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6农业产业结构与布局
产能力) 体制和政策(资源配置方式,地区优势的发挥;
政策导向)
张忠根制作
5
张忠根制作
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准
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指通过对农业产业结构的
调整,使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农业资源得到最合理 的配置,从而使农业生产取得最好的效益
农业产业结构是否合理是相对的和发展的
- 相对是从空间上来说的,即相对于一个国家、 地区或单位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而言,农 业产业结构是否合理
牧业
11.2 12.2 10.9 13.4 13.4 14.2 15.0
渔业
1.3 1.9 2.2 1.8 1.7 1.7 1.6
张忠根制作
9
主要特征
从部门结构看,比例关系不协调 - 种植业比重过大,林牧副渔比重过小 - 在林业内部,用材林面积过大 - 在畜牧业内部,重养猪,轻草食动物 - 在渔业内部,重海水品,轻淡水品
张忠根制作
3
农业产业结构的衡量
农业总产值(或增加值)结构 土地利用结构(播种面积结构) 农业劳动力利用结构(劳动
力数量或劳动时间) 农业资金利用结构
产出角度 要素占用角度
张忠根制作
4
农业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
社会需求(需求是生产的导向) 自然资源(客观条件) 生产力水平(利用和控制自然的能力;农业生
张忠根制作
8
6.2 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
1952-1978年中国农业总产值构成 单位:%
项目
年份 1952 1957 1962 1965 1970 1975 1978
种植业
85.9 82.7 84.7 82.2 82.1 81.0 80.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林业
10.6 3.3 2.2 2.7 2.8 3.1 3.4
- 农产品的运费与其重量 及产地到城市的距离成 正比;
- 农业经营者以获取最大 利润为目的
张忠根制作
放牧区 三圃农作区 谷草农作区 谷物轮作区
林业区 自由农作区
城市
21
农业生产合理布局的意义
有利于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
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整体优化(突出区域特色,发 挥区域优势)
有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建立在区域分工和专业化基
自然条件是农业生产合理布局的基础,但农业生 产布局受自然、经济、社会、体制政策等众多因 素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交通运输条件 的改善,农业生产布局会发生变化
张忠根制作
20
农业生产布局理论
屠能的“孤立国”
- 只有一个城市,且位于 中心,其他都是农村;
- 城市是农产品的唯一销 售市场;
- 农村中各地的自然条件 完全相同;
牧业 亿元 % 209 15.0 354 18.4 798 22.1 1967 25.7 6045 29.7 7393 29.7 13311 33.7 20584 35.5
渔业
亿元 %
22
1.6
33
1.7
126 3.5
411 5.4
1701 8.4
2713 10.8
4016 10.2
5203 9.0
畜牧业结构的调整
- 战略方向:大力发展耗粮少、转化率高的畜禽产 品生产,大幅度提高食草性动物的商品量;稳定 发展传统的猪、鸡、鸭等肉类和禽蛋生产,重点 发展优质猪肉和禽肉生产;大力发展饲料加工业 和畜产品加工业,推进畜牧业的产业化
张忠根制作
16
渔业结构的调整
- 战略方向:保护和合理开发滩涂、水面等宜渔资 源,加速品种更新换代;调整养殖模式,重点发 展高效生态型水产养殖业,积极发展高科技工厂 化养殖,因地制宜发展水库和稻田养殖;稳定近 海捕捞,发展远洋渔业;大力发展水产品的精、 深加工和综合利用
婴幼儿体格生长
806农业产业结构与布局
什么是农业产业结构?如何衡量农业产业结 构?
农业产业结构由哪些因素决定?农业产业结 构的演进有什么规律性?农业产业结构合理 化的标准是?
改革开放前后我国的农业产业结构是怎样变 化的?有什么特点?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要调整优化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如何 调整(原则、方向和措施)?
种植业结构的调整 - 战略方向: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大力发 展经济作物。粮食生产把口粮和饲料粮分离; 经济作物向专业化、品牌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张忠根制作
15
林业结构的调整
- 战略方向: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优化营林结构,加大经济林、薪炭林、防护林的 比重;建立合理的采、育结构,切实保护林业资 源;加强对林副产品的综合利用,提高林业资源 的多层次利用水平
健全农产品信息体系、市场体系和质量标准体系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技术支撑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张忠根制作
18
6.3 农业生产布局
农业生产布局的含义
农业生产布局,指农业生产的地域分布,它是农
业生产在地域上的分工形式,是农业各部门、各 生产项目在空间上的动态组合
农业生产布局的内容:
2019 58002
种植业 亿元 % 1118 80.0 1454 75.6 2506 69.2 4954 64.7 11885 58.4 13874 55.7 19613 49.7 28044 48.4
林业 亿元 %
48 3.4 81 4.2 189 5.2 330 4.3 710 3.5 937 3.8 1426 3.6 2153 3.7
从资源利用看,过度利用与闲置浪费并重,地区 优势未能得到发挥
从运行效果看,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不高
张忠根制作
10
1978-2019年中国农业总产值构成(当年价格)
年份
农业 亿元
1978 1397
1980 1923
1985 3619
1990 7662
2019 20341
2000 24916
2019 39451
施建设,科技进步)
用经济手段调控和引导(价格保护、投入品补贴、
政策性保险、信贷控制、农产品储备调节等)
张忠根制作
14
农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方向
优化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之间的关系 - 基本思路:在继续发展种植业的基础上,加快 畜牧业的发展,充分利用山水资源发展林业和 渔业;提高种植业和林牧渔业之间的多层次综 合利用水平,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
- 农业生产在地区间的分工(各地区的专业化方向 和规模)
- 区域内的生产组合和空间分布(区域内农业产业
结构的确定、优势产业的选择与开发、具体的产业
空间配置等)
- 区域间的经济联系与交流方式
张忠根制作
19
农业生产布局是由农业地域分异规律决定的
- 根据农业地域分异规律,采取区别差异性和归 纳共同性的方法,划分出不同类型、不同等级 的农业区域,将不同的农业生产部门和生产项 目,分别配置在最适合其发展的区域,便形成 了农业生产布局
农业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化。农产品供给结构不断 优化,较好地符合了社会需求;自然资源的利用 更为合理,农业生态系统趋向良性循环
张忠根制作
12
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必要性
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客观要求(农业发展的主要制
约因素由过去的资源约束变为资源和需求双重约束)
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的必然要求(面向国内外两个
市场的需求,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的生产资源)
什么是农业生产布局?为什么要合理布局农 业生产?如何布局农业生产(原则、方向)?
张忠根制作
2
6.1 农业产业结构概述
农业产业结构的概念
农业产业结构:在一定区域(国家、地区或农
业企业)内,农业各部门、各生产项目的构成 情况,包括它们的数量比例、结合形式和地位 作用
农业产业结构的特点: - 农业产业结构具有多层次性 - 农业产业结构具有多类型性 - 农业产业结构具有整体性 - 农业产业结构具有动态性
张忠根制作
23
感谢聆听
优化农产品品种结构
- 战略方向: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压缩不适销品种, 扩大优质农产品生产;通过品种改良和新品种开 发,加速品种更新换代,提高农产品质量
张忠根制作
17
调整农业结构的战略措施
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运销组织发展,帮助 农民了解市场
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大力推进农业产 业化经营
张忠根制作
11
变化特点
农业产业结构变化幅度大。种植业比重大幅度下 降,牧业和渔业比重呈大幅度上升;在种植业中, 粮食作物的比重递减,经济作物的比重上升;在 粮食作物中,口粮和饲料粮的种植分离
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 结果(粮食产量:1978年3.04亿吨,2019年5.04 亿吨,2019年5.29亿吨 )
础上,有利于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物质装备的推广运用,
有利于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各
地区均衡发展,促进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繁荣;有利于
农业、工业、交通和商业等在地区分布上的配合)
张忠根制作
22
农业生产布局的原则
因地制宜,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发挥优势 突出地区特色与均衡布局相结合 农业生产布局与工业、交通运输业布局相结合
- 发展是从时间上说的,即相对于一定历史时期 的生产力水平而言,农业产业结构是否合理
张忠根制作
7
一定时空条件下的合理化标准
资源利用最优化—发挥区域资源优势
部门配合协调化—促进农业内部各部门、各项目之 间的物质和能量相互转化、相互利用的关系
需求满足最大化—满足社会需求(符合市场需求)
三大效益统一化—高产、优质、低耗的农业生产系 统;合理、高效、稳定的农业生态系统;满足社会 需要,充分利用资源,增加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