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汉语词性分类基础(最新)PPT课件
汉语词性分类基础(最新)PPT课件
2021
4
2.动词“有”
“有”只能当动词用,不能当副词用。
例如: 请问,这里有卖钢笔吗?(错)
请问,这里有钢笔卖吗?(对) 李老师有在吗?(错)
李老师在吗? (对)
李老师在不在?(对)
2021
5
(三)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形状、
性质或状态、数量等的词。 例如:
表形状、颜色的:长、短、大、小、粗、细、红、 绿、平坦、整齐、雪白、笔直、绿油油、血淋淋、黑不 溜秋
能说“减少了九倍”。减少到(为)、降低到(为)、下降到(为 )——指减少后的余数。例如从十减到一,以分数计算, 应当说 “减少到十分之一”。
2021
11
(五)量词
——表示计量单位的词。
可分两类:
1.名量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单位。
A、度量衡单位:尺、丈、升、斗、两、斤、磅、吨、分、 亩、 顷、刻、元、角、米
汉语词性分类:
实词——
虚词——
名、动、形
副、介、连
数、量、代
助、叹、拟
2021
1
实词:
(-)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的词。 例如:
人名:鲁迅、农民、工人、作家、老师、姐姐 物名:日、风、山、马、稻子、飞机、原子、计算机、车辆、 纸张、道德、法律、文化 时间名词:春天、明年、早晨、星期天、现在、刚才 处所名词:马来西亚、北京、凯旋门、大庆、亚洲 方位名词:上、下、前、左、右、东、南、内、以上、以前、 以东、上边、上面、东边、西边、里头、外头、中间(合成的)
能再同程度副词组合。例如“雪白”、“血红”。
还有加重叠词尾的形容词“黑乎乎、黑压压、黑洞
洞,黑油油”以及其他形式“黑咕隆冬、黑不溜秋
”等也是如此。
2、一部分形容词可以重叠。如:高高兴兴
快快乐乐等。
2021
7
3、形容词不能带宾语。
“端正、纯洁、坚定、健全、壮大、活跃、严
格、丰富”等是形容词又是动词,“端正态度”
2021
2
(二)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 在、变化等的词。 例如:
表动作行为:走、坐、听、看、批评、宣传、保卫、 学习、研究、进行、开始、停止、禁止
表存在、变化、消失:存在、在、有、等于、发生、 演变、发展、生长、死亡、消灭
表心理活动:爱、恨、怕、想念、打算、喜欢、希 望、害怕、担心、讨厌
表性质的:好、坏、伟大、勇敢、优秀、聪明、老 实、鲁莽、大方、软、硬、苦、甜、冷、热、坚固、平 常
表状态的:快、慢、生动、熟练、轻松、清楚、马
虎、干脆
2021
6
形容词的语法特点:
1、大部分形容词能同程度副词组合,例如“很 勇敢”、“非常整齐”、“太死板”、“最清楚”
等。有一部分形容词本身带有某些程度的意义,不
表判断:是(就是、属于)
表可能、主观意愿、必要:能、能够、会、可以、 愿、愿意、肯、敢、要、应当、应该、配、值得
表趋向(趋向动词):进、出、回、开、过、起、
来、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开来、过来、起
来、去、上去、下去、进去202、1 出去、回去、过去
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动词比较复杂,有的需要加以说明:
1、动词“是”
“三四(个)”、“十七八(个)”、“五六百(个)”。此外,“三两
(个)”。“三五(个)”等两个基数连用的习惯用语也表示概数。还有,
几、许多、成千上万等。
2021
9
数词的语法特点:
1、数词常出现在量词前边,例如“一个”、“五本”、 “两次”等等。
在现代汉语中,数词一般不直接同名词组合。 文言格式或习惯用法中,数词才直接修饰名词。例如“一针
B、个体单位:个、位、件、本、间、把、条、根、棵、 张、匹、块、片、只、架、枝、艘、辆、幅、座、句、段、篇、 章、首
C、集体单位:双、对、副、堆、批、群、帮,班、套、 串、打(dá)、伙
D、不定单位:些、点
2.动量词:动量词表动作的量。
有专用和借用两类:
A、专用的如“去一次”“念一遍”“哭—场”“走一趟” 的“次、遍、场、趟”。
2、表示次序先后的叫序数词。
如“第一、第二、第三”等等。
此外还有倍数、分数、概数。 倍数是由数词加量词“倍”构成。如“一倍、五倍、十倍”。
分数常用固定词组表示。格式是“几分之几”。
概数的表示法有两种:第一,在基数后面分别加上多、把、来、上下、
左右”等,如“一百多”、“一千左右”;第二,相邻的两个基数连用,如
、提高(了)——“了”不包括底数,只指净增数。例如从
十增加到五十,可以说“增加了四倍”,不能说“增加了五倍”;
增加到(为);增长到(为)、上升到(为)——“到”包
括底数,指增加后的总数。例如从十增加到五十,可以说“增加到 五倍”,不能说“增加到四倍”。
(2).表示数量减少的:减少(了)、降低(了)、下降(了) ——指差额。例如从十减少到一,应该说“减少了十分之九”,不
是使态度端正的意思,“丰富文娱生活”是使文娱 生活丰富的意思。这里的“端正、丰富”是动词。
“直着身子”、“红着脸”、“花了眼”中的“直
”、“红”、“花”表示事物存在某种状态,也
应看作动词。
2021
8
(四)数词——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 1、表示数目多少的叫基数词。
如“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亿、 零”。
一线”“一草一木”“千山万水”“三心两意”等。 2、倍数只能用于数目的增加,不能用于数目的减少。 分数既可用于数目的增加,也可用于数目的减少。
2021
10
3、表达数目的增减必须拿原来的数目做基数, 不能拿增减后的数目做基数。
数量增减有一套习惯用语: (1).表示数量增加的:增加(了)、增长(了)、上升(了)
B、借用的如“看一眼”“砍一刀”“玩一天”的“眼、刀、
天”。
2021
12
(六)代词 ——有代替、指示等作用的词
1、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名称的) :我、咱、你、您、他、 她、它、我们、咱们、你们、他们、她们、它们、自己、 自个儿、别人、人家、大伙儿、大家、彼此
(1)“是”用在名词前是动词,这种“是”常 表示主语“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例如“鲁 迅就是周树人”、“牛是反刍动物”、“他是开车 的”、“是他救了我”;此外,“这一年,人家是 丰年,我是歉年,收完秋就没吃的了”等里的“是” 仍是动词,作谓语。
(2) “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表示肯定, 有“的确”、 “确实”、“实在”的意思,可以看 作语气副词,作状语,例如“我〔是〕懂了”、 “他〔是〕勇敢”、“这样做〔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