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设备项目立项报告一、项目建设背景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赋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机遇。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推进,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前沿革命性突破和交叉融合,催生出各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的群体突破。
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核心的新兴技术广泛渗透,带动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引发产业分工重大调整,为加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切入国际产业链中高端领域、实现新兴产业跨越赶超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产业融合深入推进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新引擎。
多领域加速跨界融合,尤其是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不断催生“互联网+”新业态,消费需求不断向多元化、高质量、高层次变化,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同时也为发展新产业、培育新业态、应用新模式开辟了新思路。
我国经济发展新理念构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方向。
“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深化产业结构调整的新时期,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指引下,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型的传统产业增长动力持续弱化,促使进一步依靠产业结构调整、产业技术升级、实施创新驱动的发展理念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再造新契机。
重大国家战略部署带来新的发展思路和方向,再造发展新需求。
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找准在重大战略中的定位,选好切入点,把握好、利用好新机遇,实现新的更大发展。
我国人工智能的政策出台时间比美国玩,但是很快就从国家层面上将其发展上升到了战略高度。
2015年,国家发布了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要---《中国制造2025》,其核心是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进智能制造。
紧接着又印发了“互联网+”行动的知道意见,说明我国已经把人工智能放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
到2019年3月19日,中央全面深化文员会审议通了《关于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知道意见》。
该文件提出要把握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特点,结合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特点,探索创新成果应用转化的路径和方法,构建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的智能经济形态。
从而可以看出政府把人工智能上升到国家意志的决心,人工智能已成为引领科技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从2017年开始,国内人工智能相关政策的重点已经从智能技术转向技术和产业的融合,再加上全国大部分省市已经开始在“互联网+”规划中提及人工智能以及在战略新兴产规划中设置了“人工智能专项”等等产业扶持行动,因此使得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从2015年的112.4亿元快速增长到216.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40%,中国信通院根据国内人工智能产业的应用落地情况预测,到2018年末,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将达到399亿元。
我国人工智能产业按技术领域划分,可分为计算机视觉、基础算法及平台、芯片、语音、自然语言处理五大块。
2017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到216.9亿元,其中计算机视觉所做贡献最大,其规模占比为37%;其次是语音技术模块,规模占比为22%。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不断成熟,2018年,我国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慎独学习等算法领域的增强促进计算机视觉、语音等技术不断突破,谷歌、英伟达、华为、寒武纪等发布的AI芯片产品进入大批量商用上市阶段,人工智能产业继续增长并与垂直行业加深融合。
近年来,在国内人工智能市场上BATJ(百度、阿里、京东、腾讯)等一干科技巨头以及相当一部分新兴的“独角兽”企业,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纷纷布局AI市场,主要方式有对AI领域的直接投入研发,也有通过对外投资、收购相关产业,完善产业链布局。
从国内人工智能企业来看,2017年,有42%的企业应用计算机视觉相关技术,其次是语音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两者占比共计43%,基本与计算机视觉相关技术持平。
在目标市场行业中,人工智能+(融合医疗、金融、教育和安防等领域)总计占比40%,位居第一;其次是智能机器人行业,占比27%。
从而可以看出,国内企业更多关注人工智能应用环节。
目前,人工智能相对成熟的产品主要集中在安防监控设备等局部细分领域,智能扫地机器人、智能音箱、机器翻译机等产品普遍存在覆盖范围小、使用群体少、智能化水平偏低等问题,除此之外,行业中还存在着更多的产品空白领域。
虽然在可见的未来,科幻片里面的那种具有自主意识的人工智能不会出现,但通过机器学习算法简化软件的复杂性、增强机器的“智能”方面还是有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例如,辅助驾驶系统将成为汽车的必备,虽然完全无人驾驶可能在外来很长一段时间不会出现。
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可产业化的方向较多,计算机视觉技术与智能语音识别技术都在金融、教育、医疗等众多领域得到了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落地,深度学习、数据挖掘、自动程序设计等领域也将在更多的应用场景中得到实现,人工智能技术产业化发展前景向好。
二、项目名称及性质1、项目名称:人工智能设备项目2、承办单位名称:xxx投资管理公司3、项目性质:新建4、项目建设地点:xx(以最终选址方案为准)5、项目联系人:余xx三、项目承办单位展望未来,公司将围绕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在“梦想、责任、忠诚、一流”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围绕业务体系、管控体系和人才队伍体系重塑,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和管理及业务模式的创新,加强团队能力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努力把公司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供应链管理平台。
公司秉承“以人为本、品质为本”的发展理念,倡导“诚信尊重”的企业情怀;坚持“品质营造未来,细节决定成败”为质量方针;以“真诚服务赢得市场,以优质品质谋求发展”的营销思路;以科学发展观纵观全局,争取实现行业领军、技术领先、产品领跑的发展目标。
公司将依法合规作为新形势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本保障,坚持合规是底线、合规高于经济利益的理念,确立了合规管理的战略定位,进一步明确了全面合规管理责任。
公司不断强化重大决策、重大事项的合规论证审查,加强合规风险防控,确保依法管理、合规经营。
严格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和政府监管要求,重点领域合规管理不断强化,各部门分工负责、齐抓共管、协同联动的大合规管理格局逐步建立,广大员工合规意识普遍增强,合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
公司坚持诚信为本、铸就品牌,优质服务、赢得市场的经营理念,秉承以人为本,始终坚持“服务为先、品质为本、创新为魄、共赢为道”的经营理念,遵循“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坚持高端精品战略,提高最高的服务价值”的服务理念,奉行“唯才是用,唯德重用”的人才理念,致力于为客户量身定制出完美解决方案,满足高端市场高品质的需求。
四、原则1、坚持融合发展。
推进业态和模式创新,促进信息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强化产业与上下游产业跨界互动,加快产业跨越式发展。
2、坚持创新发展。
围绕战略性新型产业,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产业创新,加快产业现代化进程,不断提高产品档次,提升企业效益。
3、因地制宜,科学发展。
充分结合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资源条件,分地区、分类型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路线,指导推动产业现代化发展。
4、政府引导,市场推动。
以政策、规划、标准等手段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研究运用价格、财税、金融等经济手段,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
5、宣传推广,公众参与。
采用多种形式积极宣政策措施、典型案例、先进经验,加强舆论监督,营造开展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五、选址、建设规模和方案(一)项目产品及服务规模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xx人工智能设备的经营能力。
(二)建筑物建设规模本期项目建筑面积275587.64㎡,其中:生产工程169306.50㎡,仓储工程61175.40㎡,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26849.84㎡,公共工程18255.90㎡。
六、发展思路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产业发展和应用为导向,明确目标任务,开展专项行动,实现产业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和可持续发展,大力推动区域产业发展应用。
七、建设周期本期项目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的有关法规和实施指南要求进行建设,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
八、项目投资方案(一)建设投资估算本期项目建设投资98748.11万元,包括:工程建设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三个部分。
(二)建设期利息按照建设规划,本期项目建设期为12个月,其中申请银行贷款51461.67万元,贷款利率按4.9%进行测算,建设期利息1260.81万元。
(三)流动资金流动资金是指项目建成投产后,为进行正常运营,用于购买辅助材料、燃料、支付工资或者其他经营费用等所需的周转资金。
流动资金测算一般采用分项详细测算法或扩大指标法,根据企业流动资金周转情况及本项目产品生产特点和项目运营特点,该项目流动资金测算参照同行业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合理周转天数,采用分项详细测算法进行测算。
根据测算,本期项目流动资金为18421.07万元。
(四)项目总投资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
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18429.99万元,其中:建设投资98748.1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3.38%;建设期利息1260.8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06%;流动资金18421.0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5.55%。
(五)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本期项目总投资118429.99万元,其中申请银行长期贷款51461.67万元,其余部分由企业自筹。
九、投资收益分析(一)经济评价财务测算1、营业收入估算本期项目正常经营年份预计每年可实现营业收入209600.00万元。
2、正常经营年份增值税估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和《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及相关规定,本期项目正常经营年份应缴纳增值税计算如下:正常经营年份应缴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9643.87万元。
3、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本期项目总成本费用主要包括外购原材料费、外购燃料动力费、工资及福利费、修理费、其他费用(其他制造费用、其他管理费用、其他营业费用)、折旧费、摊销费和利息支出等。
本期项目年综合总成本费用的估算是以产品的综合总成本费用为基点进行,根据谨慎财务测算,当项目达到正常生产年份时,按正常经营年份经营能力计算,本期项目综合总成本费用161167.66万元,其中:可变成本133302.52万元,固定成本27865.14万元。
正常经营年份项目经营成本153259.47万元。
具体测算数据详见—《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