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垃圾分类回收处理保护环境
和市民健康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人口的增加,我市生活垃圾总量日益增多,处理费用和环境代价逐渐增大,且目前的垃圾填埋或即将实施的垃圾焚烧等处理方式,均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污染。
特别是将未分类的垃圾进行焚烧,会产生二恶英等有害气体,由于二恶英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毒性最强的有毒化合物之一,具有强烈的致癌性容易对人体的免疫功能和生殖功能造成损伤,甚至造成婴儿畸形。
如果在垃圾产生源头分类收集,可减少对混合垃圾填埋或焚烧所产生的费用和污染,使环境污染最小化、经济效益最大化。
垃圾分类在西方国家已是一个普遍现象,我国的一些大中城市也正在大力倡导和开展试点工作。
随着我市垃圾焚烧项目临近使用,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已经迫在眉睫。
一、当前我市的垃圾处理现状
随着我市人口快速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每天产生的垃圾量越来越大,据环卫部门统计,我市日产生活垃圾约1400吨,日处理生活垃圾750余吨(进入东山垃圾填埋场的垃圾量),现有的垃圾填埋场地已难以满足需求,目前在建的垃圾焚烧项目计划明年完成并投入运行,日焚烧能力为1000吨,仍低于
现有的1400吨的日产量,且垃圾日产量还在随着城市人口集聚逐渐增加。
按照市政府目前的垃圾清运处理计划,将在2008至2011年投资1.03亿元,在全市建造垃圾中转站35座,购置垃圾运输车24辆,建立起“村居清扫收集、乡镇集中待转、市转运处理”的三级管理运转机制,将大幅改善城市卫生和市容环境,但仍未能在前瞻性的角度上提出垃圾分类的实施目标和计划,是一个重大缺憾。
因为随着垃圾焚烧项目投入使用,未分类垃圾将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虽然目前我市城区的1095只普通垃圾箱已经更换为环保型分类垃圾箱,但垃圾运到中转站时仍进行混放,垃圾分类实际上未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二、实施垃圾分类的必要性
1、垃圾填埋的负面作用。
我市现行的垃圾填埋处理方法是一种最通用的方法,最大特点是费用低、方法简单,但填埋垃圾不仅侵占土地,还挤占了市民的生活空间,影响了周边大片地区的环境质量。
进行填埋处理的垃圾会释放甲烷、硫化物等气体,甲烷可产生温室气体,硫化物等臭味气体对空气质量影响极大,同时,垃圾填埋也容易造成地下水污染。
2、对垃圾焚烧方式的评价。
当前国内各地即将上马的垃圾焚烧项目很多,广州、南京等地计划建设的垃圾焚烧厂引起当地公众的强烈不满和抵制。
鉴于我市目前的城市发展阶段和垃圾处理现状而言,我们认为不应当否定垃圾焚烧的办法,而
应该依据日本、丹麦等国家实施的“分类后再焚烧”的先进经验,逐步实施垃圾分类,最大限度降低焚烧所产生的危害。
3、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的好处。
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的效益。
垃圾是错位的资源,许多垃圾还可以变废为宝,比如我们生活中用的电池,一般都含有汞或镉等有毒的重金属,这些重金属如果留在地下就很容易通过雨水的淋溶,进入到地下水中,这种污染是很难排除,生物学半衰期大概是30年,危害特别大。
但是,废电池里含有多种有用的金属,回收利用的价值很高。
旧纸张回收可以减少木材资源和能源的浪费,将厨余在垃圾进行分离可以减少在垃圾焚烧后产生二恶英,废旧塑料的回收可以减少对空气、土壤、水源的污染。
目前,广州番禹经过一阵对垃圾焚烧项目的争议风波后,正筹备开展垃圾分类减排试点工作。
三、意见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市民将垃圾分类投放。
通过学校、社团、企业、电话或家访对市民进行演讲、咨询宣传,指导居民如何进行垃圾分类;通过印刷品、宣传栏、报纸、电台、电视台和网络等手段宣传垃圾分类,如编写实用的《垃圾处理手册》,通俗地向每个居民讲述各种生活垃圾的处置方式及原则,使垃圾分类深入每个居民的生活中;也可组织市民尤其是家庭主妇参观垃圾处理的设备和方法,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观念,增
强市民的环保自律性,提高环保意识。
2、加强环境教育,培养儿童的环保意识。
环境教育中的可持续发展就包含有共同成长和终身发展的观念。
“21世纪需要有环境意识和环保技能的人”,环境教育从娃娃抓起已成为当今教育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全民环境教育的基础。
所以,可通过幼儿园、中小学进行环境教育,宣传垃圾分类,同时通过小孩可以影响其父母。
3、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建立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机制。
如制定《废弃物分类条例》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行政条例,并严格进行。
对于从事垃圾分类回收行业的企业,通过垃圾收费等法规给予政策优惠和经济补贴,鼓励社会企业参与到分类回收领域。
对于产生垃圾源头的居民,可通过分类法鼓励并监督其实施垃圾分类收集。
4、环保机构制定合适的期望值和长期的规划。
在我国混合投放垃圾已是几千年养成的习惯,改变不可能一蹴而就。
垃圾分类看似举手之劳,但关键是要长期坚持。
在垃圾分类实施初期,环保机构要给居民提供尽可能的方便,如配置标志明确的专用器具、定期上门回收等;向市民赠送垃圾袋等方法,激发和保证人们进行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在年初,可将新的一年“垃圾清运时间表”和“垃圾分类说明”挨家挨户地投放到各家的信箱,以方便居民遵照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