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专业代码:630201一、专业名称:金融管理与实务二、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或同等学力人员三、学制与学历学历:大学专科学制:三学制四、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商业银行和农村金融部门一线岗位,以“三位一体岗位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敬业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熟悉各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临柜交易、客户服务营销、业务管理的基础知识与操作技能,能胜任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个人储蓄岗、现金出纳岗、会计核算岗、银行卡业务岗、客户经理岗等工作岗位,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技术技能人才。
五、培养规格(一)知识结构1. 理解银行会计的对象和特点;2. 掌握银行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程序;3. 掌握商业银行存款、支付结算、贷款等业务的核算内容及核算方法;4. 理解商业银行资金清算的途径,掌握商业银行资金清算的方法;5. 掌握银行外汇业务、金融机构往来业务的核算内容及核算方法。
(二)能力培养目标1.具有能运用银行会计科目、记账方法和会计凭证,进行日常账务处理的能力;2. 具有办理存款业务、支付结算业务、贷款业务的柜台操作能力;3. 具有辨认、使用简单业务的发报清单与收报清单等能力;4. 初步具有资金汇划清算系统的业务处理能力;5. 掌握银行外汇业务、金融机构往来业务的核算种类、核算规定;6. 初步掌握银行会计计算机记账的操作方法。
六、就业面向(一)行业发展及人才需求1.行业发展情况甘肃地区在未来将不断完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积极引进组建各类金融机构,推动组建地方法人保险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财务公司等机构,加快证券公司、股权交易中心和民营银行筹建进度。
此外,随着“新区”建设的推进,依托丝绸之路博览会的平台,甘肃需要在现有金融体制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创新,大力推进金融改革开放和金融产品创新,拓展国际金融合作通道,推进项目和投资对接,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和效率。
推广小额贷款公司经验,抓好村镇银行试点,解决中小企业和农户贷款难的问题。
积极加强“信用甘肃”建设,强化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经常性的联系机制,搭建融资平台,筛选融资项目等。
这一系列工作的安排和开展,将促使金融行业更好更快的发展,使得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的人才培养将随着市场的需求受到足够的重视,也必将得到有利的支持。
2.人才需求分析甘肃已经形成了银行、证券、保险、期货等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
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农村金融改革的产物,凭借其灵活的管理体制、高效的业务流程、规范的公司治理等优势,扎根农村市场,开拓经营,成为农村金融市场的领跑者。
2014年,农村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和家数呈现了爆发性增长,截至2014年末,农村商业银行的总家数由2013年末的400多家增加至600多家。
截至2015年年底,甘肃全省共有银行业机构44家(不含监管机构),营业网点6875个,从业人员161740人,资产总额22339.82亿元;小额贷款公司350家;上市公司27家,证券分公司13家(含地方性1家),期货营业部9家(含地方性1家);省级保险分公司24家,分支机构1567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33家,保险从业人员9.12万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194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没有,融资性担保公司364家。
根据对近几年金融机构基层人才招聘的调查不难发现,思想品德好,熟悉金融业务又兼具营销技巧及法律知识,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有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和学习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金融人才备受青睐。
2016年甘肃金融工作思路,政府将进一步壮大地方金融,培育资本市场,引进金融资源,扩大金融开放。
甘肃金融业以此为契机步人新的发展时期,农村金融发展潜力巨大,金融人才的需求总量将稳步增加。
随着金融业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只有为客户提供更优质、更快捷、更便利的金融服务,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新兴金融业生态建设的提速。
集团财务公司、汽车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3类新兴金融机构加快建设。
200亿元级、500亿元级企业集团不断涌现,集团内部资金调度使用等金融服务需求越来越强烈。
以上金融创新推动金融业发展,将会明显拉动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如果按金融增加值要达到GDP的10%,这需要上万的金融人才。
其中,高素质技能型金融人才占60%以上。
这为高等职业教育财经类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综上所述,为适应甘肃省域经济对金融人才的需求,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应对一线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岗位实施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充分满足经济发展对金融人才的要求。
(二)专业职业领域、工作岗位及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七、毕业标准1、按规定修完全部课程,成绩合格,本专业学生毕业最低学分为127学分以上(含127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35学分)、专业基础课(20学分)、专业核心课(35学分)、实训课(16学分), 选修课(10学分) ,毕业实习(5学分)、毕业论文(6学分)。
专项学分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之后的奖励学分,该学分可以替代相关课程的学分。
凡就学分出现的一应问题,均由甘肃财贸职业学院教务处负责解释。
2.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八、职业证书(一)通用资格证书1.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A级或B级证书(必考)(二)专业职业技能资格证书1.会计从业人员资格证书(必考)2.银行从业人员资格证书(必考)3.助理会计师(选考)4.保险代理人资格证书(选考)九、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金融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实训课、选修课及职业资格证书、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
(一)课程体系架构与说明1.以职场岗位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是课程体系建设的关键,确定培养目标的重要办法是调查清楚专业所面向的工作岗位,达到更加准确定位高职培养目标的目的。
在广泛调查与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高职教育的基本定位,最终确定本专业所面向的工作岗位。
2.遵循“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改革思路按照“工学结合”的总体思路,围绕岗位技能培养开展教学,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方式设计教学组织体系,以理论与实践教学合一的教学模式完成教学过程。
在课程教学中,通过“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把培养学生岗位技能的过程设计为边讲边练的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保证教学质量与效果。
3.以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设计课程在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中,首先对职业基础课的设置以真正从学生就业,职业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及学生今后终身学习的理念出发,对专业课程以工作任务为依据,围绕“三位一体岗位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设置了专业基础课和职业技能课。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及时调整课程内容。
4.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相融合在广泛调查与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选定了一些社会认可度高、就业帮助大的职业资格证书供学生选择。
通过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实现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考证内容与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
(三)核心课程1. 货币金融学基础(72学时,4学分)职业能力要求:能够运用货币金融学基础平台处理相关问题。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与实训,使学生对金融领域各要素及其基本关系与运行规律有一定的了解;熟悉货币制度、金融市场及金融体制等;为今后学习其他专业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商业银行会计(108学时6学分)职业能力要求:能准确进行账簿的登记与账目核对、准确进行利息计算学习目标:本课程主要学习商业银行对公各种临柜业务处理规范与操作规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项目训练,培养学生单位存款、单位贷款、支付结算、资金清算和金融机构往来等业务进行正确处理核算的能力、对年终决算准备和决算日工作进行规范操作的能力。
通过学习与实训,使学生熟悉银行会计核算的基本处理方法与操作流程;熟悉银行现金、印章、账簿平整的管理规定,并遵照执行;能按银行业务的操作流程进行单位存款业务、单位授信业务、支付结算业务、单位外汇业务、单位代理业务、资金清算和金融机构往来业务、年终决算准备和决算日工作的规范处理;能进行银行会计业务的综合操作练习;具备与客户沟通的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学习内容:银行会计本核算方法处理;单位存款业务相关知识与操作规程;单位授信业务相关知识与操作规程;支付结算业务相关知识与操作规程;单位代理业务相关知识与操作规程;资金清算和金融机构往来业务相关知识与操作规程;年终决算准备和决算日工作相关知识与规范;银行会计业务综合操作。
3. 商业银行授信业务(总学时72,4学分)职业能力要求:能够掌握办理授信业务的基本处理原则与操作规程流程;养学生客户财务资料分析能力、与贷款相关的各种法律文件的熟悉与运用能力、贷款调查报告的撰写能力、与客户有效沟通能力以及一定的贷款风险防范能力。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与实训,培养学生客户财务资料分析能力、与贷款相关的各种法律文件的熟悉与运用能力、贷款调查报告的撰写能力、与客户有效沟通能力以及一定的贷款风险防范能力。
使学生了解银行授信业务法规的相关规定;熟悉银行贷款的整个操作流程;熟悉银行贷款种类及内容;能正确填写与贷款相关的各种法律文件、凭证及贷款报告;能根据借款人的财务资料与非财务资,分析借款人偿债能力,做出正确的贷款决策;能根据项目的有关资料分析项目的前景及现金流量,做出正确的贷款决策;能根据个人资产、职业、信用记录、预期收入等情况分析个人的偿债能力,并做出贷款决策;能根据相关法律判断担保人及担保财产对贷款的担保作用,提高贷款的安全性;能根据借款人的财务状况、现金流量、担保状况及非财务因素的综合因素进行风险分类,揭示风险;能对有问题的贷款提出预警,并提出相应的处置措施;具备与客户沟通的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学习内容:本课程主要学习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的基本处理原则与操作规程;项目评估相关知识与操作规程;贷款客户的评价相关知识与操作规程;个人贷款相关知识与操作规程;企业贷款相关知识与操作规程;项目贷款相关知识与操作规程;其他贷款相关知识与操作规程;担保贷款相关知识与操作规程;贷款风险分类管理相关知识与操作规程;有问题贷款的管理相关知识与操作规程;非贷款类授信业务相关知识与操作规程。
4. 保险原理与实务(总学时72,4学分)职业能力要求:掌握各项具体的保险种类业务操作;根据客户不同的需求设计不同的保单学习目标:通过学习与实训,使学生能够掌握保险业务的基本理论知识,使学生初步具备保险从业的操作技能与基本职业素养。
学习内容:本课程分为三个部分共十个模块,从理论到实务操作,由浅入深,主要包括:企业财产保险、家庭财产保险、货物运输保险、运输工具保险、责任类保险和信用类保险、人寿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健康保险、寿险核保核赔实务、保险实训及保险实务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