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浅谈《金锁记》中曹七巧的人物形象任务书
浅谈《金锁记》中曹七巧的人物形象任务书
[7]傅雷.《论张爱玲的小说》.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8]彭亚非.《经典张爱玲—忆胡适之》.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9]张家平.《两种观照-张爱玲与苏青作品比较》.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
[10]张爱玲.《倾城之恋·金锁记》.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11]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张爱玲的作品即便在今日,对于我们而言,仍具有催人警醒的意义,值得共同探讨和研究。从中更加明白新时代的女性应该走出历史的沼泽,应该要用自己的双手撑起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1
具体要求:(原始数据、试验方案、手段及预期结果)
通过仔细认真阅读有关中外书籍,并查阅了大量的报刊,杂志等相关材料,进行了材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然后在指导老师的热心帮助下,确定论文的提纲,并大体形成了创作的思路,开始着手写作。
[2]刘勇、陈婕.《苍凉写就的华美——走进张爱玲的<传奇>》.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于青、金宏达.《张爱玲研究资料》.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4]张爱玲.《流言·自己的文章》.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
[5]张爱玲.《谈女人》.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6]杨泽.《阅读张爱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本论文主要采取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的方式,采用文本细读、接受研究、影响研究等研究方法来阐释本文的观点。
通过写作这篇完整的论文来引起人们对审美视域中图像与文字的相通与相异问题的广泛关注,为以后的继续研究工作提供一个新的理论视角,为后续研究提供探索的路径。
主要参考资料:
[1]张爱玲.《张爱玲文集》.南海出版社,2005年版
附件4
佳木斯大学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与教育
班级102
学生姓名王莹
学号*************
指导教师戴玉竹
2012年3月21日
佳木斯大学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毕业论文(设计)题:
浅谈《金锁记》中曹七巧的人物形象
论文(设计)研究目的与内容:
目的:
主要目的就是在充满失落的生活中,作者对人性、对历史、对现实的悲观描写,反映出封建环境下女性的悲惨命运,她对于女性生存处境的描述,阐述了女性在男权社会的无奈,作为现代的女性要积极面对人生的灰暗,走出泥泞的沼泽,努力争取自己的幸福,把握自己的人生。
内容:
张爱玲是一个对人生充满悲剧感的人,她的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几乎都是悲剧人物。张爱玲对人生怀有深深的绝望。她写人性,绝少滑入揭发“国民性”的轨道,她有讽刺,但每与社会批判无关。她可以兴致勃勃地描绘都市里的生活,可分明又浸润着难以明言的悲哀。张爱玲笔下的悲剧性女性人物形象更值得我们系统而全面的分析研究。结合张爱玲的作品,运用比较法、分析法、归纳演绎法等手法来分析其女性人物的悲剧色彩,和张爱玲小说中女性重要人物形象塑造,以及小说中女性悲剧产生的原因。通过此次研究,我们可以更加了解张爱玲的女性文学,充分认识个人化的写作使她的作品具有的独特性。使我们的文学修养得到一定的提升,增强我们的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
[12]夏志清.《张爱玲评说六十年》.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年版
[13]费勇.《张爱玲传奇》.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进度安排:Leabharlann 3月21日完成任务书3月28日完成开题报告
4月18日完成一稿
5月7日完成二稿
5月21日定稿
6月10日、11日论文答辩
指导教师:
教研室主任: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