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通中学如何提高德育的有效性_以济南历城二中的_处方式_德育为例

普通中学如何提高德育的有效性_以济南历城二中的_处方式_德育为例

普通中学如何提高德育的有效性———以济南历城二中的“处方式”德育为例■陈雨亭张斌教育学术月刊2009.1EDUCATION RESEARCH MONTHLY摘要:在新的社会形式下,如何提高普通中学的德育有效性越来越成为难题。

山东济南历城二中采取“处方式”的德育方法,通过使校本德育活动常规化与灵活化、让学生成为自我教育的主体、使学校处处都成为德育资源等方式,达到了德育的有效性效果。

历城二中的经验表明,组织德育活动所“浪费”的时间会得到加倍的补偿;德育必须从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入手;普通中学应该把德育置于首要位置;对全校德育领导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各类决策的实施力。

关键词:德育;校本德育活动;校本管理作者简介:陈雨亭,女,天津市教科院副研究员,教育学博士(天津300191);张斌,男,山东省教科所副研究员(山东济南250013)。

社会的价值观多元化、家庭构成方式的复杂化和中学生思想的复杂性导致中学生的价值观也越来越多元,使得普通中学的德育工作难度大、效果不明显,特别是在超大规模高中,这个问题更加突出。

如何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成为很多中学校长和教师的难题。

山东济南历城二中远离市区二十多公里,位于济南市历城区的董家镇,已经有五十多年的办学历史。

长期以来学校规模不大,1999年有学生1400余人。

从2001年李新生出任校长开始,学校开始迅速发展,到如今已是拥有7000多名学生的济南市名校。

学校扩招后,生源十分复杂,既有当地农民的子女,也有济南市区各阶层人员的子女;既有独生子女,也有非独生子女;既有生活在健全家庭中的学生,也有隔代抚养、单亲家庭或者离异父母重组家庭中的学生。

生源的复杂性使得有些学生在身体素质、团队合作、孝心、吃苦耐劳、意志品质、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差异较大,特别是在相当一部分学生身上存在着某些能力超常发展,而有些基本的生活能力却相当低下的现象。

针对这些现象,历城二中采用“处方式”的德育方法,构建了多层次的德育网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所谓“处方式”德育,就是学校构针对学生成长过程中所形成的不良习惯、态度或者某阶段学生所面临的共性心理问题,立足于校本德育资源,构建多层次的德育网络。

在学校活动层面上,每个月都组织全校处方式大型德育活动;各级部、班级在积极响应学校的活动之外,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穿插组织适合本级部和本班的德育活动。

各层次的德育活动充分利用学校周边社区和家长资源,以两条通道组织实施,一条通道是校团委———级部团总支———班级团支部;另一条通道是校长———级部主任———班主任———班长。

在这两条通道之外,丰富的学生社团活动起着补充和深化的作用。

不管哪个层面的德育活动,目的都是通过集体的力量发扬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纠正弱点,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培养积极的心态,调动、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和能力。

二中的领导和教师都深信,个体内心的力量———而不是外在的诸如高考之类的压力———才是最强大的动力。

一、使校本德育活动常规化与灵活化历城二中每个月都有常规性的大型主题德育活动,由校团委负责。

这些活动的主题设计具有“处方”的色彩,都是根据当月的传统主题与学生入学后特定阶段所存在的共性问题而设计的。

例如,在2007-2008学年度,他们共举行了如下大型的全校性主题活动:九月份是感恩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活动月。

教师节前,组织全校学生以“写美满祝福,表学子心愿”为主题的贺词评选活动,并将优秀贺词进行装裱,悬挂在教师办公室。

举行十八岁成人节活动,组织全校性的十八岁成人宣誓仪式,对学生进行成人教育。

各班组织感恩父母的系列活动;十月份是文体教育活动月,组织大型运动会,拔河比赛,篮球比赛会操比赛等活动;十一月份是学习活动月,组织征文比赛、黑板报比赛、满分卷评比、教师普通话比赛等活动,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来,减少心理问题发生的机率;十二教育学术月刊2009.1月份是学生风采展示月,组织“阳光地带”校园歌手大赛、第二届“心声杯”主持人大赛、初中部英语晚会等等,给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平台;三月份是学雷锋活动月,主要组织学生参与清扫周围社区的街道等志愿服务活动;四月份是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月,各级部组织参观辛弃疾故居等活动,弘扬爱国精神和民族传统;五月份是学生风采展示月,举行“爱国、学习、立志、成才”演讲比赛,学校通过校园电视台进行现场直播,全校同学观看比赛;六月份是社会实践活动月,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消防演习、参观气象局、参观省地震局等,加强学生在思想、认识、学习、生活等方面的认识和沟通,使学生通过参与活动,开阔视野,激励自己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除了常规性的大型主题活动,历城二中还根据时事、学生在发展过程中遭遇到的新问题等随时穿插一些临时性的大型或小型德育活动。

例如,2008年十月是二中五十年校庆,于是在五月份他们举办了“庆五一、迎五四”原创诗歌集体朗诵比赛,要求以班级为单位组队参赛,全员参加。

在学校的大型朗诵比赛之前,各年级自行组织进行预赛,高中部每个级部推选4个班,初中部每个级部推选2个班,共18个班参加全校决赛。

他们还规定,优秀作品和表演班级将推荐参加校庆庆典活动。

学生们十分喜欢这个活动,爆发出极大的创作热情。

高一(四)班有位张炜同学,课余时间转遍了校园,用心灵与校内的一草一木、一楼一阁对话,创作出一首题为“母校五十年”的诗歌。

其中一段包含着校内部分大楼和主要景点的名字:致远楼中有你灼灼的希望弘远楼中有你抹不去的青春和理想行知楼中有你奋斗的痕迹和汗水崇俭楼中有你一贯的朴实和节俭文泓楼中有你最初的梦想和希望操场上有你蓬勃的英姿和张扬明月亭下的松柏是你的气质稼轩广场的宁静是你的遐想很多全校性演讲比赛活动的主题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远大理想,克服某些功利主义思想带给学生的不良影响。

例如,2006年11月,历城二中举办了以“天下兴亡,我的责任”为主题的演讲比赛,目的是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明确责任的含义,认识到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

演讲大会在校大操场举行,场面壮观。

评分标准由四项组成,内容占50%、语言占30%、临场表现占15%、形象占5%。

类似的演讲比赛经常举行,很多学生参加过预赛或者决赛,这既锻炼了他们在公众场合表达的能力,又陶冶了情操。

另外,从班级来说,班主任也会经常根据自己班级的情况设计一些主题班会或班级小型活动,以弥补学校大型活动所无法关照到的方面。

同时,班级在准备学校大型活动的过程中会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地设计、组织活动。

由于近些年来离异家庭较多,隔代抚养长大的学生也较多,再加上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对子女的过度保护,有些学生与父母的关系紧张,因此,学校每年9月,都会把“感恩父母”作为重要的德育内容,建议各班创造性地组织班级活动。

班主任滕德新老师在班里组织了“我的父母亲诗歌散文朗诵比赛”以及“我和父亲母亲作文比赛”。

双休日的时候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给父母洗一次袜子”,“给父母洗一次脚”,“给父母做一道最喜欢的菜”等。

在此基础上,他组织学生们精心设计了一场与家长共同举行的主题班会,那次班会上,很多家长和学生都流泪了。

滕老师班里有一个女生小阮,小时候由于母亲的原因,父母离异,所以她从来不叫妈妈。

母亲非常痛苦,经常看着孩子的脸色行事。

经过学校和班级的系列感恩教育之后,小阮放假回家后,主动去找母亲,一进门就叫了声妈妈。

母亲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随后感动地流下了眼泪,把女儿紧紧搂在怀里。

以后的日子里,母女经常手挽手散步,关系融洽。

二、让学生成为自我教育的主体历城二中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独生子女,即使不是独生子女的学生一般也只有一个兄弟姐妹,这种状况使得父母对子女呵护太多,导致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差,自我教育能力也差。

针对这种状况,历城二中在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中贯彻自主管理的原则,以此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首先,他们在班主任工作和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地放手让学生自主管理和自主学习。

这是一个逐渐发现、逐渐摸索的过程。

魏书生等老师的讲座促使老师们反思自己一贯的工作思路。

班主任吕仁军老师说,他以前当班主任的时候,事事由自己做主,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自己很累,学生也累。

听了魏书生的报告后,茅塞顿开,于是他开始尝试让学生自主管理,实行班长负责、各委员分工负责的方法,结果既锻炼了学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又解放了自己,使自己有精力投入到更有创造力的工作中去。

赵学东老师的班里粉笔盒容易坏,粉笔头经常掉在地上,既浪费又不卫生。

他找班级团支部书记,让他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一个双休日后,他抱着几十个大大小小的盒子送到赵老师的办公室。

原来,团支部经过讨论,发动了一项活动,征集“粉笔盒”,还起了好听的名字,“谁来装进五颜六色”!结果收到了五十多件作品,有的用易拉罐做成,有的用水瓶做成,有的是木制的,有的是泡沫的。

经过团支部的评选,选出一、二、三等奖,并将最优秀的作品轮流摆在讲桌上。

其中有个作品设计最有创意,是用三个塑料水瓶做成的,分别贴着标签,写着“白色厢”、“彩色厢”、“粉笔头厢”,并且还有个“温馨提示”:“请将粉笔分类存放”,还装饰了许多花啊,小动物啊,简直就是个艺术品。

这个设计,让老师和同学们自觉分类存放粉笔,避免了以前乱扔乱放的现象。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很多老师也有意识地把课堂还给学生,不但让学生自主学习,而且也让他们轮流组织大家一起学习。

赵学东老师的作文讲评课取名为“佳作有约”,在带领学生赏析了几堂课之后,他就把组织课堂的任务让给了语文课代表。

结果学生组织的整个流程,就像电视节目上的大赛似的,有主持人,有朗诵人,有特约嘉宾,有亲友团点评,学生对文章赏析十分到位,主持人的串词和总结词也恰到好处。

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十分喜欢这样的作文讲评课。

其它许多大大小小的管理事务也由学生们负责。

例如,每天晚上六点二十到六点半之间,是初中部学生会成员碰面的时间。

他们交流一天的学习、卫生情况。

然后他们会把存在的问题在广播上通报,哪个班级存在问题,就让那个班的班干部写个材料,找出整改措施,班主任签字后,交到学生会。

这个过程完全是由学生们成员们自主进行的,没有任何老师进行干预。

三、使学校处处都成为德育资源历城二中的“处方式”德育之所以效果显著,是因为他们在组织各层面的德育活动时有很强的校本意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在历城二中,人人都是德育教师。

在二中传统的影响下,每一位教师都自觉地把育人看做是自己的分内之事。

任课教师如果看到班里哪个学生有问题,不管是学习上的,还是心理上或者是身体上的,只要是自己能够解决的,就会自动马上予以解决,而不会把问题推给班主任。

办公室旁的小会客室里或者课间操时的操场上,经常可以看到几位老师聚在一起讨论如何帮助某个同学。

二中老师自觉的育人意识源于二中人踏实肯干,主动付出的传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