿瘤 腰椎不稳、椎间盘突出 颈椎间盘突出症 颈部扭伤
体格检查_感觉
L3 股骨内髁 L4 内踝 L5 足背第3 跖趾关节 S1 足跟外侧 S2 腘窝中点 S3 坐骨结节或臀下皱襞 S4-5 肛周1cm范围内

体格检查_反射
浅反射 腹壁反射: 上T7-8 中T9-10 下T11-12 提睾反射:L1-2 肛门反射:S4-5
体格检查_感觉
身体两侧各自的28个皮节的关键点 检查2种感觉(针刺觉和轻触觉) 分3个等级评定 0 缺失 1 改变 2 正常 NT 无法检查
体格检查_感觉
C2 C3 C4 C5 C6 C7 C8

枕骨粗隆外侧至少1cm 锁骨上窝且在锁骨中线上 肩锁关节的顶部 肘前窝的外侧面 拇指近节背侧皮肤 中指近节背侧皮肤 小指近节背侧皮肤
颈椎病查体_压痛点

棘突间压痛 颈椎病早期压痛点与定位关系 密切,后期则因椎间关节周围韧带钙化、骨 刺形成而不明显 椎旁压痛 棘突两侧1.0cm一1.5厘米处, 通常反映脊神经受累 其它部位 肩部附近的压痛,表示肩部受累; 锁骨上窝的压痛,多见于前斜角肌综合征; 乳突和枢椎棘突之间的压痛,多提示枕大神 经受累源自颈椎病查体_颈椎活动范围检查

测量颈部前屈、后伸、旋转与侧屈活动 一般神经根型、颈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屈 伸和旋转活动易受限
颈椎病查体_神经系统
肌张力 肢体下坠试验和上肢伸举试验 肌力 可造成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 头 肌及手部小肌肉等肌肉力量减弱或萎缩、 无力 感觉 一般检查痛觉与触觉,必要时检查 温觉、位置觉、两点辨别觉 反射 肱二、三头肌反射,桡骨膜反射, Hoffmann sign,髌阵挛,踝阵挛,巴彬 斯基征
Babinski's sign 阳性代表 锥体束损害
体格检查_特殊检查
上臂牵拉试验Eaton sign(颈椎病) 椎间孔挤压试验Spurling sign(颈椎病)

体格检查_特殊检查

幼儿脊柱活动检查法(脊柱结核)
体格检查_特殊检查

拾物试验(下胸椎腰椎病变) 髋关节过伸试验Yeoman sign(髋骶髂关节病变)
颈棘突最长 第7颈椎棘突
肩胛下角联线
第7胸椎棘突
髂嵴最高点联线
腰4~5椎间隙
体格检查_触诊
触摸双侧骶棘肌有无痉挛、压痛及敏感区 压痛点:

棘间韧带 多见于椎间盘突出、棘间韧带损伤 棘突上压痛 多见于棘上韧带损伤、棘突骨折 腰背肌压痛 多见于腰肌劳损
体格检查_叩诊
轻叩诊,局部有压痛表示病变表浅 重叩或检查者以左手垫于局部,右手叩击引 起疼痛表示病变较深 间接叩诊,用打诊锤或检查者握拳沿躯干纵 轴叩击

T8 锁骨中线和第8 肋间(T6-10的中点) T9 锁骨中线和第9 肋间(T8-10的中点) T10 锁骨中线和第10 肋间(脐) T11 锁骨中线和第11 肋间(T10-12的中点) T12 锁骨中线腹股沟韧带中点 L1 T12与L2 连线中点处 L2 大腿前内侧,腹股沟韧带中点和股骨内 侧髁连线中点
颈椎病查体_特殊查体
上臂牵拉试验Eaton sign(颈椎病) 椎间孔挤压试验Spurling sign(颈椎病) 旋颈试验 先让患者头颈部前屈,然后向左、右方 向旋转活动,如果颈椎出现疼痛即属阳性。 阳性结果一般提示颈椎小关节有退变
下腰痛查体
病史特点 腰椎间盘突出症体征 1、腰部及脊柱体征 2、神经根体征
胸背部痛,伴拾物试验阳性 结核
腰腿痛,咳嗽后加剧
腰腿痛,仰伸时加剧
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管狭窄症
体格检查
检查原则 视诊 触诊 叩诊 动诊量诊 神经系统 特殊检查
体格检查_检查原则
检查顺序
先健侧后患侧 先健处后患处 先主动后被动
充分暴露、两侧对比 全面、反复、轻柔、到位
体格检查_视诊
体格检查_特殊检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