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相关知识宣传手册铜仁市城乡规划局2017年5月1、什么是红线,绿线、紫线、蓝线、黄线以及我国《城乡规划法》对五线的有哪些规定?答:红线、绿线、紫线、蓝线、黄线是指城市道路、绿地、历史文化街区、河道、市政公共设施的规划控制线,是保护城市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历史风貌的强制性措施.(一)道路红线是指道路用地和两侧建筑用地的分界线,即道路横断面中各种用地总宽度的边界线,包括车行道、步行道、绿化带、隔离带四部分。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道路红线进行建设;沿道路红线两侧进行建设时,退让道路红线距离除必须符合消防、交通安全等各相关规定的要求外,应同时符合城市规划管理的技术规定。
(二)绿线是指城市各类绿地范围控制线,凡是城市公共绿地、防护绿地、风景园林、道路绿地、湿地,以及古树名木等都应划定城市绿地界线,必须按照相关技术标准进行绿地建设。
绿线内的用地,不得改作他用,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以及批准的规划进行开发建设。
(三)紫线是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内的历史文化街区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界线,以及历史文化街区外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布保护的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界线。
在紫线范围内禁止进行下列活动:即违反保护规划的大面积拆除、开发;对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格局和风貌构成影响的大面积改建;损坏或者拆毁保护规划确定保护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修建破坏历史文化街区传统风貌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占用或者破坏保护规划确定保留的园林绿地、河湖水系、道路和古树名木等;其他对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构成破坏性影响的活动。
(四)蓝线是指水域保护区,即城市各级河、渠道用地规划控制线,包括河道水体的宽度、两侧绿化带以及清淤路。
根据河道性质的不同,城市河道的蓝线控制也不一样。
河道规划控制线,蓝线控制范围应当考虑堤防、防洪、环保、景观、排灌等需求,包括为保护城市水体而必须进行控制的区域。
《铜仁市城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第三十三条规定退让河道蓝线距离:1.锦江河、大江、小江地段退让规划河道蓝线及排水大沟的水平距离不得低于30米,芦家洞电站以下退让河道蓝线及排水大沟的水平距离不得小于50米;2.木杉河退让规划河道蓝线及排水大沟的水平距离不得小于20米;3.石竹河退让规划河道蓝线及排水大沟的水平距离不得小于15米;4.其他小河沟退让规划河道蓝线及排水大沟的水平距离不得低于5米。
在城市蓝线范围内禁止下列活动:即排放污染物、倾倒废弃物等污染城市水体的行为;填埋、占用城市水体行为;挖取沙土、土方等破坏地形地貌的行为;其他对城市蓝线构成破坏性影响的行为。
(五)黄线是指对城乡市政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界线,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城市基础设施用地、服从城市黄线管理的义务,有监督城市黄线管理、对违反城市黄线管理的行为进行检举的权利.城市黄线应当在制定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时划定。
城市黄线一经批准,不得擅自调整。
2、什么是容积率?答:容积率是指建筑基地(地块)内所有建筑物面积之和与基地总用地面积的比值,容积率是衡量和控制建设用地强度的重要规划指标。
3、什么是建筑密度?答:建筑密度指基地内,所有建筑物基底面积之和与基地总用地面积之百分比,单位:%。
建筑密度表达了基地内建筑物直接占用土地面积的比例。
4、什么是建筑间距?答:建筑间距是指两幢建筑外墙之间的水平垂直距离。
主要是根据日照(南北向建筑)、通风、采光、防止噪声和视线干扰、防火、防震、绿化、管线埋设、建筑布局形式、以及节约用地,综合考虑确定。
住宅的布置,通常以满足日照要求作为确定建筑间距的主要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筑消防设计规范规定多层建筑之间的建筑左右间距最少为6米,多层与高层建筑之间为9米,高层建筑之间的间距为13米。
这是强制性规定。
5、城市用地分几类?答:依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规定,城市建设用地共分8个大类,即:居住用地(包括住宅和相应服务设施的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包括行政、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机构和设施的用地,不包括居住用地中的服务设施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包括各类商业、商务、娱乐康体等设施用地,不包括居住用地中的服务设施用地以及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内的事业单位用地)、工业用地(包括工矿企业的生产车间、库房及其附属设施等用地,包括专用的铁路、码头和道路等用地,不包括露天矿用地)、公用设施用地(包括供应、环境、安全等设施用地)、物流仓储用地(包括物资储备、中转、配送、批发、交易等的用地,包括大型批发市场以及货运公司车队的站场(不包括加工)等用地)、交通设施用地(包括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等用地)、绿地与广场用地(包括公园绿地、防护绿地等开放空间用地,不包括住区、单位内部配建的绿地)。
6、什么是低层建筑、多层建筑?答:低层建筑是指建筑高度小于等于10米(高度≤10米),且建筑层数小于等于3层(层数≤3层)的建筑;多层建筑是指建筑高度大于10米,小于24米(10米<多层建筑高度<24米),且建筑层数大于3层,小于7层(3层<层数<7层)的建筑。
7、什么是低层住宅、多层住宅、中高层住宅、高层住宅?答:层数为1-3层的住宅为低层住宅;层数为4-6层的住宅为多层住宅;层数为7-9层的住宅为中高层住宅;层数等于或大于10层的住宅为高层住宅。
8、什么是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答:建筑总高度超过24米低于100米的建筑为高层建筑;总高度超过100米的建筑为超高层建筑。
9、对于日照标准方面如何规定?答:托儿所和幼儿园的教室及生活用房其遮挡建筑的距离必须达到大寒日满窗日照不小于三小时的日照标准,托儿所和幼儿园的活动场地必须满足有二分之一的活动面积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线范围以外的要求;中、小学教学楼应满足大寒日不小于两小时的日照标准;住宅一般应至少有一个居室满足日照不小于一小时的日照标准。
10、什么是“一书三证’制度?答:城市规划实施管理实行“一书三证”制度,即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制度。
“一书三证”制度是城乡规划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
《关于印发﹤贵州省城乡规划行政许可审批与监督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黔建规通[2012]289号)规范了全省城乡规划行政许可、审批与监督行为,详细表述了“一书三证”核发和违法建设行为查处等的各项规定、要求、程序、时限以及参考表式格式范本。
11、项目选址意见书适用范围是什么以及如何办理项目选址意见书?答:适用范围:项目选址意见书适用于国家规定需要有关部门批准或者核准,以划拨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除此之外的其他建设项目则不需要申请选址意见书。
办理程序:建设单位在报送有关部门批准或者核准前,应当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核发选址意见书。
选址意见书作为法定审批项目和划拨土地的前置条件,省市县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在法定时间内对项目选址申请作出答复:对符合城乡规划的选址颁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对不符合城乡规划的选址,应当说明理由,予以书面答复。
12、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如何办理及申请?答: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分为以下两种情况:①以划拨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经有关部门批准、核准、备案后,建设单位应当向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建设用地规划许可申请;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核定建设用地的位置、面积、允许建设的范围,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建设单位在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后,方可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主管部门申请用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批后,由土地主管部门划拨土地。
②以出让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前,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出让地块的位置、使用性质、开发强度等规划条件,作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组成部分。
未确定规划条件的地块,不得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
以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在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后,建设单位应当持建设项目的批准、核准、备案文件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向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领取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不得在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中,擅自改变作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组成部分的规划条件。
规划条件未纳入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该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无效;对未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建设单位批准用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撤销有关批准文件;占用土地的,应当及时退回;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给予赔偿。
13、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适用范围有哪些及如何申请办理?答:适用范围:在城市、镇规划区内进行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和其他工程建设的项目,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镇人民政府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办理: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应当提交使用土地的有关证明文件、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等材料。
需要建设单位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建设项目,还应当提交修建性详细规划。
对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和规划条件的,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镇人民政府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经审查不符合要求的,不予许可的,应当说明理由,予以书面答复。
14、对于已经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建设单位或个人在建设前有什么要求?答:根据《贵州省城乡规划条例》第三十五条第三款的规定:建设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在施工现场醒目位置设置建设工程规划公示牌,对建设工程的总体布局、单体设计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公示。
15、对于建设工程放线有哪些规定?答:根据《贵州省城乡规划条例》第三十七的规定:建设工程放线由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具有相应测绘资质的单位实施。
建设工程验线由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实施。
16、房屋所有人、使用人和管理单位是否可以擅自改变房屋使用用途?答:《贵州省城乡规划条例》第四十一条房屋所有人、使用人和管理单位应当按照规划许可的用途使用房屋。
确需变更房屋用途的,应当依法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和土地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变更手续。
17、临时建设有那些?答:包括临时搭建、临时使用的工棚、围墙、周转房、办公房、治安亭、营业房、售货亭(棚)、书报亭、电话亭、车库(棚)、广告设施以及其他临时性建筑物、构筑物。
18、建设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或者个人该怎么做?答:《贵州省城乡规划条例》第三十八条建设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建设工程所在地市、县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竣工规划核实申请。
建设工程符合规划许可要求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0日内出具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核实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