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全面预算,推进部门成本精细化管理缪 宇 温州电力局 【摘 要】我局在推行全面预算的过程中,归口部门对归口费用管理的不到位,消极的管理弱化了费用预算的实际控制效果。
因此迫切需要推进部门成本的精细化管理。
本文从完善具体费用的制度、流程、方案的全过程管理给出可操作性方案,从而形成部门成本费用的精细化、全过程管理。
并对未来预算管理工作提出了几点想法。
【关键词】预算 部门成本 精细化 一、目前我局全面预算实施现状在推行“四全管理”(即全面预算、全面合同、全面计划、全面绩效)工作以来,财务部通过出台详细的预算实施细则、设计标准化的预算编制表格、加强预算与资金审批的联动、固化预算分析、将预算细化到具体“活动”等等多种措施,将我局的预算管理水平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但是在过程管理中我们发现归口部门在对归口费用的管理缺乏积极性,消极的管理弱化了预算的实际效果。
预算指标被突破、突发事件没有预算无法实施等等事件使得财务部始终处于矛盾的风口浪尖。
二、推进部门成本精细化管理是深化全面预算的迫切需要部门成本特别是部门归口费用是业务部门参与到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方面,真正体现了预算的专业化管理。
但是由于本位主义、小团体利益思想和一些体制上的因素的存在,使得归口部门的管理责任未能充分体现出来,甚至部分业务部门认为“预算就是财务部门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不认真提供有关业务数据,等到实际费用发生金额超过预算时则把责任推给财务部门,认为是财务控制不力。
因此迫切需要推进部门成本的精细化管理。
另一方面,从博弈论的角度来看,在预算编制过程中,预算编制委员会、预算执行单位都从自身角度和利益出发,相互发生作用,都符合“经济人”假设。
由于预算委员会以公司的发展战略为目标,以公司的整体利益为出发点,而各责任成本中心是以本部门的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目标的不一致造成预算委员会与责任中心之间相互博弈。
而这种博弈是一种非合作博弈。
因为在预算编制过程中,预算执行单位和预算编制委员会基本上处于对立的角度,预算编制委员会希望成本预算指标定得低一些,以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相反,预算执行单位则希望费用指标定得高一些,减轻压力,以便得到更多的自由度。
他们在谈判过程中都以自己掌握的大量信息,力图说服对方,同时根据对方的策略不断调整自己的决策,最终可能导致出现了部分预算先大量申报,预算安排后再做项目的不合常理的情况。
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制度来约束业务部门。
三、推动部门成本控制精细化管理的具体举措1.做好预算编制的前期基础性工作,为预算编制和审核提供支撑。
预算审核机构需要及时完善各类基础信息库建设,逐步建立各部门基础信息库,全面掌握各部门机构设置,人员编制与构成,清查各部门占用资产、资源的使用情况,质量状况以及分布状况,为标准成本的计算及费用的审核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
2.从业务部门的视角,以“具体事项”分项来设计财务预算表格。
为避免重复劳动,财务部门在预算表格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表格通用性,既要适合业务部门管理的需要,又要适合财务部门费用预算的需要。
以租赁费预算表为例,表格的包含了租赁地点、任凭用途、出租方、承租方、面积、租期等信息,业务部门可以直接拿来做管理用,财务部门也可以直接拿来做预算控制。
2012年租赁费预算(房屋)单位:万元预算单位租赁地点租赁用途出租方面积租赁期限预算年度租金核实数填报人计量滨海园区仓库昌泰股份有限公司850 2012.1-2012.12 18.36康奈路号生产用房宏达电力设备有限公司1600 2012.1-2012.12 45.00高新路38号生产用房江南减速机有限公司4200 2012.1-2012.12 117.60 3.财务部会同业务部门共同制定费用控制方案。
控制方案必须要明确责任部门、控制定额等信息。
定额标准应在参考省公司标准成本的基础上,由财务部提供历史数据,由人资部收集各基层当年的预算需求后提出定额建议(提出定额建议时必须要区分工种)。
最后财务资产部按照相关财务制度规定,在总体费用平衡后报预算委员会通过后确定年度该项费用指标。
下面就是以劳动保护费为例的一份标准成本控制方案。
劳动保护费使用控制方案 1.目的。
为使我局的劳动保护费得到合理使用,严格控制不合理及不必要的支出,特制定本方案。
2.劳动保护费的定义及范围。
劳动保护费是指按规定发放给职工的安全防护用品、一线工人作业用清洁用品、服装费等,其中安全防护用品包括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手套、防寒服、雨衣、安全帽、安全带等。
3.劳动保护费的定额管理。
劳动保护费=职工人数×(管理人员比例×管理人员定额标准+一般人员比例×一般人员定额标准)定额标准:管理人员4000元/人·年(每年更新)一般人员5000元/人·年(每年更新)4.劳动保护费的归口管理。
(1)确定归口管理部门。
劳动保护费的定额确定后,具体由人资部统一进行管理,财务部负责过程监督。
(2)支出控制。
各基层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在购买劳保用品时提出网上报销申请。
归口部门根据年度预算审核归口费用。
财务部根据申请支付资金。
4.归口部门应该在费用控制方案确定后,制定具体的管控制度。
管控制度应较控制方案更加细化、具体。
应明确具体操作过程职责。
以劳动保护费为例样,应对劳动保护用品从申购控制、采购控制、发放控制、使用控制、收回控制五方面进行全过程管理。
劳动保护用品管控制度第1章 总则第1条 目的为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劳动保护的法规和制度,保障生产人员的作业安全和身体健康,规范我局劳动保护用品的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第2条 适用原则本适度适用于我局生产用劳动保护用品的采购、发放、使用与回收管理。
主要包括发放给职工的安全防护用品、一线工人作业用清洁用品、服装费等,其中安全防护用品包括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手套、防寒服、雨衣、安全帽、安全带等。
第3条 管理职责分工1.人力资源部的职责:2.财务部的职责:3.后勤中心的职责:第2章 劳动保护用品的申购与采购控制第4条 劳保用品的申购及审批应严格遵照《劳保用品领用控制流程》执行。
第5条 临时性劳保用品申购,必须填写《预算外费用申批表》,经预算实施细则规定的有关领导审核后方可采购。
(上转第113页)421经营管理用地计划指标。
2002年无锡市就规定矿区土地整理复垦成耕地或农用地的,投资者可以取得相应数量的建设占用耕地的用地计划指标。
2006年湖北省大冶市国土资源局也推出了这项新制度,规定申请新项目的建设用地单位,在申请用地时,必须在市内选择一宗废弃地进行开发复垦整理。
土地置换政策就是通过这种捆绑方式,激活了矿山废弃地整治利用的市场机制。
在建设用地指标越来越少,国家对耕地保护政策越来越严格的情况下,“矿山废弃地整治利用为耕地或生态用地指标”也将会成为一种商品,土地置换机制将会在矿山废弃地整治利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表1 不同资产化经营途径下投资者经营收益及适用类型资产化经营途径投资者经营收益适用的矿山废弃地类型修复式开采矿产品收入及整治后土地资产价值资源禁采型矿山废弃地采用经济效益显著的土地利用方式将整治后的土地作为生产要素进行生产,获取产品收入或其他服务收入可整治为工业用地、建设用地、旅游用地以及其它收益比较高的利用方式的矿山废弃地土地置换机制获取建设用地指标的权利整治为耕地或生态用地的矿山废弃地 四、推进矿山废弃地资产化经营的建议实施矿山废弃地产化经营意味着要把矿山废弃地作为一种资产来管理,使其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参与国民经济运行。
这是一项制度和管理上的创新,需要改变传统的矿山废弃地管理体制、运作方式等。
因此,为顺利推进矿山废弃地资产化经营,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提高对矿山废弃地的资产认识。
一是矿山废弃地管理部门,不应把矿山废弃地当做政府的累赘与任务,而要提高认识,转变思路,创新机制。
通过一定的方式或机制,盘活、显现矿山废弃地的经济价值,将矿山废弃地变废为宝。
二是社会投资者也要认识到矿山废弃地的用途,发现矿山废弃地中所蕴藏的经济价值。
2.做好矿山废弃地整治利用规划。
矿山废弃地管理部门要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土地利用规划,因地制宜地确定各矿山废弃地的利用方向。
只有确立了矿山废弃地利用方向,才能找到合适的资产化经营途径和整治利用投资主体。
3.明确界定矿山废弃地整治前和整治后的产权。
矿山废弃地管理部门需将矿山废弃地的所有权及其使用权变更为国家所有,并将矿山废弃地使用权(或置换土地使用权)给予矿山废弃地整治利用者。
这样才能确保和维护矿山废弃地投资者从矿山废弃地整治利用中获取经济利益的权利。
4.加强矿山废弃地整治利用方式的创新与推广。
在现实中,能实施修复式开采的矿山废弃地毕竟有限,矿山废弃地更多的是由资源枯竭、矿山关闭所导致的。
这些矿山废弃地资产化经营依赖于矿山废弃地利用方式的创新与推广。
因此加强矿山废弃地整治利用方式的创新和推广,显现矿山废弃地整治利用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对于加快矿山废弃地资产化经营具有重要作用。
5.加大政策支持,提高矿山废弃地利用收益。
对于整治投资成本高的矿山废弃地,国家应制定一些矿山废弃地整治利用的优惠政策,利用税收、政府补贴等来提高矿山废弃地利用收益,使矿山废弃地整治利用企业获得合理的投资回报率,调动社会各界投资矿山废弃地整治利用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1]李天煜.我国采矿废弃地生态恢复事业问题剖析[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03,55(6):46-47.[2]师学义,陈丽.我国矿区土地复垦利用的困境———产权与政策层面分析[J].能源环境保护,2006,20(2):54-57.[3]宋书巧,周永章.矿业废弃地及其生态恢复与重建[J].矿产保护与利用,2001,(5)43-49.[4]孙京海,朱学义.煤炭开采塌陷区土地资本化运作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2009,(2):29-30.[5]王鑫,孟陈栋等.衰老矿区的资本化运作研究[J].会计之友,2010,(8):61-62.[6]孙乐为.煤炭企业尾矿资源资产化困境与发展对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7):170-174.[7]张幼蒂,刘金平等.徐州市采石场修复式开采与利用[J].化工矿物与加工,2005,(1):27-29.[8]马洪康.淮北市采煤塌陷区复垦研究主要模式[J].能源环境保护,2007,21(1):48-50.[9]李月林,查良松.采煤塌陷地复垦模式的理论探讨[J].能源环境保护,2008,22(6):1-4.[10]韩亚卿.武汉市蔡甸区整理矿山废弃地纪略[EB/OL].(2007-07-26).http://www.mlr.gov.cn/xwdt/dfdt/200707/t20070726_652012.htm.[11]陈双兰,彭萍.废弃矿山变身休闲旅游地[J].浙江国土资源,2008(10):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53.(下接第124页) 第3章 劳保用品的发放控制第6条 发放劳保用品时,仓库管理员应登记《劳保用品领用登记表》,领用人应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