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息电位
2.除(去)极化
膜内电位向负值减小的方向变化
3.复极化
膜去极后,向膜内负电位(RP)恢复的过程
4.超极化
膜内电位(Rp值)向负值加大的方向变化
静息电位的负值是指膜内电位低于 膜外电位的数值,是膜内外的电位 差,不要与数学上的“正负”数相 混淆。
哺乳动物神经细胞静息电位-70 — -90mv。
(四)静息电位的产生机制—离子流学说 要点: 1. 细胞内外各种离子的浓度分布 不均。
>
A
(四)静息电位的产生机制—离子流学说 要点:
1. 细胞内外各种离子的浓度分布 不均。
2. 不同状态,细胞膜对各种离子 通透性不同。
K+
内侧
K+
A-
K+
Na+
外侧
ANa+
K+
AA- Cl-
K+
Na+
Cl-
K+ K+
Cl-
Cl-
Cl-
K+
A-
K+
A-
ACl-
Na+
Cl-
K+
Na+ Na+
K+
Cl-
Na+
K+
Cl-
A-
A-
K+
Na+
Na+
K+平衡电位 —— -75mv
静息电位实测值 —— -60mv
K+
内侧
K+
A-
K+
Na+
外侧
ANa+K+来自AA- Cl-K+
Na+
Cl-
K+ K+
Cl-
Cl-
Cl-
K+
A-
K+
A-
ANa+ Cl-
Na+
Cl-
K+
Na+ Na+
K+
Cl-
K+
Na+ ClCl-
第三节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心电图检查
一、静 息 电 位
(一)静息电位的概念
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 RP):
指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 细胞膜两 侧存在的电位差。
放大器
A B
示波器
+ +
-
-
+
-
+
+ +
-
+ +
“外正内负”
极化状态
*(三)电生理学名词:
1.极化状态
安静时,细胞膜两侧保持的内负外正状态
A-
A-
K+
Na+
Na+
静息电位 ≈
+ k 平衡电位
(五)静息电位的影响因素
细胞外液K+的浓度
细胞代谢障碍
细胞缺血、缺O2 K+外流减少
细胞代谢障碍
影响钠钾泵供能 细胞内外K+浓度差减小
K+不能正常泵入细胞
静息电位减小
小结:
静息电位
概念
产生机制
影响因素
+平衡电位 静息电位≈ k 浓度分布不均
通透性不同
哺乳动物骨骼肌细胞内K+浓度是细胞 外的39倍,细胞外Na+浓度是细胞内 的12倍,细胞外Cl-浓度是细胞内的31 倍,细胞内负离子主要是A-。
(四)静息电位的产生机制—离子流学说 要点:
1. 细胞内外各种离子的浓度分布 不均。
2. 不同状态下,细胞膜对各种离 子通透性不同。
+ K
>
Cl
>
+ 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