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业业务统计报表制度说明及指标解释

农业业务统计报表制度说明及指标解释

农业业务统计报表制度说明及指标解释农业业务统计报表是根据农业部门的管理需要而制定的。

业务报表具体反映了农业部门组织和指导农业生产的主要活动、成果,以及农业技术的发展水平。

业务报表作为生产报表的补充,同样是一项基本的农业信息,是各级农业部门引导生产,服务农业,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

因此,业务报表与生产报表一样,必须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收集资料如实填报,力求数据符合实际。

业务报表由各县(市区)农业局组织调查填报,上报市农业局,市农业局负责汇总指标解释1、农业产业化基本情况统计表(1)产业化组织(指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总数: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指以市场为导向,通过龙头企业、中介组织、专业市场等把分散的农户与国内外市场联接起来,各利益主体按照合同约定、合作、股份合作等形式,利益互补,风险共担,使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的一种新的组织经营形式。

产业化组织是指由龙头企业、中介组织等通过多种方式联结农户,使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的组织。

产业化组织按利益联结方式和组织类型分别调查。

(2)按利益联结方式划分:有稳定、合理的利益联结关系,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与其他经营组织的根本区别,也是产业化经营的核心。

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益联结方式是指参与产业化经营的各主体,形成一定的利益关系或结为利益共同体的手段或方式。

(3)合同关系:产业化组织在经营活动中,通过合同等契约方式向农户收购或销售农副产品等,合同双方具有明确的权利、义务关系,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产业化生产基地和农户按合同要求进行生产,龙头企业或组织等按合同收购农产品,并及时按约定结算。

合同关系中的订单关系是指产业化组织与农户没有建立起长期、稳定、紧密的合作关系,没有订立长期合同,而是根据市场情况,主要依靠当年与农户新订立的合同或协议明确农产品生产、收购等事项的形式。

年履约订单成交额是指全年全部或部分完成的订单成交金额,年订单总额是指全年签订订单的资金总额(年履约订单成交额占年订单总额的百分比即为订单履约率)。

(4)合作方式(按利润返还):指在产业化组织内部,产业化龙头企业或中介组织等将农副产品加工、运销等增值的一部分利润按一定方式(如按交易量)返还给农户。

也包括实行二次分配。

(5)股份合作方式(按股分红):指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产业化组织按照股金比例进行利润分红。

一个产业化组织的利益联结方式可能同时有几种,在调查表中只填占主导地位的一种联结方式。

(6)龙头企业带动型:是指以农副产品加工或流通企业为龙头,带动基地和农民从事农业化生产的组织形式。

主要表现形式是公司加农户、公司加基地加农户。

(7)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指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或流通,并通过各种利益联结机制与农户相联系,使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实行一体化经营的企业。

企业中农产品加工、流通的增加值占总增加值70%以上。

(8)中介组织带动型:是指由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含农民专业协会)、社区合作经济组织、经济技术服务组织等带动农户,实行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经营的产业化组织形式。

规模以上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指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有组织章程,登记在册会员50人以上,年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9)专业市场带动型:是指以专业农产品批发市场为龙头,形成主导产业,联接千家万户,实行产销一体化经营的组织形式。

不包括以零售为主的农贸市场。

(10)其它类型:是指上述三种类型以外符合产业化经营条件的产业化形式。

产业类型中:(11)种植业:是指以种植业产品为对象,实行一体化经营的组织。

在调查中可分为粮棉油、蔬菜、水果和其它等四类。

(12)畜牧业:是指以畜禽产品为对象,实行一体化经营的组织。

在调查中分为肉类、奶类和其它。

(13)水产业:是指以淡水或海水中各种养殖或捕捞产品为对象,实行一体化经营的组织。

(14)林特产业:是指以林特产品如花卉、中草药材、山野菜、竹制品等为对象,实行一体化经营的组织。

(15)其它:是指除上述各产业以外的产业化经营组织。

(16)固定资产总值:是指产业化龙头组织截止年底内部各种固定资产价值的总和。

(17)带动农户数:是指全年产业化龙头组织通过各种利益联结方式和辐射作用,带动农民从事产业化经营的农户数,其中通过订单形式带动农户数需在“订单带动农户数”中单列出来。

(18)生产基地数:是指直接为产业化龙头组织提供农副产品原料的种植业面积、畜禽饲养量或水产养殖面积等。

(19)销售收入:是指全年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实现的销售收入总额。

(20)净利润:是指产业化龙头组织年实现净利润总额。

(21)创汇:是指产业化组织年创汇总额。

(22)上缴税金:是指农业产业化组织全年交纳的各项税款总额。

(23)交易额:是指全年进场交易的各类农产品成交额之和。

(24)农户从事产业化经营增加收入:是指在产业化龙头组织的带动下,农户从事产业化生产比从事其他生产或不参加产业化生产当年多增加的收入。

这个指标不计算平均数。

(25)银行贷款:是指全年各级银行或信用社对龙头企业的各种贷款总额。

(26)财政扶持金额:是指全年各级财政资金用于龙头企业的扶持总额。

包括无偿拨款资金(含贴息)、有偿使用资金(如周转金等)。

(27)税收减免额:是指按照国家的优惠政策,农业产业化组织享受的税收减免额,但不包括出口退税额。

其中减免的增值税、所得税分别填写。

(28)产业化组织从业人数:是指产业化龙头组织的年从业人员数。

(29)利用外资龙头企业数:是指农业产业化龙头组织总数中利用外资的个数。

(30)利用外资额度:是指农业产业化龙头组织中外商投资的额度。

(31)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数:是指各省、区、市确定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个数与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数之和。

按照本调查确定的产业化经营组织类型,包括有合同关系、合作方式(按利润返还)、股份合作方式(按股分红)三大类。

由于产业化经营还处于初始阶段,且认识上也有不同,为了反映客观实际,各地认为不在这个范围之内而又可确定为产业化组织的,可以把这类组织的数量填在调查表最后,并简要说明理由。

(32)种植业专业大户:是指果树在40亩以上,主要粮食品种在20亩以上,蔬菜、瓜类10亩以上,特种经营如花卉、药材5亩以上,食用菌2万(袋、段、棒、平方尺)的农户。

(33)养殖业专业大户:是指生猪年出栏50头以上,仔猪年出售100头以上,奶牛存栏10头以上,羊存栏或年出栏30只以上,蛋禽存栏500羽以上,肉禽年出栏3000羽以上,免存栏100只以上,蜂50箱以上,水产养殖10亩以上的养殖户。

2、休闲观光农业基本情况统计表(1)休闲观光农业:是指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等,通过规划设计和开发利用,结合农林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提供人们休闲,增进居民对农业和农村体验为目的的农业经营形态;是结合生产、生活与生态三位一体的农业,在经营上表现为产供销及休闲旅游服务等三级产业于一体的农业发展形式,是区域农业与休闲、旅游有机融合并互生互化的一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新业态。

(2)休闲观光农业区(点)总产值:是指休闲观光农业区(点)内从事第一、二、三产业的总产值。

(3)旅游观光总收入:是指在休闲观光农业区(点)内在餐饮、住宿、交通、游玩、购物、娱乐等方面的总收入。

(4)农家乐:以家庭经营为单位,以特色餐饮与住宿为主要内容,不从事农业种养业生产的观光点。

3、农业设施建设情况统计表(1)已达到吨粮的粮地面积:指按粮地面积计算,年亩产粮食1000公斤以上的粮地面积总和。

(2)优质高效农业示范基地面积:乡及乡以上设立的从事某一类农产品种(养)业(不包括林业和水产)生产的示范基地,具有生产条件好,集约化程度高,生产规模大(粮、棉、油种植面积500亩以上,果、茶、桑种植面积分别在100亩、100亩、50亩以上,蔬菜、花卉、种子种植(生产)面积100亩以上,肉猪年出栏在5万头以上,鸡、鹅、鸭、兔年饲养量在10万只以上),先进技术应用广,经济效益好,示范作用强,有学习、借鉴推广价值的示范基地。

(3)设施大棚面积:是指大棚覆盖的耕地面积。

(不计算复种面积)(4)设施栽培面积:设施栽培指通过采用现代化农业工程和机械技术,改变自然环境,为生产提供相对可控制甚至最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水肥和气等环境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对自然环境的依赖进行有效生产的农业。

设施栽培面积包括各类型玻璃温室,塑料大棚,连栋大棚,中、小型塑棚及地膜覆盖的种植面积(是复种面积),还包括进行农业生产的保护设施等。

(5)喷滴灌面积:包括设施内部的喷滴灌面积和大田的喷滴灌面积。

(6)中产田:是指农作物亩产处在当地平均水平以下,但又不低于当地平均水平80%的水田面积。

(7)低产田:是指农作物亩产处于当地平均水平80%以下的水田面积。

现有低产田面积是指当年年末尚有的低产田面积。

当年改造的低产田面积是指去冬今春已经改造了的低产田面积。

4、农业耕作制度统计表(l)水田种植面积:是指筑有田埂,可以经常蓄水,种植水生作物,也可以改种旱粮作物,或实行水旱轮作的耕地面积。

水田种植面积应等于或小于总的水田面积。

(2)一年种植三熟的水田面积:有春粮~连作稻,油菜籽(草籽种)~连作稻,春粮(油菜籽、草籽种和其它经济作物)~豆类(春玉米)~晚稻,春粮~早稻~秋杂粮,春粮~水果用瓜~晚稻,蔬菜~连作稻,蔬菜~蔬菜~晚稻等。

(3)一年种植两熟的水田面积:绿肥~连作稻,冬闲田~连作稻,蔬菜~单季稻,春粮(油菜籽、草籽种、席草)~单季晚稻或迟中稻,春大豆~晚稻,春玉米~晚稻,早稻~秋玉米,早稻~秋大豆,西瓜~晚稻,玉米~晚稻等。

(4)一年种植一熟的水田面积:是指全年只种植一熟作物的水田面积,如部分山区只种一季中稻或单季晚稻。

(5)连作稻面积包括早稻~晚稻,连晚秧田~晚稻。

(6)一年种植三熟作物的旱地面积:是指一年种植三次作物的旱地,一般春粮以后二次均为套作,主要形式有春粮-春大豆-秋玉米、春粮-春玉米-番薯或春粮-春大豆-番薯等。

(7)一年种植二熟作物的旱地面积:是指一年种植二次作物的旱地,主要形式有春粮-番薯、春粮-夏玉米、春粮-夏大豆等。

(8)一年种植—熟作物的旱地面积:是指一年种植一次作物的旱地,如一季夏玉米、一季夏番薯等。

(9)粮食水旱轮作面积:即所谓两旱一水,如春粮-春大豆(春玉米)~晚稻。

5、农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统计表(补充)(l)糯稻:包括早糯和晚糯。

(2)籼稻:包括早稻、单季稻和双晚稻。

(3)小杂粮面积合计:指种在耕地和非耕地上的荞麦、赤豆、乌豇豆、白扁豆、高粱等粮食作物面积合计;种在田边地头的面积可按用种量折算或估算其播种面积,有复种的按复种面积计算。

(4)鲜食玉米面积:是指采摘鲜棒食用或脱粒加工成速冻玉米的甜玉米和糯玉米面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