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固体物理(第2课)常见晶格结构

固体物理(第2课)常见晶格结构

纤锌矿结构:六方硫化锌
纤锌矿晶格结构(3-3)
纤锌矿原胞
Chalcocite纤锌矿
纤锌矿晶格结构(3-4)
返回
晶向指数的求法示意图
r

ua
vb
wc
u、v、w Q
u : v : w u : v : w u、v、w为互质整数
晶向指数:u v w
返回
xy平面内晶向示意图(z=0)
共价半径: 0.117nm,
0.122nm.
淡黄色透明 闪锌矿(金刚 石光泽)...
返回
六方密积结构示意图1
复式六方结构: Be、Mg、Ti、Zn 原子铺排方式:ABABAB…… 下一页 返回
六方密积结构示意图2
晶胞和原胞示意图
返回
钙钛矿晶格结构(1)
钙钛矿类型结构(ABO3)的PZT (Pb {ZrTi}O3)是铁电随机存储器中 使用的最常见的材料。在应用和排除外电场后,PZT的电极化 ( Zr/Ti 原子的上/下移动)仍然存在,从而带来了非易失性的特 质。因此,数据存储所消耗的电量非常小。
生长时,可在熔融硅中掺 入杂质来获得期望的电阻 “切克劳斯基法”生长单晶硅 率 。
直拉单晶硅
Silicon Ingots (400mm)
大单晶棒能切成薄的圆片(wafer)
在大多数CMOS技术中,圆片的 电阻率为0.05到0.1Ω•cm,厚度 约为500到1000微米。
chip
中科院半导体所研制成功我 国最重最长4英寸液封直拉法
许多其他化合物可以同样有纤维锌矿的结构,包括AgI、 ZnO、CdS、CdSe、α-SiC、GaN、AlN,以及其它半导 体。在大多数这种化合物中,纤维锌矿并不是受人喜爱 的大块晶体的形式,但是这种结构可以在某些非晶体形 式的材料中受到喜爱。
作业:1
1. 假设原子为刚性小球,则其堆积为下列晶格时原 子自身体积与其占据的空间体积之比为多少?
❖ 负密勒指数表示: h k l 。
❖ 等效晶面表示:{h k l} ❖ 在立方晶系中密勒指数和晶向指数相同的晶面、
晶列互相垂直。
举例:
z
2a
4a
x
6a y
(326)
晶面间距的计算
❖低指数的晶面晶面间距较大,高指数的则较小。晶 面间距越大,该面上原子排列愈密集,否则越疏。
注意点:
❖ 本节的晶向、晶面及其指数主要针对布喇 菲格子而言。
Sc
Ti Cr Fe Co Ni Cu Zn
Rb Sr Y Zr Nb Mo Tc Ru Rh Pd Ag Cd In Sn Sb Te I Xe
Cs Ba La Hf Ta W Re Os Ir Pt Au Hg Tl Pb Bi Po At Rn Fr Ra Ac Rf Db Sg Bh Hs Mt
说明:晶向指数代表一族晶列,而不指某一特定晶
列。
返回
晶面族
c
b
o
a
密勒指数的求法示意图
ra、sb、tc r、s、t Q
1:1:1 h:k:l r st h、k、l为互质整数
密勒指数:(h k l)
返回
晶面间距示意图
晶面截距公式推导
重要晶面
(100)
(110)
(111)
六方晶系的晶向指数和密勒指数
InSb 探测器阵列 320×240制冷 目前11所和211所已做 出来。
金刚石和闪锌矿结构(2)
(100面)
(111面)
返回
金刚石和闪锌矿结构(3)
原胞示意图
返回
金刚石和闪锌矿结构(4)
晶格常数:硅 0.m-3, 4.42×1022cm-3
能斯特灯
能斯特灯由锆、钇、钍等金属氧化物组成辐射 体,通电发热后发射红外辐射,是红外光谱仪 上常用的红外辐射源。
一般利用氯化钠(NaCl)、溴化钾(KBr)、 碘化铯(CsI)等对红外透明的晶体制备的三棱 镜进行色散分光,以获得上述光谱区中某一光 谱的红外辐射。
返回
氯化铯型结构
氯化铯型结构
纤维锌矿是一种较少见的硫化锌的矿物形式,以法国化 学家Charles-Adolphe Wurtz的名字命名。 其晶体结构是六角形晶体系统的一员且包含有四面等位 的锌和硫原子形成ABABAB型结构。这种结构与 of 六方 碳或者六角的钻石的结构有很大程度的关联。 纤维锌矿单胞常数为: a = b = 3.81 Å = 381 pm c = 6.23 Å = 623 pm
3) 晶向指数的求法: (示意图)(常见晶向指数)
立方晶系中一些常用的晶向指数
说明:
❖ 晶向指数代表一族晶列,而不指某一特 定晶列。(示意图)
❖ 负晶向指数表示: u v w。
❖ 等效晶向表示:<u v w>
❖ 六方晶系的表示方法。(示意图)
1.6.2 晶面与密勒指数
❖ 晶面:同一平面上的格点构成一个晶面。 ❖ 晶格由无数互相平行且等距分布的晶面构成。 ❖ 截距方程:
3. 求立方晶系中(121)晶面的面间距。
4. 在简单立方晶格中试求密勒指数为(111)和 (121)的晶面之间的夹角。(晶面与晶向,矢量计 算法则)
cos a b
ab
氯化钠型结构
氯化钠型结构
复式面心立方结构:KCl、LiH、PbS
美国在短波红外成像方面投入了很大力量 ,研制了 PbS 短波红外探测器用于“响尾蛇”空空导弹之后 又成功 研制了用于“响尾蛇 ”导弹改进型的 PbSe短中波红外 探测器。此外 ,最早研制的截止波长在大气水汽吸收 峰 2.7 μm的 6 000元 PbS短波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已成 功用于弹道导弹早期预警卫星。
1 六方密堆积(演示)(示意图) 基元由两个原子构成。配位数12
2 纤维锌矿(六方ZnS)型结构 (示意图) 可以看成是S原子和Zn原子构成的六方密集子晶格沿 六方轴的c方向移动3c/8套构而成。 可以看成是4 个简单六方晶格的嵌套而成,每个原胞 内包含两对离子。 Ⅲ族元素的氮化物,如BN、AlN、GaN、InN。
1.6 晶向指数和晶面指数
1.6.1 晶向及其标志
1) 晶列:通过晶格中任意两个格点连一条直线, 该直线称为晶列。
2) 晶向:相互平行的一族晶列的共同方向称为晶
向。对于简约格矢量,即n,m,l为互质数。 R na mb lc
其晶向记为[nml].
2) 晶向指数:用以标志晶列方向的参数。
x y z 1 a,b, c为截距 abc
❖ 密勒指数:用以标志晶面的参数。 ❖ 密勒指数的求法:(示意图) ❖ 举例
– 求出晶面在坐标轴X、Y、Z上的相应截距p、q、r ; – 取截距倒数h,k,l,(h、k、l为晶面指数或密勒指
数); – 将h、k、l化为没有公约数的整数比h:k:l= – 将h、k、l加圆括号(hkl),即为晶面指数。
(a) bcc晶格
(b) fcc晶格
2. 说明金钢石、闪锌矿晶胞和原胞中原子的数量?
3. 简要说明PbS 和InSb的晶格结构以及它们在光电 探测方面的应用 。
4. 查阅资料,简述GaAs材料在太阳能电池方面的应用
5. 查阅资料,简述NaCl材料在光学方面的应用
6. 查阅资料,简述GaAs钛酸铅晶体在集成电路方面的 应用
晶体管的发明
1947年12月23日 第一个点接触式 NPN Ge晶体管
发明者: W. Schokley J. Bardeen W. Brattain
获得1956年 Nobel物理奖
集成电路的发明
1952年5月,英国科学家G. W. A. Dummer第一次 提出了集成电路的设想。 1958年以德克萨斯仪器公司(TI)的科学家基尔 比(Clair Kilby,Intel创始人之一)为首的研究小组研 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块集成电路,并于1959年公布 了该结果。
1.4 密堆积和配位数
1.4.1 密堆积
–结合能最低。 –紧密方式排列。
配位数:原子周围最近邻的原子数。
1.4.2 密堆积结构
–1 六方密堆积 –2立方密堆积:面心立方
1.4.3 最大配位数
–相同原子组成:最大配位数12。 –不同原子组成:最大配位数小于12。 –根据对称性:配位数12,8,6,4,3,2。
[ ]晶向 ( )晶面
在各轴上 的投影
晶体管的发明
1946 年 1 月 , Bell 实 验 室 正 式 成 立 半 导 体 研 究 小 组 : W. Schokley,J. Bardeen、W. H. Brattain Bardeen提出了表面态理论, Schokley给出了实现放大器的基本设想, Brattain设计了实验; 1947年12月23日,第一次观测到了具有放大作用的晶体 管;
晶胞和原胞
复式简立方结构:TlBr溴化铊、TlI(碘化钛)、 CuPd(钯铜)、AgMg、AlNi
返回
金钢石结构 1
金刚石 3
返回
金钢石结构 2
返回
金刚石和闪锌矿结构(1)
金刚石结构
闪锌矿结构
闪锌矿结构又称为立方硫化锌
金刚石和闪锌矿结构(2)
复式面心立方结构:两个面心立方的布喇菲晶格沿对 角线平移1/4长度套构而成,但原子价键取向不同。 Si、Ge、GaAs、InP、InSb(用途?)
Ce Pr Nd Pm Sm Eu Gd Tb Dy Ho Er Tm Yb Lu
Th Pa
U
Np
Pu Am
C m
Bk
Cf
Es Fm Md No
Lr
钙钛矿晶格结构(2)
C60分子晶体
C60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球形32面体,即由12个五边 形和20个六边形构成。其中五边形彼此不相连,只与六 边形相连。每个碳原子以sp2杂化轨道和相邻的3个碳原 子相连,剩余的p轨道在C60分子的外围和内腔形成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