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植物》教学设计1、我们知道的植物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植物,使学生初步具有研究植物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观察活动中认识自然界里的植物是多种多样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搜集资料能力。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搜集、整理、交流资料,认识自然界里的植物是多种多样的。

教学难点怎样观察、描述植物。

学法指导搜集整理法、交流法、观察法。

教学准备课件、一些植物图片、绿植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认识书上图中的植物。

1、我们已经知道自然界中生长着许多植物。

人类已经发现的植物约有30多万种。

2、说说我们知道的植物。

3、找找课本大图中哪些是植物?4、塑料花是植物吗?二、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交流提炼)1、课前同学们采集了一些植物、搜集了一些有关植物的资料,下面在组内给同学介绍一下。

2、选择组内你们认为最新鲜最有趣的资料或采集的植物介绍给大家。

三、认识校园中的一些植物。

(有效迁移)1、我们校园中也有各种各样的植物,看一看你们认识哪些。

2、校园里的植物,在冬天哪些是落叶的?哪些是不落叶的?四、拓展活动。

课外选择一种方法种一种植物,通过画图或拍照方法,记录它的生长情况总结学法搜集整理法、交流法、观察法五、板书设计1.我们知道的植物一、认识书上图中的植物。

二、交流资料。

三、认识校园中的一些植物。

四、拓展活动。

教学反思:2、观察一棵植物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认识一棵植物有根、茎、叶等结构。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感官观察一棵植物,学习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来观察植物。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真观察仔细记录,培养热爱植物的情感。

重点通过触觉、视觉等感官感受植物的结构。

难点仔细观察植物的各个部分。

教学准备凤仙花、记录单、植物拼图、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秋天到了,美羊羊、喜羊羊要到外面去游玩了,让我们一起跟随他们的脚步去看看有哪些景色吧!讲授新课喜羊羊和美羊羊也和大家一样,叫出了这些植物的名字,但是美羊羊发现了一种他们没见过的植物,你知道它是什么吗?在大自然中你见过这种植物吗?在哪里见过?一观察植物的方法为了能够更加仔细的观这棵植物,我们可以怎样做呢?1.我们可以走进了去观察,可以用手来摸,还可以用鼻子来闻一闻它的味道……2.总结观察植物的方法:(1)看、摸、闻(2)整体——局部(3)远——近3.拿出准备好的一盆没有盛开的菊花,请你仔细观察,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植物的结构:根、茎、叶(对科学词汇的读音进行讲解)二、观察植物的茎和叶1.观察它的茎和叶,你们有哪些发现?.总结发言:叶子是圆形的,边缘有缺刻及锯齿……2.羊博士听了大家的描述,知道了它原来是一株还没有盛开的菊花。

三、画画这棵植物1.请同学们拿出活动手册,先写上班级、姓名、日期。

注意:按照一定顺序画出植物的结构:茎——叶——根2.同学们画的一定都非常漂亮,哪位同学愿意与我们分享你的作品呢?并指出各部分的名称。

四、小游戏:你画我猜在生活中你还观察过哪些植物呢?画一画,看谁能猜出它的名字!五、说说你观察的植物1.在生活中你还观察过哪些植物呢?向我们介绍一下吧!2.观察一棵树,你有什么发现?树很高、很粗壮,有很多的分支,有很多的树叶,树干上有很多裂痕,树叶上有很多叶脉,有很多树根露在了外面……六、课堂练习巩固提升一、判断题1.所有的植物都是有生命的。

()2.所有的植物都会开花。

()二、选择题1.()不是植物构成部分。

A 茎B根 C 头2.()是生长在水里的。

A 向日葵B 土豆C 荷花三、简答题画一棵小树并涂上颜色。

七、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近距离观察、用手摸、用鼻子闻等方式完成了对植物的细致观察,并画出了一幅幅美丽的马蹄莲花,同学们真棒,老师一定要送给我们班同学一大束美丽的马蹄莲花!板书设计观察一棵植物花观察方法茎近距离看叶闻一闻根摸一摸教学反思:3、观察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树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

掌握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叶也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2、过程与方法:根据一定的判断依据,划分出同一种树叶和不同种的树叶。

3、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研究树叶的兴趣,培养爱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和意识。

教学重点:开展观察叶生命现象的活动,建构起叶也是有生命的科学概念。

教学难点:是否是同一种树叶的判断。

教学方法:观察法、引导发现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学生自备材料:捡一些落叶分组材料:同一种植物的新鲜叶和落叶,白纸,一个有大小不同叶片生长的树枝、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在我们生活的自然界里到处是绿色的世界,今天我把这一片绿色带到了课堂上。

(出示图片)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叶子)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植物的叶。

板书课题:5、植物的叶二、统计收集到的树叶:师:上课前同学们分别从不同的地方收集到了各种树叶,请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收集树叶的?(生:捡到的)师:树木是我们的朋友,他们是有生命的,所以我们要爱护花草树木,不能随便采摘树上的树叶。

现在请同学们把捡到的树叶放在桌子上,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老师给出的问题。

(课件出示问题)三、观察比较树叶:1、质疑: 师:你们小组共有几种树叶?这些叶子是同一种叶吗?请各小组同学交流讨论,然后指名汇报。

2、同一种树叶的判断:教师出示同一种树上收集的两片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有一定差异的叶,先出示其中一片,设问:这是怎样一片叶?再出示另一片,设问:这又是怎样一片叶?两片是同一种叶吗?师:你们根据什么,才说它们是同一种叶?又你们根据什么,才说另外的叶不属同一种类?师小结:判断是不是同一种叶,我们主要看叶的形状,叶的边缘,叶的表面情况等。

学生观察并描述。

学生先讨论再回答。

3、认识叶的结构:(1)、这么多叶子它们身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下面我们来研究叶的结构。

(2)、师出示一片完整的叶子,仔细观察,它们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3)、师小结:同时观察所有完整的叶,(出示课件)我们能发现不同种叶有相同的结构。

大部分叶具有叶柄、叶片,叶片上还有叶脉。

教师板书:叶片:有叶脉完整叶的结构叶柄(4)、自我介绍(出示课件)四、观察叶的生命特征1.思考:长在树上的新鲜叶与落叶的最大的不同表现在哪里?(长在树上的新鲜的叶是活的,是有生命的,而落叶是死的,是无生命的。

)2.一条枝条上的叶的观察(1)课件出示一条枝条:下面请各组同学仔细观察一下树枝上的叶子,你能在这条树枝上找出几种不同生长阶段的树叶?板书:叶芽、小叶、嫩叶、成熟的叶、老叶、将枯的叶(2)推测:一片叶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板书:叶芽→小叶→嫩叶→成熟的叶→老叶→将枯的叶→落叶(3)总结:许多植物的叶在春天长出了叶芽,然后长成小小的嫩叶,又慢慢地长大,变老,到了秋天就枯黄死去了,完成了叶的一生。

有些树木虽然秋天不落叶,但它们的叶同样也有生长、衰老和死亡的完整过程五、拓展:师:你喜欢树叶吗?那么不要把捡来的树叶浪费了。

展开想像的翅膀,用你灵巧的小手,发挥你的聪明才智,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叶的喜爱之情吧。

接下来我们先来欣赏一下我们班的小朋友用树叶绘制成的贴画吧!六、板书设计:5、植物的叶完整叶的结构叶片有叶脉叶柄叶的生长变化:叶芽→小叶→嫩叶→成熟的叶→老叶→将枯的叶→落叶教学反思:4、这是谁的叶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植物的叶具有共同的特征。

2.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叶具有的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观察和描述一片叶的特征。

2.能用简单的图画描述叶的外部特征。

3.根据叶的特征到校园中寻找它们是哪一种植物的叶。

科学态度目标1.对常见植物的特征表现出探究的兴趣。

2.产生到植物生长的环境中观察植物的兴趣。

3.提高到室外开展活动的能力,并养成良好的习惯。

4、利用提供的材料和工具,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完成任务并表达。

教学重难点重点: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观察和描述一片叶的特征。

能根据叶的特征到校园中寻找它们是哪一种植物的叶。

难点:根据叶的特征到校园中寻找它们是哪一种植物的叶。

器材准备为学生准备:科学学生活动手册、小板夹、松树叶、桃树叶、小叶黄杨叶、槐树叶、梧桐叶等。

教师准备:班级记录表、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发现了叶的秘密。

很多同学对叶子充满了兴趣,甚至还捡了不少掉落的叶子。

今天老师就把它们带到了科学教室,让我们一起看看它们都是谁的叶。

教师实物投影五种不同的叶子,让学生观察并回忆。

设计意图:激发兴趣,聚焦每种叶子各自的特征。

二、聚焦:说说这是谁的叶1.谈话:你们知道它们是哪些植物的叶吗?你是怎么知道的?设想1:学生能够说出植物名称,也能描述叶的特征。

学生回答每种树叶的大小、颜色、形状等特征,聚焦特征,教师板画。

设想2:学生说不出植物名称,或者说错,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如学生认为梧桐叶是枫树叶,教师可以解释这片叶像手掌一样,那是不是这种形状的都是枫树叶呢?我们还得再去观察观察其他方面的特征。

这片叶子还有什么特征吗?2.追问:除了用眼睛看,我们还能用什么感觉器官观察植物呢?3.小结:不同植物的叶特征也不同。

设计意图:认识到植物的叶是多种多样的,每种叶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特征。

三、探索:到校园里去找一找活动一:画叶。

1.活动要求:这些植物都长在校园中,我们就去找一找这是谁的叶。

还按上节课画图的方法清晰地画出叶的样子,然后拿着图去寻找叶。

提问:你觉得要想很准确地找到叶子,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学生回答:表现出每片叶的特征等。

2.活动:比比谁能表现更多叶的信息。

每组先商量好准备找哪两片叶。

小组活动将叶子画在记录表上,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学生在记录过程中不断强化对叶的特征的理解,感受每片叶的不同点。

活动二:讨论外出注意事项。

1.提问:我们要到校园中寻找叶对应的植物,怎样才能找到呢?学生回答:根据每片叶的特征,按照叶的样子寻找。

追问:如果只有某一个特征一致,能不能判断找对了?小结:要反复比较,先找到主要特征,再看其他特征。

如果附近有掉落的叶,你也可以带回教室。

2.提问:外出活动时,你觉得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学生回答:注意安全、要做好记录等。

教师总结:安全很重要!第一,远离危险的地方和植物,遇到动物不擅自触碰;第二,老师会划定范围,到操场以后分组活动,每组同学在一起观察,遇到问题随时举手告诉老师;第三,爱惜植物,每片叶都是有生命的,不摘叶子;最后,找到了要及时记录。

回来之后交流、汇报,你是根据叶的什么特征找到植物的?你在哪里找到的?设计意图:明确外出观察和寻找叶的要求,养成良好的科学活动习惯。

活动三:在校园里寻找植物。

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四、交流1.提问:你们找到对应的植物了吗?你们是根据叶的什么特征找到植物的?在哪里找到的?设计意图:聚焦叶的特征和叶对应的植物的名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