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惠特曼

惠特曼

第五节惠特曼瓦尔特•惠特曼(1819—1892)是美国19世纪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是美国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自由、平等和民主精神的伟大歌手。

被誉为美国的民族诗人。

一生平与创作惠特曼1819年5月31日出生在纽约长岛一个农庄中,他的父亲有着英国血统,是个木匠。

他的母亲是荷兰人的后裔。

1823年,全家迁居布鲁克林镇,惠特曼在那里上了5年文法学校。

1830年因家庭生活拮据而辍学,开始自谋生路。

起先去做一名印刷学徒,后又当过律师事务所职员、木匠和小学教师。

1832年,到长岛《爱国者》报社当记者,后又当了印刷厂工人。

此后,一面在长岛的几所乡村小学教书,一面给当地的报纸写稿。

这段时期,惠特曼阅读了大量的文学经典,如《圣经》、荷马史诗、希腊神话、北欧传说、莎士比亚和但丁的作品,以及古代印度的诗歌等。

艰苦的生活养成了他坚韧顽强、豁达大度的性格,并由此增长了见识,为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惠特曼十分推崇爱默生(美国思想家、文学家、诗人)的超验主义创作理论,并深受其影响。

更加热爱大自然和普通劳动人民,强化了自己的民主立场。

1838年,他在亨廷顿办了一份周报《长岛人》。

1839年,又成为长岛《民主论坛》的撰稿人。

此后的几年中,他先后在纽约的几家报社如《奥罗拉》、《闲谈》、《民主论坛》等担任记者和编辑。

当1846年他成为布鲁克林《鹰》报的编辑时,他已经在新闻界同行中颇有声望了。

在作记者和编辑期间,他坚决反对蓄奴制,热烈赞成自由土地运动。

1848年,他辞去报社编辑职位,并与当时已堕落为代表南部农奴主利益的民主党决裂,加入了当时的第三党——代表农民和城市劳动者的自由土地派,负责编辑该党的报纸《自由人报》。

1848年的一段时间,惠特曼曾去新奥尔良旅行,回来之后便离开了新闻界,去从事体力劳动。

1851—1854年,他来往于布鲁克林和纽约之间,继续当一名木匠。

在他的旅行笔记中,惠特曼这样写道:“在教授和资本家中间,我没有感觉到生活;我卷起裤脚,挽起袖管,走向马车夫,走向那些以捕鱼和种地为生的人们。

我知道,他们是伟大的。

”1855年,惠特曼将他1838—1853年间在生活中涌现出来的诗句集结起来,题名《草叶集》,自费印刷出版。

惠特曼在《过去历程的回顾》中谈到自己写《草叶集》的背景、动机和它的主旨时说,写我自己,以表现我的特殊的时代和环境、美国、民主,这便是《草叶集》的主旨。

这是惠特曼当初的梦想,经过他30多年的不懈努力,基本上实现了。

第一版收入了《自我之歌》、《大路之歌》、《斧头之歌》等南北战争前的一些代表作品共12首。

诗集的绿色封面上画着小草,却没有作者署名,代表署名的是扉页上的作者像:斜戴着宽边帽子,敞开着衬衫领,一手叉腰,一副劳动者的样子。

诗集由于其内容的大胆直率和形式的过分新颖而受到学院派的批评,被评为杂草和不道德的书。

作者被讥笑为疯子和野人。

但却受到了爱默生等人的高度赞扬,爱默生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给诗人“我祝贺你伟大事业的开始”。

惠特曼就是这样,“用十五年时间吸收百万人民的热情和意志”,又吸取了爱默生的超验主义哲学,终于踏上文坛,举起草叶的绿色旗帜,成为诗的革新家。

1855—1862年,诗人在布鲁克林一面继续以新闻、撰稿工作谋生,一面不断修改、扩充着他的诗集。

1856年《草叶集》第二版问世。

1860年三版,这本诗集算是第一次“正式出版”,集中有124首新诗,有《民主之歌》、《亚当的子孙》、《芦笛》等。

至此,《草叶集》已开始形成一个有机体,它不断呼应着美国生活的方方面面,表达着诗人灵魂的内在需要。

1862年即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后一年,惠特曼离开了布鲁克林,去纽约寻找在弗莱德瑞克堡战役中失踪的弟弟乔治·惠特曼,这位兄弟后来成了南方军队的俘虏。

1863—1865年,惠特曼在华盛顿任公务员,利用业余时间去军队医院看护伤兵,他们都是在为解放黑奴的战斗中负伤的北方军士兵。

他每天去医院为伤员募捐,包扎伤口,朗诵诗歌,经他救助的伤员一万多人,显示了他深刻的人道主义本色。

过分劳累损害了他的健康,但也对他的生活和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1867年,《草叶集》第四版问世,其中就有这时期写的充满战斗性的诗篇《桴鼓集》和《林肯总统纪念集》,这些诗歌对美国的民主理想作了进一步的阐发和讴歌,从中可以看出南北战争对诗人的深刻影响。

【南北战争,又称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一场大规模的内战,参战双方为美利坚合众国(简称联邦)和美利坚联盟国(简称邦联)。

这场战争的起因为美国南部十一州,以亚伯拉罕·林肯于1861年就任总统为由而陆续退出联邦,另成立以杰斐逊·戴维斯为“总统”的政府,并驱逐驻扎南方的联邦军,而林肯下令攻打“叛乱”州。

1865年4月3日,联邦军攻克里士满。

4月9日,同盟军总司令罗伯特·李将军率部2.8万人向联邦军投降,美国南北战争以北方的胜利而告结束,美国恢复统一。

】1871年,惠特曼出版了散文《民主远景》,总结了他的文艺观点和政治观点,对资产阶级的政治腐败和道德堕落进行了揭露和批判。

1873年,惠特曼由于积劳成疾,半身瘫痪。

但仍笔耕不辍。

1879年还去美国西部和中部旅行。

1881年,《草叶集》在波士顿这个学院派诗人和评论家云集的地方出版,标志着诗人终于获得了评论界的承认。

1882年,惠特曼出版了自传体笔记《典型的日子》。

1888年出版诗歌散文集《十一月的枝桠》。

1892年,他的《草叶集》出到第九版,也是最后一版,共收入383首诗。

每一次再版作者都对其中的内容做修改和增删,整本诗集的篇幅不断扩充,并在全美国逐渐传播开来。

惠特曼一生追求民主,抨击种族歧视和蓄奴制度,并为之战斗不息。

他的最后岁月在新泽西的坎登度过,他终身未婚,1892年3月去世,埋葬在哈莱公墓。

二、《草叶集》《草叶集》是美国19世纪最有影响的一部诗集。

它是惠特曼一生经验的结晶。

它随着诗人的成长而成长,随着合众国的发展而发展。

从第一版到第九版,《草叶集》既是诗人自我心灵发展的史诗,又是美利坚民族发展、成长的史诗。

惠特曼有意选择了“草叶”这一既简单又复杂的意象作为诗集题名,寓意深长。

1、草叶是生命力的象征。

“哪里有水,哪里有空气,哪里就生长着草叶。

”它那顽强的生命力,蓬勃向上的精神,象征着美国人民的一种性格气质。

惠特曼歌颂这种最平凡的草叶,其实礼赞的是人民。

2、草叶又是民主的象征。

“在宽广和狭窄的地带,白人和黑人中间一样发芽”,民主的理想和草叶的意象是合二为一的。

3、草叶又是发展的象征。

它自发性地生长、繁殖,不需要人们的照料、栽培。

草叶表示了诗人用“草一样朴素的语言”进行诗歌创作的艺术主张。

《草叶集》体现的民主思想,清新、质朴、自由奔放的文风,将美国文学中的浪漫主义诗歌推向了顶峰;同时真实地记录了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新兴的美利坚前进的历史步伐,热情歌颂了自由、平等和民主精神,赞美了大自然和勤劳开拓的伟大的人民。

整部诗集深入浅出,包含的内容单纯而又丰富。

在《草叶集》的序言中,惠特曼表达了自己的文学观。

1、将永恒、信心和人民联系在一起,这是诗人创作与生活的立足点。

诗人应该歌颂美好的事物,应该在男人和女人中看到永恒的东西,认为信心是灵魂的防腐剂,对人的灵魂及未来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2、人与自然融合,人从自然中发现自身的灵魂,人将自己的精神融于自然,自然与人因美好的诗歌而融为一体,彼此赋予了清新的生命。

3、人与诗的关系,人本身就是诗,就是艺术。

“一个人虽然不是伟大的艺术家,但可以与伟大的艺术家同样神圣和完美……打猎的人、伐木的人、早起的人、栽培花园和果园的人及种田的人所表现的热烈的意志,健康的女人对男人形体、航海者、骑马者的喜爱,对光明和户外空气的热爱,这一切,历来都是多样地标志着无穷无尽的美感和户外劳动的人们所蕴藏的诗意。

”他认为“诗的实质是以上这些以及更多的别的事物的生命”。

4、关于诗与善,诗不仅依附于人与自然,而且依附于善。

诗人应做到:“爱大地、太阳、动物,蔑视财富,救济每一个求你的人,替笨人和弱者说话,把你的收入和劳动献给旁人。

憎恨暴君,不去争论关于上帝的事……”。

《草叶集》的基本主题大致归结为:自我、劳动创造、民主。

1、歌唱自我《自我之歌》我,惠特曼,一个美国人,一个粗鲁汉,一个世界,纵情声色……饥餐,渴饮,传种接代。

由于我,许多长久缄默的人发声了;无穷的世代的罪人与奴隶的呼声,疾病和失望者、盗贼和侏儒的呼声,准备和生长循环不已的呼声,连接群星之线、子宫和种子的呼声,被践踏的人要求权利的呼声,残废人、无价值的人、愚人、呆子、被蔑视的人的呼声,空中的云雾、转着粪丸的甲虫的呼声。

通过我而发生的被禁制的呼声。

在《自我之歌》中,诗人笔下的这个自我,不同于欧洲浪漫主义传统中那种感伤纤弱、自怨自艾的自我,而是一个强健有力、甚至有些粗鲁的自我。

每一个自我都息息相通,就像无穷无尽地旋转于苍穹中的星球。

所以,歌颂自我,也就是歌颂他我,发现自我,描写自我,也就是发现美国,描绘美国。

《我歌唱带电的肉体》我歌唱带电的肉体,我所喜爱的人们围绕着我,我也围绕着他们,他们不让我离开,直到我与他们同去,响应了他们,不让他腐朽,并把它们满满地装上了灵魂。

男人或女人的肉体的美是难以形容的,肉体本身是难以形容的,男性的肉体是完美的,女性的肉体也是完美的。

在诗人看来,健康而完美的自我应该是心灵与肉体、头脑与感官和谐发展的自我,是呼吸着现实的空气,立足于现实的土壤。

美国精神:《草叶集》将人们带入生活在自然之中的劳动人群中,体现其中每一个个体充满活力与创造性的生命,“我”是一个人,也是一群人,是一群人中的每一个,最终,这个“自我”扩展为大我,自我意识扩大为民族意识、宇宙意识,自我形象与美利坚民族形象,与宇宙中生长繁殖的一切有生之物合二为一。

这个“自我”就是自由、平等和民主精神的化身,代表了当时的美国精神。

2、歌唱劳动创造诗人看到了宇宙中生生不息的创造力之伟大,也看到了人在宇宙中所占的位置,那就是不断地以自己的劳作加入宇宙的生命大循环。

惠特曼比一般浪漫主义者高明之处在于,他不但歌颂蛮荒自然,也歌颂经过人类创造的二度自然:城市、电报、印刷机、海底电缆、木屋、斧头、书籍、十字架、邮局等等,总之,凡是人所创造的一切,在诗人看来,都是美的,正是劳作和创造使人成为神圣。

《斧头之歌》热情讴歌了各种职业的劳动者,斧头的形象鲜明地表达了劳动者创造世界的威力。

《斧头之歌》形状美观的裸露的、青白的武器,从地母的内脏中伸出头以来,木质的肉,金属的骨,只有一个肢体,只有一片嘴唇,它有从高热生出的青灰色的叶,……欢迎大地上一切的土地,一一各从其类,欢迎松树与橡树的土地,欢迎柠檬与无花果的土地,欢迎黄金的土地,欢迎小麦与玉蜀黍的土地,欢迎葡萄藤的土地,欢迎糖与米的土地……3、民主是《草叶集》的又一主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