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校本课程教案设计《礼仪教育》

小学校本课程教案设计《礼仪教育》

导语礼貌待人任何一个文明社会,任何一个文明民族,人们总是十分注重文明礼貌。

因为礼貌是人类社会据以促进人际交往友好和谐的道德规范之一,是构建起与他人和睦相处的桥梁。

它标志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序,反映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

中华民族历来就非常重视遵循礼规,礼貌待人。

其中许多耐人寻味的经验之淡,无论过去和现在,都给人以启迪。

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两点:(一)与人为善与人相处,为善当先。

而这个“善”,应是出自内心的诚意,是诚于中而形于外,而不是巧言令色和徒具形式的繁文缛节。

如果表面上恭敬热情,而内心虚伪,或是仅仅内心尊敬,而毫无表情,都是不够的。

应该表里一致,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摩擦,进而互敬互爱,友好相处。

尊重他人,就要平等待人,不分贵贱等级,一视同仁。

如果只对上层人士献其礼敬,以财势取人,以利益交人,其实是小人所为。

《论语·子罕》载:孔子看见穿丧服、戴礼帽穿礼服的人和盲人。

相见时,即使这些人年轻,孔子必定站起来。

行过别人面前时,一定快步走过,以示敬意。

古人敬人的方法,也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首先要尊重他人的意愿,体谅别人的需要和禁忌,不能强人所难。

不苛求别人做不能做的事,不强求别人接受不喜欢的东西。

古人说:“不责人所不及,不强人所不能,不苦人所不好”(注:《文中子·魏相》)。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注:《论语·颜渊》)”,就是这个意思。

在与人交往中,幽默与善意的玩笑往往给人带来轻松愉快,但决不可戏弄取乐。

如果拿别人姓名为笑料,或给人起不雅的绰号,都是十分不敬的。

南北朝时颜之推就曾对此种不敬气愤而言:“今世愚人,遂以相戏。

或相指名为豚犊者,有识旁观,犹欲掩耳,况当之者乎”。

(二)礼尚往来礼尚往来,是礼貌待人的一条重要准则。

就是说,接受别人的好意,必须报以同样的礼敬。

这样,人际交往才能平等友好地在一种良性循环中持续下去。

因此,《礼记》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注:《礼记·曲礼上》)。

对于受恩者来说,应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在古人眼中,没有比忘恩负义更伤仁德。

孔子说:“以德报德,则民有所劝”;“以怨报德,则刑戮之民也(注:《礼记·表记》)。

可见,“以德报德”,有恩必报,是待人接物的基本道德修养。

当然,往来之礼,也该适度。

送礼的本意,在于表达敬意答射之意,所谓礼轻意重,并非越多越好。

正如《庄子·山木》篇说所说:“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

四、容仪有整一个人的仪表、仪态,是其修养、文明程度的表现。

古人认为,举止庄重,进退有礼,执事谨敬,文质彬彬,不仅能够保持个人的尊严,还有助于进德修业。

古代思想家曾经拿禽兽的皮毛与人的仪表仪态相比较,禽兽没有了皮毛,就不能为禽兽;人失去仪礼,也就是不成为人了。

目录第一部分:校园礼仪一、进校礼仪 (1)二、升降国旗礼仪 (2)三、上课礼仪 (3)第二部分:家庭礼仪四、尊敬父母礼仪 (4)五、问候礼仪 (6)六、餐桌礼仪 (8)第三部分:社会礼仪七、集体礼仪 (10)八、旅游与参观礼仪 (12)九、购物礼仪 (14)十、电话礼仪 (16)◆《“小学生”礼仪教育》校本课程教材:第一章:校园礼仪校园礼仪系列之一、进校礼仪1、穿着整洁大方,佩戴好小学生,接受门卫检查。

2、校园内要讲究卫生,不随便乱扔垃圾,保持校园清洁。

3、遇见老师同学要问好,并行队礼。

4、走路要抬头挺胸,目视前方,肩臂自然摆动,步速适中,行走时要互相礼让,主动给老师、家长和来客让路。

6、不随便离开校园,进出校门要凭请假条。

布置学生按以下要求做:早上到校跟老师同学问好。

同学间相互问好。

课间不随便出门。

练习写一份请假条。

学学行标准队礼。

校园是我们成长与学习的地方,她是我们的第二个家园,每天都由老师教给我们很多知识,每天都有很多同学一起玩耍、一起成长。

我们要以实际行动来热爱我们的校园,让老师看到我们的成长,让校园看到我们对她的尊敬与热爱。

想一想:在校园见到老师问好了没有?是否随地乱扔垃圾了?如果有,请想出改正的办法。

写一写:以校园、老师、同学为内容,写一篇作文。

校园礼仪系列之二、升降国旗礼仪1、遇到每天的升降国旗时要迅速停止脚步或行动,面向国旗脱帽肃立,行少先队队礼,直至升降国旗完毕。

2、按时参加每周一的升旗仪式,队列整齐,保持安静,认真听国旗下讲话。

3、人人会唱国歌,唱国歌时,神情庄重,歌词正确,音调准确,声音洪亮。

布置学生按以下要求做:练习行队礼。

全班合唱国歌。

讲一讲你知道的革命故事。

五星红旗代表着中华民族,是由无数革命先辈经过艰苦的革命斗争,用自己的鲜血染红的,热爱国旗就是热爱国家。

升降国旗都是无比神圣的时刻,我们要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认真行队礼和注目礼,以饱满的热情去唱国歌。

想一想:国旗是什么样的?有几颗星?每颗星斗代表什么?把你想到的结果写出来,与大家交流。

写一写:把你想到的结果写出来,与大家交流。

校园礼仪系列之三、上课礼仪1、下课时应准备好书本、练习本、笔等学习用品。

2、上课铃响后要迅速回座位,安静地等待老师上课。

上课迟到要先在门口喊“报告”,等老师允许后快速回座位。

有事要离开课堂要先举手报告,待老师同意后才能离开座位。

3、遵守课堂纪律,不随便说话、做小动作,专心听讲,积极发言。

4、积极思考,认真回答老师提问。

回答时要做到:先举手后发言,不抢答;先起立后回答,声音响亮;先倾听同学意见,再发表不同意见;同学讨论积极参与,不旁观;回答不出,要说“对不起,我还没想好”。

5、不懂就问,正确对待老师和同学的提醒和批评,敢于大胆发表自己意见。

6、认真完成作业,认真写好每一个字。

7、课堂上不戴帽子,不穿背心和拖鞋。

布置学生按以下要求做:做好课前准备。

端正上课姿势。

练习上课迟到后怎么做。

课堂是我们学习知识的地方,为了学好知识,我们一定要遵守课堂纪律,遵守课堂礼仪的要求,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

想一想:自己上课时是怎么做的?有没有遵守课堂纪律和礼仪要求?写一写:自己今后要在课堂上怎么做。

第二章:家庭礼仪家庭礼仪系列之一、尊敬父母礼仪1、早上起来,说声“爸爸妈妈早安”;睡觉以前道声“晚安”。

2、进爸妈房间前先敲门;出门向家长道别,放学回家自觉向家长打招呼,帮爸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3、尊重长辈,听从父母教育。

4、对父母等长辈要以“您”尊称。

5、家中吃饭请父母先就座;布置学生按以下要求做:早上起床向父母问早安,晚上睡觉前向父母问晚安。

早上上学离家要跟父母说再见,晚上回家要跟父母说:“爸爸、妈妈我回来了。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给父母添麻烦。

跟父母讲话要小声和气。

有事要跟父母商量,不要背着父母做不应该做的事。

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父母的精心呵护和细心的培养,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无私的、是伟大的。

我们要以实际行动来尊敬我们的父母。

决不辜负父母对我们的殷切期望。

1、每天都要反思自己今天是否做到了尊敬父母。

2、想一想,假如自己做了不尊敬父母的事,该怎么办?3、想一想:今天是否跟父母大声说话了?是否顶撞父母了?如果有,请写出改正的办法。

1、早上起来,说声“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早上好!”;2、上学前要说:“再见!”,如果是家长送上学要说:“谢谢!爸爸(妈妈……)”,然后再说:“再见”!3、上(放)学时,见到同学家长,应说:“叔叔(阿姨、奶奶、爷爷……),您好!”分手时说:“再见!”4、上午放学时,见到家长要微笑着走上前问声:“爸爸、妈妈……中午好!”5、回到家见着其他人,要说声:“爸爸、妈妈……您好,我回来了!”6、下午放学,要说:“爸爸、妈妈……下午好!”7、空闲时间要出去玩,先要征求家长的意见:“爸爸、妈妈……我可以出去玩一会吗?”得到允许方可离家。

8、晚上睡觉要说:“爸爸、妈妈……晚安!”布置学生按以下要求做:用文明用语相互问好。

回家后尝试用前面介绍的礼仪常识向家人问好。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我们都会接触到很多人,包括老师、同学、父母、爷爷奶奶、以及来访的客人,学会使用文明用语,相信大家都会知道你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想一想:自己在家的表现如何?有没有使用文明用语,有没有使用问候礼仪呢?如果没有,那就请改正吧。

1、饭前洗手,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饭桌上必须自觉为父母盛饭、拿筷,为父母夹好菜,饭后洗碗)。

2、用餐时不高声交谈,咀嚼不要太响,打喷嚏时要转身,或用餐巾纸捂住嘴。

3、家中吃饭请长辈先就座;4、饭后对父母(或做饭者)说声:“谢谢您,我吃完了。

”小故事阅读(一)请您先吃中午放学回到家,小华按按门铃,奇怪,怎么没人开门呢?他用钥匙开了门,发现爸爸、妈妈不在家,桌上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小华,奶奶得了重感冒,我们陪她去医院了,一会儿就回来。

过了一会儿,爸爸、妈妈带着奶奶回来了,小华赶快过去搀扶奶奶,关切地问道:“奶奶,您好点儿吗?您先在床上躺一会儿,我去给您倒杯水。

”奶奶微笑着夸奖小华:“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吃中饭了,小华主动地帮着盛饭,端菜,啊!今天有糖醋排骨,这可是小华最爱吃的菜了,他把这盘菜端到了奶奶跟前,奶奶说:“这是专门为你做的”。

小华说:“您是长辈,该您先吃。

”奶奶高兴地笑了。

妈妈不停地往小华碗中夹排骨,小华说:“妈妈,老师说,素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吃了有利于健康,而且吃饭时要细嚼慢咽。

”妈妈听了,对爸爸说:“咱家的小华懂的真是越来越多了。

”(二)我来洗碗有一天,吃完饭,明明提出要洗碗时,爸爸妈妈担心明明太矮,碗没洗净,衣服倒洗脏了。

爸爸则戏言说你会洗碗,妈妈要“失业”了。

争论归争论,但明明的积极性要保护这一点爸爸妈妈却是一致的。

于是,他们帮明明搬来小凳子,放在水槽前,再给明明套上袖套,围上围裙,一切准备就绪,将一叠油腻的脏碗交给了明明。

还没等妈妈嘱咐他“当心”,只听得一声清脆的“哗啦”声,碗打碎了。

第二天,买来10只碗,明明主动提出还是由他来洗碗,这回,碗倒是洗得干干净净,可是袖套、毛衣、棉毛衫及围裙上都是水。

爸爸妈妈花了好长时间,才把明明的衣服洗净。

但是爸爸妈妈没有抱怨,没有批评,而是表扬了明明。

明明一高兴,一连洗了好几天的碗。

同学们,其实你们是很能干的,只是爸爸妈妈没有给你们机会罢了。

或许,有的爸爸妈妈认为孩子还小,将来长大了自然会做家务;或许,还有的爸爸妈妈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其余的都是小事,不必刻意培养。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小主人,要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读了上面两个小故事,你认为小华和明明做的对吗?如果是你,能不能做到?第三章:社会礼仪社会礼仪系列之一、集会礼仪。

1.集会时要按时入场,不迟到。

开会应提前五分钟入场。

2.进入会场要脱帽,按指定位置入座,坐姿端正,不能跷二郎腿;要服从大会统一指挥,遵守大会统一要求,开会期间不能无故提前离开,不告而退,也不要随便来回走动;要聚精会神听报告或看各种演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