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9的时候,台湾师范大学曾仕强曾携其作品《易经的奥秘》登陆央视《百家讲坛》。
该作品中,《易经》的成书、阴阳的由来、八卦的成图以及卦的解读等都突出表现了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本原即两者谁为第一性,谁先谁后的问题
B.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
C.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D.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问题
【解析】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物质和意识何者为本原即两者谁为第一性,谁先谁后的问题,这是哲学基本问题的最重要方面;另一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所以A\B均不全面,不选;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不等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D排除。
本题选C。
2.某位学者问一位农民工:“你是做什么的?追求什么?”农民工答道:“打工,追求富裕。
你追求什么?”学者回答:“我追求精神的满足,是唯心主义者;你追求物质的满足,是唯物主义者。
”学者的观点A.是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分歧的正确理解
B.是一种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C.把追求满足或者物质满足作为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D.把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作为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解析】学者的观点是错误的,他把追求精神满足或物质满足作为划
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
C当选。
3.考试来临时,会有少总会考生在QQ空间分离下图,还有一部分考生和家长会选择另一种心理解压方式——到寺庙烧香许愿,他们认为这样会保证考试顺利通过。
他们的观点属于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
【解析】依据对物质和意识何者为本原的回答,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
其中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是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客观唯心主义是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题中部分考生和家长认为神灵决定考试成败,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所以选D。
4.我国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范缜认为,“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
贡国哲学家贝克莱认为,“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材料中二人的观点都是对的回答。
A.世界观和方法论关系问题
B.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事物问题
C.人类社会是否具有客观性问题
D.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解析】范缜认为“形”决定“神”,即物质决定意识;贝克莱认为“观念”、
即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这二人的观点实际上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故D符合题意。
5.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上,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的观点属于
A.不可知论 B.形而上学
C.唯心主义 D.唯物主义
【解析】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统一性属于可知论,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则属于不可知论,本题选A。
一、单项选择题
1一切哲学都是()
A智慧之学
B各门科学的总和
C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D人们自发的世界观
2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指()
A将一切具体科学包括在内的哲学
B马克思主义哲学
C正确反映时代本质要求的哲学
D德国古典哲学
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D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4哲学的党性是指一切哲学()
A作为意识形态都具有阶级性
B都不能回避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C都不能超越进步阶级和保守阶级的对立D都不能超越或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5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是划分()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
D唯理论和经验论的标准
6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是指()A思维和存在能否在一定条件下等同起来B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
C划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标准
D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问题
7能够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是()A朴素唯物论
B庸俗唯物论
C机械唯物论
D辩证唯物论
8二元论认为精神和物质同为世界的本原,但最终陷入()A折衷主义
B唯心主义
C神秘主义
D庸俗唯物主义
9中国古代哲人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是一种()
A宿命论观点
B唯意志论观点
C机械唯物论观点
D朴素唯物论观点
10唯物主义的三个发展阶段是()
A古代原子论、近代原子论、现代原子论
B庸俗唯物主义、自然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D朴素辩证法、唯心辩证法、唯物辩证法
11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哲学是()
A唯心主义
B经验主义
C不可知论
D二元论
12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是()
A辩证法和认识论相分离
B世界观和方法论相分离
C自然观和历史观相分离
D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相分离
二、不定项选择题
13下列观点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有()
A物是感觉的复合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我思故我在
D心外无物
E世界不过是意志的表象
14下列观点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
A天下只是一个理
B精神是世界的本原
C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
D天下之物,皆实理之所为
E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
15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下列关系具有哲学基本问题性质的有()A天人关系
B名实关系
C理气关系
D形神关系
E心物关系
16唯心主义产生和存在的根源是()
A生产力落后
B科学技术不发达
C在阶级社会中,落后、反动阶级的需要和支持
D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
E认识过程本身存在产生唯心主义的可能性
17当今科学高度发展的时代,还有人相信唯心主义,这是由于()
A剥削阶级的偏见
B客观世界仍然存在着大量未知的领域和不解之谜
C私有制度的存在
D主观和客观永远存在着矛盾
E唯心主义有其正确的内容
18唯物主义历史观发现的伟大意义是()
A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高度统一
B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实践本质及其产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C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
D使社会科学成为真正的科学
E为无产阶级解放提供了理论武器
三、辨析题
19唯心主义均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答案]1C2C3B4A5A6 B7D8B9D10C11C12
D
二、不定项选择题
[答案]13ABCDE14ACDE15ABCDE16 ABCDE17ABCD18ABCDE
三、辨析题
19「答案要点」
这是错误的观点。
(1)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不是划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标准。
(2)坚持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即坚持世界的可知性,是唯物主义和某些唯心主义者都承认的观点。
(3)只有不可知论才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