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采食量的生理调控
0
11.83 9.3
4.25 4.14
5.75 4.17
对照组 丙谷胺组
摄食速率 (g/min) 摄食餐数 每餐摄食量
(g) 每餐摄食量时
间(min) 摄食速率 (g/min) 摄食餐数 每餐摄食量
(g) 每餐摄食量时
间(min)
数据来源于左伟勇等,2007
采食量的生理调控——饲喂丙谷胺(CCK受体拮抗剂)
填喂丙谷胺对产蛋鸡摄食量和摄食量时间的影响 (8:00-12:00)
60
56.08
43.92
40
20
49.86 42.05
对照组 丙谷胺组
0 摄食量(g)
摄食时间(min)
填喂丙谷胺对产蛋鸡摄食行为的影响(8:00-12:00)
12
10
8
6
4 2
1.02 1.36
0
10.67 9.5
5.07 5.45
主动免疫胆囊收缩素(CCK)对猪胴体组成的影响
指标
处理
CCK
显著水平(P<0.01)
末重 皮重 胴体重 胴体长 屠宰率 瘦肉 体脂 骨重
88.50 6.48
55.80 74.60 72.40 37.80 11.30
6.73
94.70 6.66
60.70 76.30 73.00 40.50 13.10
10 40.9±2.7 7.45±0.90
10 48.0±1.4* 9.46±0.85
β-内啡肽 ng/ml
0.67±0.07 1.96±0.30**
生长激素 ng/ml
3.09±0.24 4.04±0.59*
引自赵茹茜,1993
采食量的生理调控——填喂丙谷胺(CCK受体拮抗剂)
填喂丙谷胺对产蛋鸡摄食行为的影响
需要合理提高采食量的动物——哺乳母猪
哺乳期: 逐日增加食量,哺乳10天后,每日采食量在6kgKg以上 估算:采食量=1.8~2.5kg+0.4kg×哺乳头数
需要合理提高采食量的动物——哺乳母猪
母猪奶水量与采食量在5-7公斤内为直线相关 母猪多采食1公斤饲料——将多产生1公斤奶 1公斤母猪奶水可使每窝仔猪增重250克 如果能使哺乳母猪每天采食增加1公斤: 14日龄时:每头小猪多增重0.25X14/10头=0.35公斤; 21日龄时:每头小猪多增重0.25X21/10头=0.525公斤; 28日龄时:每头小猪多增重0.25X28/10头=0.7公斤;
影响采食量的因素
动物因素:遗传因素、生理阶段、健康状况、疲劳程度、感觉系统、 学习、训练
饲粮因素:物理性状、适口性、能量浓度、饲粮蛋白质和氨基酸水 平、脂肪、中性洗涤纤维 、矿物元素、维生素、饲料 添加剂
饲喂技术:饮水、饲料形态饲喂方式和时间、饲喂的连续性 环境因素:温度、湿度、通风及有毒有害气体、应激状态
采 食 量
能量浓度
动物采食量的生理调控
采食量的反馈调节机制
表示随着采食饲料到养分存积在体内过程中,流向CNS的反馈信号 来自Forbes J .M.,1999
采食量的生理调控——调节采食量的一些肽类
下丘脑
5-羟色胺(5-HT) 瘦素(Leptin) 胆 囊 收 缩 素 ( CCK ) 神经降压素(NT) 降钙素(CT)
动物采食量的生理调控
陆应林
采食量的概念
采食量——指动物在24h内采食饲料的重量。有随意采食 量和实际采食量之分。
随意采食量(Voluntary Feed Intake,VFI):指单个动物或动物 群体在自由接触饲料的条件下,一定时间内采食饲料的重量。
VFI是动物在自然条件下采食行为的反映,是动物的本能。
5.4 4.1
对照组 丙谷胺组
填喂丙谷胺对产蛋鸡摄食量和摄食量时间的影响 (13:00-17:00)
60
47.65 36.54
40
20
0
摄食量(g)
47.7345.94 摄食时间(min)
对照组 丙谷胺组
填喂丙谷胺对产蛋鸡摄食行为的影响(13:00-17:00)
14
12
10
8
6
4 2
0.81 1.23
血液循环中的瘦素可以通过一种特定途径进入血脑屏障, 发挥对中枢的调节作用。
瘦素对采食与能量平衡的调节作用: 动物体重增加时,脂肪组织分泌瘦素增多,作为一种饱感 信号引起食欲降低;而当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瘦素合成减 少,使下丘脑神经肽Y合成增加,引起摄食增加。 瘦素还增加交感神经活性,激活脂肪细胞膜上的肾上腺素能 受体,减少体脂含量,从而减轻体重
NPY抗体则抑制采食(Stanley, 1992)。在鱼类也有同样的报道。
采食量的生理调控——生长素(ghrelin)
Kojima (1999)等首次从大鼠和人的胃中提取并纯化了一 种能够强烈刺激GH释放的肽类物质,并命名为ghrelin。
Ghrelin是由28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多肽,其结构在不同物 种之间高度保守。
受三个子系统制约:体内由客观存在所构成的反馈信号;察觉 系统发出的反应信号;以下丘脑为中心的控制系统指令产生饱饥感 而控制采食。
采食量的概念
实际采食量:指在实际生产中,正常健康的动物在一定时间内,实 际采食饲料的总量。 规定采食量:指动物饲养标准或动物营养需要中所规定的采食量的 定额。
采食量的衡量
不同采食量对80-120公斤肥育猪生长性能比较
采食量,kg/d 2.19 2.37 3.08
日增重 675 851
1208
料重比 3.25 2.82 2.58
蛋白质沉积 109 138 176
脂肪沉积 102 131 268
数据来自Walters,2003
需要合理提高采食量的动物——育肥猪
此阶段增重 占整个增重66%
需要合理提高采食量的动物——乳仔猪
研究表明:猪自由采食一般不能满足其最大生产潜力的需要
乳仔猪
出生后及时充足的营养供给,是保证新生仔猪生长尤其肠道 快速发育的需要
仔猪出生一周后,母乳已不能满足其最大生长的营养需要 ( Harrel,1993)
通过补充液体饲料,供给仔猪充足的营养,其生长可比单纯 哺乳的仔猪改善60-70%(Odle & Harrel,1998,2003)
此阶段增重 占整个增重的33%
出生
30kg
60kg
90kg
占饲料总消耗量的33%
占饲料总消耗量的66%
猪从出生到出栏整个生长期中增重与饲料消耗的关系
需要合理提高采食量的动物
不同日龄猪增重潜力、实际和目标增重比较
日龄
潜力
实际
目标
天 0 0-25 26-45 46-65 66-110 111-145 0-145
神经肽Y (neuropeptide Y, NPY)是1982年Tatemoto等首次从猪脑 中分离提纯的一种多肽,含36 个氨基酸残基。 NPY分子高度保守 NPY对动物采食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是有效的摄食促进剂 NPY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器官。在中枢, NPY主要在下
丘脑弓状核合成,通过刺激摄食中枢引发动物采食。 在脑室中注射NPY ,可引起多种动物(鼠、猪)的食欲增强。注射
(Marion,2002)
需要合理提高采食量的动物——断乳仔猪
断乳后第一周生长状况对上市日龄的影响
180
178
175
171 170
上市日龄 165
163
160
155 <0
0--115
>115
断乳后第一周内平均日增重(g)
Pollmann,1993
需要合理提高采食量的动物——育肥猪
育肥猪:日增重达700克,143天达100千克 目前已有品种单栏饲养,从25-125千克,日增重达1000克, 需75天,采食量比一般群养高20%-30%。
Ghrelin结构上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其肽链第3位上的丝氨酸 残基被辛酰化。
Ghrelin具有强烈的诱食作用、促进体脂沉积、促进胃运动 及胃酸分泌、调节葡萄糖代谢等
采食量的生理调控——瘦素(leptin)
1994年美国洛克菲勒大学张继峰等首次从肥胖小鼠 成 功克隆了肥胖基因(ob 基因) 。
ob 基因的编码产物——瘦素( leptin) 是一种主要由白 色脂肪组织分泌的蛋白质类激素, 由14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易得福对育肥猪日增重、耗料的影响
试验二组日增重比较
880
840
800
768
760
720
680 对照组
872 易得福组
日增重(g)
2500 2400 2300 2200 2100 2000
试验二组耗料量比较 2494
2227
对照组
刘清,2008
采食量的生理调控——神经肽Y(NPY)
畜禽生产中合理采食量的重要性
采食量是影响动物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 饲料成本占生产总成本的60%-80%
体重 /kg 50 200
摄入ME /Mj/d 17.14 19.65
产品 /Mj/d 10.03
0
维持需要 /Mj/d 7.11 19.65
维持占 % 41 100
生产占 % 59 0
来自Mcdonald,1995
M utt 和Jorpes (1971)首先从猪小肠上段分离纯化, 并阐明 了它是由33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
猪源CCK-33分子结构简式
采食量的生理调控——胆囊收缩素(CCK)
CCK 与在幽门上的受体(CCK2A ) 结合, 并引发幽门扩约肌的 环形肌收缩而延长胃的排空, 使胃保持一定的张力, 这种张力为 胃壁上的机械感受器所感受并通过胃迷走神经传入下丘脑的饱中 枢从而产生饱感。
CCK 可直接与在胃或肝脏中迷走神经上的受体结合, 而达到 抑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