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联合收割机的使用维护

联合收割机的使用维护

联合收割机的使用维护————————————————————————————————作者:————————————————————————————————日期:联合收割机的使用维护(2007.9.12)日期:2007-09-13 作者: 来源:第一集主持人:眼下我国联合收割机保有量不断增加,在大片的谷物收获区一展身手,但,有许多机手对怎样正确使用联合收割机以及常见的故障还缺乏判断排除的经验,对怎样正确使用和维护收割机的知识还有待提高。

我们请北京农业机械杂志社的王艳红介绍联合收割机的使用维护技术。

1.主持人:我国目前使用的联合收割机主要有哪些类型?专家:联合收割机是一种集收割、脱粒、分离、清选、集粮等功能为一体的复式作业机械。

按喂入方式可分为全喂入与半喂入式,按行走动力可分为自走式和背负式(也称牵引式),按行走装置可分为轮式和履带式。

有全喂入自走式联合收割机、全喂入背负式联合收割机、半喂入自走式联合收割机等几种类型。

2.主持人:全喂入自走式联合收割机有什么样的构造?专家:全喂入自走式谷物联合收割机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割台、中间输送装置、脱粒清选系统、粮箱、发动机、底盘、驾驶台、液压系统、电气系统等。

割台位于联合收割机的正前方,包括分禾器、拨禾轮、切割器、谷物螺旋推运器(割台搅龙)等,用于切割和运送作物。

中间输送装置是指割台与脱粒清选系统之间的倾斜输送器,通称为过桥或输送槽。

作用是将割台上的谷物均匀连续不断地输送到脱粒清选系统。

脱粒清选系统包括脱粒、清选、复脱和籽粒输送等装置,用于对谷物的脱粒、分离和清选。

3.主持人:全喂入背负式联合收割机有哪几部分组成?它是怎样工作的?专家:全喂入背负式联合收割机主要由拖拉机、收割台、输送槽、脱粒机体和悬挂架5大部分组成。

割台位于拖拉机的前方,主要用于完成对作物的切割与输送。

输送槽位于割台与脱粒机体之间,用于将割台割下的作物输送给脱粒机体。

脱粒机体悬挂于拖拉机的后面,用于完成对作物的脱粒、分离、清选、装袋等作业。

悬挂架用于将割台、脱粒机体牢固平稳地配置于拖拉机上。

4.主持人:半喂入自走式联合收割机与全喂入联合收割机有什么区别?专家:由于半喂入联合收割机的工作原理和行驶操纵方式不同于全喂入联合收割机,因而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在割台、脱粒清选系统、行走系统等方面的结构与全喂入联合收割机有较大区别。

割台主要由侧分草秆、分禾器、辅助拨禾装置、割刀、上下输送链、纵输送链、辅助输送链、脱粒深度调节装置等组成。

割台的作用是将谷物梳整扶直、切割,输送并以合适的脱粒深度整齐地输送给脱粒部分。

脱粒清选系统包括脱粒装置、清选装置、茎秆处理装置。

脱粒装置主要包括主副滚筒总成、凹板筛总成、压草板、喂入链及脱粒室盖等,它的作用是将谷粒从穗头脱下,并使尽量多的谷粒从凹板筛孔漏下,以减轻清选装置的负荷。

清选装置主要包括主风扇、吸引风扇、振动筛、各种搅龙、粮箱等,它的作用是将脱粒后的谷物籽粒从杂余中分离出来。

茎秆处理装置主要包括排草链、切草机等,作用是对脱粒完的茎秆进行切碎、成条铺放。

行走装置主要包括皮带、皮带轮、变速箱、驱动轮、履带、支重轮、托皮带轮和导向张紧轮等。

其功用是将发动机部分动力通过传递变为收割机行驶驱动力。

5.主持人:联合收割机出车前都应进行哪些方面检查?专家:(1)机器技术状态的检查。

各操纵装置的功能是否正常,离合器、制动踏板自由行程是否适当;发动机机油、冷却液是否适量;履带是否松动或损伤(履带式),轮胎气压是否正常(轮式);仪表板指示灯、转速表的指示是否正常,喇叭是否鸣响,照明灯能否照明;驱动轮、脱粒滚筒等重要部位的螺栓、螺母有无松动;软管、电线包皮是否破损,有无漏水、漏油现象;割刀、脱粒齿、凹板筛网、切草机刀口等重要部件是否有严重的磨损或破损,间隙是否适当;分禾器、扶禾器(半喂入式)、拨禾轮(全喂入式)、割台机架等部件有无变形;各传动皮带、传动链、张紧轮是否松动或损伤,运动是否灵活可靠;发动机有无异响,排气烟色是否正常。

(2)随车装备的检查。

是否配备足够的油料;是否配备了拨指、刀片、铆钉、易损皮带等常用配件;是否配备了皮尺、扳手、钳子、锤子、毛刷等常用的工具;是否携带了机器使用技术资料、工作日记本、毛巾、口罩及有关证件等。

6.主持人:全喂入联合收割机有哪些调试项目?专家:联合收割机进行正常作业之前,必须根据作物状况,对机器的作业性能进行调试。

因为联合收割机的种类和型号较多,各机型的调整项目、调整方法及技术数据都不相同。

全喂入联合收割机的调试项目有拨禾轮的调整、脱粒装置的调整、清选装置的调整、割茬高低的调整和行走速度的调整。

7.主持人:拨禾轮应如何调整?专家:拨禾轮的位置应根据作物的高低程度进行调整,如调整位置不正确会给收获造成损失或作无用功。

(1)拨禾轮高低的调整。

在收割直立作物时,拨禾轮的弹齿或压板应作用在被割作物高度的2/3处。

这样,已割作物才不至于被拨禾轮扬起,抛在割台外或缠绕在拨禾轮上。

当收割高秆作物时,拨禾轮的位置应高些;收割低矮作物时,拨禾轮的位置应低些,但不能使拨禾轮碰到割刀或割台搅龙。

(2)拨禾轮前后的调整。

拨禾轮与切割器、割台搅龙是相互配合工作的。

拨禾轮往前调,拨禾作用增强,铺放作用减弱;往后调,作用相反。

一般要求拨禾轮在不与割台搅龙相碰的情况下,使拨禾轮轴位于割刀的稍前方。

当其调到最后位置时,要求拨禾轮弹齿与割台搅龙间距不小于20毫米。

(3)拨禾轮弹齿倾角的调整。

当收获直立或轻微倒伏作物时,拨禾轮弹齿一般垂直向下或向前呈15°左右,以减少弹齿对作物穗头的打击,降低割台损失。

当收割倒伏作物时,拨禾轮弹齿应向后倾斜15°~30°,以增强扶起作物的能力。

(4)拨禾轮转速的调整。

拨禾轮转速一般用无级变速轮来调节。

转速过高,压板会打掉籽粒,使割台损失增加;转速过低,压板不能有效地将作物拨向切割器。

收割一般作物,拨禾轮的圆周速度与机器的前进速度相当;收割植株高、密度大的作物,拨禾轮圆周速度应略小于机器的前进速度,以减少拨禾轮的打击;收割低矮、稀疏的作物,拨禾轮的圆周速度应稍快于机器的前进速度,减少已割作物在割台台面上的堆积。

8.主持人:影响脱粒分离质量主要是滚筒转速、脱粒间隙等因素。

脱粒装置该怎样调整?专家:不同种类的作物脱粒时,滚筒转速、脱粒间隙不同。

即使是同一作物,由于成熟程度、潮湿程度的差异,滚筒与凹板的配置与有关参数也不尽相同。

一般原则是在脱净的前提下,尽量选择低转速。

转速高时,籽粒破碎的量将增加。

对于湿度大、成熟度不够的品种,要求适当增大滚筒转速;反之,则应降低滚筒转速。

脱粒间隙的大小,也与作物品种、成熟程度、潮湿程度等有关。

脱粒间隙越小,脱净率愈高,但会使籽粒破碎增加,且滚筒容易堵塞。

一般要求是在脱净的前提下,尽量使脱粒间隙大些。

在收获成熟度和潮湿度正常的麦类作物时,凹板入口处的间隙为16毫米左右,出口处的间隙为6毫米左右。

在收获潮湿和难脱作物时,脱粒间隙应小些。

在调整时,沿轴向脱粒间隙应保持一致,部分机型的联合收割机不仅滚筒转速、脱粒间隙可以调整,而且凹板齿板的数量和配置型式也可以改变。

如新疆-2型联合收割机凹板齿板分两面,一面带齿,一面为光面。

收水稻时,看难脱程度,凹板齿板可安装两排齿或四排齿。

在确保规定质量指标的前提下,尽量采用较少齿排,以降低能耗和破碎。

收水稻以外的其他作物时,凹板齿板用光面做工作面。

还有部分机型的联合收割机采用齿杆轴流滚筒脱粒装置。

这种类型的脱粒装置,可调整部位较少,对不同作物品种的适应性,主要通过增减滚筒上的齿杆数量来保证。

一般说来,收割难脱粒作物品种(如粳稻),可增加齿杆的数量;收割容易脱粒的大麦、小麦、籼稻时,可减少齿杆的数量。

9.主持人:送风量的大小是否合适,要通过试割时粮食的清洁度和颖糠中夹带籽粒的量来判断,清选装置如何调整?专家:(1)送风量的调整。

若粮食的清洁度差,粮中有糠,说明风量小;在颖糠中有籽粒,则风量过大。

一般收获籽粒大的作物,潮湿、杂草多、成熟度差的作物风量应大些;相反,送风量应小些。

因此收获的早期,早晨和晚上的收割,要比收获的晚期和中午收割的风量应大些。

(2)清选室上下筛的调整。

清选室上下筛的调整包括上下筛倾角的调整(部分机型不可调)及筛片开度的调整。

上下筛倾斜度过大,粮食清洁度降低;过小就容易从筛面跑粮,使损失增大。

上下筛开度过大,则增加杂余搅龙的工作负荷,容易造成堵塞;开度过小,没有脱净的穗头会从上筛后部的尾筛上跑掉。

筛片开度合适的标志是筛片无堆积、无跑出杂余。

10.主持人:割茬的高低,不仅影响作业的质量、生产效率,而且与随后的土地耕翻质量有较大关系,割茬高低该怎样调整?专家:割茬高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减轻滚筒等工作部件的负荷,但不利于以后的翻耕。

割茬过低,割刀容易“吃泥土”,使割刀损坏,同时使生产效率降低,滚筒等工作部件的负荷增加。

全喂入联合收割机一般割茬高度的选择范围为10~15厘米。

当地块不平,杂草多,密度大,湿度大时,割茬应留高些。

收获倒伏作物时,割茬应低些。

割茬的高低通过升降割台来实现。

11.主持人:联合收割机作业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生产效率和作业质量,行走速度如何调整?专家:行走速度选择的原则是在保证收获质量的前提下,争取最大的生产效率。

为了使联合收割机在额定喂入量下连续工作,需要按照作物的品种、单位面积产量、成熟程度、干湿程度等,选择合适的作业速度。

对于产量高、成熟度差、秆长的作物可选用低速挡工作;反之,可适当提高作业速度。

在收倒伏作物时,除尽可能减小割茬外,还要降低行走速度。

12.主持人:半喂入联合收割机有哪些调试项目?专家:割茬高度的调整、割幅的调整、作业速度的调整、脱粒喂入深度的调整、脱粒室导流板调节手柄的调整、振动筛筛片受柄的调整、主风扇风量的调整以及扶禾链辅助拨指导轨的调整。

13.主持人:割茬高度、割幅及作业速度应如何调整?专家:(1)割茬高度的调整。

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割茬高度一般控制在5~15厘米之间,地面高低不平或作物较高的,须将割茬高度适当提高以免割刀碰上杂物或影响作业效率。

当作物高度较低或作物倒伏时须适当降低割茬高度,以保证作物的正常的喂入长度。

在一般情况下,如用户无特殊要求,适当提高割茬高度有利于延长割刀使用寿命。

(2)割幅的调整。

有些机手为提高作业效率,总以为割幅越宽越好,实际作业时一般不应进行满幅收割,而应空出5~15厘米的幅宽。

这样不易产生漏割,机器容易操作,劳动强度小。

机器作业过程中如发现负荷较大还可将幅宽空出更多一点。

(3)作业速度的调整。

作业速度的快慢取决于机器负荷的大小和机器的作业质量。

一般情况下为提高作业效率,可将副变速放到高速挡,主变速位于最快位置进行快速收割,但在作物潮湿、倒伏、高产难脱或地块高低不平时,应适当降低前进速度,降低的程度主要以作业质量而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