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龋病的预防
• 更可靠地发现龋损
• 简单,经济,为学术界
接受
• 可靠性好
• 提供等级资料 • 已证明有效
增强光学检查—— DIFOTI
在传统FOTI的基础上,加上数字型CCD相机, 将获得的数字影像输入电脑中运用专门程序进 行显示和分析。
增强光学检查—— FOTI
Fibro-optic-trans-illumination 利用口内光纤探头将光源发 出的高强度白光传导并照射 在牙面, 比较于周围的健康牙 体组织,脱钙区域呈现黑色; 适合所有牙面,特别是邻面 ; 主观评价; 口内检查存在视野限制,不 易准确观察; 图像无法记录。
健康牙体结构
牙釉质 冠 牙本质 牙髓 根
牙骨质
牙周膜
根尖
龋齿
龋齿
窝沟龋
光面龋
龋齿
恒牙龋
乳牙龋
龋齿
根面龋
龋病的危险因素
四 联 因 素
龋齿
细菌因素
龋齿 蛀牙 虫牙
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硬组织发生的慢性、 进行性、破坏性的感染性疾病
“《释名》云:龋,朽也。虫啮之缺朽也。” —— 张守节 ,《史记正义》
视探诊技术
Visual-Tactile detection •依据颜色和质地 健康牙面——完整、光滑、有光泽、无染色 活动性病损——失去光泽,白色或者黄色,不透 明;探诊有粗糙感;无临床可见的组织缺失。 静止性病损——白色,棕色或者黑色,但有光泽 ;探诊表面感觉质硬光滑。牙根或者牙本质处病损 表现为黑色。 • 对新萌出牙齿和表面结构(病损)可能破坏 • 主观、定性评价
表面连续 泽; 用探针尖端轻探牙齿表面可感知粗糙
通常表面附有菌斑;
没有临床可以检查出来的实质性缺损 光滑的表面:靠近龈缘的典型龋损; 点隙/裂沟:窝沟形态完整;病损只延 伸在裂沟的侧壁;
Nyvad指数
2 活性龋 同1的标准。仅局限在釉质的表 没有可用探针探测到的釉质表 层下脱矿或松软的基底 (表面失去 面龋损(微小龋洞); 连续性)
唾液
(1) 成分 水、有机物、无机物、悬浮物(上皮细胞、 细菌、白细胞等) 电解质:Na+、K+、Ca2+、Cl-、FHCO3-、PO43- 等 有机物:粘液素和糖蛋白的复合物、淀 粉酶、乳铁质、尿素及其他低分子物质等
唾液
(2) 缓冲能力
作用:维持口腔恒定PH值 主要缓冲作用者:
碳酸氢盐缓冲系统(HCO3-/H2CO3,Pk1=6.1) 占总缓冲力的85% 磷酸盐系统(HPO42-/H2PO4-, Pk2=6.8)
细菌因素
与龋病关系密切的细菌主要有
变形链球菌属 : 变形链球菌 远缘链球菌
(人类检出率)
乳杆菌属 放线菌属 其它
(90%)
: 干酪乳杆菌 : 粘性放线菌 : 非变形链球菌
(9%)
嗜酸乳干菌 内氏放线菌
变形链球菌为主要致龋菌的依据
1、唾液或牙面的变链菌检出阳性率与龋病发生
呈平行关系。无龋者有20%的人无此菌。 2、变链菌对糖类发酵产酸强,PH值可低于5以下 3、将蔗糖合成葡聚糖,后者与龋病的粘附有关 4、能接种复制。 5、能制成疫苗使动物免疫。
危险因素
1、唾液内变形链球菌比例增加 2、唾液乳杆菌比例增加 3、牙菌斑呈酸性 4、牙表面菌斑致龋菌及产酸菌数量增加
宿主因素
一、牙齿
解剖形态 表面结构 排列 发育矿化
宿主因素
二、唾液
唾液是维持口腔生态环境的基地,物 理清洁、抗附着、抗菌及缓冲。 任何造成唾液分泌障碍的原因都可以成为 龋病的易感条件。
结 构
龋病的电测定
(Electrical Caries Monitor, ECM)
测量牙齿的电阻
完整的牙齿绝缘好
脱矿的牙齿绝缘差
电极接触到牙本质,电阻
迅速降低
光纤维透照技术
Fiber Optic Trans-Illumination (FOTI)
光纤维透照技术 (FOTI)
龋患部位的光散射和吸收较正常多,牙本质 龋在光透照下表现为褐色或桔黄色,牙釉质 脱矿在光透照下表现为灰色暗带
新龋诊断标准(Nyvad指数)
龋失补指数记录代码 乳牙 恒牙 A 0 B 1 C 2 D 3 E 4 5 F 6 G 7 8 W T N 9 无龋 有龋 已充填有龋 已充填无龋 因龋缺失 因其它原因缺失 窝沟封闭 非龋全冠 未萌牙 外伤牙 不作记录
Nyvad指数
0 健康 釉质透明度和密度正常 (在健康的裂隙中可以 有轻微的色斑) 1 活性龋 釉质表面白色或黄色,不透明缺乏光
Yes
FDA
DIFOTI®
Yes
FDA
未见报道
评价:传统诊断技术须有明显龋洞形成时能诊断;引进设备为非破坏性技术,操作性好,可以在龋病早 期(未成洞)时做出判断,提供客观、定量的检测结果。特别是QLF技术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诊断结果 的数字化、图形化、能即时显现,利于医患交流,利于资料存储和分析结果,利于定量动态监测。
Nyvad指数
7 充填无龋
8
充填+活跃性龋损
成洞或未成洞龋损
9
充填+非活跃性龋
成洞或未成洞龋损
放射检查新技术
牙合翼片放射检查
Bite-wing ~~ 支持器 平行投照技术 数字化技术 放射减影技术 ——用于邻面龋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预 防教研室
龋损对荧光的影响
荧光的散射 激发光的屏障 发色团分子环境改变 引起荧光淬灭 蛋白性发色团的丢失
DIAGNOdent/pen
激光荧光龋检测仪的原理
使用固体激光( 655 nm diode laser) 当固定波长光波刺激时可以在牙面产生荧光反射
荧光的改变依据牙齿表面的矿化程度. 这一改变的 价值能指示牙齿结构的脱矿程度
DIAGNOdent pen
DIAGNOdent的使用方法
唾液
(3)再矿化能力 龋的形成是唾液PH降低时釉质间歇性脱矿 和 PH 值上升时再矿化现象长期交替进行 的过程
口腔中氟的水平是釉质脱矿与再矿化速度的 决定因子
宿主因素
三、行为和生活方式 四、机体的全身状况
饮食因素
过多过频的糖摄取
பைடு நூலகம்酸性饮料
食糖的频率比量更加重要
不良饮食习惯
时间因素
龋病是发生在牙体硬组织的慢性进 行性破坏性疾病。从菌斑的形成、致龋 菌的代谢产酸至釉质脱矿均需要一定时 间。碳水化合物在牙面上的滞留时间、 牙齿萌出后的时间等,均与其他三因素 相关连。
附着力小于链球菌,大量存在于龋洞中。 作用: 加速龋病的发展。
人类口腔正常菌丛中的主要致龋菌
致龋菌应具备的基本生物学特征: ①粘附于牙面——形成牙菌斑
②产酸
③耐酸
能在低pH(<5.0)环境中生长代谢。
牙菌斑(Dental Plaque)
粘附在牙齿表面或口腔其他软组织上的微生物 群。它是由大量细菌、细胞间物质、少量白细胞 、脱落上皮 细胞和食物残屑等组成。不能用漱口 或用水冲洗的方法把它去除。 细菌粘附 营养维持 酸的宿集
检查前先对牙面进行干燥 将尖头轻轻接触牙以使激光光线能进入牙的表面和需要 测量的牙釉质
通过以垂直方式移动测量尖可能增加精确度
QLF检查结果
电学检查-ECM
Electrical Conductance measurement
牙釉质是电的不良导体 。龋病发生时,随脱矿进 行釉柱间形成间隙并充满 富含离子的唾液,使釉质 电阻大大降低成为电的导 体。电阻下降程度与龋病 损害的严重程度成正比。 通过测量牙齿表面到髓腔 的电阻值,可判断龋病发 生情况。
清洁、干燥牙齿后进行观察,可以观测合面 及邻面龋,发现牙釉质龋
作为传统视诊方法的补充 为确保检查结果,检查者须接受很好的培训
光透照(FOTI)
龋损部位
龋损部位
Score 1
Score 2
Score 3
Score 4
Examples of enhanced visual scoring
FOTI 的优点
龋风险评价
个体患龋风险
龋风险(caries risk) 一定时间内患龋或者新发龋损的可能性;确定 易患龋的个体或人群,在龋病发生前给予一 定的预防措施,防止龋病的发生。 龋活跃性(caries activity) 在单位时间内新龋的增值(新龋增值/时间)
龋风险的评价
临床检查 —— 已有的龋患情况、 牙齿排列、外 形等 实验室检查—— 致龋菌评价 细菌产酸能力检测 唾液缓冲功能评价 问卷调查 —— 社会经济地位、蔗糖摄入情况、 口腔健康行为
能否诊断 早期龋
适用解 剖范围
结果输出形式
国外使 用情况
国内使用 情况
ECM
电学
Yes
根面龋 窝沟龋
数字
FDA
实验室
DIAGNOdent
光学
光学+ 计算机技术 光学 + 计算机技术
Yes
窝沟龋
光滑面 龋 窝沟龋 邻面龋
数字
使用计算机技 术,图形化 使用计算机技 术,图形化
FDA
临床少量 使用
实验室
QLFTM Clinic
Nyvad指数
5 非活性性龋 同 4 的标准;只出现在釉质中的 表面失去连 局 限 性 的 表 面 龋 损 ( 微 小 龋 续性 洞);没有可以用探针探测到 的釉质的表层下破坏或松软基 底 6 非活性龋 用肉眼可以容易的发现釉质或牙 有龋洞 本质龋洞;
龋洞表面可能有光泽;
用探针轻探其表面坚硬光滑; 是/否涉及髓腔
龋病的早期诊断
1. 常规临床检查 2. X线诊断 3. 特殊仪器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