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讲-抗干扰..
军事通信的干扰环境
干扰种类
敌意干扰的式样
设备内部的干扰,如:收发 干扰、邻道干扰等。 现场非敌意干扰。如:多径 干扰、多用户干扰、环境噪 声干扰、其它电台的干扰等。 现场的敌意干扰。指敌方为 电子战需要而施放的干扰。 通信抗干扰主要指对抗敌方 的有意干扰。
阻塞干扰、压制干扰 跟踪干扰、瞄准干扰 窄带干扰、单频干扰 宽带干扰、梳状干扰、 脉冲干扰 升空干扰 智能化干扰
应用前沿
抗跟踪干扰
现有的对抗跟踪干扰或单频干扰手段,主要靠慢跳频或中 速跳频。跳频对躲避固定干扰有很好的作用,然而,目前 的信号检测手段也日新月异,检测能力日益加强,目前任 一种 DSP 芯片的 FFT 速度能够很容易地达到 1ms 以下,即现 有的跳频系统很容量受到跟踪干扰的攻击。 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办法就是采用快速跳频。也就是说要 将跳频速率提高到每个频点的停留时间不超过从通信发射 机到干扰机再到通信接收机的传播延迟,从而使最理想的 跟踪干扰或转发干扰到达接收机的时间超过有效的通信时 隙而失去干扰作用。例如,当干扰机在10km以外时,只要 跳频速率达到 15KHz 即可彻底解决跟踪干扰和转发干扰问 题。
Turbo Code
提出:Turbo code码又称并行级联码,是1993年法国学者提出的一 种性能接近极限的信道编码结构及相应的译码算法。 特点:仙农的信息论给出了信道传输能力的上限,即信道容量,然 而这个极限始终未能达到。传统的信道编码都有不同程度的纠错能 力,但离信道的容量极限还相距甚远,使得信道资源一直得不到充 分的利用。Turbo code 则突破了传统的编码结构与思路,它采用 了并行级联码的结构和利用软输出译码算法的迭代译码方法,在理 论上可提供接近极限的能力。 应用:由于Turbo code 的这种优异性能,其应用价值十分广阔, 尤其是军用移动通信领域,在实战场合的电磁环境和电子对抗情况 下,射频强干扰无处不在,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进行可靠的通信对 编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编码是很难达到的,而 Turbo code 则可充分利用这种信道所能提供的通信能力。
解跳
f01 f02
跳频 频综 跳频 图案 同步
...
G= N×fc/ fb
f0N
时间域
瞬时通信 这是潜艇通信常用的方 法。 先进行信息压缩,然后 以很短的时间发送出去。 特点: (1)隐蔽性好; (2)抗干扰能力强; (3)信息速率低; (4)延时大,非实时业务。 跳时通信
fb
fc
f0
窄带干扰
G=fc/fb
扩频增益
信息 比特 接收
扩频 序列
解调
解扩
扩频调制
2fc
信号 干扰
载波 同步
扩频 序列 同步
接收解扩
频率域之二:跳频
原理框图
fb
信息 比特 发送
频谱图
调制
中频 载波
变频
f01 f02
跳频 频综
...
பைடு நூலகம்fi
跳频 图案
G=N
跳频增益
信息 比特 接收
f0N
fb
fi
f0
窄带干扰
多用户,忽略热噪声
PJ / PS W N0 G 1 N 1 N f b Eb Eb / N 0
结论:无论是多用户干扰还 是热噪声干扰都会“吃掉” 一些干扰容限,只有在单用 户及忽略热噪声的情况下, 才可能达到干扰容限的最大 值。
抗干扰体制的比较
阻塞干扰 可以是窄带、部分带、梳状 干扰等。 一般跳频优于一般直扩 这是因为直扩增益一般都小 于滤波器的防护度。 跳频最好再加上纠错编码措 施 某些跳频点碰上干扰,可以 通过纠错消除误码。 跳频最好再加上自适应调零 天线 增加对抗特强干扰的能力。 跟踪干扰 过程:对信号进行侦测、分 析,引导干扰机跟上信号。 快跳频是对付跟踪干扰的最 好方法。 临界跳速=150KHz / d(km) 如果跳速做不快,可以采用 跳扩结合的方法。因为扩频 增加了信号的隐蔽性,不容 易被跟踪。 从抗干扰的角度,很少采用 直扩。
通信对抗的分类
通信侦察:使用通信侦察设备来探测、搜索、截获敌方 的无线通信信号,对信号进行测量、分析、识别、监视 以及测向和定位,以获取信号频率、电平、调制方式等 技术参数以及电台位置、通信方式、通信特点、网络结 构和属性等情报。 通信干扰:使用通信干扰设备发射专门的干扰信号,破 坏或扰乱敌方的无线通信,是通信对抗的进攻手段。 通信抗干扰:在军事通信设备及系统中采用的通信反侦 察、反干扰措施,是通信对抗的防御手段。本次讲座重 点讨论有关通信抗干扰问题。
快速跳频
这是针对中、低速跳频通信系统易受跟踪式干扰而采 用的一项最新技术,目前国际上还停留在理论研究阶 段,尚未实用。其主要原理是:移动通信系统以高于 信息速率的跳速在很宽的频带上进行频率跳变,即每 个信息比特跳几跳以上,相当于跳速高达 100KHz ~ 1MHz,比目前的跳速提高100~1000倍。与中、低速跳 频方式相比,这种体制的显著特点是: 能有效地对抗敌方的跟踪式干扰和转发式干扰; 能消除宽带移动通信中多径效应造成的不利因素; 大大改善数据传输时的误码性能,从而提高可通率。 以上这些优点特别适用于新一代的军用无线通信。
抗阻塞干扰
传统的通信系统,特别是宽带系统(跳频和扩频)对 干扰的抑制主要靠中频滤波,然而由于前端高频放大 器和混频器都是非线性器件,在有强干扰时会产生不 可恢复的交调干扰和噪声恶化,即产生射频前端的阻 塞。 解决办法:(1)尽量提高前端器件的线性动态范围, ( 2 )将增益尽量分配在中放,( 3 )更重要的和更直 接的方法是在天线和高放间引入可快速编程的高Q无源 跳频滤波器,从而大幅度降低进入有源器件的干扰电 平,提高抗阻塞能力。
解调
载波 同步
解跳
f01 f02
跳频 图案 同步 跳频 频综
...
跳频调制
干扰
fi
f0N
信号
接收解跳
频率域之三:跳扩频
原理框图
信息 比特 发送
fb
扩频
fc
扩频 序列
调制
fi
中频 载波
变频
f01 f02
跳频 频综 跳频 图案
...
跳扩频 增益
f0N
信息 比特 接收
解调
fi
载波 同步
解扩
扩频 序列 同步
对直扩/跳频抗阻塞干扰的说明
PJ PJ
PS
PJ PS PS PJ PJ’
PS
PJ
PS
PJ’
PJ
PS
PJ’=PJ/G
PJ’=PJ/L滤波器
对跟踪干扰和临界跳速的说明
电台1 接收时间 电台2
侦察、分析、引导时间 发送时间
T总=T接收+T发送+T侦察、分析、引导
干扰机
对跟踪干扰和临界跳速的说明 (续)
有效性问题 扩频是以频带换取抗干扰能力, 因而降低了传输的有效性。 解决方法:采用多进制直扩技术。 基本原理是利用直扩码的正交性, 形成并行传输的通道,从而降低 所需的带宽。 可靠性问题 扩频抗干扰的基本机理是降低干 扰的功率密度或碰撞概率,但不 能完全消除误码。 解决方法:采用纠错,并把信道 编码和扩频处理结合起来。
跳频同步 为了实现跳频电台的正常通信, 必须要求网内电台有相同的跳频 图案,准确的时钟信息。这就需 要跳频同步。 方法:军用电台目前流行的是同 步字头法,即通过移动台对中心 台发出的时变跳频图案进行搜索, 实现移动台对中心台的跳频同步。 要求:同步信息的隐蔽性、传输 的可靠性、同步建立的快速性。 即具有抗干扰能力强、同步时间 短、传输可靠等优点。
通信抗干扰性能
抗干扰性能之一:信号隐蔽性 无线信号的隐蔽性 单位面积天线,在单位带宽 中所能截获的信号功率 信号方式的隐蔽性 双工方式、调制方式、多路 方式、编码方式、同步方式 信号参数的隐蔽性 特别是与抗干扰有关的参数, 如:扩频序列、跳频序列、 同步参数、信令参数等。
抗干扰性能之二:信号鲁棒性 用干扰容限定义 PJ/PS(条件:设备性能、工作环境、 干扰性质) 三个层次的条件,即: a、设备性能。如:比特差错率、语 音质量、同步及信令性能、网络性能 等,可以定一个门限,在此门限以下 用户不能接受。 b、工作环境。如:单台设备还是多 台设备、有无天线抗干扰措施、干扰 源是否升空等。 c、干扰性质。如:干扰性质、干扰 强度、干扰时间等。
基本是一个TDM或TDMA 系统; 时隙不用满,按某种跳 时图案在各个时隙上进 行跳时; 有一定的隐蔽性和抗干 扰性; 目前使用不多。
空间域
定向天线
自适应调零天线
天线波束越窄,电波隐 蔽性好,抗干扰性也强。 从抗干扰角度,全向天 线不如定向天线。 采用毫米波频段,天线 方向性很好,有利于通 信抗干扰。
单用户,考虑热噪声
G FKTW / PS, Eb / N 0
PJ / PS
讨论 单用户,忽略热噪声
PJ / PS W N0 G f b Eb Eb / N 0
令:接收机门限电平为 Pr 0 FKTfb Eb / N 0, 就有: PJ Eb / N 0 P 1 r0 PS G PS
利用相控阵天线原理,在干扰 源方向形成波束的零点; 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干扰 信号进行识别和检测; 利用自适应技术自动调整天线 波束的零点指向,使干扰信号 最小; 不足:在零点方向形成盲区, 影响这个区域内用户的正常通 信。
直扩系统的干扰容限
模型
Eb/N
公式推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