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光现象中考命题点:1.光现象的识别2.解释生活中的光现象3.平面镜成像特点和应用4.光现象的综合题5.光现象作图题①平面镜成像作图②光的反射作图③光的折射作图6.实验①平面镜成像实验②光的反射实验③光的折射实验【课堂练习】1.(2018•济南)“一湖一环”景观照明工程扮靓了济南的夜晚,极具泉城特色的“荷型柳意”系列灯具与它们在水中美丽的倒影相映成辉,如图所示。
水中“倒影”形成的物理学原理是()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2.(2018•阜新)下列现象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水中的倒影B.地面上的影子C.海市蜃楼D.雨后的彩虹3.(2018•黑龙江)下列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pA.渔民叉鱼B.水中倒影C.手影D.海市蜃楼4.(2018•无锡)用如图的实验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棋子A、B应该等大B.茶色玻璃板可以用来成像C.方格纸有助于确定虚像的位置D.棋子A向玻璃板靠近,所成的像会变大5.(2018•衡阳)下图中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情况,正确的是()A.B.C.D.6.(2018•深圳)下列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雨后的彩虹B.树荫下的光斑C.池水看起来“浅”D.树在水中的倒影7.(2018•东营)面对清澈见底、看起来不过齐腰深的池水,不会游泳的人千万不要贸然下去,因为人们看到的池水深度和它的实际深度并不相同,下面四幅图能正确解释此现象的是()A.B.C.D.8.(2014•呼和浩特)如图所示为水位测量仪的示意图。
A点与光屏PQ在同一水平面上,从A 点发出的一束与水平面成45°角,方向不变的激光,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的B点处形成一个光斑,光斑位置随水位变化而发生变化。
(1)A点与光屏在水中所成的像是像(选填“虚”或“实”);(2)A点与水面相距2m,则A与它在水中的像A′之间的距离为m;(3)若光斑B向右移动了1.5m,说明水位(选填“上升”或“下降”)了m。
8题9题9.(2016•烟台)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这个现象叫;如果在白色光屏前放置一块红色玻璃,我们在白屏上能看到;如果将白色光屏换成绿色纸板。
我们能看到。
10.(2018•梧州)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如果用一个白屏来承接,会形成一条彩色光带,这种现象叫光的,在彩色光带外侧有两种看不见的光,用其中一种光照射钞票,可以使钞票的荧光物质发光,这种光叫(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
11.(2016•营口)电视机的遥控器能发射一种不可见光,即,以实现对电视的控制;对于流入市场的假币,人们常借助验钞机发出的来辨别真伪;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色彩是由红、、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12.(2018•枣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其实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如图所示),而是太阳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发生了所成的像,太阳实际在图中(选填“甲”或“乙”)的位置。
13.舞台上演员身穿绿军装,军帽上有红五星。
当没有其它光源的情况下,红色灯光照在演员身上,观众看到他军帽上的五星是色:身上的军装是色。
如果看到他身上的军装是绿色,此时照在他身上的灯光可能是色。
14.(2015秋•贾汪区期中)驻伊拉克的美国军人在夜间都戴红外线夜视镜,在漆黑的夜晚也能发现敌方,红外线夜视镜是根据夜间人的体温比周围草木或建筑物的温度,人体辐射的比它们的原理制成的。
15.(2016秋•莲湖区期中)《梦溪笔谈》中记载了这样一个现象:在纸窗上开一个小孔,窗外飞鸢的影子会呈现在室内的纸屏上,可观察到“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
窗外飞鸢的影子是形成的,“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说明小孔成像时,像移动的方向与物移动的方向。
16.(2017秋•成都期中)小芳站在竖起的穿衣镜前5m处,身高为1.65m,小芳到自己像的距离为;若小芳向镜移动一段距离,此时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现将一块和镜面一样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1m处,如图所示,这时她(选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17.(2018秋•金牛区校级期中)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打到光电屏(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行处理)上来显示液面高度。
如图所示,与液面夹角为45°的光束经液面反射后在光屏上形成光点S1,一段时间后光点由S1移到S2时,且S1S2的距离为4cm,则该液面(选填“上升”、或“下降”)的高度为cm。
18.(2015春•温州期中)如图所示,有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某种透明介质,在分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其中AE⊥CG,∠4=∠5,则为入射光线,为折射光线,为界面,空气在界面的侧。
(填“上”“下”“左”或“右”侧)19.(2018•黔南州)画出图中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过P点的光路。
、19题20题20.(2017•衡阳)如图所示,A′B′是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请画出平面镜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
21.(2018•十堰)如图所示,AB、CD是平面镜前一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M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中标出光源S和像点S′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21题22题22.(2014•葫芦岛)如图所示,入射光线AO经平面镜反射后,其反射光线OB沿水平方向射出,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平面镜与水平面夹角的度数。
23.(2016•茂名)如图所示,学校楼梯拐角的墙上装有平面镜,既方便同学们整理仪容,晚上又能利用光的反射对楼道进行照明。
请在图中准确画出灯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到达A点的光路图。
24.(2018•衡阳)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向水面,已知入射光线AO,画出其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24题25题25.(2018•成都)如图所示,一束激光从空气中射到半圆形玻璃砖上(O为圆心),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请在图中画出:①反射光线;②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26.(2017•大庆)如图所示,一束光从半球面上的A点沿半径方向射入半球形玻璃,已知半球形玻璃的球心为O,请画出这束光线在半球形玻璃左侧平面发生的折射、反射光路图。
26题27题27.(2016•聊城)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一块玻璃砖,并穿过玻璃砖。
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光线(注意标出法线)。
28.(2018•莱芜)小华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在玻璃板前放置点燃的蜡烛A,然后在玻璃板后放置未点燃的蜡烛B,并移动蜡烛B直到和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所示。
在此实验中:(1)在移动蜡烛B时,眼睛应在玻璃板放有蜡烛A的一侧,观察到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了;(2)在实验的过程中,小华仔细观察,发现蜡烛A的像有重影,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3)若蜡烛A远离玻璃板,则它的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实验中当蜡烛B和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后,移去蜡烛B,取一个光屏放在蜡烛B所在的位置,发现光屏上没有蜡烛A的像,这说明了平面镜所成的像是(选填“实”或“虚”)像。
此时,小华将玻璃板移去,在玻璃板位置放置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发现光屏上恰好呈现清晰的倒立、等大的蜡烛像,则蜡烛A到凸透镜位置的距离是cm。
(5)选择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
(6)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的方法是。
(7)实验过程中,小组同学仔细观察,发现蜡烛的像有重影,请你帮助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8)记录蜡烛B的位置,用刻度尺在白纸上测得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s如图乙所示,是cm.通过多次实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29.(2017•威海)在光现象的学习过程中,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1)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按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纸版上显示出了入射光AO 和反射光OB的径迹,他想把光的径迹保留在纸板上以便研究,请你为他设计一个保留的方法:。
当在图甲上出现反射光OB后,小明将一透明塑料硬板按图乙方式放置,并以ON为轴旋转该塑料板,观察塑料板上能否出现反射光,他的设计意图是为了探究,小明让光沿BO方向入射,发现反射光沿OA方向射出,说明在反射现象中。
(2)如图丙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将点燃的蜡烛A竖直放在薄玻璃板的一侧,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另一侧的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调整后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的位置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不能呈现蜡烛A的像,说明。
30.(2016•聊城)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小组的同学选用了平面镜、纸板、激光器和几种不同颜色的笔,依据教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还需要的器材是。
(2)实验中为了使光线能在纸板上显示出来,方便实验研究,你该采取的操作是。
A.向纸板喷烟或雾B.使光束垂直纸板射到O点C.使光束贴着纸板射到O点(3)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多做几次,换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光的径迹。
取下纸板,测量ON两侧的∠i和∠r,将数据记录在上表中,根据数据得出的结论是;(4)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沿FO方向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OE方向射出,因为在反射现象中,。
(5)让入射光沿EO方向射向镜面,在纸板NOF上可看到反射光OF,若将纸板NOF向后折,将(填“能”或“不能”)观察到反射光,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应在。
31.(2017•安徽)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用来研究光从水中斜射到与空气的分界面时所发生的光现象。
(1)使入射角i在一定范围内由小变大,会发现折射角γ(填写变化规律),且折射角总是大于相应的入射角;(2)当入射角i增大到某一值时,折射角γ会达到最大值,该最大值是;(3)若继续增大入射角i,将会发现不再有光线,而只存在光线。
32.(2017秋•丹阳市校级月考)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如图1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
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1)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和现象;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且折射角(大于/等于/小于)入射角。
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
该同学根据上述实验中的发现和结论②总结出了光的折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