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射孔技术

2013射孔技术


☆提高开采作业效率
定方位射孔
我国弱胶结易出砂油气田分布广泛,普遍采用传统的砾石充填防砂方 法,增加了完井费用,并限制了油井的产量。同样会遇到破裂压力高的地层, 常规射孔难以射孔地层。因此定方位射孔技术的优势越来越明显。 常规射孔 相位 射孔方位 定方位射孔
主要有0°、60°、90°、 一般采用180° 120°、180° 不确定性 最大水平主应力

定方位射孔可以提供两排方位一致的射孔孔眼,这些孔眼容易互相连通,形成 更大规模的垂直裂缝,使这个裂缝与天然的宏观裂缝相垂直并连通,可以最大 限度的提高产能。

定方位射孔
地层适用性—起裂压力较高油藏
进入油气田的开采后期,在压裂开采过程中易出现起裂压力高、生产 周期短等现象,有的储层甚至会出现起裂压力过高而无法实施压裂改 造。 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井下井壁上的最小启动压力的方向就是最大主 应力的方向,因此如果把射孔的能量集中在最大主应力方位上进行射 孔作业,此时最易压开地层。
射孔枪外径、孔密、相位、耐压
一、外径(mm):51、60、73、89、102、 114、 127、140、152、159等 二、孔密:10、13、16、20、24、26、36、40 三、相位数:3、4、8、16相位等 四、耐压级别:35、70、105、140、175MPa等
2、先进射孔技术介绍
可提供的产品规格和型号
DSQ76-16-90
DSQ89-16-90
DSQ102-16-90
DSQ114-16-90 DSQ127-16-90
DSQ178-16-90
三、效果预期
功效简介------油井增产、水井增注。
用于中低渗(渗透率0.1~100μ m2)致密油气层的射 孔完井、旧井补孔改造,增加延缝半径,提高射孔穿 深造缝效果,增加油气产量; 油水井压裂预处理措施:降低破裂压力; 注水井的降压增注,改善井周地层渗透性,调节地层 吸水剖面。 老井改造,穿透污染带,恢复单井产能或日注水量。
多脉冲复合射孔井下压力监测及效果分析 1、 多脉冲复合射孔井下压力监测曲线
井深: 2767.6m 射孔器型号:102 一级装药: 3.2Kg 射孔厚度:4.0m 装弹:64发(16孔/米) 二级装药:4.8Kg
多级压力脉冲
射孔后的十几秒内,射孔层位的液柱 压力在17 ~25 MPa之间波动
3、射孔工程参数
超低渗油藏射孔压裂新思路
目前,随着超低渗透油藏的全面开发,赋予了定方位射孔技术
全新的内涵,发展为与最大主应力方向成一定夹角的定向射孔,实
现定向起裂,强制裂缝转向,形成 “S”型人工缝,扩大油藏泄流面 积。依据“定向立体射,分层体积压”的思路,进一步扩大了超低
渗油藏泄流体积,丰富了多缝压裂技术手段,定向射孔技术已成为
复合射孔作用效果
消除射孔压实带:高压气体连续冲击破碎射孔压实带, 产生径向短裂缝,提高地层有效渗透率; 消除近井带污染:径向多裂缝及高压气体冲刷,能有 效解除化学和机械杂质造成的近井带孔道堵塞; 对近井地带的酸洗: 火药燃烧后产生HCl,N2,CO2, H2O等,物质溶于水呈弱酸性,对地层有一定的酸洗能力; 高温高压气体的热效应: 产生高温高压气体能清除近 井地带的沥青质、胶质、蜡质堵塞,达到解堵的效果。
(设计射孔方案时必须了解的内容)
射孔参数优选
射孔参数主要是指穿深、孔径、孔密、相位、方位、
等。其中穿深和孔径直接由射孔弹的结构类型和所装药量决
定;是评价射孔弹性能的基础指标。而孔密、相位、方位、 布孔格式则是衡量射孔器性能的综合指标。 射孔参数的选择主要从地质的角度考虑
穿深
穿深是整个射孔过程中的前提指标。聚能射孔是靠聚能射流挤压成孔, 孔道周围存在着射孔压实带,使地层渗透率下降,而靠近孔眼端部的压实 最小,流体初始流动区域主要通过孔眼端部进入井筒,随着流体对孔眼的 冲洗作用,压实带的渗透率逐步改善,因此穿深越深,与原始地层沟通越 好,对于产能的建立越有利。
射孔发展过程
最早的完井方式是裸眼或者筛管完井,随着固井工艺的产 生,发展了射孔采油工艺。1920年-固井,1926年-子弹射孔研
究,1932年应用子弹式射孔,1946年研究聚能射孔弹。1952年
应用聚能射孔至今。1960年水力喷砂射孔(割缝)。 聚能射孔是靠聚能射流穿透射孔枪、套管、水泥环后,在 井筒与地层之间形成通道。
压实带
孔径
孔径是影响井筒渗流面积的重要参数之一
射孔技术培训
主讲人:冯国富
北方斯伦贝谢油田技术(西安)有限公司
培训内容
1、射孔基本原理与概况 2、先进射孔技术介绍(定向射孔复合射孔) 3、射孔器选择 4、射孔技术的最新发展及趋势 5、讨论、问答
1、基本原理与概况
射孔及其作用
利用机械、化学或者其它能量打开套管、水泥环和地 层,沟通油、气流通道的井下作业称为射孔。
射孔的最终目的是为产层与井筒之间建立可靠、有效
的通道,从而获得最大的产出效果。
射孔作为完井技术的主要环节,与油气井产能有着直接的关系。 常规聚能射孔是利用射孔弹爆轰形成的高速金属粒子流,形成 一个很高温度和压力的脉冲载荷(冲击波),撞击靶板(套管、 水泥环、岩石),将把其运动轨迹中的所有物质都挤开,在岩 石靶板中形成一个孔洞或孔道。岩石颗粒受到破坏而不能回复 到初始状态,产生物理变形或次生裂缝,从而产生典型的射孔 损害区岩石组织结构,---孔道周围有一个射孔压实区域,该区 域内颗粒破碎,大颗粒数量减少,小颗粒数量增多,粒间小碎 屑大量增加,颗粒接触较为致密。
几种压裂方式性能比较
技术类别 项目 装药级数 压力脉冲数 装药量 压力作用持续时间 102型地面造缝深度 工艺特点 最大峰值压力 技术缺陷 技术 普通复合射孔 1级 1 1~1.2Kg/m ≤50ms 2000mm 油传或电缆 60~100MPa 单级装药,能 量偏低,效果 差 多脉冲复合射孔 2~3级 ≥2 ≥2.5Kg/m(2级装药) 50~1000 ms ≥3000mm 油传或电缆 70~110MPa 射孔压裂一体化工艺 多级能量组合,效率高 ,损失少 高能气体压裂 1级 ≥2 6-8Kg/m 50~1000 ms ≥3000mm 油传或电缆 70~110MPa 射孔后相隔一段时间施 工,能量损失大,需要 大药量弥补损失
多脉冲复合射孔技术原理
多脉冲复合射孔压裂技术是一种高效的超穿深射孔与多级 脉冲压裂联作技术,代表着复合压裂技术发展的方向。它将 超穿深聚能射孔和高能气体压裂技术融为一体,根据装药结 构和药性的不同,形成多种组合方式,如一体式、下挂式和 套筒式等,使它们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并引入延迟点火原理。 起爆射孔形成初级射孔孔道,随后多种燃速组合的火药依次 分别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以冲击加载的形式沿射孔孔道 挤压冲击地层,使射孔孔道以裂缝的形式延伸扩展,有效的 增加井筒近井地带的渗流能力,并通过反复加载、使射孔后 的孔道与天然裂缝沟通,达到降低破裂压力并有效降低注水 压力及提高油井产能的效果。
射孔弹外观
射孔弹的基本组成
弹壳 药型罩 炸药 起爆药 附件
射孔弹的工作原理(计算仿真图)
射孔弹穿透深度示意图
射孔器的分类
常规射孔器
超穿深射孔器
大孔径射孔器(Φ14mm)
高孔密射孔器(20孔/米)
防砂射孔 复合射孔器(增效射孔,延缝射孔,多脉冲复合射孔) 请参考标准GB/T20489 SY/T6824
复合射孔技术分类
增效射孔 一体式复合射孔
按结构形式分类:
分体式复合射孔 外套式复合射孔
多脉冲复合射孔
一体式复合射孔(增效射孔)
分体式复合射孔器
外套式复合射孔(STimgun)
多脉冲复合射孔技术
为了进一步提高复合射孔的效果,我们(北方斯伦贝谢)将多种装药 方案进行组合,在国内首次开展了大型地面6米混凝土靶试验及压力—— 时间曲线检测,产生了多级脉冲复合射孔曲线。 本技术2009年被立为国家科技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国家科 技部及陕西商省科技厅给予88万元的经费支持。
定方位射孔技术
油管输送定方位射孔技术
电缆输送定方位射孔技术
动力旋转定方位射孔技术
重力偏心定方位射孔技术
无定向射孔的裂缝模型
定方位射孔
定方位射孔技术原理
根据井下仪器和测井数据 确定射孔方位,沿最大水 平主应力实施射孔。
优势:
☆降低破裂压力
☆提高出砂临界压差 ☆减少井下设备损害
最小水平主应力
最大水平主应力
电缆输送射孔(WCP)
常规电缆输送射孔
射 孔 方 式
过油管射孔
管柱传输射孔(TCP)
油管输送 钻杆输送
挠性管输送coiled tubing convey
perforating
电缆输送射孔(WCP)
优点: 作业简便快捷,定位快捷、准确
缺点: 通常为正压射孔,易对地层造成污染
,影响产能;
常规射孔 复合射孔:增效射孔,多脉冲复合射孔,袖套式复合 射孔(stimgun)分体式复合射孔,组合延缝射孔。 过油管射孔
负压射孔
定方位射孔
水平井射孔
常规射孔
用射孔弹按生产油气的要求射穿套管、水泥环及地层的施工过程 使用量最大,成本最低。 地层均质性好,渗透率大于100md。
不受射孔井段长度限制,可一次完成数 百米井段射孔;
适用于水平井或大斜度井施工作业;
易与其他工艺进行联合作业。
缺点:
对下井器材的使用要求高;
有枪身射孔器
无枪身射孔器
射孔技术另外的分类方法
根 据 井 筒 与 地 层 压 力 关 系 分
正压射孔 负压射孔
超正压射孔
有枪身射孔器的优点
穿透性能好、可靠性高、对套 管及管外水泥环损坏小、耐温耐 压性能高。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 技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