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书》心得体会
曾国藩是中国晚清时期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近代以来,曾国藩被政界人物奉为官场楷模,中国社会上一直流传着“从政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的谚语,品读《曾国藩家书》,字里行间书写着他对时移世易的深刻思考、对人生浮沉的独到见解、对学识修养的勤勤恳恳。
这些,都值得深思和借鉴。
关于处世,他主张凡事不可占人半点便宜,不可轻取人财。
人生在世,要对自身有着清醒的认知,手握职权时,要严格约束自己不要参加管理服务对象的宴请或者旅游、健身、娱乐等活动安排,不要收受管理服务对象以各种名义、渠道提供好红包、礼品、礼券等,就算是日常生活常规人际交往中也要做到不占人半点便宜,宁肯人负我,不肯我负人。
这样才能做到不受他人以人情、利益胁迫,时刻保持头脑清醒,无欲则刚,拒绝诱惑,而不轻易失足。
关于从政,他主张为政不可骄傲奢靡。
他说,“予以做官发财为可耻,以宦囊积金遗子孙为可羞可恨,故私心立誓,总不靠做官发财以遗后人。
”像曾任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身居要职,却因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在其死刑缓期执行2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终是误事误己。
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无数的伟人呕心沥血、克己奉公,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也有无数像白恩培之流的官员,贪污受贿、失职渎职,阻碍社会进步,警示人们,从政做官不仅是组织赋予的一种权力,更是肩头扛着的一份责任,要堂堂正正、清清白白,不能心存做官发财、谋取私利的念想。
关于交友,他力求择善人而交,择君子而处。
他说,“道不同不交,谀人者不交,恩怨颠倒全无性情者不交,不孝不悌者不交,愚人不交,构怨伤心落井下石者不交,好占便宜者,德薄者不交,忘恩负义者不交。
”人生在世,往来形形色色,经常会听到有人说:“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然事实却并非如此。
我们从一次又一次警示教育落马官员忏悔中可以看到,每一个人最初都是对党忠诚、清正廉洁、为民务实的好干部。
可是随着自身职位的不断提升,手中权力不断增大,身边朋友越来越多,恭维献媚者也越来越多,最终为着朋友的情义、利益而违背
底线,误入歧途。
因此,面对复杂的人际圈、关系网,人们应当常怀律己之心,特别是手握职权者更应正确对待名利、权力、欲望,经常净化朋友圈。
曾国藩一生主张凡事要克勤克俭克廉,不可为官自傲,修身律己,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曾国藩家书》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仔细研读可以受益一世。
中华民族历经艰难困苦、重重磨难,才有今天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今年受疫情影响,经济增速持续放缓,希望大家都能修身齐家,迎难而上,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勇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