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部审计-第九章生产与费用审计 精品

内部审计-第九章生产与费用审计 精品


完整性
确定被审单位实际拥有的存货是否全 部登记入账
会计计量
存货的购人与发出是否按照“会计期 间”的假设予以正确截止;存货的计 量与计价是否适当
信息披露 存货在资产负债表上的列示是否允当
存货内控制度作用
❖ 业务管理。良好的内控制度,除了可以保证存货资产安全之 外,还可以节约原料的消耗和资金的占用水平,避免采购、 生产,存储环节过程中的不合理损耗和浪费。
本章重点难点:
重 点:存货的监盘程 序与方法,生产费用 的实质性测试。
难 点:生产成本的分 析性程序。
课时分配:4课时
导入案例:
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对美国医疗用品公司会 计舞弊一案的调查中,发现了恩斯特·惠尼会计师事 务所在对该公司进行审计时存在的许多缺陷:1.在 安排审计计划时,未执行适当的分析性程序。2.忽 视了1981年被计入“专利”账户的诉讼费的大大增 加。3.没有考虑到一个相关的风险因素:美国医疗 用品公司的官员为扩建生产线而刻意向证券分析人 员提供极佳的公司财务状况信息。
(二)费用循环应有的内部控制
❖ 有明确的费用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 ❖ 有健全有效的费用预算控制制度 ❖ 建立费用核准制,严格费用开支的审批,
特别是预算外的开支,必须履行特殊的审 批手续 ❖ 能对费用进行合理分类,并分别开设明细 账,及时、正确地进行核算 ❖ 对各项费用的报销实行定期检查制度
(三)生产循环的内部控制测试
1.通过分析性复核,检查年度工资有无异常波动情况,并查明 原因,作出记录。
❖ 调查了解生产循环内部控制 ❖ 编制生产循环内部控制备忘录或绘制流程图 ❖ 实施简易抽查
直接材料成本测试
❖ 按实际成本核算的直接材料成本的符合性测 试要点
❖ 按定额成本核算的直接材料成本的符合性测 试要点
❖ 按标准成本核算的直接材料成本的符合性测 试要点
直接人工成本测试
❖ 计时工资制下直接人工成本的符合性测试要点 ❖ 计件工资制下直接人工成本的符合性测试要点 ❖ 标准成本法下直接人工成本的符合性测试要点
注册会计师如果对本期存货情况 满意,还应: 1、 检查上期业务; 2、 复核上期盘点记录; 3、 毛利率分析
存货盘点特殊问题
❖ (1)难以盘点的存货:
① 运用创造性方法盘点; ② 聘请专家盘点。 ❖ (2)分散盘点:只有在内部控制好、转换凭证可 靠时能提供可靠的审计证据,须注意存货移动的截 止。
四、存货计价测试
例如:存货实际短缺100公斤,同时有100公斤的入库 存货未入账,所以,盘点结果与账面数量相符。因 为未入账的100公斤存货参加了盘点,正好顶了短 缺的100公斤。
六、确定存货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中 恰当反映
确定报表中的存货项目的计算与总账中“库 存商品”、“分期收款发出商品”、“委托 代销商品”、 “商品进销差价”、 “生产成 本”、“生产成本”、 “自制半成品”、 “委托加工产品”、 “物资采购”、“原材 料” “包装物”、 “低值易耗品”、 “材 料成本差异”、 “存货跌价准备金”、等科 目相符。
12.28 1.3
12.31(暂估价 入账,次年初 红字冲销)
1.4
性质
正确 虚增购货和应付账款 虚减利润 虚减购货和应付账款 虚增利润 虚减购货和应付账款 虚增利润
正确
正确
❖ 方法 1、抽查盘点日前后的购货发票与验收报告 2、查阅资产负债表日验收部门的业务纪录。 3.样本选择:截至日前后,金额较大
第三节 应付职工薪酬审计
❖ 应付职工薪酬的审计目标一般包括:确定期 末应付职工薪酬是否存在;确定期末应付职 工薪酬是否为被审计单位应履行的支付义务; 确定应付职工薪酬计提和支出依据是否合理、 记录是否完整;确定应付职工薪酬期末余额 是否正确;确定应付职工薪酬的披露是否恰 当。
应付职工薪酬审计主要程序:
一方面,会计部门充当了存货价值流转 记录系统的“存贮器”:通过将生产过 程中的各种记录、凭证的收集、审查、 核对、存贮工作,实现对生产过程中存 货的实物运动的有效控制;
另一方面,会计部门充当了存货价值流 转记录系统的“运算器”,“控制器’: 通过设置相应的会计账表,实现成本核 算和控制
存货审计具体审计程序如下:
2.如果被审计单位以前年度未曾审计,那么注册会计 师还应对上一年度存货流转情况进行一般审阅,并 对发现的重大差错,向被审计单位提出调整建议, 如果被审计单位对所发现的重大差错拒绝调整,注 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对本期会计报表发表保留意见或 否定意见。
三、确定存货是否存在
❖ 手段—监督盘点 必须进行的审计程序,目 的是获取实物证据。
对生产循环内部控制进行评价
(四)费用循环的内部控制测试
❖ 了解、描述与费用有关的内部控制 ❖ 抽查费用分类的适当性 ❖ 抽取并审查费用分配汇兑表 ❖ 对费用循环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价
第二节 存货审计
存货审计目标
内部控制 确定企业存货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 全,且一贯得以有效执行
存在和发生、 确定资产负债表上所列示的存货是否 权利和义务 实际存在,并且确实为被审单位所有
单位是否计提足额的跌价损失准备; (7)将关联企业发生存货交易的频率、规模、价格和账款结算条件,与非关
联企业对比,判断被审计单位是否利用与关联企业的存货交易虚构业务 交易、调节利润。
二、期初存货余额的认定
1.如果被审计单位上一年度曾委托注册会计师进行过 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对存货期初余额的认定只需与 前位注册会计师取得联系以了解存货审计基本情况, 或者调阅上年度审计档案。
该循环的主要内容
生产过程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生产成本-产成品存货制造费用
—主营业务成本
一、生产循环的审计目标与范围
存在性 完整性 计价与分摊
分类 披露
二、费用循环审计的目标与范围
真实性与合法性 完整性 正确性
分摊与结转 披露
第一节 生产与费用的控制测试
本节三个内容: ❖ 1.生产与费用循环内部控制目标; ❖ 2.生产与费用循环的关键控制点; ❖ 3.生产与费用循环内部控制的测试。
问题与思考: 生产与费用循环的关键控制点有哪些?
生产与费用内部控制程ຫໍສະໝຸດ 图保管部门领料单入库单 保管账
生产部门 会计部门
生产通知单
领料单 计工单 制造费用 耗用单 生产部门账册
验收入库
入库单
定期核对
领料单 计工单 制造费用 耗用单
入库单 会计部门 有关账
(一)生产循环应有的内部控制
实物流转程序控制 成本费用管理控制 成本费用会计控制
❖ 盘点过程的控制要完备 ❖ 抽查盘点的比例不能低于10% ❖ 获取盘点表,作好盘点备忘录,作为重要工
作底稿
存货盘点方法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存货盘点的方法或情况
逐项盘点 循环盘点(永续记录,定期盘点)
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注册会计师应该: 1、 亲临现场; 2、 观察、抽查、询问,并对盘点 方法和结果感到满意
购货
•采购部门根据请购单填写订货单,并将订货单副本 分送会计部门和验收部门。
验收 存储 发货 生产 发运
验收部门应对货物的数量和质量进行检查检验,填写 验收单,并分送采购部门、存储部门和会计部门。
货物入库,须由存储部门先行点验和检查,然后签收。 原料入库,原材料仓库需要填制一式三联的收料单。
•存储部门须根据事先编号经过批准的“领料单”发货。
❖ 编制或获取生产成本及主营业务成本倒轧表,与总 账核对相符。
❖ 运用简单比较法 ❖ 运用比率分析法:如存货周转率和毛利率指标。
简单比较法在存货项目中的运用
(1)比较前后各期及本年度各个月份存货余额及其构成,以评价期末存货余 额及其构成的合理性;
(2)将存货余额与现有的订单、资产负债表日后各期的销售额和下一年度的 预测销售额进行比较,以评估存货滞销和跌价的可能性;
五、存货的年底截止测试
❖ 存货截止原则:货物入库(列入存货)与入账应 在同一时期;是否入账以货物入库为准。
举例:
购货发票日 期
验收单日期
1. 12.30
12.31
购货明细账 日期
12.31
2. 12.30
1.2
12.31
3. 12.28
12.30
1.2
4. 1.5
12.28
1.5
5. 1.5 6. 12.25
存货计价测试-存货跌价准备审计
❖ 获取或编制存货跌价准备明细表。 ❖ 检查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和结转的依据是否齐全手续
是否完备,方法是否前后一致; ❖ 将“存货跌价准备”与“管理费用”相关明细核对,
并作交叉索引。 ❖ 对存货跌价损失进行分析性复核,检查前后期是否
有异常波动,注意是否存在调节成本与利润的现象。
第九章
生产与费用审计
基本内容与要求
❖ 本章基本内容:生产与费用循环中内部控制的 目标、关键控制点与控制测试方法的运用;生 产与款循环中实质性测试方法的运用。
❖ 学习本章要求学生:了解生产与费用循环中内 部控制的目标、关键控制点与控制测试方法的 运用,生产与费用循环中具体业务的实质性测 试程序与方法。
❖ 计价方法对报表的影响分析:
物价 变动
物价上涨
物价下降
计价 方法
先进先出 法
加权平均 后进先出 先进先出 加权平均




后进先出法
存货 价值






发货 成本






利润






分析:在物价上升情况下,从原来采用先进先出法, 改用后进先出法核算发货成本,会低估存货价值,高 估发货成本,从而低估利润。其他情况可类比。
相关主题